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聯秘書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港澳青年工作并明確指出:“廣大港澳青年不僅是香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建設國家的新鮮血液。港澳青年發展得好,香港、澳門就會發展得好,國家就會發展得好。”自2023年起,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指導下,全國青聯會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駐澳聯絡辦啟動了“港澳青年看祖國”主題交流活動。活動以加強港澳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主線,組織港澳青年到內地參訪學習、國情考察、尋根問祖、文化交流等,切身感受祖國發展建設成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經過互動化、多元化、分眾化、項目化組織推進,“港澳青年看祖國”主題交流活動逐漸形成了各方廣泛參與、協同聯動的工作局面,目前已發展成為在港澳青年群體中輻射效應強、影響力大的品牌交流活動。截至今年4月,活動已覆蓋港澳青年超過20萬人次,有效促進了內地與港澳青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斷增強了港澳青年對祖國的向心力,凝聚起愛國愛港愛澳強大正能量。
立足港澳青年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研學考察活動,寓愛國主義教育于其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港澳青年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愛國精神。
2023年11月,全國青聯組織“港澳青年看祖國”各界港澳青年代表交流團來北京參訪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交流團。在京期間,交流團參加了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參觀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國家博物館,并圍繞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科技創新、中華文化、志愿公益等主題分為5個團組,分別對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進行考察,與相關領域內地杰出青年互動交流;舉辦了“我和我的祖國”青春匯報會暨“港澳青年看祖國”主題交流活動分享會,30余名港澳青年以“向祖國匯報”為主旨,分享自己參與主題交流活動的收獲體會,抒發對祖國的深情厚愛,表達融入祖國發展的信心決心。交流團成員紛紛表示,通過此次交流參訪,進一步深化了對祖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了解認知,進一步明確了港澳青年肩負的時代使命,將傳承愛國愛港愛澳優良傳統,積極參與國家建設,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講好“一國兩制”實踐的香港故事、澳門故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廣東省青聯全力支持下,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香港青協”)與龍傳基金聯合舉辦了“高鐵青年號·創科體驗行2023”活動。來自香港30所學校的500余名大專生、中學生,乘坐高鐵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學習考察,沉浸式體驗高速鐵路網建設情況,觀摩先進3D打印科技、智慧建筑機械人、無人駕駛技術、氫能科技、創新污水及固體廢物處理技術等高科技項目,參觀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全面感受廣州、佛山等大灣區城市的日新月異和飛速發展。“高鐵青年號”團長、香港青協會長陳維安表示,參加這次考察團的學生反響非常熱烈,香港青協將繼續舉辦類似交流活動,推動香港青年建立正確的國家觀、世界觀。在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就讀中四年級的黃思茹表示,希望有更多機會到內地學習體驗,深入了解內地的經濟、科技發展情況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從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
“港澳青年看祖國”活動結合舉辦地實際,推動活動充分整合地方資源,精心設計交流線路,引導港澳青年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各地青聯打造了“新時代‘重走一大路”、“牽手絲綢之路”、“詩畫江南 活力浙江”、“船說大國重器體驗荊楚文化”、“多彩三秦 陜西之行”等51條精品交流線路,覆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受到了港澳青年的普遍好評。
