摘 要: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私募基金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發展成為重要的融資工具,同時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大力發展私募基金推動經濟發展已成為地方政府的共識,其中私募基金集聚區的建設和發展對促進創新資本形成、發展壯大基金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強大的助推作用。本文通過對福州市私募基金集聚區:馬尾基金小鎮、朱紫坊基金港的調研,總結了該區域私募基金集聚區的建設和發展取得成功的經驗,并分析了基金集聚區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同質化現象及風險防控、實體產業布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文章提出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優化產融協同環境;政府引領,完善金融布局;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推動基金集聚發展;加強風險防控,提高金融監管能力;聚焦區域協同發展,推動基金業高水平發展等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私募基金;集聚區;同質化;政府引導;產融協同
本文索引:周宇陽.<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11):-107.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6(a)--04
1 背景
金融集聚是在產業集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產業的發展和集聚為各類金融服務業務的集聚發展提供了市場需求和投資機會。各類金融資源在特定的地域空間上共享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形成專業化的金融供應平臺,使金融資源得到優化、合理的配置,更好地實現產融協同,從而使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有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穩步發展,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權基金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促進中小企業創業就業、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提高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重、滿足社會財富管理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經濟一體化趨勢背景下,私募基金集聚現象已非常普遍。目前,私募基金集聚區主要由當地政府主導開發建設,通過營造良好的辦公、生活環境,加以匯集各方面公共資源和優惠扶助政策,吸引私募基金及相關金融機構聚集,形成金融產業集聚效應,促進資本和企業的連接。推進基金集聚區的建設和發展是目前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本文以福州為例,福州作為沿海省會城市,地理區位優、金融業發展潛力大,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取得長足進步,現已成為海西地區私募基金重要集中地,福州基金集聚區的發展歷程可以為其他地區推動基金集聚、產融協同發展提供參考。
2 福州私募基金集聚區發展現狀
為促進產業和資本深層次融合、完善產業布局、發揮資金集聚效應,福州市2017年以來在馬尾區、鼓樓區、高新區等地相繼打造了多個基金集聚區,吸引了省內外的眾多金融機構入駐進行投資運營,從而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其中,以馬尾基金小鎮、朱紫坊基金港兩個集聚區尤具代表性。
2.1 馬尾基金小鎮
2.1.1 發展狀況
馬尾基金小鎮地處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馬尾區),是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首個“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基金小鎮。2017年揭牌運營以來,小鎮借助自貿區的創新機遇及一系列金融產業扶持政策,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目前,基金小鎮成功吸引了興業資管、福州金控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入駐,機構數量已逾300家,基金管理規模突破1700億元,已成為福建省內私募基金規模最大的區域。基金小鎮已推動基金投資實體項目上百個,投放金額近300億元,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1.2 基金小鎮運營特色
馬尾基金小鎮是全國首個由第三方專業運營機構管理的基金小鎮,全國知名運營公司賽伯樂負責基金小鎮運營管理,承擔資本與項目對接、特色產業培育孵化等服務。其目標是將馬尾基金小鎮建設成為在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模范特色產融園區。
基金小鎮采用 “線上+線下”模式搭建起全天候實時的信息交互、金融服務撮合平臺。線上服務方面,平臺每日通過微信公眾號向投資人推送有融資需求意向的項目信息;線下平臺則定期舉辦各類項目對接會,通過推介、路演、交流、互動等方式實現資本與實體項目對接。
2.1.3 基金小鎮建設成功的因素
馬尾基金小鎮的崛起得益于當地政府充分把握了福州自貿片區建設“兩岸服務貿易與金融創新合作示范區”的機遇,創新挖掘了自貿區政策紅利。如在企業準入方面,馬尾基金小鎮是全國少數可以審批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中含“資產管理”“基金”“投資管理”等字樣登記的地區,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基金的集聚發展離不開區域的產業基礎。福州馬尾以其獨特的產業、區位、文化、配套等優勢催發了基金業的集聚發展,同時發揮福州“六區疊加”的有利區位優勢,進行一系列金融創新嘗試。譬如,首創“互聯網+大數據”“政府+金融機構”招商模式,首創由第三方專業運營機構管理,首創海峽基金業綜合服務平臺,搭建“線上+線下”資本和項目撮合平臺。在地理區位、運營模式、政策紅利、金融創新等方面優勢的疊加效應下,馬尾基金小鎮成功做好了項目基金對接的中間人角色。
