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的時間,總感覺很累怎么辦?
心語姐姐:
我是個醫生,今年33歲,工作快10年了,每天不是工作,就是照顧孩子和做家務,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時間。
今年1月,我開始感覺身體不太舒服,3月份因為頭暈住院,到現在頭暈還是會時不時發作。我覺得特別累,有時候真想自己不是媽媽,不是妻子,不是女兒,不是醫生,只是我自己,只想自由自在地待一會兒,做點兒自己想做的事。
心語姐姐,我這樣的想法有問題嗎?我該怎么調整自己?
沐"""子
沐子妹妹:
每個人都不是超人,都有脆弱和無助的時候,你的疲憊和頭暈癥狀就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提醒你要更多地關注和照顧自己。
建議你:一、調整生活節奏,合理規劃時間,留出一些空白時間段,用于休息和放松。同時也要學會說“不”,并適當委派任務給他人,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二、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及時就醫,排除潛在的健康問題,同時增加運動量,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運動方式,如散步、瑜伽或短時間的跑步等。三、尋求支持與建立社交網絡,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境,讓他們了解你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你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四、培養興趣愛好,拓展社交圈子,嘗試加入一些興趣小組,結識新朋友,了解新領域,為生活帶來新鮮感。
住大學宿舍,怎樣跟不喜歡的室友相處?
心語姐姐:
我上大二,最近換了宿舍,因為原來的宿舍太吵了。新的宿舍安靜是安靜了,但有的室友常常夜不歸宿,第二天回來后還一身酒氣。我也知道,這跟我沒有關系,但是和這種人同居一室,我怎樣與她們相處呢?
小"""游
小游妹妹:
大學是個小社會,大學階段是一個人走上社會的過渡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除了學習,還要學著去適應社會、兼容他人。
遇到不喜歡的環境或者不喜歡、不認同的人,但又不得不與之相處,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對此,我們能做的是:第一,保持禮貌和尊重。無論對室友多么不喜歡,也得尊重人家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對人保持基本的禮貌,避免沖突或爭吵。這是我們應有的修養。第二,設定個人邊界。與室友溝通,確保對方的行為不會影響到你,確保你的需求得到對方尊重。這是我們對自己的保護。第三,保持獨立空間。可以使用屏風、簾子等來劃分區域,為自己設置一個相對獨立的私人空間。這是我們對自己隱私的保護。第四,尋求外部支持。室友的言行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我們可以尋求外部支持,向家人、朋友或其他專業人士傾訴并尋求建議。這是我們對自己心理健康的保護。
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