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312-5042-4590
作者簡介:牛繼偉(1987—),男,本科,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學。
摘 ?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方法實現館藏資源合理開放,讓更多社會公眾可以更加高效地獲取館藏資源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現實問題。嘗試通過研究數字資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包括數字資源建設、組織與描述、存儲與保護等方面,并探討開放獲取模式下的版權問題、合作共享機制以及利用開放數據進行研究創新等相關議題,以期構建更加科學的資源獲取路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學 ?數字資源建設 ?開放獲取 ?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8.2;G253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公共圖書館逐漸轉向數字化資源的建設和提供。這一轉變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多樣化、便捷性和開放性的信息獲取需求。然而,數字資源建設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資源建設、組織與描述、存儲與保護等,需要深入探索其理論與實踐。在深入研究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各個方面的過程中,探討了開放獲取模式下所涉及的版權問題、合作共享機制以及利用開放數據進行研究創新等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議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為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有效建設和提供數字資源提供參考依據。
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領域,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本研究通過深入探討數字資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并就開放獲取模式下的相關議題進行分,為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有效建設和提供數字資源提供了參考依據。希望本研究能夠為公共圖書館從事數字資源建設工作的專業人員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借鑒,并為該領域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
1數字資源建設理論與實踐
1.1 數字資源建設概述
在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應注重多樣化內容類型和形式的建設。傳統紙質文獻仍然是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但隨著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的不斷推進,電子資源、多媒體資源等新型內容也日益增加。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制定相應的數字資源建設策略,確保收藏的資源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數字資源建設是公共圖書館轉向數字化資源建設和提供的重要領域。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逐漸將傳統紙質資源轉向數字化資源,將這些數字化資源進行有效組織、描述、存儲和保護,以便讀者能夠方便地獲取和利用這些資源。以達到通過合理規劃和有效運營,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用戶滿意度的目的。
1.2 資源建設方面的理論與實踐
數字資源建設是一整套面向對象的、分布式的、相互影響的數字化資源的集合。在進行數字資源建設時,公共圖書館應該注重多樣化內容類型和形式。不僅僅局限于傳統圖書、期刊等資源,還應該包括音頻、視頻、圖片、網絡資源等多種類型,以多種類型的數字資源將逐漸從局部流通發展成為整體的圖書館服務與建設的主要表現形態[1]。針對不同類型和形式的資源,公共圖書館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建設策略。例如:與出版社、學術機構合作,獲取數字化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與音樂廠牌合作,提供數字音樂資源;與電影制片公司合作,提供數字電影資源等,內容的豐富可以有效加強資源覆蓋范圍和利用率。另外,圖書館也可以對有高價值的數字信息進行匯總加工,占領知識服務市場,實現知識增值,為個人、機構、企業等提供信息服務,提高圖書館的自我生存和自身發展能力。
1.3 元數據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討
元數據是對數字資源進行描述和組織的關鍵信息。在數字資源建設中,元數據標準化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標準化元數據,可以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提高資源檢索效率,便于用戶查找所需內容。為了確保元數據質量,公共圖書館應該采用合適的元數據標準,并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流程。通過元數據的描述、整合、控制、代理等功能,搭建科學、全面的數字圖書館館藏元數據體系,增強數字圖書館的運行水平,體現數據資源的利用價值[2]。
1.4 ?數字資源存儲機制設計原則和方法
為了確保數字資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公共圖書館需要建立合適的數字資源存儲機制。通過采用分布式存儲、冗余備份等技術手段,可以有效防止數據丟失和損壞,提高數字資源的可靠性。建立數字資源三級存儲體系:在線存儲,存儲利用率最高的資源;近線存儲,存儲利用率較低的資源;離線存儲,存儲長期保存備份的資源[3]。保障數字資源存儲體系穩定、高效的同時,也要對不斷增長的數字資源體量,完善擴容的計劃進程,推進數字資源有序更迭。
