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 馮仁民
螺螄粉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形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螺螄粉發展歷程,經歷了街邊堂食、袋裝速食,再到如今全球郵購,螺螄粉已實現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據統計,2023年柳州市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669.9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突破千億元大關。
螺螄粉
螺螄粉起源于廣西柳州,是地方獨特的風味小吃,由豬骨、田螺、香辛料、藥材、調味料構成螺螄湯底,米粉作為主料,黃花菜、腐竹、木耳、酸筍、花生米等配菜構成。螺螄粉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四十年發展,現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螺螄粉的發展推動了螺螄粉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從螺螄粉原材料種養植、原材料加工,直至最終產品銷售,螺螄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
螺螄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和電商平臺的推動,袋裝螺螄粉產品進入發展快車道,螺螄粉從地方走向中國成為風靡全國的特色小吃。螺螄粉的市場發展不僅帶動銷量遞增,更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螺螄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螺螄粉經濟效益和產業規模提升成為當地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螺螄粉作為柳州市的傳統特色美食,螺螄粉代表了柳州市的文化和歷史,成了一種文化符號,體現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通過螺螄粉產業的發展和推廣,螺螄粉成了柳州特色名片,增強了市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推動柳州市城市形象的提升。
螺螄粉產業的發展對柳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背后蘊含了歷史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螺螄粉產業發展帶動農業和旅游業發展、就業增加、經濟增長、城市形象提升,螺螄粉產業為柳州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螺螄粉產業現狀
2021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501.6億元人民幣,2022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600.71億元人民幣,出口達到8300萬元人民幣。全產業鏈帶動30多萬人就業、帶動5500戶貧困戶、2.8萬貧困人口脫貧。2023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收入669.9億元人民幣,出口貨值約1.0125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889.9億元人民幣。
預計2025年柳州認定柳州螺螄粉原材料(種植)示范基地累計達到18個,全市螺螄粉原材料“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35個。柳州市鼓勵龍頭企業搭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培育一批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鼓勵龍頭企業按照“總部+基地”模式,推動全產業鏈融合,建設原料供應基地、分銷中心、研發中心,推動企業跨區域發展。
螺螄粉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
螺螄粉原材料供給率不足。全市的螺螄粉原材料基地規模達到了65萬畝。其中,螺螄養殖面積6.5萬畝,產量2.6萬噸;木耳種植1200萬棒,產量約1.5萬噸;竹筍種植面積8萬畝,竹筍產量4.2萬噸;加工型豆角種植面積5萬畝,產量約9萬噸。螺螄粉爆紅帶動了木耳、螺螄、竹筍等原材料的生產,助力30多萬農村人口收入增加,推動鄉村振興。螺螄和酸筍是螺螄粉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本市供給率不足50%,原材料需求與基地脫節,本地原料生產供應不能完全滿足螺螄粉日益增長的需求,外地采購的依賴性過強,疫情期間出現原材料供應斷裂情況。螺螄粉原材料種養植和加工企業仍處于“小、散、弱”的狀態,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低。
螺螄粉抽檢質量不合格。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近3年公布的國家、省市級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螺螄粉質量抽檢情況顯示,監管部門抽檢螺螄粉共425批次,其中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4.3%。結果顯示,霉菌和菌落總數是不合格的兩大原因,霉菌在不合格率中占比36.8%、菌落總數在不合格率中占比21.1%。作為抽檢不合格的首要原因霉菌超標,霉菌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原材料在種養殖和加工過程中環境濕熱通風不良,衛生條件管控不到位,沒做好設備的清洗等。食用帶霉菌產品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所以要從源頭把握產品質量,加大原材料生產到加工的溯源機制,對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開展溯源。
