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汝

正常骨骼

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快速攀升。我國骨質疏松癥的防治面臨著“一高三低”的嚴峻挑戰,即患病率高,知曉率、診斷率、治療率低。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被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根據病因,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后骨質疏松癥(I型)、老年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癥(青少年型)。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指由影響骨代謝的疾病、藥物或其他明確病因導致的骨質疏松癥。
骨的形成和吸收是一個由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參與的動態平衡的過程。成骨細胞負責骨骼的形成和重建,破骨細胞負責骨骼的吸收和重塑。在兒童青少年期,骨形成超過骨吸收,骨骼的大小、強度和礦物質含量都在增加,骨量增加。到35歲時,人體骨容量達到峰值。
而女性自40歲起、男性自50歲起,成骨細胞的功能逐漸退化,破骨細胞的骨吸收功能相對加強,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的礦物質和有機基質減少,人體就會出現骨量減少和骨微結構的破壞,骨折風險增加。
骨質疏松癥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多有“與生俱來”的特點,包括種族、年齡、女性絕經、脆性骨折家族史等。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是女性到了圍絕經期,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致骨密度發生明顯的變化。另外,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的人患骨質疏松癥的概率更高。
可控因素
了解可控因素,對骨質疏松癥的預防更有意義。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體力活動少、接受陽光照射不足、吸煙、過量飲酒、鈣和維生素D缺乏、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體重過低等。
影響骨代謝的疾?。盒韵俟δ軠p退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多種內分泌系統疾病,風濕免疫性疾病,胃腸道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慢性肝腎及心肺疾病等。
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糖皮質激素、質子泵抑制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物和過量甲狀腺激素等。
多數骨質疏松癥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隨著骨量丟失、骨微結構被破壞、骨骼力學性能下降及微骨折的出現等,患者可能會出現腰背疼痛的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脊柱變形甚至骨折等嚴重后果。
1.“腰酸背痛腿抽筋”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常見的表現,在夜間或負重活動時,患者還會出現肌肉痙攣、活動受限等。
2.嚴重的骨質疏松癥患者,因椎體壓縮性骨折,可出現身高變矮或脊柱駝背畸形等,導致脊髓神經受壓,或心肺功能及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出現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減退等癥狀。
3.更嚴重的患者可能會發生骨折。
這種骨折是骨質疏松性骨折,屬于脆性骨折?;颊咴谌粘I钪惺艿捷p微外力時就可能骨折,甚至有的患者打個噴嚏就骨折了。骨折發生的常見部位為椎體,如胸椎、腰椎等,還有髖部、股骨近端、前臂遠端和肱骨近端等。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后,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測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平片骨密度(RA)、單光子吸收法(SPA)、單能X線吸收法(SXA)、雙能X線吸收法(DXA)、定量CT和定量超聲。DXA具有光子流大、精確性和準確性好、掃描時間短、對患者輻射劑量低和可以檢查任何部位等優點,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公認的骨密度測量的首選方法。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做骨密度檢查呢?
65歲以上女性和70歲以上男性,無論是否有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都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
65歲以下女性和70歲以下男性,有一個或多個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應進行骨密度檢查。
有脆性骨折史或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要定期檢查骨密度。
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應定期檢查骨密度。
運動 多種類型的運動及體力活動對維持人體骨量都有積極的作用。運動不僅能夠提升身體的靈敏度和平衡能力,還能有效預防跌倒造成的骨折和骨質流失。尤其推薦足量、科學地進行戶外運動,因為紫外線有助于皮膚自然合成活性維生素D,這對促進鈣吸收和增強骨密度尤為關鍵。特別提醒愛美的女性朋友,雖然防曬霜能有效預防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但它也可能妨礙皮膚合成必要的維生素D。所以,若必須使用防曬霜,建議在面部等易曬傷區域適量涂抹,身體其他非敏感部位不妨適當暴露于陽光下。當然,也要注意健康與美麗的平衡,選擇合適的防曬產品,并注意在非日照高峰時段進行戶外活動。
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于提升骨密度至關重要,尤其是確保充足的鈣、維生素D及蛋白質的攝入。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中就應包含足量的鈣,以獲得更高的峰值骨量,即在成長階段積累充足的骨質儲備。
避開不利因素 吸煙、過量飲酒、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高鈉飲食、過度追求苗條等,都是導致骨密度下降的不利因素。
預防跌倒 骨質疏松癥患者在生活中尤其需要警惕環境、健康狀況及服用藥物等因素引發的跌倒風險,以防骨折的發生。

早期骨質疏松癥無聲無息,但我們通過積極的改變和適當的干預,可以有效減少其帶來的風險。記住,骨骼健康要從年輕時做起,不讓“隱形殺手”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