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 要:肉雞飼養的經濟效益主要受遺傳、品種、管理、防疫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品種、管理和防疫則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適時調整。肉雞生長發育快、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加強飼養管理可以充分發揮肉雞的生長性,減少疫病發生和傳播風險,而且提質增效。本文結合蘭州市西固區肉雞養殖實際,從飼養環境、雛雞來源、日常管理、定期免疫、飼料配方、適時出欄等方面加強肉雞的飼養管理,從而提高肉雞經濟效益。
關鍵詞:肉雞;飼養管理;技術;效益
中圖分類號:S831.4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1085(2024)06-0117-03
肉雞產業在保障我國居民肉類消費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數據顯示,1961~2020年,全世界雞肉占肉類的比重呈高速增長態勢,且分別在2001年和2019年相繼超過牛肉和豬肉,成為第一大肉類產品[2]。根據FAO數據庫食物平衡表、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統計司測算,當我國居民人均GDP達到5 000美元時,豬肉消費占肉類產品消費比例約為62.8%,禽肉約為21.5%;當人均GDP達到10 000美元時,豬肉消費占肉類產品消費比例約為61.3%,禽肉約為22.8%[2]。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居民對豬肉消費呈現逐年走低、禽肉消費逐年提高的趨勢。雞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及低熱量等營養特性[3],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成為繼豬肉之后我國居民的第二大肉類。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肉雞行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
1? 環境條件
1.1? 雞場選址
雞場應建在干燥、向陽、通風、排水良好、便于防疫的地方[4-5],符合“集約化、規模化、無害化、資源化”等要求,且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六條第一款“各場所之間,各場所與動物診療場所、居民生活區、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之間保持必要的距離”的規定。
1.2? 功能布局
雞場應嚴格劃分生活區和生產區,按功能合理設置消毒池、獸藥室、隔離圈舍、堆糞場等。雞舍布局應充分考慮當地主導風向。辦公區、輔助生產區、生產區和糞污處理區應根據地勢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布置。人員、動物和物品運輸應采取單向通道,防止污染源和疫病傳播。
1.3? 雞舍建設
雞舍建設應綜合考慮地形地勢和經濟等因素,根據經濟條件、設計存欄等綜合選擇開放式或開放與密閉結合式或密閉式圈舍。其他建設條件優先選擇南北朝向、保溫隔熱、耐酸耐堿、水泥地面等。
1.4? 配套設施
雞場內應配套建設蓄水池、自動進料、通風、清糞、供電、滅火等配套基礎設施設備等。
1.5? 環境衛生
1.5.1? 雞場不得污染周圍環境,必須同步建設污水污物等處理設施。
1.5.2? 肉雞出欄后,要及時開展大清洗、大消毒,為下批次雛雞提供安全衛生的環境[6]。
1.5.3? 雞舍清洗完畢后要空舍2周,關閉并密封雞舍,防止鳥類、鼠類等動物進入雞舍[6]。
1.5.4? 雞場大門口應懸掛“養殖重地”標識。門口設立消毒池,進出車輛須經徹底消毒方可入內,所有人員不得隨意進入生產區,確需進入的,要經過消毒池、噴霧等立體消毒設施消殺。
1.5.5? 直接從事養殖工作的人員要具備醫學健康證明,定期體檢,確保無人畜共患病。
2? 品種選擇
2.1? 肉雞品種選擇
肉雞的品種較多,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區域消費人群喜好來選擇適宜的品種。適合西北地區飼養的肉雞品種有白羽肉雞、黃羽肉雞、雜蘆花、三黃雞等。
2.2? 優質雛雞選擇
對于養雞場來說,優質的雛雞直接影響后期的生長發育和經濟效益。選擇優質雛雞,一般應做到“一查二看三聽四觸”。“一查”主要是重點查種雞場管理水平、疫苗抗體水平,是否未發生過傳染病等;“二看”主要看雛雞大小是否勻稱,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等;“三聽”主要聽雛雞的叫聲是否清脆有力;“四觸”主要觸摸雛雞腹部大小和體態均勻度等[7-8]。
3? 日常管理
3.1? 消毒
雛雞進場后,要做好圈舍環境衛生,每日清理地面灰塵和絨毛;隔天進行全場消毒。
3.2? 光照
光照時長影響肉雞的采食量。對于立體養殖雞舍,宜采用人工光源控制時間。1~3日齡雛雞,光照時間一般為23~24 h,4~7 d逐漸降為20~22 h,后逐漸將至20 h。在出欄前逐漸增加至24 h。
3.3? 密度
