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高中化學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高中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力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實驗是重要的環節,旨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高效、優質的實驗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儲備,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創新實驗教學方式,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文章立足于新課改的大背景,探討了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方法,以供參考。
一、確定課程重難點,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教師應在實驗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激發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要抓住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難點,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同時,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如利用微課或其他教學視頻等輔助化學實驗教學,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離子反應”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所需設備,并確定實驗的重點及難點,從學生視角思考哪些步驟會限制他們的思維。在了解課程重難點后,教師可以錄制實驗過程的視頻,或在互聯網上找到展示相關實驗步驟的視頻。在正式上課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接受知識的空間,逐步引導學生理解重難點,掌握實驗步驟。在此過程中,教師需細致講解儀器的使用方法,為學生自主開展實驗打下基礎。若學生看完一遍實驗視頻后仍不能分辨每個儀器,教師可以重復播放實驗視頻,給學生接受和緩沖的時間,讓他們仔細了解每個儀器的名稱和功能。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讓學生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并適時提供指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二、引導學生關注實驗細節,
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梳理實驗過程中的細節,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指導每個學生做好細節準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以“氧化還原反應”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在帶領學生做該實驗時,需引導學生了解實驗設備的重要性,教會學生正確使用所需設備,幫助學生在見到相同設備時能立即想起該設備的名稱及功能。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在展示實驗設備后向學生提問其作用和用法,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由學生給出答案。如果學生的回答有錯誤,教師不要嚴厲批評,可以讓其他學生幫忙糾正,共同復習學習內容。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播放實驗錄像,幫助學生盡可能掌握實驗細節。課后,教師可以在微信群發送自己在課堂上錄制的學生實驗視頻,讓學生自行復盤實驗過程。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實驗過程,找出自身的不足,從而為后續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操作既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又能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讓他們主動找出自己的錯誤,嘗試自主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
例如,在進行“鈉及其化合物”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實驗視頻,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過程,了解實驗步驟。在此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提出“不同溶液的導電情況是否相同”這一問題,讓他們一邊觀看視頻一邊進行思考,自主總結實驗結果。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驗證相關原理。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并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基于學生的反饋,教師要總結他們在實驗中的錯誤,并利用自身經驗來幫助學生進行糾錯,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化學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
四、激發學生實驗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的興趣與喜好為依據,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趣味化學課堂,讓學生在興趣驅動下自主參與課堂學習。
例如,在進行“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實驗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接觸新的實驗器械,了解實驗方法,激發學生對各種化學器械和產品的好奇心,從而促使他們主動探索和思考知識。其次,在該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實驗試劑和儀器,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專注,提高實驗教學效率。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工具優化實驗教學,如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實驗內容和步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五、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轉變以自己為課堂主導的教育思想,在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溝通。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探究化學知識點,營造和諧的氛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及時與教師或同學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充分投入課堂學習。
例如,在進行“鹽類的水解”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鹽溶液的酸堿性,再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研究鹽溶液的酸堿性,討論概括鹽的組成與其溶液酸堿性之間的關系。小組間可以進行競賽,學生要形成團隊意識,主動參與探索,以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合作探索中,學生能取長補短,學習從多角度看問題,這對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大有幫助。
六、開展生活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化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開展生活化實驗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化學知識,深化對化學現象的理解。然而,目前部分高中化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做實驗時,忽略了生活化實驗的重要性,這導致學生的化學學習只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鑒于此種情況,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實驗學習,既能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
例如,在進行“制作簡單的燃料電池”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真實的案例講解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分析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以豐富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具體來說,燃料電池的供電量易于調節,能適應電器負載的變化,且不需要很長的充電時間,在航天、軍事和交通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以激發學生開展實驗探究的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和制作氫氧燃料電池,比較氫氧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和電解水的原理,幫助學生明晰相關概念。
七、巧設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而言,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覺得實驗過程過于抽象或煩瑣,可能會產生厭煩情緒。教師運用情景教學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蛋白質”實驗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直觀了解蛋白質的結構,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蛋白質的形成過程,并引導學生討論各自對蛋白質的認識,以拓展學生的思路。然后,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蛋白質的結構,播放展示氨基酸、多肽、蛋白質之間的轉化過程的實驗動畫,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之后,教師可以介紹化學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指導學生分組協作探究并總結學習內容。各小組整理總結后,教師應鼓勵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學習成果,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結語
高效、優質的實驗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至關重要。高中化學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主動優化實驗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正確的實驗教學方式與策略,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同時,教師要加強教學反思,持續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合理運用評價結果改進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隆林各族自治縣隆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