2.2 朱紫坊基金港
2.2.1 發展狀況
朱紫坊基金港地處福州經濟強區——鼓樓區,2020年10月開港運行以來已引進金投基金、萬石資本等百余個項目,管理規模超千億元,逐步建立了金融業態豐富、金融要素集聚的特色金融產業園區。2022年底,當地政府成立具有國資背景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朱紫創投,并成立全市首支區級產業引導基金,主要服務于鼓樓區“兩大中心”(海絲核心區金融中心、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三大基地”(新能源科創基地、人工智能產業加速基地、海洋經濟科創基地)、“四大經濟”(數字經濟、海洋經濟、文旅經濟、綠色經濟)的建設和發展。
2.2.2 基金港運營特色
基金港通過搭建綜合服務平臺、產融對接平臺、創新試點平臺、成果展示平臺,四位一體實現園區全流程綜合服務能力。在線上,通過“公眾號+小程序”打造具有最新金融監管、基金港活動、投融資信息等消息發布及會議預約功能的服務平臺。同時,推廣注冊“云辦理”,高效兌現相關政策。在線下,打造朱紫坊運營服務中心和基金服務驛站,為入駐基金提供具有獨特文化底蘊的辦公場所和路演展示、沙龍活動等充足的空間,并提供全流程跟蹤服務。鼓樓區為培育“資本+產業+科技創新”的生態圈,大力打造集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服務為一體的“基金港——科創走廊”對接平臺,并設立總規模20億元的朱紫坊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以“政策引導、地方支持、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為原則,優先投向鼓樓區重點產業鏈和“專精特新”領域。
2.2.3 基金港發展的背后
朱紫坊基金港作為全省首個省、市、區三級共建的基金聚集區,由省級部門將基金云平臺、私募專委會等資源導入基金港,市級部門在規劃建設、政策制定、項目對接、活動舉辦等方面加以扶持,區級部門設立運營服務中心,組建工作專班,提供“一趟不用跑、線上云辦理”全流程服務,當地政府更是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為基金聚力賦能。同時,基金港利用資源優勢,協助企業對接上交所、深交所,做好階梯培育,著力打造“上市之家”,助推國企改革;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體系,開展校地深化合作。
2.3 福州私募基金集聚區的發展環境
基金集聚區的運營以產業為依托,私募基金投資主要聚焦福州市及福建省的明星行業和重點產業鏈。此外,政府支持引導也在私募基金運營中起到重要作用。
2.3.1 產業基礎
福州市的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福清江陰千億級石油化工產業集群及高端精細化工產業、羅源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和新能源配套產業、連江可門全球最大己內酰胺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綠色循環利用基地,這些都是福州未來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同時,福州市有很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分布于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地。在當地政府和企業的雙向努力下,福州當地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例如,省內首家、全國首批科創板上市的福光股份;省內首家新三板轉科創板企業、PDF第一股的福昕軟件;北交所航運板塊第一股的國航遠洋等,這些頭部力量也牽引帶動了其他中小企業發展。
目前,福州擁有16條重點產業鏈、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福州市“十四五”規劃將圍繞“兩軸”(以閩江為發展帶構建閩江至臺灣海峽的沿江發展軸,以海峽西岸為發展帶串聯沿海城市群、港口群和產業群的濱海發展軸)、“兩灣區”(以福清灣、江陰灣地區為主體的環福清灣,以羅源灣地區為主體的環羅源灣)、“二十一個重點園區”,構筑“兩軸兩灣區二十一園區”產業空間格局。
2.3.2 政府支持引導
福州市逐步建設完善基金生態系統,從直接投資模式逐漸轉向引導和監管模式。通過在產業、政策和人才方面的努力,推動私募基金的發展。如2020年,鼓樓區政府為貫徹實施“金融資源集聚工程”有關工作部署,促進私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朱紫坊基金集聚區。同時,福州市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在福州私募行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福州市財政金融投資管理唯一的綜合平臺,管理著多支福州市政府產業基金產品,在支持實體經濟與科技成果轉化、扶持福州戰略新興產業、推動招商引資等方面起著引導性關鍵作用。
3 福州市私募基金集聚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福州市私募基金集聚區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3.1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關鍵支撐,同時是帶動福州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福建時指出,要大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以前瞻性眼光把項目規劃好,推動主導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然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一般都處于成長初期、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報期限長、收益慢、風險高,私募基金一般不愿意為此提供大量的長期信貸,而更青睞收益快、風險小、融資體量小的短期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構建起良好的產業生態。雖然福州市目前已經培育了5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2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0.3%,同比提高12.4個百分點,但仍然存在產業結構偏輕、集中度偏低、整體競爭力偏弱等問題。“十四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依舊是福建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所在。
