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統(tǒng)計完《學(xué)與玩》雜志“一日小主編”活動的投票之后,編輯姐姐發(fā)現(xiàn)大家對植物很感興趣,本文的小作者也是其中之一。小作者對植物充滿好奇,為此,她采訪了國家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博士。這次采訪有什么趣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大家是不是特別喜歡植物,特別想去了解它們?對于植物,我有很多疑問。為此,我采訪了國家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伯伯。王伯伯非常忙碌,但得知我的采訪需求時,他第一時間接受了我的采訪。我非常感謝王伯伯對我的支持和指導(dǎo)!他不僅解答了我的疑惑,還讓我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奇妙。
王伯伯先向我講述了植物的重要性:“植物是所有生物的初級生產(chǎn)者,它會把太陽的能量,還有二氧化碳和水變成有機物,為人類和動物提供生存資源。”因此,他和同事們策劃了“植物改變?nèi)祟惿睢钡闹黝}展覽,讓人們深刻地感受到人與植物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隨后,王伯伯重點介紹了國家植物園。我們?yōu)槭裁匆ㄖ参飯@呢?原來,植物里也有很多很稀有的品種,國家希望能有一個機構(gòu)或場所,成為一個保護植物的“諾亞方舟”。新組建的國家植物園目前有1.5萬種植物,其中珍稀瀕危的植物近1000 種。它將對標世界頂級植物園,以植物遷地保護為重點,將其建設(shè)成為我國及世界植物種質(zhì)資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
他用月季花和水杉來舉例。月季是北京的市花,國家植物園的月季園中大概有1000 個月季品種,它們大多是人工選育的結(jié)果。月季園收集了這些品種以后,不僅向公眾展示,也做科學(xué)研究。水杉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在國家植物園北園的櫻桃溝內(nèi),種植著北方地區(qū)最大面積的水杉林。我國發(fā)現(xiàn)和定名水杉,經(jīng)歷了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這些水杉見證著近年來我國遷地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
王康伯伯最后對我說:“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地球共生共榮,是每一個人的責(zé)任,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地球。”我非常感謝王康伯伯, 也會像他希望的那樣,保護自然,愛護身邊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