1.5 ?多樣化、標準化與合作共享
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公共圖書館應注重多樣化內容類型和形式。隨著信息形式的多樣化,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采集和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數字資源,以滿足用戶不同領域和需求的知識獲取需求。在組織與描述方面,公共圖書館應加強元數據標準化工作。通過統一的元數據標準,可以提高數字資源的組織結構和檢索效率。在存儲與保護方面,公共圖書館應建立可靠的數字資源存儲和保護機制。這包括合理規劃存儲設備、制定數據備份策略以及確保數據安全性等措施。此外,在開放獲取模式下,公共圖書館還需要積極探索版權問題的解決途徑,并建立合作共享機制以促進資源利用。開放獲取模式的實施需要解決數字資源的版權問題,確保合法合規的使用和共享。同時,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合作共享機制,與其他機構和組織進行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用戶服務水平。另外,開放數據的利用也為公共圖書館研究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過利用開放數據進行研究創新,可以推動公共圖書館在學術研究領域的發展,并為社會創新提供支持。
2 ?開放獲取模式下的相關議題探討
2.1 ?開放獲取模式下版權問題解決途徑研究
2.1.1?開放獲取模式下版權問題的現狀分析
在開放獲取模式下,版權問題存在一些現狀需要進行分析。首先,由于數字資源的開放獲取,可能涉及大量的著作權和相關權利人的利益。因此,在數字資源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如何平衡知識產權保護和公共資源利用之間的關系。版權評價機制匱乏、市場化開發不足、版權確權缺路、版權監管缺位、版權維權配套資源缺乏等,也因此帶來了一定的版權危機[4]。
其次,版權法律法規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差異,這給跨境合作與資源共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公共圖書館在開放獲取模式下,需要考慮如何處理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中的版權問題。
另外,數字化環境下版權監管也面臨著挑戰。對于數字資源的復制、傳播和使用行為,進行有效監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公共圖書館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來加強對數字資源的建設和監控。
2.1.2?解決版權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針對開放獲取模式下的版權問題,公共圖書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與方法。
(1)建立全面、系統的版權政策。圖書館應聯合協會、出版社、供應商等各方面整合意見,共同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制定明確的版權政策,并將數字資源納入建設框架中。該政策應涵蓋版權保護、授權建設、侵權處理等方面內容,確保數字資源的合法使用和知識產權的保護。
(2)加強數字資源采購合同審查。在制定完善的合同模板時,需要與專業律師一起進行審核,明確數字資源使用許可范圍,是否支持遠程訪問或鏡像、是否僅限館內、是否支持移動端訪問、是否有流量限制以及是否可以供圖書館提供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等,文字表述必須清晰明確,避免模棱兩可。
(3)積極參與版權相關的國際組織和標準制定工作非常重要。公共圖書館可以加入社會圖書館組織,參與制定數字資源建設和版權保護的國際標準。通過跨界合作和交流,可以推動解決版權問題的統一性和有效性。
(4)對于外網訪問數字資源需要謹慎處理。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便利,很多圖書館都開通了外網訪問服務,這樣一些數字資源的傳播范圍得到了擴大,但同時也增加了圖書館面臨侵權風險的可能性。在開通此項服務之前,應該明確資源是否經過供應商授權,并且需要建立更為嚴密的審核機制來確保合規性[5]。
(5)圖書館還可以加強與出版社和作者的合作。通過與出版社簽訂許可協議或達成授權協議,獲得數字資源的合法使用權限。同時,積極與作者進行溝通和合作,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推動數字資源的開放獲取。
2.2 ?合作共享機制在開放獲取模式中的應用研究
在開放獲取模式中,合作共享機制對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合作網絡、資源互換等方式來實現資源共享,并促進開放獲取模式下的信息傳播與利用。
2.2.1?合作共享機制對資源利用的促進作用
合作共享機制可以擴大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庫規模。通過與其他圖書館、研究機構等建立伙伴關系,公共圖書館可以獲得更多的數字資源,并將其納入自己的數據庫中。通過與其他機構進行資源互換和分享,公共圖書館可以提供更多種類、更豐富的數字資源給讀者使用,并確保這些資源能夠長期保存和更新。通過與其他圖書館、研究機構等合作,公共圖書館可以推動知識的共享和傳播,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研究創新能力。
2.2.2?合作共享機制案例研究及效果分析
國際圖聯(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的全球資源分享項目(Global Resource Sharing, GRS)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該項目通過建立全球資源互換網絡,實現了圖書館之間數字資源的共享。這使得各個圖書館能夠充分利用其他圖書館所擁有的資源,并為讀者提供更多樣化、更豐富的服務[6]。
