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農業社會化服務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基于山東省2011—2020 年的面板數據,運用熵權法構建了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評估體系。結果表明,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整體水平逐步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初見成效。其中,農業生產服務發展速度最快,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從科技服務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指標體系;山東省;熵權法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4)04-0148-05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4.04.026
0 引言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變,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構建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指農業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服務,它是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和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 以及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而形成的一種網絡體系,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全過程[1]。山東省是一個農業大省,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將對農村的農業發展模式、結構轉變、現代化建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本研究以山東省2011—2020 年數據為基礎,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現狀進行了評估,對影響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1 文獻概述
目前,有關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研究人員多集中在如何構建及發展趨勢上,而關于評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水平的研究較少。鐘亮亮等[2] 運用2000—2012 年數據建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評價指標,并運用熵值加權方法測算,結果表明,江西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逐步提高。智敏[3] 以2005—2013 年數據為樣本,建立了一個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評價體系,對陜西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進行了測評,研究發現,陜西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
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影響因素方面,李江南等[4]通過AHP 分析發現,流通服務與農業經營管理服務對新疆南疆地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影響最為顯著。韓苗苗等[5] 構建了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測評體系,并通過全國面板數據測評了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結果顯示,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總體服務水平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其中農業機械化和農業信息服務水平增長最快。周珺等[6] 根據浙江省有關統計資料和有關專家的調研資料,認為要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必須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投資,發展農業金融保險服務。URUTYAN V E 等[7] 認為,農村信貸市場的成熟度和農村金融機構的普及程度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劉洋等[8] 對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結果表明,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建設呈現農業服務范圍增大,服務模式和服務主體多元化的趨勢,并概括出農業社會化服務存在管理效率較低、服務水平較低、專業人才緊缺和服務供給不平衡等問題。李顯戈等[9]認為,目前我國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農民對今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需求非常大。
2 農業社會化服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 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為了科學、全面地反映山東省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狀況,采用文獻檢索法,選取學術界公認的指標,結合數據獲取的可得性,選取基礎設施、生產、信息、科技、金融和流通服務6 個子系統和16 個具體指標,建立了研究指標體系[10]。具體指標變量如表1 所示。
選取山東省2011—2020 年數據,對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進行評估分析,數據來自于《山東統計年鑒》及山東省統計局等權威網站公布的統計公報和普查數據。各指標相關數據如表2 所示。
2.2 評估模型建立和說明
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進行評估時主要應用熵值法或層次分析法,但層次分析法屬于主觀賦權法,并且當數據量較大時,權重難以確定,熵值能夠很好的反映信息熵值的效用,信息的效用值越大(小),其權重也相應越大(小)。
采用熵值法來分析山東省2011—2020 年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水平,對各項指標進行權重賦值,并運用加權平均法來評估分析山東省的農業社會化水平。
(1)構建初始數據判斷矩陣。確定m 個需進行評價的樣本對象和n 項評價指標,將每一年的數據作為一個樣本對象,16 項具體指標為評價指標,構建一個m×n 數據矩陣。
式中 Xij——第 i 個樣本對象的第 j 項評價指標值
(2)判斷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為了避免量綱、指標值單位及變量自身變異不同帶來的影響,將16 個指標的原始數值,運用極值法進行標準化處理,也就是將各指標進行同度量化。無量綱化處理后形成一個新的判斷矩陣,計算公式
式中 xij′——標準值
max(xij)——第j 項指標在所有樣本年份中最大值
min(xij)——第j 項指標在所有樣本年份中最小值
在選擇公式時,式(2)計算所選指標數值越大越對服務發展水平有利,式(3)計算所選指標數值越小越對服務發展水平有利。
