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該論文為河南省周口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小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實驗研究”成果,課題編號:zkjy23254056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出現了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為主要特征的自主學習法。在這種方法中,課堂教學已不再是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填鴨式教學,而轉變為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同學之間的自主合作交流學習。這是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雖然新課標也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這種學習法并非在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運用,尤其是在農村小學,在大多數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還是一個空白,偶爾有教師運用,也多是為了上公開課或是應付領導檢查而走走形式,學習效果不言而喻。下面筆者就針對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談一點個人的認識和理解。
一、合理分組
要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要做的當然就是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分組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固定分組和臨時分組。
1、固定分組
固定分組是指在合作學習前由教師(通常由班主任牽頭,結合各科任教師的意見)將本班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分組一般是在開學初編排學生座位時進行,教師根據學生的性別、各科學習成績、能力傾向、興趣愛好等幾個因素進行分組,通常是每6—8人為一個小組,按倒品字形或田字形排列,便于開展合作學習。分組時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每個小組中有小組長1人,發言人1人,記錄員1人,其余組員3—5人,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基本一致,做到組間同質,為合作學習小組開展學習競賽活動創造一個公平、公
正的學習環境。各小組分組時應從總體上把握以下原則:(1)組織能力強弱搭配;(2)語言表達能力強弱搭配;(3)成績好壞搭配;(4)整體素質科學搭配。各小組在搭配時要形成組內異質,能力互補,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開展互幫互助活動,讓學困生在合作學習中得到鍛煉,最終形成各顯其材、各盡其能、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學前分組法由于小組成員比較固定,學生在長時間的磨合中能形成默契,因此比較省時、高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2、臨時分組
臨時分組是指在合作學習時,不是按事先確定好的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學習,而是由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或所采用的學習方式自由組合,將喜歡學習同一個內容或采用同一學習方法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學習小組的方法。用這種方法產生的合作學習小組人數不定,有多有少,學生組合自由。但由于學生組合的自由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間、空間、內容、方式上都比較開放,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際能力。
當然,兩種分組各有優缺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所采用的學習方式靈活掌握,合理分組,可以固定分組和臨時分組相結合,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二、明確職責,進行方法指導
1、小組長的指導。開展自主學習,單靠教師組織教學,不能保證各小組學習的質量和數量,需要有幾個得力的助手,要在各小組中指定一個有較強的責任心和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并加強對組長的培訓。教他們如何組織本組同學開展合作學習,怎樣處理組員們不同的意見、觀點,即時歸納整理本組的學習情況。
2、記錄員的指導。自主學習中,記錄員擔任的相當于是秘書工作,不僅要記錄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小組長的任務安排,還要根據每個小組成員的發言歸納出要點,以供本組成員進行分析的取舍。因此,記錄員不僅要寫得好、寫得快,還要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所以教師除了指導記錄員把字寫好寫快外,還應教會記錄員在傾聽別人的發言時如何抓住要點。
3、發言人的指導。每個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后得出的結果,最終都主要通過發言人傳遞出來,發言人的發言代表的是整個小組的形象。因此,發言人除了語音洪亮,普通話標準外,還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所以,教師除應抓好發言人的普通話而外,還應注意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及如何更有條理地表達思想。
4、組員的指導。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明確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標任務。在開展自主學習初期,大多學生由于沒有合作學習的經驗和方法,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這時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確定小組學習的方法和步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才能保證各自主學習的速度、質量。
5、學生合作指導。
教會學生學會合作,這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關鍵,教師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技能、技巧,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書時能做到邊讀邊思考,遇到不懂的生字、生詞和句子把它勾畫出來,通過查閱資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組成員請教。在學習中,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本小組的學習活動,并為小組學習獻計獻策,做到提問主動、討論積極。此外,在學習中還要讓學生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做到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評價自己時虛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價別人。
三、完善獎罰機制
任何團隊要想能夠按照既定的目標,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除了有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職責之外,還要有完善的獎罰機制。在自主學習中,為激勵和鞭策各個小組,教師可制定一定的獎罰機制,以計分的形式激勵小組積極性。比如:(1)在班上設置一個發言光榮榜,回答問題積極加分,個人得分組內也得分,定期統計獎罰并清零;(2)期末評出優秀小組,優秀小組長,優秀組員,發獎狀或拍照。(3)對各小組間進行各科的測驗成績比較等;相信通過以上方式,可充分調動學生小組合作積極性,有效促進自主學習。
總之,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方法,我們要正確的運用好這一方法。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方法作好指導,讓自主學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將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推向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