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西貴 郭昌清 王香婷 宋曉秋
摘? 要: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國家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每個高校都要解決的緊迫問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指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各高校要深刻理解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努力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該文分析“督”和“導”的含義、屬性、職能,并結合其內在規律,系統闡述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工作的職責、理念、督與導的辯證關系,認為要以導為主,督導結合,因“校”制宜做好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工作。
關鍵詞:本科教育教學督導;教育教學評價;以導為主;以督促導;因需督導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16-0001-06
Abstract: With the society entering a new era, the country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an urgent problem that every university should solve. In the "Overall Plan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s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what kind of evaluation baton is there, what kind of school guidance is there. Universities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for important discussions of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bout education, striv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revering the unscientific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supervisor" and "guide" respectively, and combined with their internal laws,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responsibility, concept and supervision relationship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believes that guidance should be the main, supervision should be combined, so that "school" can do a good job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Keyword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guidance orientation; promoting guidance by supervising;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based on the needs
教育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基石,是培養國家棟梁的重要途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論斷,系統回答了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和戰略性問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學科基礎、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本科教育教學督導作為一種重要的質量監控手段,旨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對于促進本科教育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教育督導是教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教育制度。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督導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督導在督促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方針政策、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機構不健全、權威性不夠、結果運用不充分等突出問題,還不適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為了適應新時代新教育的要求,保證教育教學督導工作順利有效開展,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本文分別從 “督”和“導”的含義、屬性、職能入手,通過比較論述和舉例論述,系統闡述以需求為導向,因“校”治宜,督導結合的本科教育教學督導方法。
一? “督”——扮好教學督導的“黑包公”
(一)? “督”的釋義
根據“督”字的由來和發展并結合本文所研究的問題,釋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督”有察視的意思。《韓非子·八經》中有言:“有道之主聽言,督其用,課其功,功課而賞罰生焉,故無用之辯不留朝。”即懂得治國道理的君主,聽取臣下的話時,會督察他的作用,考核他的功績,根據功效來確定賞罰,所以無用的辯說不會留于朝廷。《管子·心術上》有言:“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權出乎道。”意為事事都要用法來督察,法要根據權衡得失來制定,而權衡得失則是以道為根據的。這兩處“督”指督查、察視。