另外,歐洲數字圖書館(Europeana)也是一個成功的合作共享機制。該機制通過與歐洲各國圖書館、博物館等建立伙伴關系,匯集了大量數字化文化遺產資源,并提供給用戶進行瀏覽和使用。這不僅促進了歐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還為用戶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和研究資源。
中國數字圖書館是基于中國國家圖書館豐富的藏書資源和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資源建設聯盟成員的獨特資源構建的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數字圖書館,擁有20萬冊數字化圖書,涵蓋經濟、文化、歷史、軍事、法律等22個門類,數字資源能夠滿足所有局域網用戶在數字圖書館上快速、方便、經濟地享受讀書服務的需求[7]。
2.3?利用開放數據進行研究創新的可能性探索
開放數據為公共圖書館的研究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過利用開放數據,公共圖書館可以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研究,并為讀者提供更準確、更有針對性的服務。開放數據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資源基礎。通過利用開放數據,公共圖書館可以獲取各種類型和領域的數據資源,從而拓寬研究領域和深化研究內容。開放數據促進了公共圖書館與其他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共享和利用開放數據,公共圖書館可以與其他研究機構、大學等建立緊密聯系,推動知識共享和學術交流。這將有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研究創新能力,并促進學術進步。
3 ?結論
通過深入研究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開放獲取模式下所涉及的各類議題,并尋找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我們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并得出了以下結論。
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公共圖書館應注重多樣化內容類型和形式。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資源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和社會變革,積極收集、整理和提供多樣化的數字資源,以滿足用戶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
在組織與描述方面,應加強元數據標準化工作。元數據是數字資源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數字資源。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元數據標準體系,并將其應用于數字資源建設中,以提高資源的可訪問性和可搜索性。
共圖書館需要建立可靠的數字資源存儲和保護機制。由于數字資源具有易損性和易丟失性,公共圖書館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數字資源的安全存儲和長期保存。這包括建立備份系統、制定數據安全策略以及培訓員工關于數字資源建設和保護的知識和技能。
在開放獲取模式下,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探索版權問題的解決途徑,并建立合作共享機制以促進資源利用。開放獲取模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開放的獲取途徑,但同時也帶來了版權方面的挑戰。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該與相關利益方進行合作,探索可行的版權解決方案,并建立起合作共享機制,以促進數字資源的廣泛利用。
在數字化時代,開放數據的利用為公共圖書館研究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開放數據與其他機構和個人進行合作,進行跨領域研究創新。這將有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地位,并推動知識和信息的傳播與交流。
由此,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領域。本文通過探討數字資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并就開放獲取模式下的相關議題進行分析,為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有效建設和提供數字資源提供了參考依據。公共圖書館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不斷適應社會變革和用戶需求,以更好地發揮其在知識傳播和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文怡.數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特藏資源建設策略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1):48-55.
董志娜.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館藏元數據體系的探索[J].信息系統工程,2023(5):109-111.
湯偉.圖書館數字資源存儲設備的運用和發展[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9(3):30-32.
潘文佳,史葉明.區塊鏈+圖書館行業內刊:版權保護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22,7(8):50-54,62.
胡大琴.圖書館數字資源版權糾紛統計分析研究[J].圖書館界,2019(6):52-56.
杜雪琴,屠淑敏.國際圖聯發布基于數據的區域圖書館分析報告[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3(11):2,95-97.
[7]孫承鑒,劉剛.中國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