(3)為消除0 或負值進行平移處理。經過無量化處理后,某些指標的標準值有可能為0 或負值,為了使計算過程變得更加方便與精確,將數值進行平移,H 代表標準值平移的幅度,將平移幅度取0.000 1,則xij′經過平移之后變成xij″,并且所有標準值滿足 0.0001≤xij″≤1.0001。
x′′i j = H + x′i j (4)
(4)計算第i 個樣本對象在第j 項評價指標上的比值。
式中 m——樣本個數
(5)計算第j 項指標的熵值。采用熵值公式對評價指標進行熵值計算。
式中 k——常數,k=1/lnm
k 值與樣本年數m 有關,本研究樣本年數10 年,m=10,lnm 為取m 的對數,并且0≤ej≤1。
(6)計算第j 項指標的差異性系數gj。
gj = 1ej (7)
如果熵值ej 越小(大),指標間差異性就越大(小),指標在綜合評價中的影響就越大(小)。
(7)計算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
式中 n——指標個數
根據指標的信息效用值gj,確定第j 個評價指標的權重。信息效用值gj 系數越大,那么這項指標對評估的重要性和貢獻也就越大。
(8)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服務水平測算。
為了更加詳細地了解山東省各項指標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的影響,對各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進行綜合水平測算。
3 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評估與分析
3.1 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評估
根據山東省2011—2020 年樣本數據,通過熵值法進行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評估,得到各個評價指標權重,具體指標結果如表3 所示。其中,對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影響最大的是生產服務,權重占比最大,然后依次為流通服務與科技服務。在樣本期內,生產、流通和科技服務是影響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
結合 2011-2020 年標準化數據,運用加權平均法對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如圖1 所示。
由圖1 可知,山東省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總體上服務水平呈上升趨勢,并且在2019—2020 年呈現出快速發展。近年來,山東省積極推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拓展社會化服務項目,研究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信用管理辦法,促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與村集體、規模化農戶、農戶之間的有機銜接,為實現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2 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分項指標發展趨勢評估
同樣運用加權平均法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分項評價指標的發展水平進行計算,計算結果如圖2 所示。
由圖2 可知,各項服務指標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1) 農業生產性服務水平增幅速度最大, 從2011 年的0.01 增長到2020 年的 0.08,并且在2016 年之后服務水平加速提高。近年來,山東省越來越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作用,推動和支持農業生產服務組織的發展,帶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組織化發展,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農藥、化肥和其他化學品的使用,促進綠色生態發展。
(2)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曲折上升。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的速度也逐漸加快。農村收入低且無保障,導致大量的優質勞動力資源進城,而從事農業生產的多是低技術勞動人員,耗時長、效率低,對農業生產技術興趣不大。這影響著新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對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降低了科技人員的研發興趣,阻礙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3) 農業信息服務水平在波動中上升, 在2012—2013 年有所下降,但2013 年以來呈現穩步發展態勢。這是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的經濟和生活水平逐漸改善,對手機、電視、電腦的購買也越來越常態化。而且山東省先后開通了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山東智慧農業平臺和山東省農村電子商務云服務平臺等多種信息服務平臺,農民可以及時獲得想要的信息,農民獲得信息服務的渠道得到拓展。
(4)農業基礎設施服務和金融服務水平正在穩步增長。山東省公布了《山東省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通過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規劃行動,進一步解決農村基礎設施不足,促進農村基礎設施服務的改善。在金融服務領域,政府在合理配置市場資源、不斷拓展金融服務渠道方面發揮了良好的導向作用。人民銀行作為宏觀經濟的領導者,近年來堅持把普惠金融作為重要發展方向,引導金融機構對服務業企業進行優惠,解決農民資金短缺、獲得信貸的困難及高額信貸問題,農業金融服務水平穩步上升。
(5) 農業流通服務水平在波折中不斷提高,2011—2015 年農業流通服務水平逐步適度提高,2015—2019 年趨于下降,但在2019—2020 年呈現明顯上升。山東省先后出臺了《對外開放強縣和現代流通服務業財政獎勵政策實施方案》《關于加快現代流通服務業建設打造發展新模式的意見》等,提出要進一步提升設施流通水平,要繼續提升物流服務的質量,完善和強化中心流通服務組織,發展新型的物流服務業態,推動物流服務在政府扶持下加速發展。
4 措施建議
基于山東省2011—2020 年數據構建的評估體系,對新型農業社會化水平進行測評分析,結果表明,各分項指標發展水平進展不同,但除個別年份有所波動,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整體呈現逐步上升趨勢。
4.1 繼續加大農業生產服務投入,推動服務個性化發展
從農民的視角,明確農民的實際需要,使農民與農業生產服務組織之間實現有效銜接。通過發展不同的服務模式,因地制宜地配置農業生產服務環節,農民可以根據勞動力短缺、兼業等情況,自由選擇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服務模式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解決農民兼業和農業用工矛盾,實現農業生產性服務的橋梁作用。農民通過選擇農業生產配套服務組織,可以促進農業規模化、生態化發展,減少農業生產費用,增加農民收入。
4.2 鼓勵農業科技創新,強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山東省的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在逐步提高,但發展相對緩慢。加快先進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組織和調動全省農業科教的優勢資源,通過研發先進農業科技和大規模推廣來振興農村,加快農業和農村的高質量發展。使高校科研機構能夠將農業科技研究成果付諸實踐,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保障農民的農業生產,滿足農民的需求,不斷創新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生產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4.3 完善農村信息網絡建設,構建信息服務新機制