2)“督”有糾正的含義。《逸周書·本典》中言:“能督民過者,德也。”即能夠糾正百姓過錯的人是有德行的人。此處“督”指糾正。
3)“督”指責罰。《篇海類編·身體類·目部》中說:“督,責也。”《韓非子·八經》中有一處說:“聽不參則無以責下,言不督乎用則邪說當上。”即說君主聽話不進行檢驗,就無法責求臣下;不責罰言論是否有用,臣下就會用邪說迎合君主。此處“督”指責罰。
4)“督”也有督促的意思。《廣雅·釋言》中說:“督,促也。”《篇海類編·身體類·目部》也說:“督,催趨也。”
5)《廣韻·沃韻》解釋道:“督,率也。”《三國志·蜀志·姜維傳》中有一言:“維糧盡退還,明年,加督中外軍事。”即說姜維因糧草食盡而退還,第二年,朝廷加封姜維統率中外軍事。因此“督”也有帶領的意思。
(二)? “督”的屬性及其職能
根據“督”的多重含義,“督”即是視察,考察、評價、估計系統是否按律法運行或組織是否按規章制度辦事。若有違規運行或人員失職之處則應該嚴厲責其糾正整改,對于屢教不止的應該嚴厲處罰,督促其繼續整改。“督”的執行有權威性、嚴肅性。
根據其含義和屬性分析,“督”有監督、督促、檢查和評估等職能。
(三)? “嚴”以執“督”——扮好教學督導的“黑包公”
在教育教學督導中,“督”是監督,是遇錯必究的決心和態度。世間事,作于細,成于嚴。要扮好本科教學督導工作的“黑包公”,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嚴”字。商鞅認為:“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即法度已經確定,不應該以所謂的仁義道德的空談來破壞法度。筆者認為放寬角度即是說教育、教學督導工作要以“法”為度,為衡量的標準,督導者要以“法”來監督,被督導者要按“法”來改進。有“法”即要“嚴”,要堅持“督”頭上一把“嚴”刀,以嚴格的標準、嚴謹的行動、嚴肅的紀律,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切實督導到位,嚴格把關,做到真正公平。監督者不能當“老好人”,而要當“黑包公”。堅守督導者該有的底線和原則,黑即是黑,不能顛倒黑白。督導過程中對存在不足之處的教師,應明確指出,幫助其及時改正。要加大督導的工作力度,但又要合情合理合法地督促整改。對整改工作走過場的,應嚴厲批評,責令其繼續整改。尤其是那些與師德師風要求不符的、達不到的,該“補課”的就要“補課”,該“回爐”的就要“回爐”。如2021年發生在上海震旦職業學院的一起事件:一位教師在課堂上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人數,稱當年的侵華日軍在南京屠殺了30萬人是沒有強有力的數據支撐的,這個“30萬”只是一個中國歷史小說寫作的一個概述。又如,上海交通大學一位歷史學教授竟然公開為日本軍隊在二戰期間所進行的細菌戰洗白。這兩起事件均造成了重大教學事故,產生了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
教師的責任,一曰傳播,二曰塑造,前者關注知識、思想、真理,后者聚焦靈魂生命、新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備為人師者的德行和才學,以上兩位教師,發表不當言論,嚴重誤導學生,造成重大教學事故,應嚴懲。對于以上案例中的重大問題,督導單位應嚴格督促學校進行整改,嚴厲懲罰不良師者,督促學校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整體道德素質,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生。
“督”的不僅是教師(即被督者),首先應該是督導者。“督”者要堅決同錯誤的思想、言論、行為作斗爭,在大風大浪面前無所畏懼,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在誘惑面前立場堅定,不能當墻頭草,做“兩面人”。督導工作要突出“嚴”字,以鐵的紀律加強整改,嚴明紀律,嚴肅教育,嚴懲腐敗,嚴格監管,在總開關上下功夫,不越雷池,不踩紅線,真抓真管。嚴格監督教育教學過程,對于出現重大政治問題、思想錯誤、造成重大教學事故的教師應嚴厲懲處,教育整改,杜絕一切“污風、邪風”浸染校園環境。
“督”也是督促糾正。教育教學督的目的不是惡性懲處,也不是公報私仇,而是切實真抓實改。“督”不僅要做到堅決抓“蒼蠅”,而且要堅決除“蒼蠅”,不能因為是初犯或者有“關系”而放任不管或者只下表面功夫,要嚴抓狠打,不讓“蒼蠅”影響良好的教學氛圍。
一切“污風、邪風”都會阻礙實現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阻礙建設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阻礙教育強國的步伐。督導過程中發現教育障礙就要掃清障礙,要想通暢,必得清堵。掃除作風之弊、行為之污,既要靠內力,也要靠外力。內力就是內在意識,只有思想上自覺、行動上才能主動,才能釋放出掃除“污風”的源源動力。外力就是外在督促,通過有力、有效的外在督促,細心地耐心引導,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作風的外在壓力,才能達到“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督”就要嚴,就要“狠”,就要徹底,這樣才有助于發現問題,為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二? “導”——抓住“牛鼻子”,揮好指揮棒
(一)? “導”的釋義
“導”的關鍵在于疏導,具體剖析為以下幾處。
1)“導”有指引,帶領之意。《說文》中說:“導,引也。”
2)“導”也有啟發、開導、教導的含義,要因勢利導,按需引導。
3)“導”也有暢通之意。《國語·周語上》中有言:“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意為治水的人要開挖水道,讓它通暢流淌。
(二)? “導”的屬性及其職能
本義“導”指以手牽引,引導。即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以需求為導向,合理引導。教育、教學督導中的“導”有指導、幫助、服務和咨詢等職能。
(三)? “細”以執“導”——抓住“牛鼻子”,揮好指揮棒
在教育教學督導工作中,“督”扮演著“嚴父”的角色,發揮著權威和嚴厲的作用,而“導”相比之下扮演著“慈母”的作用,循循善誘,幫做錯事的孩子找到方法,改正錯誤,一步一步帶領他走出困境,走出“迷霧”,迎接“光明”。
督導工作的“導”,表現為個性化的“疏導”。教育教學中的各種思想作風和教育教學態度問題普遍存在,但具體到某個學校,某個教師,有其共性也有其個性,表現不盡相同,不能搞“一刀切”。因此,對被督導學校或者被督導教師的指導,要根據具體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個性化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其找準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引導其糾正。