適宜的密度能夠提高雞群的整齊度,降低疾病的發生率[9]。密度過大,內部擁擠,增加風險。密度過小,圈舍空曠,浪費資源。肉雞養殖密度一般按照實際養殖量的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的飼養量進行飼養[10]。
3.4? 溫度
現代立體養殖圈舍層間溫度上高下低。雛雞進場一般選擇最高層,適宜溫度為33~34 ℃,亦可根據雛雞狀態適當進行溫度調節。溫度舒適時,雞群自然分布,自由采食。一周后,溫度降至30 ℃,以后每周下降2~3 ℃至20 ℃。
3.5? 擴群
適時擴群可以保持圈舍空氣新鮮,降低疫病傳播風險。雛雞擴群主要以體重為依據,采取“留弱不留強”的原則[11]。12~16日齡進行第一次分群,25~28日齡進行第二次分群。夏季、冬季視天氣情況提前或推遲擴群。
3.6? 通風
現代立體養殖單位面積密度較大,合理通風能夠及時排除有害氣體、控制溫度。雛雞進場24 h可暫不通風,但要隨著雞齡的增大逐步增加通風量,實現舍內不缺氧、無異味、不刺眼[12],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疫病的發生。
3.7? 飲水
及時飲水可防止雛雞脫水,有利于保持新陳代謝平衡和營養物質吸收。對于弱雛,可采取人工輔助方法讓其學會飲水。雛雞初飲水宜為25 ℃左右溫開水,并添加5%葡萄糖和0.1%維生素C。飲水要貫穿整個育雛期。
3.8? 開食和飼喂
雛雞要先飲水,后開食,飼喂盡量做到少喂勤添。特別是前3 d,要定時、定量補料,防止生長速度過快,避免影響免疫器官發育。前10 d,每天應飼喂6~8次,在飼料將盡未盡時添加。出欄前3 d恢復自由采食。
4? 適時免疫
肉雞免疫的成效受疫苗質量、接種時間、免疫方法等多種因素影響[12]。雞場負責人要結合本場的生產實際、生產狀況和歷年發病情況,制訂免疫程序,確定最佳的免疫時期,并跟蹤開展抗體監測。免疫前后,要避免各種應激和強病毒侵襲。肉雞養殖重點關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一般在7~14日齡進行初免,新城疫免疫在7~10日齡時進行初免,2周后全部進行加強免疫。
其他疫病的免疫,結合雞場的疫病史和疫苗抗體的有效期,可采用注射法、滴入法、氣霧法、飲水法等進行免疫。
5? 合理搭配飼料
飼料是肉雞獲取能量和健康成長的基礎。若營養缺乏,將影響機體蛋白的合成,導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因此要結合不同日齡生長發育的需要調整飼料配方,以增強機體抵擋力和免疫力。可適當增加飼料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比如,飼料中添加部分小蘇打取代2/3的食鹽,可避免雞食鹽中毒。
6? 及時進出欄,提升經濟效益
6.1? 了解行情
市場行情是影響肉雞經濟效益好壞的關鍵因素。作為飼養戶要及時了解、掌握轄區肉雞飼養情況、周邊市場供求信息以及飼料等行情,結合市場需求,綜合考量進雛時間和數量。
6.2? 適時出欄
養殖戶要充分利用好雛雞早期生長發育快、飼料轉化率高的特性,合理控制肉雞進出欄時間,減少超期飼養導致料肉比下降的影響[13-14]。
6.3? 加強管理
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部分飼養戶防疫意識差,傳統觀念嚴重,存在憑經驗養殖情況。因此,要增強養殖戶的防疫意識,嚴防疾病傳播,加強飼養管理,落實一段式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稚雄.肉雞的飼養管理[J].四川畜牧獸醫,2003(12):36-37.
[2]? 秦越,李干瓊.典型國家與地區肉類消費特征及變化規律研究[J]農業展望,2022,18(1):15-25.
[3]? 韋桂進,廖清華,咸燕燕,等.淺談放養肉雞的飼養管理及疾病預防技術[J].養殖與飼料,2007(07):17-19.
[4]? 李兵.提高禽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J].現代商貿工業,2007(02):197.
[5]? 王學立,黃新中.淺談肉雞的飼養管理[J].科技信息,2012(30):477.
[6]? 張吉龍.肉雞飼養管理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3(04):170-171.
[7]? 趙守紅.挑選雛雞看什么[J].農家之友,2014(07):53.
[8]? 趙守紅.四法挑選優秀雛雞[J].農村百事通,2015(10):46.
[9]? 張猛.飼養密度對肉雞養殖的影響[J].今日畜牧獸醫,2022,38(02):52.53.
[10]劉虎傳,楊培培,劉迎春,等.飼養密度對肉雞生產性能和肉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J].山東畜牧獸醫,2019,40(02):63.
[11]李建慧,苗志強,楊玉,等.不同飼養方式和飼養密度對肉雞生長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5,27(02):569-577.
[12]朱志芳,任志友,張智.蛋雞、肉雞養殖保健要點[J].北方牧業,2022(13):30.
[13]杜景林,馮立杰,曲海山,等.肉雞養殖疫病防控水平提升策略分析[J].北方牧業,2022,11(23):23.
[14]? 馬文,李連任.建設保障家禽安全生產的防御體系[J].飼料博覽(技術版),2007(0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