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的家庭環境、行為問題、社會功能特征,并總結有效干預措施。方法:選取57例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診治的ADHD患兒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健康兒童50例為對照組,采用家庭環境量表、Conners父母行為問卷(PSQ)和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對兩組庭環境、行為問題及社會功能進行評價。結果:研究組兒童的家庭環境各維度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均顯著較低(P<0.05)。較之對照組,研究組多動指數、行為問題、身心障礙、學習困難、焦慮、沖動/多動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的社交能力得分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ADHD患兒家庭環境較差,且行為問題和社會功能均低于健康兒童,所以對于ADHD患兒應加強對家長的健康宣教,給患兒提供良好家庭環境,并通過行為干預來促進其康復。
【關鍵詞】家庭環境;兒童;行為問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社會功能;干預措施
Investigation of family environment, behavior problems, social func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LI Xing
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Wuwei Peoples Hospital, Wuwei, Gansu 73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environment,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social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summariz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57 children with ADHD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Ma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50 healthy childre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o evaluat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Conners Parent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PSQ) and Weiss Functional Defects Scale (WFIRS-P). Results: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yperactivity index, behavioral problems,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xiety, impulse / hyperactivi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ocial ability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of children with ADHD is poor, and their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social function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children. Therefore, health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ADH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parents, provide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ir rehabilitation through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Key Words】Family environment; Children; Behavioral problem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Social func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
ADHD (ADHD)是一種以“與發展程度不符的注意力缺失和(或)多動”為特點的“神經-行為發展”疾病,多發于學齡期兒童,可對其認知行為、社會功能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約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可持續為成人ADHD[1]。ADHD不僅損害患兒學習功能,還會對患兒其他方面造成生命全周期損害。早期識別、診斷和規范治療是改善ADHD患兒預后的關鍵[2]。有研究報道,ADHD是一種與遺傳和環境密切相關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學業水平較低,社交能力較弱,易產生情緒及個性方面的問題;嚴重地阻礙了兒童的生長發育。本文通過對 ADHD兒童的家庭環境、行為和社會功能的調研,從而提出有利于兒童健康發展的有效的干預方法,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診治的ADHD患兒57例為研究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都達到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5] 所述的ADHD的診斷準則;②入組前均未使用相關藥物治療;③經測驗確認智力發育正常;④家長知曉研究并自愿配合。排除標準:①視覺或聽覺障礙;②智力發育障礙;③伴有癲癇等疾病;④近三個月內使用過影響研究的藥物;⑤不配合研究者。研究組,男32例,女25例,年齡5~12歲,平均年齡(7.98±2.31)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7.95±2.34)歲。兩組一般數據如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和家庭環境、行為及社會功能等資料,使用“家庭環境問卷”對其進行評價,包括情緒表達、親密度和沖突;智力、獨立性和娛樂性各維度均以較高的分值為佳。使用康氏家長行為量表(PSQ)評估兒童的品行問題、學習問題和身心問題;在0~30分范圍內,有較強的沖動性/多動、焦慮和多動指數,分數較高表明兒童的行為水平較低。使用 Weiss功能缺損量表(WFIRS-P)評價孩子的社會機能狀態,包括家庭、社會活動、生活技能、自我管理等方面,各方面得分0~3分,得分越高社會功能越差。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家庭環境評分、PSQ評分和WFIRS-P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家庭環境評分對比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各維度評分均顯著較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行為問題評分情況比較
研究組多動指數、行為問題、身心障礙、學習困難、焦慮、沖動/多動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社會功能評分情況比較
較之對照組,研究組兒童的生活技能、家庭、社會活動、自我管理等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較高(P<0.05),見表3。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ADHD患兒的家庭環境狀況顯著較對照組差,行為問題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ADHD的發生與家庭環境具有一定關系,且存在較為明顯的行為問題,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家庭環境較差的患兒,由于父母往往采用責罵或毆打等粗暴的方式對待患兒,容易導致其出現各種行為問題。如父母文化程度低、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等,均會增加兒童的心理壓力,增加其ADHD發生風險。因此,對于家庭環境較差的患兒,應積極與家長溝通,給患兒營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和飲食習慣,多關心和鼓勵患兒,加強情感交流,使其能夠感受到家庭的關愛。社交功能是指人們在各種社會角色下,能夠適當地做出適當的行為,具體體現在對環境的適應、學習和交往等方面,有研究報道,ADHD患兒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損害,且以學習困難為主。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ADHD患兒具有較為明顯的社會功能損害,因焦慮抑郁等情緒可導致行為退縮,存在學習困難和學校適應等問題,對其人際關系和社會活動造成不良 影響。
對ADHD患兒實施藥物治療后病情能夠得到較明顯改善,為促進患兒康復,臨床還應針對其疾病發生原因,有針對性地做好干預,以改善患兒行為問題,提升患兒社會功能,具體為:(1)對父母、老師進行衛生教育,創造一個適宜的生活與學習氛圍,對 ADHD兒童給予更多的重視,以減少可能的行為對兒童的學業和人際交往造成的不良后果。(2)對兒童進行心理和行為的干預,通過對兒童的撫養環境的理解,引導父母改善其不良的教養方式,使其能夠戰勝其所產生的不良行為。當孩子表現出積極行為時,可以給予言語上的贊揚或者是物質上的獎賞,當有不好的行為發生的時候,可以撤銷獎勵,并且把孩子從場地上帶走,對那些有沖動性的進攻行為的孩子;先對他們進行臨時隔離,等他們平靜下來以后,再把他們受到處罰的理由和不好的行為可能帶來的結果告訴他們。(3)制訂注意培養方案,每日定時開展注意鍛煉,并依據其達到程度對鍛煉目的進行適當調整。設計角色扮演類游戲,充分激發患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其專注力。(4)鼓勵患兒將導致自身不滿的人或事講出來,可通過趣味活動、體育運動等方式發泄負性情緒。(5)根據患兒年齡、體質及興趣愛好,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指導其進行跑步、游泳、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鍛煉,以改善其社會功能。
綜上所述, ADHD與患兒家庭環境具有密切關系,且與行為情況和社會功能損害具有一定關系,臨床采用藥物控制患兒病情的同時,還應加強相關知識宣教,加強對患兒的心理及運動等行為干預,全面改善患兒社會功能,為患兒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 潘海峰,徐云.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家庭環境狀況、行為問題和社會功能調查及干預措施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4):2698-2700.
[2] 張桂香,薛莉,朱萍,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家庭環境特征和行為問題與社會功能損害關系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0,28(1):37-40,56.
[3] 張琪娜.家長培訓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家庭干預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1(4):6-11,20.
[4] 李斐.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全生態融合干預在中國的推進[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8,26(2):123-126.
[5] 巢羽桐,張功.運動干預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腦執行功能的影響[J].教育生物學雜志,2021,9(2): 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