“導”的作用是“疏導”,是為需要的老師和管理部門找出問題的前提下,幫助其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導”是站在“慈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犯的錯誤,指出并善加引導。對于教育教學督導工作中的“導”,是因勢利導,即循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的方向引導,即對于“督”中發現的問題,幫助教師找到合適的整改方法,督促糾正,一牽一引,助力良好教學氛圍的建設。
比如,有些老師的課堂問題缺乏核心和關鍵點,停留在淺層,而且未等學生仔細思考便提問;又如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很多授課模式已經改變,很多教師開始利用電子教案和配套PPT,這樣就存在教師授課教案和PPT多年不更換,導致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學生的知識存在滯后問題。對于以上情況,督導者應該及時提醒老師更新教案,并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更新教學模式,及時適應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加入更多拓展知識,以此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對于缺乏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若發現其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不適應,可以幫助找相關專業有多年教學經歷的德高望重的老教師為這些年輕教師開展相關教學方式指導和培養,幫助其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更好的教學模式,指導其提升教學技能。
督導的“導”在于疏導,我們應該深刻理解疏導的含義,學習“大禹治水”:大禹從其父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因此,真正發揮“導”的作用是要疏導。要切實幫助有問題的老師解決問題,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同時可以設立獎勵機制,對于教學中涌現出的優秀教師應予以褒獎,定期評價優秀教案并進行公開展示,當發現優秀有效的教學模式應予以推廣,讓其做示范性授課,讓優秀者對其他老師做出指導。合理的疏導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督”和“導”的內在規律
基于以上對“督”和“導”的含義、屬性、職能三方面的分析指出:督,是監督、視察,是嚴格執行,是嚴厲整改,是要以強制性的態度和必戰的決心找出“老虎、蒼蠅”,打死“老虎、蒼蠅”,讓一切有損教師教育教學規范的行為無處遁形,讓一切有害教書育人的“妖精”原形畢露。嚴厲整治不良作風問題、腐敗思想態度問題、僵化體制措施問題,嚴格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指導,快穩準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育人制度。導,是疏導,是因勢利導,是按需引導。面對“督”出現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實際需求,分層分類給予個性化的針對性指導,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項目化,條理化,分時分階段進行全面指導整改,糾正以往問題,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態度指導和督促整改。“督”要發現“堵”的地方,“導”要疏通這些地方,只有打通全身的經脈,疏通阻塞之處才能激發源源不斷的教育教學活力。
以督促導保證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工作具體落實,以個性化的耐心引導推進整改工作穩步進展。所謂督導,就是既要嚴格督查又要細心指導。只督不導,督就變得冷冰冰;只導不督,導就少了力度。不督不導,那就成了“泥菩薩”。教育教學期間的督導工作有助于評估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要打好督導這手硬牌,就要把握好“督”與“導”的關系,從嚴要求做好督查工作,從實際出發做好指導工作。
督得如何、導得怎樣,直接關系督導工作的具體成效,直接影響學生和外界對學校的信任。要想做好督導工作,就要強化督導措施,嚴格督導過程,提高督導質量,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交出一份讓學生和家長滿意的答卷,辦好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的學校。
四? 扮好“黑包公”、抓好“牛鼻子”、揮好“指揮棒”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第一訴求,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本科教育教學督導是高校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和促進高校教學工作規范有序、健康協調、高效運行、持續發展的核心環節之一。督導的目的在于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和業務水平,從而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要想保證高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就要達到教育教學督導質量的高要求。
(一)? 扮好“黑包公”,清除阻礙督導工作的障礙
筆者發現督導工作存在以下幾方面的障礙。
1)大多督導工作被提前告知,被督導者提前知道有人檢查,已做好“防護措施”;當線下查課時,許多教師難免“逢場作戲”,可能提前備好功課,比平時的質量高出幾倍,可能在課堂上刻意表現良好,導致督導者很難察覺教學者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不出問題就不能解決問題,不能提高師德師風,沒有起到監督的作用。
