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響應國家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將湖南衡陽地方文化進行翻譯實踐研究,有助于湖南衡陽地方文化的傳承,讓優秀的衡陽地方文化走出湖南、走出中國,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衡陽的推廣與展示,讓廣大衡陽市民樹立宣傳地方文化的意識,加深和拓寬對地方文化知識的了解,全面增強文化自信。文章首先針對衡陽地方文化的內涵進行闡述,通過以油茶文化發展現狀作為切入點,探究了衡陽地方文化的表現形式,重點提出了未來衡陽地方文化發展策略。
關鍵詞:衡陽 地方文化 現狀 表現形式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5-115-02
一、引言
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日益增強。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一直是中國文化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并源遠流長,同時“中國文化”是一個寬泛模糊的概念,由于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差異,在中國文化下面形成了許多不同質態的地方文化,如何對外宣傳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還鮮有學者論及。
衡陽市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下轄5區5縣,熱情好客的衡陽人民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特色的地方文化歡迎各方來賓。使得更多人感受到衡陽地方文化的內涵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大限度了解衡陽,愛上衡陽,這就是本文研究的目標。
二、衡陽地方文化的內涵
陽,古時是“南”的意思。衡陽,就是衡山之南。衡陽位于我國湖南省的中南部地區,其地處的位置為湘江中游位置,所以其最為典型的南岳衡山也為五岳之秀。地方文化的發展,必然和各個地區獨特的區域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歷史區域下,文化具有源遠流長的特點,同時其具有非常顯著的地方特色,在未來可以有效發揮出文化的價值,更多是一個地區生態、習俗、文化、傳統與習慣的綜合體現。比如歷史文物、文化古跡、古典建筑、文化藝術、風土民俗、工藝特產、風味佳肴等。很大程度上,在相應的區域范圍內,與自然環境形成密切的融合關系,地方的特點非常明顯,其所具有的獨特性更是不言而喻。
三、衡陽地方文化的表現形式
(一)衡陽特色本土文化形式
衡陽是有著諸多歷史文化發展歷程的地區,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衡陽有——蔡倫造紙;中國的五岳,衡陽有南岳衡山;開國元帥中衡陽有羅榮桓;抗日戰爭之后被中國政府授予“抗戰紀念城”的城市只有一個,那就是衡陽。
(二)衡陽地方文化形式
除了油茶文化之外,常寧版畫、衡南漁鼓、九市稻草龍、竹木雕刻、花鼓戲等等,都是衡陽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形式,這些豐富的衡陽地方文化形式構成了衡陽地區文化發展五彩斑斕的局面,也將為未來衡陽地方文化的深度推廣帶來幫助。
四、衡陽地方文化的發展現狀——以油茶文化發展為例
近些年來,伴隨著各地區經濟的快速進步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也在不斷豐富,所以對各地區的文化發展重視程度相較于從前有了明顯的提升,旅游行業的發展也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業態催生著地區文化的發展。從衡陽地區的地方特色文化來看,油茶文化無疑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類型,并且近些年來衡陽也依托于油茶文化大力發展旅游業以及特色的文化產業,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v觀當前油茶文化的發展現狀,其確實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一方面,衡陽的油茶文化是以油茶產業發展作為基礎的,依據當地環境和特色發展起來的特色文化可以為后期旅游業以及其他衍生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條件與必要保障,同時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產業發展的困難程度。另一方面,油茶文化在本地區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已經深深扎根在百姓的心中。依托于油茶文化所發展起來的旅游產業在未來也必然會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可,對于后期打造特色文化產業項目,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縱觀現階段衡陽油茶文化的發展現狀,依然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針對油茶文化的宣傳力度明顯不夠,包括衡陽特色油茶文化在當地年輕群體當中的普及度不足。愿意深入其中參與特色文化研究的人群越來越少,這也會阻礙后期地方文化的發展。其次,衡陽油茶文化在產業化以及商業化運作方面明顯不足,這也是現階段大多數地方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向著旅游業靠攏和轉型的重要問題所在?,F階段,需要依托于各地區的特色文化表現形式,結合未來的發展與規劃,使得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真正將文化的因素放置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是這也就導致了產業的盈利無從體現。此外,由于這一轉型的過程非常漫長,就會造成在產業規劃與設計的過程中,相關的設計人員對油茶文化了解不夠,對其特色的分析不全面,在旅游項目的開發過程中不能夠真正將油茶文化的精髓與核心完全展現,長此以往也就導致其不能夠成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代表,對游客的吸引力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不利于其在未來的長期發展。此外,針對衡陽油茶文化的相關研究者來說,大多也沒有投入到相應的文化衍生行業發展過程中,對于文化產業化的內容了解不全面,導致文化宣傳與后期的旅游產業發展相背離。
在上述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衡陽的地方文化——油茶文化發展受到阻礙和影響,在未來更加需要切實分析本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才能為地方文化的宣傳推廣提供可能。
五、衡陽地方文化發展策略
(一)轉變發展理念以提高對地方文化的發展認同感
要想更好地促進衡陽地方文化發展,就必須積極進行發展觀念的轉變,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當地群眾和政府對于地方文化發展的認同感。
首先,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在本地區具備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前提之下,應促使發展方向以及發展理念呈現出科學化的趨勢,避免地方文化淪為完全盈利的產業,忽視文化本身的宣傳和推廣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在產業設計與發展過程中盡可能對經濟和文化二者兼顧,充分認識到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文化宣傳效果,促進地方文化產業實現多產業的融合發展。
