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原創童書閱覽室”邀請了尹傳紅、柴哲彬和葛競三位“領讀人”,帶我們一起走進充滿書香的閱覽室,共讀這些好書。
學齡前閱讀角
《這里是新疆·“地下長城”坎兒井》
作者:查璇/ 繪著
出版單位: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一次跟隨爸爸去吐魯番的旅行,讓女孩注意到了神奇的坎兒井——古老而龐大的地下水利工程,與長城、運河齊名的人類奇跡。它讓干旱炎熱的吐魯番成為瓜果之鄉,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它也是勞動人民用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來的奇跡。隨著旅行的深入,關于這埋藏于戈壁之下的“生命之泉”的謎題被逐一解開。
全書翔實描述了坎兒井的歷史淵源及其背后的科學原理,精細復原了坎兒井施工現場,既揭秘了一個古老而龐大的飲水工程,也解開了深埋戈壁灘下“生命之泉”的謎題。
—— 尹傳紅(科普時報社社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
小學生閱讀角
《會說話的古文》
作者:張之路/ 著
出版單位: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選擇了一些容易被讀者誤解的文言文和詩詞名句,進行有趣的解讀,文字簡潔、解說生動、內容有趣,既能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理解和把握這些文言文和詩詞的確切含義,又能激發他們熱愛和探究傳統文化的熱情。
該書通過簡潔有趣的呈現形式,讓小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理解文言文和詩詞的確切含義,激發其熱愛和探究傳統文化的熱情。
—— 柴哲彬(人民閱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小學生閱讀角
《熊貓小四》
作者:葉廣芩/ 著
出版單位: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該作品講述了男孩汪汪與熊貓小四之間一段有笑有淚的動人故事,將秦嶺淳樸的民風、人與動物之間的守護、透明純粹的童真、無私奉獻的科學精神完美地融為一體,展現了一個獨特的童年世界,寫出了秦嶺人對自然的珍愛,也表達了對保護秦嶺自然生態默默付出的秦嶺人和科學工作者的禮贊。
該書寫作風格細膩而有溫度,視角充滿童心童趣,燃起孩子對野生動物的關愛, 以及探索大自然的無限熱情。
—— 葛競(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兒童文學作家)
從愛好出發的閱讀
文/ 查璇(《這里是新疆.“地下長城”坎兒井》作者)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畫畫。可以說,我最初的閱讀經驗與我的學畫經歷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那時候我最愛的是連環畫,為了一套《哪吒鬧海》,一向聽話沉默的我一反常態,拉著媽媽不走,磨著她一定要買給我。這套書在當時價值不菲,但現在放在哪里,我已經記不得了,不過它的內容已經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和腦海里。
有一段時間,我突然被古代的壁畫震撼到了,敦煌壁畫、龜(qiū)茲壁畫……它們的顏色和線條那么優美,究竟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它們描繪的都是那么久遠的故事,但是人物的容貌、服飾是那么栩栩如生,甚至連畫中的器具、生活環境都讓人覺得親近,畫師通過這些細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這實在是太吸引我了。所以,我買了《敦煌故事》《西域繪畫》等各種書來看。因為對壁畫的顏色特別感興趣,我還找了很多本專門講壁畫繪制技術的書——雖然當時看得不大明白。不過, 這一次閱讀, 讓我記住了各種礦物顏料的名字,記住了歷史上很多朝代人物的服飾特點。后來,其中的很多知識我都用在了自己的文章、繪畫和繪本的創作中。比如, 在《我還想去博物館》里講到的唐代女子的妝容,以及為什么壁畫中一些人物的皮膚是黑色的;在創作《龜茲奇妙之旅》這本書時,它的主角就是新疆的克孜(zī)爾石窟和庫車一帶的其他石窟壁畫了。
這樣的閱讀就像一棵枝丫能夠無限延伸、分枝的大樹,讓自己的知識系統和眼界不斷得以擴展。記得當時的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叫作《葡萄溝》,對于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講,新疆真的是一個遙遠的地方,它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還有很多疑問:那里那么熱、那么干燥,卻又有那么多豐美的水果,灌溉綠洲的水源在哪里?多年后,當我真的來到葡萄溝的時候,真切地體會到了閱讀課文時的那些感受。帶著埋藏在心里的疑問,我逐一去了解與它們相關的知識,并且將這些“珍珠”串聯起來,形成了自己對葡萄溝獨特的認識和體驗,我的那次旅行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于是,我創作了《“地下長城”坎兒井》。為了創作這本書,我又閱讀了更多的相關書籍,如《新疆民間傳說》《坎兒井論文集》等,來佐證我的想法。當小讀者看了這本《“地下長城”坎兒井》的時候,會從中發現很多書的影子,此時此刻的你會不會有一種有緣相遇的喜悅呢?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一件事,你做了好幾個小時還是興趣盎然不覺得累,那就去找一些關于這件事的書來閱讀。接著,你會發現有更多的書等著你,它們會帶你去更有趣的地方。希望你能找到那本屬于你的書,快去與它們相遇吧!
(責任編輯:楊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