2)督導者徇私枉法,當涉及利益或者人情問題時,督導工作中“督”的力度減弱了許多,甚至沒有發揮該有的作用,依舊是放虎歸山,亡了羊,牢也沒補,放任教育教學中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繼續發酵。比如,老師上課不負責任,拖拉時長。類似“小”問題看似不起眼,但是實際不僅影響了整體的教學進度,更是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人才的培養。但如果是嚴重的政治問題,或者思想作風上出現了嚴重錯誤,不僅誤導了學生,更是影響整體教學氛圍。為學校抹黑,影響了社會風氣。
3)有些學校在教學評價中有學生評價環節,大多數同學擔心老師會給低分或者針對自己,導致出現“有苦說不出”的“啞巴吃黃連”現象。沒有辦法準確了解到學生的需求和老師存在的問題,也就沒有途徑進行針對性指導,“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而蛇吞象”。
4)督導者和被督導者之間可能存在連襟現象,也就是說即使有不良行為或者不良風氣被舉報,但也會不了了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是象征性批評,治標不治本,沒有實施監督整改,不能交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
以上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督導過程中引起重視,對于督導者督導別人先要進行內部整改,要督人先自督,要治人先自治。有資格了才督導別人,做到環環相督,步步有監督,事事透明化。
(二)? 抓好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工作的“牛鼻子”
督導工作的實施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概斷定是要以督為主,還是要以導為主,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督導制度,做到嚴厲監督,因需利導。堅持個性化、需求性的督導措施。應該因時而設,因勢而變,因事而導。寓導于督、督導結合、以導促督、以導為主。要做好這些工作,首先要掌握督導職責,理解督導的理念,明確督導的關系。
所謂職責,是指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職務范圍內的責任、義務和權力。教育教學督導歷史上又稱為教育視導,是教學教育督導機構和人員依照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對教師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不直接參與學生教學,也不直接參與教學管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監督和指導,目的在于使教師和學校能迅速有效、準確、積極主動貫徹教育方針,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督導者要行使好自己的職責,守住自己的底線,堅守好監督者的原則,要做到心似明鏡,眼似尺。
所謂理念,即某個主體在經過對現實與客觀條件的認識,從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指導行動的想法。教育教學督導理念要以人為本,教學督導者與被督導教師一直是矛盾的統一體,如何促進“統一”,減少“矛盾”,如何拉近教學督導與被督導教師之間的距離,讓督導者和被督導者之間不再是“貓和老鼠”的關系,而是朋友的關系,是督與被督“相長”的關系,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的關鍵因素。教育教學督導不能只做“黑包公”,濫用手中的權力,而是要揮好“指揮棒”,對教師積極熱情地提供針對性的具體幫助,不能以“高姿態”自居,平等地看待被督導者,懷以尊敬平等的態度,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動態性能。
很多教學督導是本專業頗有造詣的資深教授,聘請他們可以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探討的目的,當然,主要是向其學習,由于他們豐富的教學經歷和優越的社會資源,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知識,同時也帶來了工作單位在管理上、制度建設上的一些先進、科學的理念。但是,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方法不同,有些教學督導在本專業領域是專家,但并不是一個教育專家。所以,如果教學督導在思想層面上不能允許百家爭鳴,教學督導的作用將無法正確發揮。教學督導要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督導理念,換位思考,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心情。督導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督導者和被督導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包容,只有彼此尊重對方才能發揮督導工作的最大效能。其次,在職能上,教學督導應該要把督導的職能從監督、檢查為主轉變為指導、幫助、服務為主,即重視“督”與“導”的轉換,以“導”為主,以“督”促導。要摒棄監督教師的心態,不應該把監督與指導分離開來,更不應該將其對立起來,督導工作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監督。列寧同志曾指出,任何一次監督的基本任務,不僅僅是“研究事情的過程,發現并記錄缺點,而且,當事情不能令人滿意時,主要的不單是捕捉、暴露,而是要善于幫助、確定和糾正它,其實質就在這里。”我們組織教育督導的本質也是讓其成為教學和管理的協調者,要用平和的態度讓教師心悅臣服地接受建議,并主動改正。
所謂關系,即事物之間的聯系和不同。本文認為教育教學督導的關系,應由重“督”轉為重“導”。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存在著重“督”輕“導”現象,把督導的重點放在監督、檢查和評估方面,很少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根本性的解決方法,更談不上加以具體指導和幫助,這種重“督”輕“導”現象,拉大了督導者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削弱了督導的質量和效果。而且每所學校的生源質量、人才培養定位的差異,決定了教學督導工作要因“校”制宜。有些學校“導”的作用遠遠重要過“督”,而有些學校可能以“督”為主,略勝一籌。在教學督導中,要加強“導”的力度,要有必要的疏導,要“導”“督”結合、以“導”促“督”、以“導”為主,由重“督”轉為重“導”,要在“導”上下功夫。督導工作要講究督和導的方式、方法,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督要嚴格、導要得法、幫要誠懇、評要中肯。可以開展專題研討,觀摩教學,讓優秀教師上示范課等活動,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方式、方法。建立評價指標,設立評教等級,激勵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督導,促進了督導人員與老師的交流,帶來高校的高標準、嚴要求、好風氣,推進學校教學“質量工程”建設。
