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山西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正在進入一個可持續且互利共贏的發展周期,但迅速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多重問題,如風險管理不足、保障體系欠缺以及新產品推出時市場信心不強等。文章認為保險業可通過推出富有創意且靈活的保險方案,構建穩定、高效的新能源車生產和使用環境,增強消費者對山西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任,促進山西新能源車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新能源車產業 保險產品創新 使用環境 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5-125-02
一、前言
2022年底,山西省機動車保有量約953.94萬輛,其中,電動汽車保有量約28.75萬輛,占比3.01%,同比增長51.38%。太原市電動汽車保有量約占全省的40%,運城和臨汾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別為14.82%和10.61%。
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建成公共充電站1753座,同比增長34.95%,全國占比1.73%;公共充電樁33593臺,同比增長31.87%,全國占比1.89%。
山西省于2023年6月13日聯合多個部門發布了《山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該《方案》設定了清晰的目標:到2030年,新投放的交通工具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預期為40%。此外,相較于2020年,乘用車和商用車的二氧化碳新車排放強度計劃分別降低25%和20%以上。
目前,山西省的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技術層面不斷更新進步,且得到了全面的產業政策扶持。隨著生產成本的逐漸優化,消費者的滿意度也在逐步攀升。可以看到,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正在進入一個可持續且互利共贏的發展周期。
新能源汽車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仍然面臨多重問題,如風險管理不足、保障體系欠缺以及新產品推出時市場信心不足等。為了加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任、解決他們的疑慮,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山西保險業可通過推出富有創意且靈活的保險方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更多的信心,并有效地抵御潛在的風險損失,從而構建穩定、高效的生產和使用環境。
結合省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相關政策支持,聚焦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預判未來山西區域市場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的主要創新發展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二、電動汽車充電樁相關保險產品
自2016年起,山西省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地方標準,如《山西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016—2020年)》《山西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技術標準》《在役充電樁安全管理規范》《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及《關于加強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保障的通知》。這些文件為山西省的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指引和保障,確保了該項工作的平穩進行。
2023年6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和《山西省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鼓勵加快推進全省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充(換)電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充電樁的普及,與其相關的風險事故率也在逐漸增加,因此,針對充電樁的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強烈。一是建議保險公司針對當前市場和政策需求,主動研發與充電樁質量相關的保險產品。由于目前我國的充電樁質量和安全準則主要是建議性質,產業對于充電安全的理解仍有待加強。因此,保險公司可以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助力完善山西省的充電樁生產質量標準,提高充電設備的產品質量。二是建議保險公司考慮開展充電場地的公眾責任險。公共充電場所存在一定風險,易發生公眾財產的損壞和人員的傷亡,如未插入汽車的充電槍預先供電可能導致電傷,或由于充電樁密封性問題,與內部器件接觸的水或火星可能導致電動車部件受損。三是建議針對私人充電樁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車輛或家用電路損壞、第三方財產和人員傷亡等,保險公司應提供全面風險保障。因為私人充電樁的使用和維護可能存在一些不規范和疏忽,這增加了風險,導致其成為高風險標的。
三、新能源出租車和網約車保險產品
新能源出租車方面,太原市是全球首個純電動巡游出租車城市,目前共有出租車公司19家,巡游出租車8000輛以上。從調研和消費者投訴反映情況看,當前省內新能源出租車面臨高風險、投保難的問題。受公共交通快速發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巡游出租車行業收入和工作吸引力大幅降低,營運人員不足導致普遍超負荷工作,日均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工作時長較疫情前增加25%以上;日均行駛近330千米,約為私家車行駛里程的10倍,風險事故概率顯著增加。據統計,2022年全省出租車出險率達到62%,高出全類型車輛總體出險率15個百分點。2020年9月車險綜改后,市場車險保費規模縮水,賠付大幅提升,多數市場主體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在此經營壓力下,受交強險限額翻倍、城鄉人傷標準統一、商業險基準費率及系數上限等因素的影響,多數市場主體不愿保也不敢保新能源出租車業務,只有少數國有大型公司仍然承保,但也缺乏積極性。
新能源網約車方面,由于車主的工作時間不同,接單率參差不齊,運營期間的風險狀況不同,保險公司在承擔風險的比率上不均等,讓網約車的保險選擇陷入尷尬境地。當前,國內網約車保險產品仍不成熟,要么主要是乘客意外傷害保險,由平臺投保或個人自行購買,保障自身乘坐網約車時的意外風險,類似于常規的交通工具意外險;要么還是傳統的以年為繳費期間的營運性質車輛保險,與網約車的兼職性質匹配度較低,沒有突破傳統營運車輛保險設計的瓶頸。
隨“互聯網+交通”及共享經濟模式的興起,出租車與網約車已經成為公眾安全、便利出行的核心環節。車輛保險在事故經濟賠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助于緩解交通事故后續處理的難題。
