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娜
A:我們小組的小雯最近請病假了。
B:發生了什么事?怪不得這兩天電話聯系不上她。
A:可能是因為前些日子領導找她談話,對她的工作不滿意。
B:怪不得!前幾天一起吃飯時,她總是唉聲嘆氣的,問她有什么心事也不說,要不我們一起去看看她吧。
A:好??!
兩個人下班后來到小雯家中,發現小雯頹廢地一個人待著,與平時她們印象中光鮮亮麗的小雯完全不一樣了。
小雯:你們怎么來了?
A:感覺到你心情不好,采鼓勵鼓勵你啊!
B:是啊,電話聯系不上,很讓人擔心的。
小雯:唉,我整個人都很沮喪,領導對我工作不滿意,讓我考慮辭職。我現在好焦慮,一夜一夜地睡不著。
A:你這樣可不行,持續下去身心健康都會出問題,要不你試試接受心理咨詢吧?
B:對,我們可以陪你一起去。
小雯:心理咨詢?真能幫到我嗎?那是什么樣的過程?我該做些什么?
在朋友們的勸說下,小雯來到了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師:你好,希望我怎么稱呼你呢?
小雯:你好,醫生,我是小雯。其實我不知道該說什么,我都不知道心理咨詢是什么,是我朋友建議我過來的。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像小雯一樣,第一次來做心理咨詢時,心中充滿了不安,不知道心理咨詢是什么,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幫助。
實際上,心理咨詢是一種由專業心理咨詢師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目的是通過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的對話和合作,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緩解情緒困擾、改善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心理咨詢師:小雯,你今天感覺怎么樣?
小雯:挺好的,謝謝你。
心理咨詢師:我再問一次,你現在真實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小雯:你說的感覺到底是什么呢?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有人對心理咨詢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仍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么辦。那么,該如何與心理咨詢師交流呢?
需要強調的是,在心理咨詢中,每一位來訪者都要勇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不用擔心話說得是否正確、合適。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自由地表達,不必刻意“迎合”“討好”心理咨詢師,不要隱藏或扭曲自己的情緒。
有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尷尬、害怕或者羞愧,覺得有些問題難以啟齒,或者擔心說出的事情會影響自己的形象,這些想法都很正常。心理咨詢中有倫理守則,可以很好地保護來訪者的隱私。來訪者只有坦誠表達,心理咨詢師才能更好地了解狀況,從而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心理咨詢師:小雯,我們接下來要做心理評估和測試,你不要緊張,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就可以了。
小雯:我有點顧慮,不敢做心理評估和測試,擔心測試結果被別人看到。
小雯不解的是,為什么心理咨詢還要做評估和測試呢?而且,在看到自己的評估和測試結果比預期差的時候,小雯的焦慮加重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其實,心理評估和測試可以幫助心理咨詢師了解來訪者的心理狀態和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為其提供更準確的治療方向,并不會給來訪者貼上某種標簽。
小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感覺心理咨詢對我的改變不是很大。
心理咨詢師:那你認為,心理咨詢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小雯: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這個目標。
在進行幾次心理咨詢之后,小雯總感覺自己沒什么要說的,自己的焦慮狀態也沒有得到明顯的緩解。來訪者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改善呢?
首先,來訪者要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目標,這樣有助于心理咨詢師了解我們所追求的改變和成長,并將焦點放在與之相關的議題上。
其次,來訪者要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和探索內心世界,在咨詢師的幫助下深入思考自己的信念、情感、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最后,來訪者可以在心理咨詢師的鼓勵下,勇敢地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并和咨詢師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一起制訂明確的目標和可行的行動計劃。
小雯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慢慢打開了心扉,接受并嘗試了心理咨詢師提供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她的生活和工作慢慢步入正軌,她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要想獲得更多幫助,來訪者就應該盡量保持開放的心態,嘗試心理咨詢師提供的方法,通過實際操作,更好地理解各種技巧和策略在不同情境下的效果,并根據自身的感受進行調整和改進。
小雯的心理咨詢接近尾聲了,她感覺自己得到了很多幫助,但一想到要結束治療,她又多了一絲不安,擔心自己變回原來的狀態。
其實,心理咨詢只是一個起點,真正的變化和成長需要來訪者在心理咨詢之外進行思考和實踐。來訪者可以通過閱讀、寫作、冥想或其他形式的自我探索,加深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理解,并找到更多的成長機會。比如,可以將心理咨詢中的洞察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計劃,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計劃;還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支持和資源,如參加支持小組、尋求社交支持,從而繼續成長。
小雯最終順利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了,對未來的不安也得到了撫慰。
如果你需要心理咨詢,不要猶豫,尋求專業幫助并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表達感受、接受評估、參與對話和合作、接受建議和指導,并在心理咨詢之外進行思考和實踐,你一定能夠獲得更好的心理成長。
本文源自上海市健康科普專項計劃。
項目編號:JKKPZX-2023-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