(三)? 揮好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工作的“指揮棒”
督導工作中,對于事態較輕的,教師的輕微失誤或者錯誤,沒有涉及法律法規,沒有犯原則性錯誤時應以“導”為主,以“督”為輔,先督后導,因“事”利導。如教案不認真對待,上課拖延時間,備課不認真,不耐心指導學生作業和學習等問題,應對教師進行約談,了解其真實想法,為其指明錯誤,引導其改正。對于事態嚴重的,如發現某教師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或者嚴重的政治問題和思想態度問題時應以“督”為主。嚴格監督,嚴厲懲治,并公開消息,一切監督工作做到透明化、專業化、科學公開化。同時,監督其周圍是否還存在類似問題,做到嚴厲督促,嚴格整改。其次,要優化獎罰機制,當有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案值得學習的教學模范涌出時,應予以褒獎、激勵。弘揚先進事跡,挖掘先進典型,形成人人爭先,個個擔當,爭當“良師”的良好氛圍。在“良師”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讓教師實現“四有價值”(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臉上有笑、腳下有力)。相應地,對于犯錯誤的教師也應該予以處罰,做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在問題整改過程中,督導者應先了解教師的問題和需求,其次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幫助其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個性化制定教育教學評估體系,完善教育教學督導制度,有效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如南昌大學針對不同層次的質量需求,構建“督、導、評、領”四階遞進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一是“督”:對課堂、考試等教學各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檢查,確保教學規范有序。二是“導”:針對“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質量主體溝通、交流,提出改進意見。三是“評”:對課程授課質量、專業建設水平、學院教學工作狀態定期開展全覆蓋評估,在此基礎上撰寫全校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四是“領”:根據評估情況選取重大問題開展調研,形成調研和咨詢報告,發表研究論文,出版督導專著或論文集5部,引領教學改革方向和質量文化形成。這一系列舉措使其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年在《中國大學評價》排行榜中,學校本科人才培養排名由2014年第45名穩步提升,到2019—2021年穩定在37~38名。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布的2017—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列第28位,其中2021年列全國高校第9位;教師教學能力普遍提高,專業建設水平顯著增強。阜陽師范大學主張“以導為主、以督為輔、督導結合、重在指導”的教學督導工作理念,進一步明確和履行“督教、督學、指導”的工作職責,保證學校教學運行的規范化;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督查發現問題、指導問題整改,保證督導工作的專業化;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了解“學生中心、產出導向”等教學理念,落實落細課程思政建設,通過督導工作推動教學質量監控的閉環管理,不斷營造質量文化氛圍;教學質量管理處強化質量監控體系建設,收集、匯總教學督導中存在的制度性問題予以解決或反饋,通過配合協作,合力提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以需求為導向的個性化教育教學督導措施能充分適應本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發展,有助于培養更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更和諧的教學環境。我們要站在“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鑄魂育人,把培養好人才作為最大政治使命”的高度上,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核心,緊緊抓住一個根本的主旋律和主基調——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聚焦破 “五唯”(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和唯獎項),促進個性化督導體系建設并嚴格實施,有效做到以督評教,以導促教。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學督導工作也要積極應變、創新方式,推動多方聯動、線上線下結合,逐步構建了線上督學工作體系,守好線上督學戰場,確保“教師真在教、學生真在學”。深入貫徹落實“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教育教學理念,做到“以導為主、以督為輔、督導結合、重在質量”,促進良好教學質量文化的形成。并要促進高質量教育教學評估體系建設,加強教育教學創新能力,打造教育教學督導新格局。確實從保證體系質量的建設要求上進行規劃與設計,實行目標、過程與結果相統一,質量監控與績效考核相統一的質量保證體系,抓好抓實教育教學監督管理,嚴肅課堂政治紀律和個人思想行為準則,督導者要廉潔自律,對違規違紀的行為做到零容忍,這樣才能保證“驅邪”有方。落實師德師風整治措施,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深化拓展師德師風治理成果。