其次,需要當地的民眾轉變自身的發展觀念。因為只有當地民眾給予足夠的重視與配合,才能夠推動地方文化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結合,真正意義上實現特色文化衍生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此,在針對地方文化進行其他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必須要依靠多種宣傳途徑和方式引導民眾真正意識到地方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促進民眾觀念的轉變,并積極參與到地方特色文化的宣傳過程中,實現當地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
(二)利用科學指導引領發展
在重點強調文化輸出工作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夠實現文化產業向著其他產業的轉型和發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為此要想促進衡陽地方文化的發展,就必須要關注特色文化發展過程中民眾的訴求,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之下,嘗試利用大數據對本地區地方文化的發展進行科學的引領與指導。
首先,需要借助于大數據的方式對本地區文化發展、旅游業發展需求進行調查,并且將特色文化發展與旅游產業的結合進行分析,判斷現階段該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情況,包括盈利情況、產業分布情況、文化宣傳推廣情況等。在充分了解上述相關信息之后可以更好地了解特色文化發展過程中民眾最為關注的核心點,進而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建設與推廣。
其次,衡陽地區的地方文化種類繁多,對于不同類型的地方文化在宣傳推廣方面所采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對于抗戰文化的宣傳應該重點在于紅色觀光和旅游方面的結合與體現,再比如針對南岳衡山的文化挖掘,也應該植根于豐富的歷史文化當中。只有應用科學現代化的手段進行文化發展和宣傳的推廣設計,才能夠為本地區地方文化宣傳提供科學引導,為促進本地區地方文化產業的健康長久發展保駕護航。
(三)通過網絡宣傳手段促進本地區文化產業推廣
當今時代,是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以及自媒體行業不斷優化的時代,所以網絡也逐步成為了各地區開展特色文化宣傳,加強文化營銷的主要方式。衡陽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宣傳模式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進行相關的宣傳和推廣,可以使得更多直觀的信息、畫面等呈現在受眾面前。豐富了宣傳的形式,也使得地方特色文化通過多角度呈現。一般看來,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和推廣,當地的文化產業可以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然后以自媒體的方式進行呈現。視頻直播無疑是最佳的選擇。為此衡陽可以嘗試選擇與網絡紅人、自媒體達人等展開合作,針對衡陽地區特色的文化內容進行宣傳,也可以設計出特色旅游項目,通過直播的方式作為切入點,利用網紅的熱度提高宣傳度。這樣的宣傳方式一方面可以針對特色文化本身進行宣傳,真正實現宣傳目的,提高用戶粘性,有利于實現更高的經濟轉化率目標。另一方面衡陽地方文化可以利用自媒體以及互聯網展開宣傳,充分依托于文化內核的發展要求,對地方文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宣傳和推廣。
六、結束語
在衡陽地方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正在呈現出多樣化的表現形式。確實穩固的文化發展積淀有利于促進當地特色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普及,也是切實促進本地區經濟、文化實現雙贏目標的關鍵舉措。所以在未來,借助于“互聯網+”的大背景,衡陽地方文化的發展更是應該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結合本地區文化經濟發展需求,實現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切實提高本地區的文化發展水平,深度推動衡陽地方文化作出努力與貢獻。
[基金項目:2022年度衡陽市社科基金項目:地方文化的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以衡陽地方特色詞匯的翻譯為例(項目編號:2022D030)。]
參考文獻:
[1] 陳小鋒,王芳,劉莉.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地方課程開發研究——以衡陽本土文化為例[J].考試周刊,2021(40):3-4.
[2] 潘依婷.衡陽特色民俗文化的外宣及其翻譯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20(19):42-45.
[3] 鄧幀.創意插畫在衡陽土特產包裝設計中的視覺化研究[J].科技風,2020(18):250+252.
[4] 劉斌,周淑君.論地方紅色文化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關系——以衡陽市為例[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2):6-9.
[5] 李廣偉,蔣柿紅.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背景下地方特色文化對外傳播研究——以衡陽市為例[J].傳媒論壇,2020,3(09):9-10.
[6] 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學科[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2):2.
[7] 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方向介紹[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2):165.
[8] 明蘭,李暉,鄧白云.互聯網語境下地方文化IP開發及文創產品設計——以衡陽市為例[J].湖南包裝,2019,34(06):56-59.
[9] 張穎,胡領.地方文化傳承創新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南華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實踐[J].藝術科技,2017,30(03):41.
[10] 周君,鄧櫻.地方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的思變——以衡陽市博物館為例[J].美術大觀,2016(06):130-131.
[11] 李燕娜.完善體驗文化在衡陽現代農業示范園導入的建議[J].現代國企研究,2015(10):242.
[12] 侯克娜.衡陽地方戲曲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互動發展[J].北方音樂,2014(06):105.
[13] 黃愛.衡陽地方報紙新聞大眾化與地方特色的融合[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35(02):115-117.
[14] 侯克娜.地方戲曲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衡陽地區為例[J].音樂時空,2014(06):191.
[15] 唐衛平.古代石鼓書院對衡陽地方文化的促進[J].教育評論,2013(06):126-128.
[16] 李運祥.地方文化生態資源在旅游中的開發與利用——以湖南省衡陽市為例[J].現代商業,2009(09):258-261.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5)
[作者簡介:譚波(1987—),女,漢族,湖南婁底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翻譯。](責編: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