北京共青團充分挖掘首都豐富的科技創新、經濟發展、藝術文化資源,集聚形成了“Young游北京”港澳青少年來京交流主題活動參訪機構名單和參訪線路,涵蓋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中關村智造大街、首鋼園等101家有代表性的機構和7條交流線路,同時創新打造了“潮玩+市集”形式的京港澳青年生活節。港澳青年來京交流團組可以通過“點單”的形式,自由選擇并組合與交流團成員年齡、職業相匹配的參訪機構,實現“一團一線”。香港保良局羅杰承(一九八三)中學的張澤儒同學表示,有這么寶貴的機會來到首都北京,一覽古都風貌、了解傳統文化、探索航天科技,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和高科技的日新月異,充實了自己,拓寬了眼界,增進了友誼,收獲良多。

山東共青團依托當地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打造“魯港澳臺青年交流季”品牌項目,組織港澳青年以沉浸式體驗、互動式交流深切感受“齊魯文化”。早在2012年,香港青年聯會、香港大學生組成的“齊魯文化之旅”交流團便在山東省青聯協助下,赴曲阜參觀考察。其后,港澳青年赴山東開展文化交流成為常態。2023年,山東省、市、縣三級青聯開展對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活動22場,覆蓋400余人,山東與港澳青年文化交流的機制更加健全,往來更加頻繁。山東省青聯聯合山東省海外聯誼會、香港山東社團總會、香港青年聯會共同舉辦“香港青年中華同根文化齊魯行”活動,139名香港青年企業家、大中學在校學生在山東開啟歷史、文化、科創探索之行。各地市青聯積極行動,淄博市青聯開展“京韻魯味”高校港澳臺大學生交流活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的30余名港澳臺大學生參訪金祥琉璃、顏神古鎮等地,近距離學習陶瓷琉璃工藝,體驗文化傳承。香港山東青年會副會長、尚乘保險科技集團總裁張潤澤表示,“港澳青年看祖國”齊魯行活動,讓來訪的香港青年深刻感受到“行萬里路”、學習體驗中華文化的重要性。能夠回到中華文化發源地之——齊魯熱土上走一走、看一看,實地感受最前沿與最古老并存的事物,對每個人都是很震撼、很有意義的一段經歷。面向新時代,青年發展的最優解離不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機結合,魯港兩地青年要通過文化交流的紐帶,進一步增進互信和友誼,共謀發展、共繪藍圖。
結合大中小學生、政府機構人員、企業人員、教師醫生、自由職業者等不同群體的特點,分層分類設計“港澳青年看祖國”的具體交流項目,進一步提升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
內蒙古自治區青聯重點面向港澳大學生群體舉辦“追夢大草原”香港大學生內蒙古暑期實踐活動,針對新聞相關專業學生舉辦“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活動。2023年,先后組織開展9批次學習實踐、體驗營、訓練營等,覆蓋港澳青年學生700余人。特別是香港大學生與內地大學生發揮傳媒專業優勢,在內蒙古參觀采訪,用筆頭和鏡頭記錄北疆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的真實面貌,用心感悟、用情講述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和各民族人民的幸福生活。香港代表廖秀菁表示,作為新一代的媒體記者,有責任肩負起這一使命,努力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傳播真實、客觀、有深度的信息。通過活動與來自內地不同地區和學校的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切磋,對今后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專業發展都大有裨益。

湖南省青聯開展“情系湘港·從香江到湘江”文化交流主題活動,組織香港青年企業家和博士團走進三一重工、博世汽車、鐵建重工、遠大、中聯等大型企業,通過實物展示、場景還原、互動體驗、虛擬現實技術展演等多種形式,幫助來訪港澳青年集中了解湖南的產業優勢、企業亮點、創新成果等。同時,舉辦人才供需交流會,吸引香港青年留湘參與助力湖南高質量發展。中國僑聯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主席莊守堃,參觀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后表示,感受特別深的是高鐵制造的奮斗歷程,從無到有、從有到精,這種奮斗精神值得每個香港青年科研人員深入學習;如果香港能與湖南的產業能力及內地巨大市場結合,必然為香港青年帶來更大發展機遇。
持續匯集資源稟賦,積累實踐經驗,創新工作理念,“港澳青年看祖國”項目逐步建立起了融合文化體驗、科技考察、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形成了內地青聯與港澳各領域青年組織的聯系合作機制,內地和港澳青年交流活動常態化,交流成果持續拓展深化。