螺螄粉文化屬性弱。作為柳州特產的螺螄粉,被譽為小吃界“榴蓮”,它的味道是既香又臭,雖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但很多人覺得上不了臺面,不適合拿來招待客人。柳州螺螄粉作為柳州名美食,螺螄粉文化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夜宵老板做起螺螄和螺螄粉生意。2008年,柳州螺螄粉入選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柳州螺螄粉登上《舌尖上的中國》,2014年第一家螺螄粉預包裝企業注冊成功。之后螺螄粉經歷了長時間宣傳,都沒有激起水花。直到2020年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宅在家中,袋裝螺螄粉意外走紅。網絡主播直播吃螺螄粉、帶貨賣螺螄粉,螺螄粉才被大家所熟知。2021年米粉制作手藝(螺螄粉制作手藝)入選第五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23年,柳州市全年接待游客782.28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99.52億元人民幣。螺螄粉作為柳州地標性美食,發展歷史只有短短幾十年,缺乏文化底蘊。要想使螺螄粉變網紅為長紅,需要增加螺螄粉文化屬性,講好螺螄粉背后的故事。
螺螄粉產業鏈延伸不充分。螺螄粉產業鏈為上游、中游和下游,產業鏈鏈條清晰。上游為原材料生產,主要生產螺螄、木耳、酸豆角等;中游為螺螄粉加工企業,加工米粉、酸筍、螺螄湯料包、調味包等;下游為螺螄粉銷售渠道,包括超市、電商平臺、餐飲店等,現如今80%的袋裝螺螄粉來自網上銷售。數據顯示,2023年螺螄粉全產業鏈收入669.9億元人民幣,未來柳州螺螄粉產業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預計2025年達889.9億元人民幣,有望突破千億大關。據調查顯示,螺螄粉用戶有極大的用戶粘性,忠誠度高,其他品類米粉無法形成對螺螄粉的平替,消費者重視螺螄粉的品牌和產地來源。如今,螺螄粉產業仍處于“小、零、散”單打獨斗的發展困局,螺螄粉制作流程簡單,工藝不復雜,螺螄粉制作成本可控,標準化程度高。如今螺螄粉產業發展進入2.0時代,轉品類為品牌,尋求鏈條發展,形成規模效應,是螺螄粉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螺螄粉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
提高螺螄粉原材料產量和規模。提高螺螄粉原材料產量一是提高螺螄粉原材料的單位產出能力。需選育優良品種、科學種植、注意害蟲防治,推進關鍵技術,減少單位產品的養殖成本,獲得高收益。二是從養殖環境、養殖設施、養殖管理、環境保證四個方面提高產量。比如提高螺螄的產量,首先選擇適宜的螺螄養殖環境,接著建設池塘、排水渠道、防護設施等適宜的養殖設施,然后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投喂藻類、米糠、麥麩等飼料,定期檢測水質水溫、螺螄的生長情況等,最后做好日常消毒和防治病蟲害,保證螺螄產量提高。
梳理螺螄粉構成,竹筍、螺螄作為關鍵原料,要擴大酸筍、螺螄種養殖規模,帶動其他原材料種養殖規模擴大,提升原材料自給率,提升原材料品質,優化種養殖模式,鼓勵“總部+基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著力建設一批綠色安全優質的木耳、豆角、螺螄等原材料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基地建設,創建典型,促進生產基地擴大規模和提升質量,帶動全市螺螄粉原材料基地蓬勃發展。原材料基地帶動周圍村鎮鄉發展,與鄉村振興充分結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全面提升螺螄粉質量和品質。堅持高標準,把握高質量。加強螺螄粉原材料生產環境、儲存環境、加工環境的管理,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引導和支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推廣標準化生產,培育“柳州螺螄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及中國地理標志專用標識(GI標識)的農產品。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排查力度,治理從“粗放”向“精細”轉變。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開展螺螄粉原材料食品安全排查,加大對螺螄粉零散小作坊排查力度,對大中企業不定時循環質量抽檢,嚴把質量關,遇到問題企業督促整改,提升螺螄粉質量安全水平。線下建立一個統一的柳州螺螄粉原材料交易中心+線上原材料交易平臺。政府推行指導價,具體價格由企業在平臺上進行議價,交易中心備貨提貨,通過線下門店備貨提貨和線上平臺下單有機結合,實現交易便捷、提貨就近、供應溯源的目標。同時,該交易中心可用于螺螄粉抽檢,交易中心內開設柳州螺螄粉質量檢驗部門,督促螺螄粉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要責任,抽檢不合格企業要求整改至全部合格,讓螺螄粉質量可溯源,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螺螄粉。
加大螺螄粉文化宣傳。打造“螺螄粉+品牌”,宣廣螺螄粉文化。從螺螄粉的歷史淵源、制造方法、文化價值、社會影響等方面深入挖掘螺螄粉文化歷史內涵,加大螺螄粉產業文化的宣廣力度。增加螺螄粉旅游項目,除螺螄粉文化展館、百樂竹海公園、滑翔傘飛翔營地外,增加螺螄粉文旅項目,打造多個以螺螄粉為主題的旅游項目,開辟“螺螄粉”主題的私家車旅游路線,串聯螺螄粉“網紅店”。傳播螺螄粉民俗文化,螺螄綜合種養和自然風光、獨特的民俗風情有機結合,創建螺螄粉基地參觀、螺螄粉種養殖體驗、螺螄粉農莊一日游等休閑旅游活動,使螺螄粉養殖與文化產業緊密融合。創建螺螄粉文化節,舉辦萬人螺螄粉比賽、螺螄粉免費品嘗活動、螺螄粉試吃點評活動等,增加螺螄粉的文化宣傳。講好螺螄粉背后的故事,進而宣傳螺螄粉和柳州歷史文化,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
做好螺螄粉產業鏈延伸融合。在產業鏈上游做好原材料的品類選擇,培育優良品種的中華圓田螺、環棱螺,與農戶建立稻螺養殖基地,挖掘多種功能,大力推進“農遺+多元業態”創新實踐,推進稻漁綜合種養、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稻漁產業向上下游產業拓展,提高水稻螺螄品質,提高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產業鏈增強,向下游拓展延伸,從賣初級農產品向賣加工品轉變,實現產品的多重增值和開發。形成從原材料開發、加工、銷售、研發的全產業鏈發展布局,走平臺化、規?;?、標準化發展之路,覆蓋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為螺螄粉高質量保駕護航,推動螺螄粉產業從地方走向世界。
螺螄粉產業的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經驗,解決了近30萬人就業難的民生問題?,F如今柳州螺螄粉進入發展新階段,需要進一步提高螺螄粉原材料產量和規模、全面提升螺螄粉質量和品質、做好螺螄粉產業鏈延伸融合、加大螺螄粉文化宣傳,走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持續推進螺螄粉高質量發展,為柳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開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