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所大學,占地面積317萬平方米,跨湘江兩岸,依巍巍岳麓,臨滔滔湘水,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學的理想園地。這所大學就是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的以方位來命名的大學——中南大學(簡稱“中南”)。然而,因為中南大學在 2000 年 4 月才合并成立,啟用新校名“中南大學”也才20余年的時間,所以在很多人的記憶里她是這樣的:“中南大學?武漢的那所大學嗎?” “中南大學?是個專科吧?”“中南大學?沒聽說過。”……沒錯,沒聽說過中南大學的人,會認為她是個“青銅”;但稍微了解過中南大學的人會知道,她是個真正的“王者”!
梅貽琦先生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建筑的莊重典雅,景色的秀麗無邊都不能將一所學校歸為有實力的學校,她必須還要在教學、師資等方面享有盛譽。
中南大學的實力令人矚目。
先看她的由來。
中南大學由3所大學合并組建而成。其一為原湖南醫科大學,它的前身湘雅醫學專門學校,享有“南湘雅、北協和”之盛譽,名重海內外醫學教育界;其二是原中南工業大學,它的礦科享譽中外,有“中國礦冶黃埔”之稱;其三是原長沙鐵道學院,它也是大名鼎鼎,有中國土木工程“三駕馬車”之一的美稱。所以,不要看中南大學的歷史只有區區20余年,就單看其集這3所赫赫有名的大學于一身,便可知中南大學實力之強大。
再看她華麗的名片。
●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國家“985工程”部省重點共建高水平大學和國家“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2022年2月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最后看看她的人才力量。
執教之師。中南大學作為著名的高等學府,那絕對是人才濟濟、臥虎藏龍之地,曾在此執教的教師大有來頭:中國粉末冶金學科奠基人黃培云、“地洼學說之父”陳國達、著名數學家侯振挺、中國有色冶金教育開拓者陳新民……這些雄厚的師資力量,讓中南大學培養造就了大批享譽中外的專家學者和人才。
西醫妙手。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院,是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院,享有“南湘雅、北協和”之盛譽。全國僅有五次的醫學院校聯考,湘雅醫學院史無前例地奪得了五連冠。而讓湘雅醫學院享譽盛名的,是湘雅人。湘雅人寫就了半部中國西醫史,有“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湯飛凡,“中國消化病學奠基人”張孝騫,“兒科醫學界的一代宗師”高鏡朗,中國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開拓者之一的謝少文,細菌學家、病毒學家李振翩等,這些人個個都是中國現代醫學界的泰山北斗!
除此之外,中南大學還培養出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如比亞迪曾經的掌門人王傳福、三一集團原董事長梁穩根等。
而除了培養出許多出色的企業家、科學家,中南大學在體育方面也是碩果累累。其中籃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均在全國保持前 8 的競爭實力;在 2016 年里約奧運會上,學校有2名在校生和1名畢業生先后獲得了 1 金 1銀 1 銅。
所謂全面發展,大概就是像中南大學這樣的發展。
在這些大師的努力下,我們看到了中南大學在許多領域擁有的成就。
金氏相圖測定法——金展鵬院士發明的“三元擴散偶—電子探針微區成分法”,被譽為“金氏相圖測定法”。這一方法使相圖研究的效率提高了數十倍,成為全球通用的相圖研究方法。
黃氏粉末壓制理論——黃培云院士創立的粉末壓制理論和燒結理論,被稱為“黃氏粉末壓制理論”。此外,黃培云院士還研制成功多種用于核、航天、航空、電子等領域的粉末冶金材料。
地洼學派——“地洼學派”由陳國達院士開創,是國際上公認的學派。地洼學說與20世紀的板塊學說齊名,是地學界在20世紀的兩塊里程碑之一。
侯氏定理——由數學家侯振挺提出的關于馬爾可夫過程的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侯氏定理”,侯振挺的“齊次可列馬爾可夫過程”與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并稱“中國第一”。
在大師精神的浸潤下,中南大學學子也沉心學習,為祖國的發展、民族的復興貢獻著屬于自己的力量!
