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穩步推進,將信息技術引入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方法和策略已然成為每一名幼兒教師推進課程教學創新和促進每個幼兒更好提升的主動選擇。本文將立足當前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情況,從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應用原則和應用策略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以期促使幼兒教師同行重視信息化教學研究,并把握高質量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規律,為服務每個幼兒的全面提升與不斷發展鋪路架橋。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課程教學;應用;策略
一、引言
從目前的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組織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信息化教學意識較為薄弱、沒有發揮信息化教學工具應用優勢等突出問題,需要每一名幼兒教師全面地分析和研究當前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同時積極地立足當前信息化教學組織的基本現狀,采用針對性較強的策略,強化信息化教學的查漏補缺,進而有效地破解信息化教學瓶頸,把握高質量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規律,并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為發展幼兒的各項素養鋪路架橋。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轉變具體組織形態
從更為寬闊的角度探索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和策略,可以促使每一名幼兒教師在信息化教學的視角下對幼兒園課程活動的組織方式、具體教學策略應用、課堂互動策略、知識講解模式、技能教授方式等進行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優化,例如引入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轉變課堂的互動方式,引入微課視頻可以讓活動講解更加的具體形象等,進而為幼兒園課程教育組織注入源泉活水與勃勃生機,并給予幼兒更為良好的課程內容學習體驗。
(二)有利于提升課程教授質量
探索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和策略,可以促使每一名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園活動和課程教學中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并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幼兒園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被動灌輸、一言堂、大水漫灌等突出問題,有助于提升幼兒園課程教育和活動開展的質量,促進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化與精準化達成。
(三)有利于幼兒的不斷發展
探索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策略可以促使每一名幼兒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促進幼兒發展、促進幼兒提升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時,通過挖掘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可以逐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有效地發展幼兒的課程學習個性,培養幼兒的多項能力和多項素養,有利于貫徹素質教育理念,促進每個幼兒的持續提高。
三、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全面遵循以生為本原則
要想全面探索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其最核心的目的是探索高質量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規律,以促進每個幼兒全面發展和提升服務質量。因此,幼兒教師需要樹立服務教學的探索思想和理念,將信息化教學探索的落腳點放在促進每個幼兒逐步發展與全面提升上,并且在后續的信息化教學中注重激發幼兒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通過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個性以及挖掘幼兒的學習潛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道德修養,真正地在以生為本原則的指引下促進信息化教學探索工作的穩步開展。
(二)全面遵循互動交流原則
要想全面把握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和基本規律,幼兒教師需要增加與優秀名師的互動交流與深入溝通,通過課題調研、名師座談會、集體備課等多種方式,學習與其他優秀同行的信息化教學的經驗積累,通過在集體討論中積極分析信息化教學中遇到的各種突出問題,探索解決的方法和策略,真正地在開放性互動探索中有效激發幼兒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思維,促進幼兒教師更好地把握信息化教學的規律。
(三)全面遵循長期探索原則
探索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和規律是一項系統性和長期性的工作任務,需要每一名幼兒教師轉變信息化教學思路,樹立長期探索和長期實踐的思想,針對每個階段信息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合理制定長中短期相銜接的信息化教育探索實施規劃與目標,明確每個階段信息化教育探索所要突破的瓶頸和達成的任務,在長期性探索中促使教師全面把握信息化教學的規律,為更好地優化幼兒園課堂教學組織和提升幼兒園活動開展質量鋪路架橋。
四、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做好準備工作
做好準備工作是幼兒教師強化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提升后續幼兒園課程教學精準性的重要一環。幼兒教師應當積極挖掘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借助信息技術分析幼兒的基本情況,不斷深化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注重對目標的科學化設計,以此為后續高質量的課程教學組織和活動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解剪紙模塊內容時,幼兒教師應當認真做好準備工作。其一,深化教材研究。幼兒教師可以搜集關于教材研究和教材解讀的微課視頻以及活動設計的課件資源,并認真分析和研究這些資源,了解教材的內容構成以及不同模塊內容之間的對應關聯,并分析剪紙活動開展與實施的側重點、核心點與突破口,明確幼教指南中對該模塊活動的實施要求和規范,從而深化對教材內容的解讀。其二,注重學情分析。幼兒教師可以設計線上問卷,引導幼兒在家長的輔助下進行線上問卷作答,并借助即時通信工具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從不同的視角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學習基礎、活動參與情況等,并為每個幼兒建立電子檔案,為后續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鋪路架橋。其三,明確活動目標。在活動目標設計中,教師可以在線與名師進行互動溝通,了解名師對于該節課的目標設計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設計活動目標,如讓幼兒欣賞常見的剪紙藝術、掌握簡單剪紙的方法等,以此為后續的活動提供具體方法和明確目標。
(二)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趣味講解
