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作為深受大眾喜愛的一項運動,不僅能增強幼兒的耐力和體力,還能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積極開展足球游戲,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足球的相應規則并掌握相關技巧。下面,筆者針對當下幼兒園中班足球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從兒童視角出發,探索優化幼兒園中班足球游戲的實踐路徑,以期讓幼兒在體驗中學習,有效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一、幼兒園中班足球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在觀察和實踐的基礎上,筆者發現幼兒園中班足球游戲中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教學方式過于傳統,缺乏創新性。在足球游戲的組織過程中,部分教師主要采用講解、演示等傳統教學方式,先進行動作示范,再鼓勵幼兒自主練習。這種方式使得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單純模仿他人,難以真正掌握足球運動的核心技能。
二是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和趣味性。部分教師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化需求,在開展足球技巧訓練時方式過于單一,并且未能及時注意到幼兒動作不規范、手腳不協調、參與度較低等問題,導致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逐漸降低。
二、優化幼兒園中班足球游戲的實踐路徑
(一)趣味玩——捕捉興趣點,鼓勵幼兒創新游戲玩法
一是開展角色扮演游戲。中班幼兒的動作穩定性與協調性逐漸提高,他們開始喜歡參與集體的追逐和躲閃類游戲。教師應密切關注并捕捉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點,將角色扮演游戲融入足球游戲中,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掌握足球技能。
例如,卡通形象的貓和老鼠深受幼兒喜愛,教師可以據此設計足球游戲“貓和老鼠”,讓幼兒戴上相應頭飾,在運球比賽中扮演“貓”或“老鼠”。為充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教師還可以設定如下故事背景:“老鼠”需要攜帶“奶酪”(足球)從人類的家中逃出,穿越“小路”“草地”和“森林”,最終進入“洞穴”,而“貓”則要追趕“老鼠”,試圖攔截“老鼠”的“奶酪”。這樣的游戲利用幼兒喜愛的卡通形象和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充分激發他們踢球的興趣和潛力,全面提高他們的走、跑、盤帶、踢球等運動技能。
二是開展情境模擬游戲。教師要關注并思考幼兒喜歡玩什么、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進而豐富游戲的材料和形式,使游戲情境顯得更加真實。當幼兒萌生新的游戲想法時,教師要充分肯定并予以支持,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將足球技能學習巧妙地融入不同情境中,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愉快地學習與玩耍。
例如,在足球游戲“勇敢的小戰士”中,筆者在幼兒園的野營區創設了游戲場景。游戲開始后,幼兒先跑進“戰壕”里取出“炮彈”(足球),然后經過木屋和山丘,將“炮彈”運送至“發射場”,在那里瞄準目標發射“炮彈”,命中目標最多的幼兒獲得勝利。在這個緊張而刺激的情境游戲中,幼兒完成了一系列足球技術動作,包括挑球、運球和射門等。
(二)升級玩——根據幼兒發展特點,確定游戲的強度與梯度
一是控制強度——了解幼兒的智力與體能發展水平,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及其體力、耐力等各項能力與成人不同,具有獨特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因此,在設計足球游戲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確保足球游戲的難度和強度與幼兒的能力水平相適配。幼兒的身體正處于發展階段,他們難以承受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在開展足球游戲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適當調整游戲內容和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降低足球游戲的難度和強度。
例如,在足球游戲“貓和老鼠”中,“老鼠”需要跟隨音樂節奏來運球、控球,在游戲中敏捷地躲閃“貓”的捕捉,并將球帶到“老鼠洞”。“老鼠”在躲閃不及時,可以踩住球不動,同時不發出聲音。在開展這個足球游戲時,教師要考慮游戲的開展次數、“老鼠洞”與“老鼠”的距離,確保幼兒的活動量適中,并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和運動特點來布置場地,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游戲的難度和強度。