中南大學的大,體現在其有五個校區,橫跨湘江兩岸,用湖南人的話來說,就是:“中南有多大,長沙就有多大。”
中南大學的五個校區分別為校本部、南校區、新校區、湘雅校區、鐵道校區。這五個校區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特色。
校本部厚重。“樓宇間飄蕩著岳麓云煙,蒼翠間浸潤著湘江波瀾,骨子里流淌著湖湘學脈,寬厚中訴說著桃李無言。”這說的便是中南大學的校本部。在校本部,你既可以肆意領略長沙的山美、水美,也可以與和平樓、民主樓這兩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合影。校本部展現著長沙“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景象,也傳承著獨屬于中南大學的歷史氣息與文化氣息。
南校區宜居。在南校區學習,不僅可以吃到“長沙最好吃的食堂”中的美味——二食堂三樓的小火鍋、八食堂的麻辣香鍋和烤魚等,還可以品嘗校區外麓山南路的美食。所謂“夏天燒烤小龍蝦,冬天火鍋羊肉湯”,外加老鴨粉絲湯、花道壽司、豬腦殼涼面、淮南牛肉湯、仙豆糕……不僅學生喜歡這里,下了班的白領也喜歡來這里覓食。在這里,你不僅可以嘗到長沙的美食,還可以吃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
新校區宜人。新校區以岳麓山風景名勝區為背景,伴湖而建,可謂依山傍水。校道寬廣開闊,秋天灑滿銀杏葉的大道不知俘獲了多少人的芳心;而天鵝湖中的一群“校寵”——黑天鵝,更是引人注目。
湘雅校區強大。湘雅校區里生活著一群大佬,安靜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讓 “南湘雅”的名號愈來愈響。
鐵道校區傳承。鐵道校區興建了一座火車頭陳列園,園中安放著三節“古董級”火車頭,這三節火車頭分別代表中國火車發展史上的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也代表著三代人的記憶。因此,鐵道校區也成了眾人用以回憶的“網紅”打卡點。
“中南有多大,長沙就有多大。”不僅是說中南大學的校區多,逛遍了中南大學,就相當于逛遍了長沙,也是說中南大學各個校區特色明顯,每個校區都有長沙的特色,將中南大學逛遍,長沙也就深鑄腦海了。
歲月的守望——和平樓、民主樓
中南人畢業時大多會去和平樓與民主樓留下一張帶有民國時期意境的畢業照。和平樓與民主樓之所以為中南學子所看重,不僅是因為其具有民國時期的意境,還是因為這兩棟樓有特殊的意義。“華北事變”后,此起彼伏的戰火如同日軍日益膨脹的狼子野心,燃燒得難以停息。動蕩的時局容不下一張書桌。于是,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于長沙岳麓山下籌建了分校。規劃之初,和平樓、民主樓都在一期工程之列。后來,這兩棟樓歷經炮火,帶著革命先輩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留存至今。而今,和平樓與民主樓作為中南大學的重要研究實驗場所,仍被繼續使用。
和平樓、民主樓是清華大學在岳麓山山腳的沃土上播下的和平與民主的種子,是愛國志士出發走向保衛祖國的前線。如今,往來和平樓與民主樓的每一個中南青年,都煥發著青春的蓬勃朝氣,也肩負著和平樓與民主樓留下來的使命擔當。
融東西方之韻律——湘雅醫院紅樓
“金色琉璃瓦,紅白相間群墻,掩映在江南郁郁蒼蒼的綠色中。這座融合了東西方韻律的湘雅紅樓,猶如鑲嵌于古城中的一幅至美的畫。”湘雅紅樓現存的老病棟樓是由美國著名建筑師 H.K.Murphy設計的,并由時任湖南省督軍兼省長的譚延闿親筆題寫“湘雅醫院”校名,是湘雅醫院的象征和長沙市的標志性建筑。
1915 年,紅樓開始建設。紅樓完工后有 300 多間房屋,可以容納 120 張病床,是當時中國最漂亮、中南地區最好的醫院。1937 年,紅樓避開了“文夕大火”的肆虐,保全了自身,成了一座庇佑萬民的孤島。1949 年,新中國政府完成了對湘雅醫院的全面接管,紅樓進入新的歷史轉折點。2012 年 3 月,紅樓入選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入選理由為,它很好地結合了西方先進的技術和中國傳統的裝飾手法,代表了中國建筑與世界的融合。
紅樓之美,不僅美于其擁有金色的琉璃瓦,還美于其在風起云涌中,見證了中國醫療事業的滄桑巨變,也見證了湘雅人不變的情懷與追求。
中南有個“鳥巢”——體育場
中南大學新校區體育場因形似北京奧運會主體育館鳥巢,被廣大學子稱為“中南鳥巢”。“中南鳥巢”于 2008 年正式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 4 萬平方米,其中體育場 1.8 萬平方米,座位 2.5 萬個。學校每年的新生迎接、報到以及注冊工作都是在體育場中完成的。
在這個體育場中,“鐵血湘軍”中南大學球隊揮灑著汗水,挑戰了一個又一個強敵,用滿腔的熱血詮釋著屬于自己的青春,也詮釋著“吃得苦、霸得蠻”的湖湘精神!
中南大學的實力,體現在其校區之寬大、建筑之厚重,更體現在其高質量的教學、響當當的“風云人物”……中南大學踐行著其校訓 “知行合一、經世致用”:既重知向行的轉化,又重行對知的更新和發展;既改造世界、改善社會民生、治理世間事務,也學以致用,努力踐行,在實踐中發揮大學和人才對社會的引領作用。
所以,無論外界如何以為,中南大學都秉承著湖湘文化的精神底蘊,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 “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