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物理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自主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把握好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和自我反思等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解決問題時提升解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诖?,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課堂教學實施的課前、課中和課后等階段出發(fā),把物理課堂設計成一個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控制的教學活動,發(fā)揮教學活動的最大成效,旨在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思考中提升思維能力,促其思維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從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一、導入有趣,培養(yǎng)物理思維的探索性
課堂教學是落實物理知識的重要渠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發(fā)揮主導作用,還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敢于質疑,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開端,趣味問題導入承擔著激發(fā)學生學習內在動力的重要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不僅要讓學生覺得有趣,而且要讓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渴望和探索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好奇中不斷產生求知欲,從而培養(yǎng)探究精神和探索熱情。
如《物體的浮沉》教學導入:
師:同學們,我手上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櫻桃,如果我將它們放入水中,大家猜想一下,蘋果和櫻桃會處于什么狀態(tài)?
生1:蘋果會沉下去,櫻桃會浮起來,因為蘋果比櫻桃大。
生2:蘋果和櫻桃都是水果,應該都會浮起來。
生3:我猜想應該都會沉下去,因為它們都是實心的。
師:現(xiàn)在大家注意觀察,我將蘋果和櫻桃都放入水中,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
(當看到蘋果浮在水面而櫻桃下沉到水底時,學生一片嘩然,感到很驚訝,于是很激動地開始討論。)
師:現(xiàn)在我將櫻桃從水中取出,擦干凈后,再放入另一種液體中,大家注意觀察現(xiàn)象。
(櫻桃放入后,沒有下沉,而是浮在液面,學生很激動地再次展開討論。)
師:要想解釋剛才看到的現(xiàn)象,我們就要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從以上導入片段我們不難看出,教師設計的實驗引發(fā)學生興趣,急于想弄清楚原因,探索其中奧妙。當然,對于初學物理的學生來說,學習效果取決于他們是否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如果教師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從而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那么,整節(jié)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導入,可以設計與本節(jié)學習內容相關的趣味性物理活動、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寓意深刻的物理故事等揭開新課的“序幕”,引發(fā)學生興趣,產生疑問和好奇心,進而將學習壓力轉變?yōu)閮仍趧恿Γぐl(fā)學生自主學習意愿,用強烈的求知欲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的探索性。
二、授課重導,培養(yǎng)物理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夠從事物的個別現(xiàn)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層次,能夠透過紛繁復雜、雜亂無章的表象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抓住問題的實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做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思維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如果學生思維不夠深入,對問題認識不夠全面、透徹,那么學生在學習時就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容易產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錯誤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深入研究問題,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xiàn)象揭示事物產生的原因、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如《大氣壓強》教學片段:
師:剛才的“紙杯覆水”實驗,同學們都先后做成功了,對于這個實驗,你們有什么想法?
生1:我開始很擔心杯子倒置過來,硬紙片會掉下來,但事實恰好相反,所以我很好奇:硬紙片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師:你說出很多同學心中的疑惑,那么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這是什么原因?
生2:我認為是水把硬紙片黏住了。
生3:不對,水是黏不住的,你看(說著學生就把硬紙片沾上水,蓋在空杯子上,倒置過來,紙片掉下來),杯子里面沒有水,硬紙片還是會掉下來,說明他剛才的理由不對。
師:那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呢?
生3:我覺得要在與硬紙片接觸的物體上找原因。
師:這個研究方向是對的!然后呢?
生3:但與硬紙片接觸的物體是杯子和水,它們既黏不住硬紙片,也不會吸引硬紙片,所以我有點蒙。
師:哦,除了杯子和水,難道沒有其他物體了嗎?
生4:沒有。
大部分學生搖頭。
師:我們周圍時時刻刻可以接觸到的是什么?