廣東省青聯評選省級港澳臺青少年交流基地20家,成立青聯港澳地區特邀委員廣州(南沙)聯絡站、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總部基地,組織廣東相關青年社會組織與香港汕頭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澳門潮汕青年協會就產業轉型、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發展、文化交流、公益實踐等方面青年交流和協同發展簽署合作協議,推動粵港澳三地青年進一步加深交流和理解。2023年,廣東各級青聯組織圍繞紅色尋訪、文化傳承、知行灣區等主題,開展各類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活動超過840場,覆蓋港澳青年逾4.5萬人次。暨南大學學生葉靄欣表示,作為一個香港學子,非常榮幸能夠來到內地就學,通過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更深入考察歷史文化,與內地學生進行了更深入的互動交流,活動期間在貓爪谷景區種下了樹苗,希望以這種方式為國家綠色發展事業出一點力。
江蘇省青聯與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簽署青年交流交往合作備忘錄,就兩地青少年的交流形式、交流頻次以及建設交流實踐基地等事宜加強合作交流。2023年,江蘇省先后開展主流交流活動20場,覆蓋港澳青少年2500人;在香港成功舉辦第十三屆蘇港澳青年發展論壇,發布“港澳青年匯江蘇”項目,為港澳青年在蘇學習生活提供暖心服務、貼心支持;組織南京、無錫等5個地市青聯首次同步在香港開展專場“同心圓”活動,進一步拉進了地方青聯對港澳的聯系。在“連澳青年說”活動中,川蓓教育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實習生、澳門大學學生王雪婧介紹了澳門大學特色的全英教學和書院制度,分享了近期的實習生活,“我所實習的單位是一家以保護長江江豚為中心的公益科普展館。這份工作最有意義的是向大眾科普宣傳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知識。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愿意讓利給生物、給生物生存繁衍的空間,是我在這里體會到的一種更博大的生態觀。”
貴州省青聯與香港青年聯會、澳門青年聯合會分別簽署了《青年交流合作框架協議》,依托貴州優勢資源,舉辦貴州青年體育邀請賽暨黔粵港澳青年交流、香港青年數博行、粵港澳青少年赴黔研學等活動。2023年,800余名港澳青年走進貴州交流研學,進一步增進各地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劉瑩是在貴州長大的“80后”,七八年前到香港定居,目前從事金融行業工作。雖然遠在香港,但她一直心系家鄉貴州。她講到,“在‘港澳青年看祖國活動中,我們帶團從香港回貴州參加數博會。為了加強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識和感情,我們組織尋根之旅親子交流團赴貴州感受祖國發展。今年3月底,又組織了2024年黔港締結姐妹學校暨教育界交流之旅走進貴州,通過視、聽、學的親身體驗,讓更多香港青年感知祖國最新發展和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港澳青年看祖國”活動得到了內地及港澳有關部門、單位、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為港澳青年交流項目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江蘇省無錫市推出50萬張門票、1000間酒店客房,湖南省株洲市推出專項文旅消費券,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內地與港澳青年交流活動。港中旅集團根據青年需求制定內地研學指南,著力提升研學體驗。中銀香港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行大灣區青年卡,為港澳青年提供金融、交通、通信、應急支援等跨境便利服務。還有很多省(自治區、直轄市)面向社會各界積極籌措各類實習崗位,帶領港澳學生體驗內地職場發展,了解內地企業文化特色,并組織與各企業職場精英、青年人才交流,幫助他們增進對內地就業市場環境的了解,為他們更好融入祖國發展大局奠定良好基礎。港澳青年朋友紛紛表示,參加交流活動增進了對祖國的認同與熱愛,自己前往內地發展的意愿更加強烈。
下一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將持續深化“港澳青年看祖國”活動,打造更多優質品牌項目,構建多層次多元化交流交往格局,擴寬對港澳青年的聯系覆蓋,為港澳青年到內地交流合作、創新創業等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內地學習、工作、生活,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青春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綻放光彩。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