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最大亮點,莫過于“學習任務群”理念的提出。該理念的提出不僅為教師的進一步教學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是新時期語文教師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師基于“學習任務群”展開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基礎文化知識的教學,同時還要關注對學生學習技能的強化與鍛煉,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為此,在實踐中,教師首先要認識到基于“學習任務群”展開閱讀教學實踐的意義,在此基礎上通過資源整合、情境創設、閱讀活動以及優化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策略落實。在轉變傳統枯燥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實現對語文知識的系統化認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學習任務群”模式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所在
“學習任務群”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下所推行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種以“學習任務”為主導,以“探究項目”為主體,通過教學內容、學習資源等元素與各種教學模式的整合,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知識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不僅更為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也促使教學真正回歸本質。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中又是學生學習知識、實現發展的黃金時期,初中語文教師基于“學習任務群”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既轉變了學生對語文知識“死記硬背”的傳統學習認識,同時也為學生打造了更為自主、輕松的閱讀學習環境,這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穩步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二、“學習任務群”模式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資源整合,創造“學習任務群”前提條件,夯實基礎
“學習任務群”的重點在于“群”。初中語文教師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當時刻秉持對“群”的客觀認識,在“群”的指引下進行閱讀資源的全面整合,進而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知識,掌握技巧,打開思維。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時,該單元包括了《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和四首古代詩歌,單元主題為“熱愛生活”。通過對本單元文本的特點分析可知,每篇文章的知識點有著極強的連貫性,對學生的閱讀水平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從“閱讀任務”和“寫作任務”兩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①全面閱讀文章,找出生字、生詞;②分析文章的描寫手法,探索文章的語言運用技巧,分析文章結構。當學生完成上述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學生回答問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認識,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感受。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文章對景色的描寫手法,口頭說一說自己“心中的美景”。如此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也為學習任務群的高效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情境創設,構建“學習任務群”任務體系,激發興趣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該教學手段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還能夠給學生帶來一種設身處地的學習感受,從而深化學生對閱讀主題的理解。為此,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實現對“任務體系”的構建,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凸顯學生的閱讀主體性。
例如:《背影》是初中教育階段乃至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點文章,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文本中的重點字、詞、段、句,還要能夠通過文章樸實和厚重的語言,感知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父子深情。因此,在進行該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一張《父親》的油畫作品,讓學生通過對油畫的觀察與欣賞,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在這一情境的熏陶下,教師再順勢引出教學主題,帶領學生走進文章。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以下閱讀任務:①閱讀文章,將文章中的“細節描寫”部分標注出來。②探索文章的主要線索和核心主題。③分析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父親”的背影,每一個背影都是在何種條件下出現的?找到原句,簡要概括。④文章哪一部分描寫了“第二次背影”,總結父親經歷的變故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每個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也在充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閱讀活動,開辟“學習任務群”思維空間,拓展視野
活動是學生開展實踐的平臺,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要認識到閱讀活動的重要性。通過給學生布置不同閱讀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感知語文知識的廣泛性,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開辟學生的思維空間。
通過對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內容的分析可知,其中所涉及的語文知識十分廣泛,如小說、文言文、詩歌、童話、寓言故事、歷史傳說等。教師基于“學習任務群”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不僅能夠進一步扎實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有利于開辟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寓言故事”為例,在教學完《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穿井得一人》和《杞人憂天》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項閱讀活動任務,讓每個學生準備一篇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進行分享,說一說其中所揭示的道理,講一講寓言故事帶給自己的感受,理解“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在進行“小說”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整本書閱讀”任務,并繪制小說內容的思維導圖,促使學生在閱讀時間、導圖繪制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閱讀成效,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感知。憑借“學習任務群”的合理設置,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和機會,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此外,在“學習任務群”的探索中,學生將結合對比、質疑、反思等思維過程,參與語文學習。最終,學生在拓展眼界的同時,實現語文思維能力的切實提高。
(四)優化評價,聚焦“學習任務群”高效落實,促進發展
評價是完整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學生正視自身優勢不足的有效方法。初中語文教師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習任務的設計,又要關注對評價的優化創新,如此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仍以《背影》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學生對問題進行逐一回答,并針對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合作交流結果分享感受,完成系統性的“自我評價”。之后,教師可以讓與其同一小組的學生或者其他小組的學生代表,就發言學生的答案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和個性化認識,完成高效的“相互評價”。最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針對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全面且整體的評價,從而幫助學生能夠進一步認清自己在學習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通過對評價模式的優化設計,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學習,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進步方向,從而在未來的學習中更有側重,實現全面發展。可見,發揮評價的教育價值,能夠滿足新課標對語文教學開展“學業評價”的基本要求,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結合評價了解自己的“學習任務群”探索效果,并主動結合內容落實學習成果、掌握學習方法。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是構建“學習任務群”,凸顯語文課程標準理念。初中語文教師基于“學習任務群”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不僅是對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適應教學改革大方向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名成長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習任務群”的核心價值,在實踐中不斷探究運用“學習任務群”展開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從而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學生核心語文素養的穩步發展,構建出具有延展性、豐富性、高效性的認知生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侯金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