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遼寧省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為考察對象,探究其高質量發展的運行模式與發展路徑,指出:運行模式包括體育俱樂部運行模式、體教融合模式和一般體育培訓模式;發展路徑包括加大產業政策扶持引導、釋放培訓市場消費活力、夯實從業人員素質基礎和優化體育資源相關配置四個方面,旨在為研究學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青少年 體育培訓 運行模式 發展路徑
Operation Mod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takes the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peration mod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operation mode includes sports club Operation Mode,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 and general sports training mode The development path includes increasing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industrial policy, releasing the consuming vigor of training market, consolidating the quality foundation of employees and optimizing the relevant allocation of sports resources, it aim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Key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Youth, Sports training, Operation Mode, Development path
全面落實體育強國建設,2022年遼寧省體育局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1],強調立足遼寧資源和產業優勢,推動體育培訓業、冰雪運動產業等高質量發展。在結構轉型的高質量改革發展進程中,遼寧省青少年體育培訓業迎來發展契機。遼寧省體育人才輸出全國第一[2],據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有上萬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從遼寧走向全國,在中超聯賽上,在CBA賽場上,在田徑、水上、曲棍球等項目上,遼寧籍運動員和教練員遍布全國。由此,聚焦遼寧省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運行模式與發展路徑,旨在充分理解新時期青少年體育培訓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立足遼寧省資源和人才優勢,分析運行模式和發展路徑,為青少年體育培訓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為青少年身體健康和體育競技后備人才培養提供助力。
1.新時期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解析
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是我國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也是體育強國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家體育局聯合發布的2022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共》[3]顯示,2022年全國體育培訓與教育業總產出2338億元,占體育產業的7.1%,增加值總量1888億元,占14.4%,增速5.2%。從政策角度分析,三大球振興計劃、體教融合政策相繼出臺,尤其是隨著“雙減”政策頒布,需求結構、供給結構和就業結構轉變,青少年體育消費市場需求驟增,籃球、足球、乒乓球等校外體育培訓進入旺季,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作為體育培訓與教育業的一部分,其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不再僅僅是數量和數值的增長。
從管理角度分析,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強調體育培訓機構服務的規范性,防止出現教練員無證上崗、亂收費等不規范現象發生,通過規范從業人員師資標準,規范硬件設施建設標準等推進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從經濟角度分析,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強調體育培訓消費釋放的經濟價值,以滿足青少年不同需求為引導,以市場為導向,能精準對接消費者需求,通過新產品、新理念,拉動內需;從青少年角度分析,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強調提升青少年的健康資本[4],將對學科成績至上的教育焦慮轉移出來,增加青少年非學科的培訓時間,通過專門性、科學性、系統化的體育訓練,來預防青少年近視、減少超重與肥胖率。
2.遼寧省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運行模式
2.1體育俱樂部運行模式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體育俱樂部主要依賴體育彩票公益金資助,一般采取掛靠當地學校、體校、場館和各行業部門等。自1999年國家體育總局下發“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通知”以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在組織管理現狀、規章制度、會員制度,以及培訓制度、資金制度、宣傳制度等方面愈發完善,在幫助青少年體育興趣培養、身體素質增強、技能技術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從國家體育總局到各省、市的體育局,通過建章立制、檢查評估等方式加大對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力度。
遼寧省加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投放點,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在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盤錦、葫蘆島等14個大中型城市都有分布,其大多依托學校和體校開展體育活動,可以借助學校體育設施、場地等條件,大量的學生資源為俱樂部運營亦提供了保障,另外,近年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依托社會體育俱樂部,亦得到快速發展,如,遼寧衡業男籃俱樂部、遼寧衡業女籃俱樂部、遼寧華君女排俱樂部、遼寧國奧田徑俱樂部、遼寧木子宏成男排俱樂部等等。
2.2體教融合模式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相繼發布《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與社會組織合作,體育和教育部門融合,支持引入社會體育組織進校園。同時,以學校為主體,教育部門作為政府代表向第三方購買青少年體育培訓,逐漸成為部分城市重點推行的模式[5]。第三方機構在實踐中包括體育培訓機構、社會體育組織、體育協會等。通過政府、社會力量、學校協同聯動組織,來提升管理水平,激活社會力量參與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遼寧省印發《體教融合振興發展遼寧“三大球”實施意見》等政策,響應學校與青少年體育組織合作服務的開展,體育培訓項目除了足球、籃球、排球外,還有輪滑、滑冰等特色體育項目,以及武術、太極等傳統體育項目。同時,《遼寧省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6]對于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培訓機構等,制定了嚴格的審核標準,對不符合規范的機構發布“黑白名單”,如,原則上每班次培訓學員人數不超過35人,校外體育培訓主體應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在職執教人員內部培訓。