近年來,山東省的信息服務平臺不斷發展壯大,大多數農民、企業和合作組織等都能通過手機、固定電話、電腦、電視機等各種終端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的信息服務。但在發展過程中,要更加關注農村農民,大力建設數字農村工程,通過各種線上線下平臺推動資源整合,不斷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讓農民隨時隨地了解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信息,使農業生產和經營過程變得更加精確和高效。
4.4 鼓勵發展多元化服務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引導科研人員從事新型經營組織工作,鼓勵基層農技人員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服務,加大對返鄉人員發展各種服務組織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對服務主體的引導和扶持作用,鼓勵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拓展服務業,不斷向一、二、三產業拓展發展,促進三產融合。積極引導新型服務提供者,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引入規模化和標準化,使土地能夠規模化生產。農民作為采用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決策者,是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不斷完善的重要力量,加強對傳統農民的帶動作用,提高周邊農民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認識,培養高素質農民。
4.5 加大金融服務扶持力度,提高農民參保意識
山東省金融服務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拓寬農業設備購置、新興農業服務組織技術改造和升級的融資渠道,更好地滿足服務組織的實際需求,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和產業資本流,做好農村金融服務工作,強化金融機構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之間的協作。要充分發揮信貸擔保組織的功能,在全省范圍內逐步推廣農業信貸保障體系。加強財政支農力度,促進財政與金融支持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直接信貸、補助等方式,鼓勵農業服務組織及農民參加農業保險,促進農業保險的市場化發展,提高農業抵御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叢正,金娟,滿海紅.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問題與對策研究[J].甘肅農業,2011(3):31-32.
[2]鐘亮亮,童金杰,朱述斌,等.江西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測度及制約因素解構[J].廣東農業科學,2014,41(14):199-204.
ZHONG Liangliang, TONG Jinjie, ZHU Shubin, et al. The evaluationand restriction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level of JiangxiProvince[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1(14):199-204.
[3]智敏.陜西省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評估與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6):72-76.
ZHI Min.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in Sha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 SocialSciences Edition),2016,38(6):72-76.
[4]李江南,陳彤.新疆南疆農業社會化服務評價體系的影響因素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46( 5):33-40.
LI Jiangnan, CHEN Tong. Factors influencing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service evaluation system in Southern Xinjiang[J]. Journal ofXinjiang University (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46(5):33-40.
[5]韓苗苗,樂永海,孫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服務水平測評與制約因素解構[J].統計與決策,2013(3):142-146.
[6]周珺,車裕斌.浙江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9-40.
[7]URUTYAN V, ALEKSANDRYAN M, HOVHANNISYAN V. Therole of specialized agricultural credit instit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the rural finance sector of armenia:case of credit clubs[C]//103rd Seminar,Barcelona, Spain.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2007.
[8]劉洋,陳秉譜,何蘭蘭.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演變歷程、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2,43(4):229-236.
LIU Yang, CHEN Bingpu, HE Lanlan. Evolution, research statusand prospect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in China[J]. Journal of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2022,43(4):229-236.
[9]李顯戈,姜長云.農戶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需求表達及供給評價:基于10 省區1121 個農戶的調查[J].經濟研究參考,2015( 69):50-58,100.
[10]張劍鋒, 蔡小云. 麗水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的評價和分析[J].麗水學院學報,2020,42(6):32-37.
ZHANG Jianfeng, CAI Xiaoyun. A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socialization service level in Lishui[J]. 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2020,42(6):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