3.2 基金集聚區的同質化
雖然基金集聚區的發展為基金行業提供了便利和聚集效應,但引發了同質化現象。招商引資的標準大同小異,政府優惠政策容易被效仿,并形成補貼性惡性競爭。基金公司在面對市場機會時,往往會選擇類似的投資策略和方向,導致基金產品的同質化。基金集聚區內的基金經理和投資人員之間存在著信息和資源共享的現象,他們可能受到相似的投資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導致投資決策的同質化,這種同質化現象可能減弱基金產品的差異性和創新性。
私募投資對新興行業、創新性企業有著敏銳的嗅覺,但對傳統產業關注有限。通常,私募基金青睞“專精特新”企業、大型龍頭企業,而對中小微企業、產能過剩、沒有規模效應、亟需并購重組的產業的投資較為謹慎。雖然福州市提出要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未來,積極支持各類中小企業發展,但在具體的資金和項目落實上還存在一定的欠缺。
3.3 風險防控
基金聚集區在發展過程中,風險防范是重中之重,只有監管機制不斷完善,才能保障基金持續有效地運行。目前,基金集聚區入駐機構以私募基金為主,其經營運作相對獨立、不透明。隨著基金數量的不斷增長,且只進不出,存在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同時加大了對基金聚集區管理能力的考驗。近期出臺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已將私募基金行業納入了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從金融安全的角度來看,風險防控舉措不斷完善必不可少。
4 推動基金集聚區高質量發展,促進產融協同的建議
4.1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優化產融協同環境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也是金融自身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福州在圍繞已有產業鏈“補鏈”“強鏈”的同時,可加大力度支持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突破,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智能化發展。通過扶持行業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構建起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為金融行業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土壤。
在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注重強化金融支撐,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打造區域協同的一流創新生態體系。通過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建立合理的項目回報機制,提供風險補償機制,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穩定資本的投資預期。
4.2 政府引領,完善金融布局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就業的主力軍,然而中小微企業長期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困擾,發展遇到較大阻礙。目前,福州市私募基金大都偏好投資當地較為強勢的企業和熱門的行業,對投資風險偏高的中小微企業給予的融資支持力度較小。對此,政府一方面可繼續針對性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并以政府出資為主的方式,設立中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構建融資擔保體系、數字化征信體系和質押體系等中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建立投融資雙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另一方面,可持續優化私募基金發展環境,如設立平臺或機構,促進不同基金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鼓勵基金聯合投資形成合力,提高整體投資效益。
4.3 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推動基金集聚發展
政府結合產業發展戰略,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以馬尾基金小鎮、朱紫坊基金港為典范,宣傳、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關注福州,創新金融發展,有效利用社會資源進一步打造基金集聚區和金融產業片區,為服務實體經濟和匯聚金融業態提供廣闊平臺。政府可以積極促進基金集聚區與國內外金融中心的交流與合作,開展交流訪問、合作研究等活動,拓寬基金集聚區的國際視野,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積極宣傳基金集聚區的發展成果和優勢,定期舉辦金融峰會、論壇、展覽等活動,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提高基金集聚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4 加強風險防控,提高金融監管能力