將幼兒園課程教學變得生動具體和有滋有味是推進信息化教學的關鍵與核心所在。而從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課程教學枯燥、幼兒學習興趣不高、求知欲望不強等諸多問題,導致課程教學效益和水平的提升受到了影響。因此,幼兒教師應當立足當前教學的基本情況,在課程教學中科學地引入信息化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優化當前課程的教學組織方式、基本流程、課堂互動情況等,通過實現趣味化教學,全面激發每個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并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例如,在開展“丟沙包”游戲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引入信息技術讓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其一,具體活動展示。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向幼兒展示丟沙包活動場景,如活動中不同幼兒在開展丟沙包游戲,幼兒A將沙包放在幼兒B后面,幼兒B發現之后趕快起身去追等,以此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其二,活動實施。幼兒教師可以記錄活動的整個過程,并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幼兒展開互動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開展課堂隨機提問,了解幼兒的活動感受,分析幼兒的活動參與積極性,解決幼兒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如果幼兒A在活動中積極性不高,幼兒教師則可以借助幻燈片展示一個豎起大拇指的小熊卡特來表示對幼兒的鼓勵;如果幼兒B在活動中較為沮喪,幼兒教師則可以借助多媒體音頻播放富有激情的背景音樂。通過不斷優化活動實施,教師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中的積極性和熱情。其三,活動總結。幼兒教師可以回放幼兒活動的場景,并結合視頻點評不同幼兒的活動情況,指出幼兒改進的方向,以此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不斷提升活動開展質量和水平。
(三)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個性活動
每一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有在幼兒園課堂教學組織中積極強化分層教學,有效貫徹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才能促進每個幼兒的全面發展與逐步提升。幼兒教師需要了解該階段幼兒的認知特點,通過恰當地引入信息技術,實現分層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活動與課程教學,從而有效地兼顧幼兒差異,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在高質量的信息化教學中獲得個性化發展與提升。
例如,在開展“勞動種植”主題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認真分析每個幼兒的電子檔案,了解不同幼兒的學習基礎、活動興趣愛好等,再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為不同幼兒選擇差異化的種植活動類型。比如,幼兒A喜歡種植向日葵,教師則可以讓幼兒A參與向日葵的種植活動;幼兒B喜歡種植花生,教師則可以讓幼兒B參與花生的種植活動。同時,教師應當強化差異化指導,通過結合幼兒基本情況,制定差異化的輔導方案和個性化的微課輔導視頻,通過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并結合不同層次和個性的幼兒活動開展情況,給予幼兒針對性較強地指導和幫扶。比如,幼兒A在活動中沒有掌握向日葵的種植方法,教師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幼兒演示種植的方法和技巧。
(四)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多元評價
在課堂教學后,開展多元化與高質量的教學評價是幼兒教師推進信息化教學探索的重要組成內容。而從目前的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評價的模式固化、形式單一、評價重結果輕過程、評價的客觀性與合理性不高等問題。因此,教師需要立足當前評價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合理地引入信息化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和合理性,以此促進幼兒的發展與全面提升。
例如,在開展以“向日葵種植”為主題的活動之后,幼兒教師可以播放活動過程中錄制的視頻,簡要分析不同幼兒在活動中的基本表現,并在評價過程中通過展示不同的符號來體現幼兒的學習情況,如通過借助電子白板展示“☆”圖案來表示幼兒在活動中表現超級棒,借助“△”表示幼兒初步完成了活動任務,借助大拇指圖案來表示幼兒需要再接再厲等,以此對不同幼兒進行客觀化評價。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借助電子檔案,全面梳理和總結對不同幼兒的活動參與情況、活動任務完成情況、活動秩序遵守情況等,以此給予幼兒更為客觀化和合理化評價,再結合電子檔案為幼兒制定改進方案,進而真正助力幼兒的發展與提升。
(五)借助信息技術,實現靈活拓展
開展靈活化的學習和有效化的拓展是有效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重要一環。而從目前的基本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幼兒的學習路徑固化、學習渠道單一、學習視野狹窄等突出問題。因此,幼兒教師需要立足當前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合理挖掘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引導幼兒開展靈活化的拓展學習,以此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與全面提升。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申請抖音視頻,每天推送契合幼兒認知特點的視頻,如關于幼兒園教育的剪紙講解視頻、關于幼兒足球講解的短視頻,再引導不同幼兒在家長的輔導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觀看。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為幼兒家長推薦符合幼兒認知特點且具有較強教育意義的微信公眾號資源、抖音賬號資源,引導幼兒在家長的輔導下進行選擇性觀看。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借助線上直播、線上互動交流等方式開展高質量的家長工作,以此真正助力幼兒園課程教學質量的逐步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地將信息技術引入到幼兒園課程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對于提升幼兒園課程教學效益以及促進每個幼兒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幼兒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強化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意義,立足當前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現狀,從更為寬闊的視角探索強化信息化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有效策略,并在后續的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合理挖掘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做好有效化的準備工作,通過實現趣味化的講解、積極開展高質量的互動、合理組織個性化的活動、積極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全面實現靈活化的拓展等方式,真正地讓信息化教學之花盛放在幼兒園課程教學組織的各個環節,促進每個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更好提升。
作者單位:張曉 東營區文匯街道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沈道廣,李婷.“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策略[J].智力,2023(12):191-194.
[2]韓燕.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教育(幼教),2023(02):30-32.
[3]李瀟瀟.幼兒園信息化建設支持幼兒個性化學習的個案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4]于開蓮,曹磊.教育信息化2.0時代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08):51-58.
[5]張慧.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調查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