2021年底,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營運車輛保險承保工作的通知》,強調對營運車輛的保險工作需給予足夠重視,確保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該通知指出,保險企業應為營運車輛提供完善的保險服務,同時不忘強化風險管理。通過應用大數據、車聯網等前沿技術,可以有效促進風險管理的優化,助力營運車輛保險業務的專業、精細、集約化發展,更全面地滿足客戶的保險需求。一是鼓勵保險公司為新能源巡游出租車推出特定的責任保險產品。加強與出租車行業協會的伙伴關系,確保行業協會定期分享與車輛風險相關的數據,幫助保險公司更準確評估風險。這樣,通過深入了解出租車車主的具體需求,保險公司能夠推出更為貼心、靈活的保險方案,進一步履行其社會責任。二是建議保險公司為網約車服務推出全方位風險覆蓋的保險產品。與網約車平臺建立深度合作關系,這些平臺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行駛數據,如行駛里程、速度以及駕駛習慣等,這些數據對于設計更為合理的新能源網約車保險方案具有巨大價值。
四、新能源二手車保險產品
在2022年7月5日,由商務部及其他17個部門共同發布的《關于促進汽車流通與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取消對二手車銷售的無理約束,并鼓勵二手車的商品化流通,旨在刺激國內二手車市場的活力。
為了進一步激發汽車消費潛能,2023年1月28日,山西省及其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增強汽車流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提出了14項切實措施。這些措施涵蓋了支持二手車銷售、完善二手車票據管理、簡化二手車過戶程序、改進報廢汽車的回收與利用等領域,涉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二手車市場的活化、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的加強等6個核心方向。
盡管我國已經發布了多項政策來規范相關行業,但國內的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由于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二手車的交易價格存在明顯的波動。同時,車輛制造商和電池供應商的技術保密造成了二手車技術評估的難題,特別是關于動力電池的評估。另外,由于缺乏足夠的安全測試,許多消費者仍對購買二手車存有疑慮。
由于技術不斷更新與檢測標準尚待完善,新能源汽車的保值和流通能力存在局限。同時,針對新能源二手車的保質保證制度也未完全建立。目前,國內針對新能源二手車的交易保險市場尚屬于探索階段,但市場需求明顯。一是建議保險公司可以設計專門針對動力電池的延保產品,以增強對其質量的信心并降低相關風險。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組件。通過與電池制造商和汽車生產商合作,保險公司可以提供額外的動力電池保障,以減輕消費者的技術風險壓力,增強對特定車型的信任,從而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吸引力。二是建議保險公司可推出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值及回購保險方案。依據二手新能源汽車的狀況和可能的風險,為汽車提供質量承諾,并在質量問題出現時給予賠償。與汽車評估企業及制造商合作,為消費者提供車輛預期殘值及保值保障,以增強新能源汽車的流通性。三是建議保險公司應考慮開發專為二手動力電池提供的合同保障保險和電池評估師的專業責任險。與電池評估及回收公司合作,重點關注動力電池再利用環節,以提高新能源二手車的市場流通性和保值能力。四是建議保險公司開發針對新能源二手汽車交易綜合保險,為交易雙方提供一攬子保障方案。一攬子保險具有強黏性,保障全的特點。保險公司利用自身數據并聯合主流車企,鎖定客戶,差異化厘定費率和保期。
五、結束語
本文通過系統分析,認為山西省保險業可聚焦保險產品創新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以增強消費者對山西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心。一是建議主動研發與充電樁質量相關保險產品,考慮開展充電場地公眾責任險,并針對私人充電樁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全面風險保障。二是建議為新能源巡游出租車推出特定的責任保險,為網約車服務推出全方位風險覆蓋的保險產品。三是建議設計針對動力電池的延保產品,推出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值及回購保險方案,開發專為二手動力電池提供的合同保障保險和電池評估師專業責任險,通過綜合保險為新能源二手車交易雙方提供一攬子保障方案。
[本文為山西省保險學會2022年度研究課題(XH202205)。]
參考文獻:
[1]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2021版征求意見稿),2021-06-15.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1005562.
[2] Standaert, W. , Muylle, S. Framework for open insurance strategy: insights from a European study. Geneva Pap Risk Insur Issues Pract ,2022.
[3] 房文彬.新能源汽車保險打響突圍戰[N].中國銀行保險報,2020-11-30(004)
[4] 林森慧,徐佳寧,黃菲,林壯婷.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的發展與探索[J].上海保險,2020(10):36-41.
[5] 劉海鵬.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汽車與新動力,2022,5(01):43-45.
[6] 胡玉財,陸張浩,魏家靜.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解讀[J].內燃機與配件,2022(06):167-169.
[7] 張碧怡,肖宇谷,曾宇哲.車險定價中風險因子重要性測度的比較研究——基于集成學習方法和廣義線性回歸模型[J].保險研究,2019(10):73-83.
[8] 邵魯扉.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定價研究[J].中國商論,2019(12):43-45.
[9] 許閑.新能源汽車的風險與保險分析(下)[J].中國保險,2019(09):21-24.
[10] 許閑.新能源汽車的風險與保險分析(上)[J].中國保險,2019(08):24-27.
[11] 徐維,徐中明.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設計開發問題分析[J]. 時代汽車,2020(18):93-94.
[12] 張連增,王締.保險大數據條件下車險費率厘定的研究——基于SOM神經網絡方法的車險索賠強度建模[J].保險研究,2018(09):56-65.
[13] 關正.電動汽車混合電源系統及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計算機仿真,2021,38(04):104-108.
[14] 吳育文,羅燁燁.廣義線性模型在車險精算定價中的實證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15):184-187.
[15] 常志強.后商車費改時代車險業務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智庫時代,2019(26):46-58.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1)
[作者簡介:邢顏(1985—),女,山西太原人,碩士,中國準精算師,從事保險精算工作。]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