隨著私募基金的發展,行業內逐漸出現了許多風險和問題,如非法集資、虛假信息披露、利益輸送等,既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又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基金集聚區有必要加大監管部門人力、物力的投入及監管技術的更新發展,加強統計分析和風險監測。同時,完善監管協作機制,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4.5 聚焦區域協同發展,推動基金業高水平發展
2023年,國家提出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意味著福建有了從上到下的支持,在兩岸未來的發展策略上將保持“先行者”角色。福州作為省會城市,可發揮區域引領作用,利用基金集聚區的現有優勢促進榕臺金融融合發展,為臺企提供更加便捷的企業落地和投融資服務,從而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福州基金聚集區可以進一步與長三角和粵港澳金融合作,積極吸收長三角、珠三角的資本、人才等優質發展要素,推動基金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海上福州”發展戰略,主動融入海絲核心區建設,進一步密切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加快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鼓勵、扶持榕企“走出去”,探索海絲合作的新模式。同時,構建以海西經濟區為銜接,連接長三角、珠三角及內陸腹地的“海峽經濟區”,形成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與此同時,可以設立“海上福州基金”,以促進福州與沿線地區和國家的經濟合作與發展。
5 結語
基金集聚區在未來有望通過創新、合作和技術應用等方面實現持續發展,為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機遇與動力,同時為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金融產業的創新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福州基金集聚區已逐漸摸索出特色途徑和創新舉措,通過不斷完善規劃、運營和管理,將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并將有力地推動地區經濟水平的提升,隨之取得的成功經驗也將為區域經濟發展及探索產融協同路徑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何宜慶,李政通.融集聚、要素流動與區域經濟增長空間效應分析: 基于生態效率的視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余喆.金融集聚對經濟發展影響研究: 基于對全國31省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6):0175-0177.
吳剛.私募股權投資對我國金融科技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研究[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22.
王裕祿,潘忠杰.金融創新激活發展新動能: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金融創新舉措回眸[J].海峽通訊,2020(1):34-35.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商學院,普華永道聯合課題組,林向東.新發展格局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鼓樓經驗[J].發展研究,2022,39(8):21-27.
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EB/OL] http://www.fuzhou.gov.cn/zgfzzt/sswgh/fzssswghzswj/202105/t20210510_4094965.htm,2021-05-10.
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鼓樓區促進朱紫坊基金集聚區發展實施辦法》的通知[EB/OL]http://www.gl.gov.cn/xjwz/ztzl/qfwtdgzlfzcy/zcwj/202204/t20220414_4344157.htm, 2022-04-14.
馮雪珠,石美祥.福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觀察[N].福州日報,2023-06-02.
林侃,鄭雨萱,謝婷. 兩會聚焦|提升產業競爭力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N]. 福建日報,2021-03-07.
國務院.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N].人民日報,2023-07-10.
馬勇,姜伊晴,付莉.經濟開放、金融集聚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效率[J].國際金融研究,2021,10(2):3-11.
人民日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EB/OL].http://m.people.cn/n4/2023/1101/c190-20822147.html,2023-11-01.
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9/content_6903509.htm,2023-09-12.
肖文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海上福州”的戰略、實踐及啟示[J].福州黨校學報,2018(1):63-68.
葉翀,肖金成,陳雨虹.構建海峽經濟區的思路與對策[J].中國投資(中英文),2023(Z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