生5:空氣!我們周圍都是空氣,所以與硬紙片接觸的還有空氣??赡苁强諝鈱τ布埰邢蛏系牧?,托住了硬紙片。
師:這個同學的分析很有道理,在這個實驗中,空氣對硬紙片有向上的力。這個力是怎么產生的呢?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
生6:我認為,硬紙片應該受到水對它向下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在這兩個力的作用下,紙片應該掉下來;現(xiàn)在紙片沒有掉下來,所以一定有一個向上的力,而紙片下方只有空氣,所以應該是空氣對它施加了向上的力。
師:你從力與運動的關系去理解硬紙片受到空氣對它的作用力,很好!大家思考一下,我們學過的液體是不是與氣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能不能從它們相似的地方去理解空氣對硬紙片的作用?
生7:空氣和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沒有固定的形狀,液體能產生壓強,所以空氣也能產生壓強,根據(jù)P=Fs,空氣壓強就會對硬紙片產生向上的作用力,這個力托住了硬紙片和水。
師:這個同學的推理是正確的,用這樣類比的方法理解空氣壓強也是正確的,空氣的壓強叫大氣壓。
從以上教學中可以看到,教師從學生實驗中觀察的現(xiàn)象出發(fā),激勵和啟迪學生對現(xiàn)象進行層層剖析,尋找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在引導中利用學生的直接經驗——氣體與液體相似及液體的壓強,真正理解了大氣壓強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歸納、比較、分類、概括,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學會從復雜現(xiàn)象中找到簡單問題的規(guī)律。此外,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導學生抽象、深入地進行分析推理和邏輯表述,進而提升學生思維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的深刻性。
三、實驗求異,培養(yǎng)物理思維的廣闊性
實驗課是物理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驗的探究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體會探究過程的樂趣。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物理實驗課上,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按照實驗方案要求去做,雖然會節(jié)省上課時間,但是缺乏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多方案設計,就能在物理實驗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討論多種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訓練學生物理思維的廣闊性。
如《光的直線》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光是通過怎樣的途徑傳播到我們的眼睛的呢?
生(討論后回答):光的傳播路徑或許是筆直的,或許是射線狀的,甚至可能是曲線狀的。
師:大家能否用實驗盒中的器材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可以討論并動手實踐,等下請同學們演示匯報。
學生分組匯報如下:(學生上臺邊演示邊講解,興致盎然,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
以上教學片段中,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集思廣益,初步提出多種實驗方案,整個過程不斷閃爍著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紛紛走上講臺,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實驗器材,設計出多種實驗方案,進行演示匯報,并對提出的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從中找出最佳方案。當學生匯報完畢,教師再對學生的方案進行評價和指導。這樣的實驗教學,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四、小結存疑,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延伸性
一節(jié)課、一個學習主題如何結束,大有講究。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最后幾分鐘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疑問,或者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激情和懸念離開課堂,就能夠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將活躍的思維、涌動的創(chuàng)造力延伸至課外甚至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實驗課程結尾,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實驗內容:1.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實驗設計?2.是否有操作失誤?3.測量結果是否可靠?又如,在《大氣壓強》課后,可以布置一個小實驗:利用掌握的大氣壓強知識設計一個杯子,只需滴入少許水便能流出大量水來。還可以開展一個研究性學習活動,調查所居住城市的大氣污染情況,并提出合理建議。教師只需給予提示和指導,讓學生在課后帶著問題去尋求答案。學生在完成研究性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不但能夠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注重從物理學科本身出發(fā),深入挖掘物理知識中蘊含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外,還應該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物理知識,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思維的延伸能力。因此,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教師應充分挖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課程資源,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的探索性、深刻性、廣闊性和延伸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物理知識的教學,而且要重視學生物理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注重將知識的學習與物理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融為一體,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提高物理思維能力和品質。這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更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
總之,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影響其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注重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思維品質教育,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和技巧。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把思維訓練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此外,物理教師還應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高對課堂教學的把控能力和駕馭能力,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示范、引領和點撥作用,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柳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