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虎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民營企業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高質量發展中找準民企方向,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成為一支充滿活力和動力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催生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民營企業家,這些企業家胸懷家國,擔當作為,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書寫下企業家精神的華彩篇章。
這些企業家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的需求而追求夢想,承擔起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責任,創造價值,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我國能夠創造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奇跡,民營企業家功不可沒。
民營企業發展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7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進一步將民營經濟明確定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民營企業需要進一步發揚企業家精神,在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爭當開路先鋒。
企業家精神是民營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的精神力量和重要保證。新時代民營企業家要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人敢闖敢干、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精神,在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蓄澎湃動能。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成為影響大國興衰的關鍵力量。只有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在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牢牢把握主動權。
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目前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占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50%左右,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集聚科技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全國65%左右的發明專利、70%左右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都來自民營企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和國家競爭力提升。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創造大量社會財富的民營企業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注入活力,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能。全社會應充分信任、尊重、愛護、理解民營企業家,充分發揮他們在推動企業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廣大民營企業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目標,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努力成為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民營企業要成為生力軍。民營企業要把企業理想、奮斗目標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結合,以完善行業生態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民營企業要努力找到行業、產業的短板弱項,通過不懈努力去改造、提升,幫助國家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不斷增強國家綜合實力。
在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方面,民營企業要成為國家創新的窗口。有能力有條件的民營企業應大力開展數字化技術研發,參與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應用創新。民營企業應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強大的創新主體,持續推進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打造中國制造的世界品質、全球品牌。
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方面,民營企業家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民營企業要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把握國際規則能力、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和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參與國際一流企業競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
搞好企業的關鍵在于企業家,在于企業家精神。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公正、穩定、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將讓民營企業家有信心持續投資、創新和發展。
強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促進形成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同共生、融合發展的生態。支持鼓勵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積極引導和幫助傳統行業的民營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構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堅實的法治保障是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的重要一環。落實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民營企業的平等待遇,禁止歧視性待遇,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加快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以產權保護為核心,切實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通過法治建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構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公平環境。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強化市場公平準入,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切實破除地方保護、所有制歧視、各種顯性和隱性壁壘。打破隱形門檻,防止通過行政指令或者設置一些不合理政策門檻排斥民營企業進入。
構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守法環境。民營企業家要依法治企,堅持誠信守法、堅守契約精神,堅持家國情懷,踐行社會責任,走正道、守底線、行穩致遠,筑牢依法合規經營底線。將市場主體數量增長和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標,提升民間投資和企業發展預期。
民營企業家要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民營企業家要做到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要練好企業內功,特別是要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做強做優,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民營企業家要瞄準世界一流水準,把企業做好。不投機取巧,不貪大求全,規避過度投資自己不太熟悉、不能把控的產業,踏實穩健做好自己既能把控又很熟悉的產業。以先進標準引領行業發展,推動產業和行業參與國際競爭,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民營企業家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做社會楷模和先鋒,做人民群眾信賴的人民企業家。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民營企業家要守住底線、把好分寸,堅決防止權錢交易、商業賄賂等問題損害政商關系和營商環境。
民營企業家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做社會楷模和先鋒,做人民群眾信賴的人民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