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含 戴光耀
前段時間,一款深受痔瘡患者喜愛的藥品——復方角菜酸酯栓停產導致價格上漲的話題引起熱議。這種藥物的主要成分是角菜酸酯,它是從某種藻類中提取出來的純天然物質,成分安全,孕婦、老年人及兒童均可使用。復方角菜酸酯栓能夠有效緩解痔瘡及其他肛門疾患引起的疼痛、出血、瘙癢和腫脹等癥狀,亦可用于緩解肛門局部手術后的不適癥狀。然而,由于原材料短缺,該藥品的停產已經成為定局。很多患者開始尋找其他有效的肛腸用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痔瘡及其用藥情況。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尤其是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由于長期保持同一姿勢,會增加肛門區域的壓力,導致血液在肛門靜脈中滯留,就可能導致痔瘡。除了工作習慣,不健康的飲食等生活習慣也是年輕人患痔瘡的一個重要因素。現代社會,很多年輕人偏愛辛辣、油膩的食物,且缺乏足夠的運動,不少人習慣晚睡晚起、作息不規律,上廁所喜歡玩手機。這些都會在無形中增加患上痔瘡的風險。
臨床中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痔瘡可分為三種,即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一般是無痛性便血,加重后可出現排便時痔核脫至肛門外的情況。外痔主要表現為肛門墜脹和異物感,如果出現疼痛,可能為炎性外痔或血栓性外痔。混合痔則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特點。
痔瘡不僅給患者帶來疼痛、出血等不適,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如肛門括約肌功能失常、婦科炎癥、皮膚濕疹,更有甚者,可能會掩蓋直腸腫瘤,延誤治療時機。因此,得了痔瘡,千萬不能諱疾忌醫或久拖不治,否則“小毛病”也會拖成大問題。
痔瘡用藥一般分為局部用藥和口服藥物兩種。臨床中,我們一般推薦患者局部用藥。
局部用藥有以下三類。第一類為栓劑,可經肛門塞入直腸內,主要作用就是消炎止痛,促進炎癥吸收、黏膜愈合。第二類為外用洗劑,分為中藥制劑和西藥制劑,患者通過用藥熏洗、坐浴,可以促進炎癥吸收、水腫消退,從而緩解癥狀。第三類為膏劑,可直接敷在痔瘡表面。
口服藥物一般為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可以促進靜脈回流,幫助血管壁修復,促進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環,適用于痔瘡急性發作,出現瘙癢、肛門潮濕、出血、疼痛、腫脹等癥狀的患者。
針對痔瘡術后患者的治療,主要是以消腫、止疼、止血、促進傷口愈合為主。藥物治療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術后初期應保持傷口清潔,可使用溫水或中藥坐浴。
2.術后使用止痛藥物,幫助減輕疼痛。
3.使用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如表皮生長因子、痔瘡膏等。
值得注意的是,痔瘡的治療講究個體化,要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階段和嚴重程度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用藥時務必遵循醫囑,避免自行亂用藥物,以免造成副作用和并發癥。在痔瘡術后的恢復期,患者遵循科學的用藥護理原則,對促進傷口愈合、減少復發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孕期是一個特殊的人生階段,伴隨著胎兒的生長,約有70%的準媽媽會遭遇痔瘡的困擾。為了防止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孕期痔瘡患者一般應盡量減少用藥。
復方角菜酸酯栓停產后,孕期痔瘡患者目前找不到其他藥物可以完全代替。因此,為了解決患者無藥可用的問題,我們給大家幾點建議。
1.備孕前到肛腸科就診,檢查痔瘡的嚴重程度,評估風險。如果癥狀較重,最好在懷孕前進行手術治療。
2.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物,以幫助軟化大便,減少便秘。同時,避免攝入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3.每天攝入充足水分,幫助保持腸道潤滑,防止大便干硬,進而減少對痔瘡的刺激。
4.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避免忍便,減少大便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縮短蹲廁所的時間,避免長時間用力排便,減少對肛門靜脈的壓迫。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適時變換姿勢,減輕肛門靜脈的壓力。
5.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等,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6.保持肛門清潔,排便后使用濕紙巾輕輕擦拭或用溫水清潔肛門區域,減少細菌滋生和發生感染的風險。也可以進行溫水坐浴,促進肛門局部的血液循環。
特別要強調的是,孕期痔瘡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口服藥物,因為藥物會通過血液循環影響胎兒。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任何異常反應,都應立即停止用藥,并及時就醫。
如果痔瘡癥狀嚴重,經上述保守治療后仍未見緩解,醫生可能會在綜合評估后考慮手術治療。但對于孕婦來說,手術治療有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