2.3一般體育培訓模式
研究發現,隨著體育各項政策相繼出臺,以及青少年對體育的不同需求持續,近年來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快速發展,傳統以小作坊式的經營方式逐漸變成大規模、分店多的企業。體育培訓業呈現多元化、專業化、融合化[7]的發展模式,如遼寧省以攀登、舞動、騎行、冰雪等全民健身品牌賽事為引領,發揮“十大遼寧”全民健身品牌賽事輻射帶動作用,覆蓋全省,貫穿全年,影響著青少年體育培訓的主要目的和培訓內容。青少年體育培訓以為青少年提供體育活動和體育教育為目的,培訓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體,培訓形式靈活,培訓內容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增加,還包括運動興趣和愛好的培養,以滿足學員在知識、技能、態度、行為等方面的各種需求。
3.遼寧省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
3.1政策:加大產業政策扶持引導
產業的發展與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引導息息相關。從青少年身體健康角度,十八大以來,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梳理發現,僅2021年就有11份相關政策為體育教育培訓行業釋放出積極信號,如國務院出臺的全民健身計劃,要求“將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作為深化體教融合的主要陣地”。完善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扶持政策,一方面,積極發揮行業協會或商會的作用,通過座談、調查等方式收集、整理這些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實際需求,通過行業組織的力量,為其爭取更多的專項扶持政策,如水電費能源補貼、場地費補貼、稅收優惠等;另一方面,加強政策的落地落實,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進一步約束機構的規范性,如對于上述提到的《遼寧省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明確執教人員需持證上崗、收費不能超過3個月等明確要求,但實際效果并不令人滿意,有許多機構在執行這些要求時會打折扣,甚至有一些培訓機構在居民小區中以“攢班”形式開展,連辦學場地都沒有,安全性和科學性都很難保障。因此,要引導、監督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健康有序發展,以防止市場從業人員魚龍混雜,機構水平良莠不齊。
3.2市場:釋放培訓市場消費活力
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更多新招實招促進消費潛力釋放,引領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可以通過外在刺激,擴大體育培訓消費規模,如政府發放體育培訓消費券、培訓機構打折優惠和積分兌獎金、平臺組織團購等形式,間接促進群眾體育培訓消費。另一方面,通過舉辦體育賽事活動,激發青少年體育運動興趣,促進其形成體育培訓消費行為。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可以與體育行政管理部門、體育協會等聯合舉辦體育展演、趣味運動會、體育競技比賽、體育節等活動。
3.3人才:夯實從業人員素質基礎
教練員、體育指導員等從業人員素質是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一方面,完善培訓機構內部激勵機制,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充分調動從業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人力資源是企業單位的核心資源,要根據從業人員的特點和優勢,合理選擇相適應的崗位,如負責體育課程和教學產品研發、負責一線教學、負責場地管理和排課等等,激發其潛能,實現個人價值。另一方面,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過程,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做好頂層設計,首先對現有從業人員信息進行統計,摸清底數,制定不同層次和級別的培養計劃,并具體化、階段化。其次,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鼓勵高校與培訓機構聯合,補齊人才缺口。
3.4資源:優化體育資源相關配置
優化體育資源配置是推進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豐富場地資源要素,加快改造舊廠房、舊倉庫等設施改造成體育場館的進度,提高現有場地的使用效率,提高教育、體育系統等對社會的開放率,促進場館資源實現供需平衡。另一方面,互聯網、數字技術等科技資源為體育產業結構配置創新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撐。隨著5G、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體育制造、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優化中的融合應用,青少年體育培訓業交叉業態頻繁發力,如,從消費視角看,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結合歷史數據和市場趨勢,可以對消費趨勢進行智能預測。
4總結
新時期,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不再僅僅是數量和數值的增長,而是能夠提高培訓機構服務的規范性、釋放消費活力的經濟價值、提升青少年的健康資本。遼寧省作為體育大省和強省,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發展模式多樣,發展資源豐富。但也應該看到,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正處于起步階段,缺少更具體的管理措施。為了推進青少年體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著重從政策、市場、人才和資源四個方面發力。
參考文獻:
[1]遼寧省體育局.關于高質量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EB/OL].(2022-01-18)[2024-01-03],https://tyj.dl.gov.cn/art/2022/1/18/art_1678_1998833.html.
[2]隋曉光.逐夢新時代 遼寧體育邁向新輝煌[N].中國體育報,2022-07-22(03).
[3]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EB/OL].(2023-12-29)[2024-01-03],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12/t20231229_1946084.html.
[4]康博舒,范堯.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J].體育文化導刊,2023(10):79-85.
[5]張學軍.體教融合背景下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服務學校體育發展的時代意涵、實踐要求與推展路徑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23,45(1):57-63.
[6]遼寧省體育局.遼寧省校外體育培訓機構 行為規范(試行).(2022-06-17)[2024-01-03].https://tyj.ln.gov.cn/tyj/xxgk/ywdt/84187E7249894C1293DFD457A3082827/index.shtml
[7]柴王軍,劉哲辰,李國.\"雙減\"政策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模式與推進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6):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