按照“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工作方針,推動“全員參與、全程監控、全方位保障”的質量行動。建立健全學校教育教學評估體系和監督體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信息技術普及的今天,教育教學督導活動要大力強化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開展督導評估監測工作。遵循教育教學督導規律,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過程性督導與結果性督導相結合、日常督導與隨機督導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不斷提高教育督導工作中“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教育教學督導工作統籌管理,科學制定督導計劃,控制督導頻次,避免給學校和教師增加負擔,干擾正常教學秩序。教育督導者開展督導工作,要形成督導報告,并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載體,以適當方式向學校和社會公開,接受大家監督;對落實整改決策不力的和違反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要予以曝光。被督導者要牢固樹立“有問題必整改,要整改必到位”的主體責任意識,切實維護督導工作嚴肅性。被督導者要針對問題,全面整改,及時向督導者報告整改結果。“督”要督得嚴,“導”要導得通,督導者盡心盡責,剛正不阿,明辨黑白,被督導者態度端正,思想正派。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堅持以導為主,以督促導,督導結合的教育教學督導原則,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學校特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辦好為人民滿意的學校,培養好為人民所滿意的學子。
五? 結束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切實做好教育教學督導工作。堅持以導為主,以督為輔,以督促導,督導結合的教育教學督導理念,堅持因實行督,因事行導,因勢督導,以需求為導向,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督導原則,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評估體系,全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時代所趨,也為時代所需。
參考文獻:
[1] 平臺聲明. 南昌大學:“督、導、評、領”四階遞進 保障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EB/OL].(2023-05-24)[2023-12-13].https://www.sohu.com/a/678625297_121106994.
[2] 本刊記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J].山西教育(管理),2020(11):5-8.
[3] 中國社會科學網.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EB/OL].(2023-09-05)[2023-12-13].http://www.qstheory.cn/2023-09/05/c_1129846135.htm.
[4] 丁海琴,黃靜,張藝.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從“督”到“導”的角色轉換[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5,34(8):348-351.
[5]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J].教育科學論壇,2020(12):3-6.
[6] 康麗琳.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切實發揮好督導作用[EB/OL]. (2013年08月19日)[2023-12-13].https://www.gov.cn/jrzg/2013-08/19/content_2469430.htm.
[7] 劉軍濤.人民日報評論員:把握好“督”與“導”的關系[EB/OL]. (2013-08-20)[2023-12-13].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820/c1003-22621218.html.
[8] 丁海琴,黃靜,張藝.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從“督”到“導”的角色轉換[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5,34(8):348-351.
[9] 邱金喜,吳純玲.“要寓導于督、導督結合、以導促督、以導為主”[EB/OL].(2021-04-27)[2023-12-13].http://zscnewspaper.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963264.
[10] 張威.以導為主、以督為輔、督導結合、重在質量——學校召開新學期期初督導工作會議[EB/OL].(2021年08月30日)[2023-12-13]. https://www.ahstu.edu.cn/info/1014/31527.htm.
[11] 王鑫,趙躍.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典型經驗[J].云南農業,2023(6):45-48.
基金項目: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采礦工程傳統工科專業改造升級探索與實踐”(E-KYDZCH20201809);2021年江蘇高校“教學研究工作”專項課題“大數據時代教學質量智慧評價關鍵技術與實踐”(2021-91);中國礦業大學首批重大教學學術研究課題“礦業類一流專業未來領軍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22ZDKT04)
第一作者簡介:鄭西貴(1977-),男,漢族,山西侯馬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采礦工程系主任,本科教育教學督導組副組長。研究方向為采礦工程、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