二是把握梯度——循序漸進激發幼兒的挑戰欲,順應幼兒的學習特點。每名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在性格和動作特點方面存在客觀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不同能力層次幼兒的游戲活動,并適時調整游戲材料和內容,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例如,中班幼兒的控球能力較弱。在剛開始進行“滾動足球”游戲時,教師可以順應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使用輪胎、紙盒、毛絨玩具和布球等物品代替足球,讓幼兒跟隨音樂節奏踩輪胎、踢布球,逐步過渡到踢足球。又如,在開展“螞蟻運糧食”游戲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設置不同難度的障礙物,準備不同大小的球門,設計每個環節的玩法。教師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具有梯度性的游戲,確保每名幼兒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射門帶來的成就感與喜悅。
(三)樂享玩——豐富幼兒的經驗,通過創新升華游戲價值
一是引入傳統體育游戲,創新趣味玩法。傳統體育游戲的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將傳統體育游戲融入幼兒教育活動中,并加入足球元素,以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例如,教師可以對“老鷹捉小雞”游戲進行創新,自己扮演老鷹,讓幼兒扮演小雞,并將足球當作糧食來開展游戲。具體玩法如下:“小雞”需用腳將“糧食”運回“雞窩”,而“老鷹”會在“小雞”經過的路上將“糧食”攔下,即將足球踢走;“小雞”需觀察情況,帶球改變方向和速度以躲避“老鷹”;如果“糧食”被搶走,“小雞”則需要重新尋找“糧食”。又如,教師可以創新“貓和老鼠”游戲,自己扮演大花貓,讓幼兒扮演小老鼠,跟隨音樂節奏運球、控球。當聽到貓叫聲(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背景音樂)時,幼兒需踩住球,防止足球被“大花貓”搶走。在游戲中,幼兒要敏捷地躲閃“大花貓”的抓捕,躲閃不及時可以踩住球保持不動。當所有“小老鼠”的足球都被“大花貓”搶走后,教師可以適當加大游戲難度。
二是選用適宜的背景音樂,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可以選擇與游戲主題相匹配的背景音樂,結合生動的語言和夸張有趣的肢體動作,以增強足球游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引導幼兒在不同旋律、節奏的聽覺刺激下,有目的地變換玩球方法,從而激發他們的游戲興趣。在開展足球游戲時,教師可以將早操或律動小游戲的背景音樂巧妙地融入熱身運動中,讓幼兒跟隨音樂節奏進行熱身。在放松環節,教師可以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幫助幼兒放松身心。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小白兔和大灰狼》這首歌曲來開展足球游戲,自己扮演大灰狼,讓幼兒扮演小白兔。在歡快的第一段音樂中,幼兒要夾球跳;在低沉的第二段音樂中,幼兒要運球并躲避“大灰狼”。這可以帶給幼兒別樣的足球游戲體驗。又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作品《開始和停止》組織開展足球游戲,自己扮演貓,讓幼兒扮演鼠媽媽和鼠寶寶,在場地內跟隨音樂節奏自由運球。當音樂停止時,幼兒需踩住球保持不動,反復進行這一過程,直到音樂結束。
教師通過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可以促使幼兒從被動配合轉變成主動參與,讓他們跟隨音樂節奏自然而然地控球和停球。另外,足球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播放《星星》《小太陽》《聽我說謝謝你》等舒緩的音樂,讓幼兒在草地上坐下來或躺下來,伴隨音樂進行放松活動,如閉上眼睛冥想,放松身心。
三是利用器械開展趣味小游戲,減少幼兒的消極等待時間。在開展足球游戲時,由于參與的幼兒可能較多,容易出現部分幼兒需等待的情況,如果分成多組進行則耗時較長。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球衣、標志盤等器械,組織等待的幼兒自主開展小游戲,如讓幼兒自主討論并設計游戲玩法、自主擺放器械等。這樣既能避免幼兒消極等待,又能保證足球游戲有序開展。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小游戲“植物戰斗”,讓幼兒穿上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等不同顏色的球衣,同時在場地上放置相應顏色的標志盤,讓幼兒根據自己球衣的顏色找到同色的小組,從而避免消極等待。教師還可以開展小游戲“貪吃的小蛇”,讓幼兒先自主進行前進走、橫著走、單腳跳等活動。當教師喊出某個數字時,幼兒需迅速按相應的人數集合成一隊,如:聽到數字4時,幼兒需4人一組排列;聽到數字10時,幼兒需10人一組排列。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夠迅速分組,為足球游戲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結語
足球游戲是一項能夠同時促進幼兒體能和智力發展的體育活動,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在當今這個注重創新性與自主性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組織開展足球游戲時,應致力于培養幼兒成為自主、創新、勇于探索、專注且堅韌不拔的個體。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從而激發他們參與足球游戲的興趣,開拓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外國語學校附屬理想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