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上海文學藝術院、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共同承辦的第3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以下簡稱白玉蘭戲劇獎)4月26日晚,在上海文化廣場舉行頒獎晚會,揭曉了各獎項名單。
本屆白玉蘭戲劇獎特殊貢獻獎授予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呂瑞英,獎掖其為中國戲劇藝術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在第32屆白玉蘭戲劇獎的各獎項角逐中,朱潔靜獲本屆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榜首,辛芷蕾、安菲薩·基里利娜(俄羅斯)、張璇、季春艷、楊彥、李曉旭、曾昭娟、劉敏濤、馮冠博獲主角獎。配角獎榜首為郝平所獲得,程佩潔、黃涓涓、顧愷、楊梅、蔡燦得(中國臺灣)、邱海東、劉艷麗獲配角獎。此外,楊帥、李晶花、俞果、潘梓健、李云霄獲新人獎主角獎;曾巧童、楊藝苓、格多獲新人獎配角獎。
作為上海著名文化品牌之一的白玉蘭戲劇獎自1989年創辦以來,已舉辦了31屆,受理申報劇目2300余臺,涉及劇種近90多個,參評演員3800多名,累計已有826人獲獎,以其純潔與高雅,在歷史的長河中靜靜綻放,見證了無數戲劇人的成長與輝煌。四季飄香,近悅遠來,貫穿全年的白玉蘭戲劇獎演出、評獎活動,在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促進國內外戲劇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具有鮮明標識度的城市文化風景。
越來越多名團、好戲、優秀文藝家奔著上海這一“源頭”“碼頭”而來,在戲劇舞臺上各顯其能、各展風采。2023年,全國各地的廣大戲劇工作者奉獻了一大批高水準、高質量的精彩演出,參評演員總數創下歷屆之最。本屆白玉蘭戲劇獎評委對所有參評對象進行了廣泛、充分的評議并集體投票,產生了第3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獲獎名單。
本屆參評團體與演員情況
第32屆白玉蘭戲劇獎共受理參評劇目83臺,參評演員總數152人,劇目和演員數量均創白玉蘭戲劇獎歷史新高。其中上海劇目20臺,外省市劇目60臺,國外劇目3臺。這些劇目中戲曲類劇目54臺,戲劇類劇目23臺,音舞類劇目6臺,涉及劇種有京劇、昆劇、越劇、川劇、評劇、粵劇、晉劇、錫劇、淮劇、滬劇、花鼓戲、曲劇、閩劇13個戲曲劇種和話劇、音樂劇、舞劇、兒童劇4個戲劇藝術門類。
本屆152位參評演員中,參評主角獎的有68人,參評配角獎的有44人,參評新人主角獎的有 25人,參評新人配角獎的有15人。參評演員中,上海院團演員34人,非上海院團演員110人,國外演員8人。這152名參評演員,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江蘇、浙江、安徽、廣東、河南、湖南、湖北、福建、四川、貴州、西藏自治區等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中國臺灣地區,此外還有來自英國和俄羅斯的外籍演員。
頒獎晚會著重傳統文化
本屆白玉蘭戲劇獎頒獎晚會以“花開白玉蘭·綻放新時代”為主題,著名表演藝術家一一揭曉獎項并為獲獎演員頒獎,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歡聚一堂,共同見證本屆白玉蘭戲劇獎頒獎盛況。
水袖輕舞春意濃,玉蘭花神現其間,一段水袖表演拉開第32屆白玉蘭戲劇獎紅毯儀式序幕。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屆白玉蘭戲劇獎獲獎代表,本屆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提名獎演員,相關中外劇組主創代表、特邀嘉賓等盛裝出席,走上這條為辛勤奉獻的文藝工作者鋪設的榮耀之路。在閃耀著璀璨星光的紅毯上,在浸潤著戲劇養分的白玉蘭樹下,共同感受中國戲劇的勃勃生機與無限魅力。
傳承與發展戲劇藝術需要秉持對藝術的敬畏和堅守,老藝術家們為我們作出了杰出的表率,他們把畢生心力奉獻給表演藝術事業,為戲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第32屆白玉蘭戲劇獎將特殊貢獻獎頒發給92歲高齡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呂瑞英。呂瑞英,越劇“呂派”藝術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曾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其戲路寬廣,專長花旦,兼擅花衫、青衣、刀馬旦。音色甜美,音域寬廣,在汲取袁(雪芬)派委婉典雅、細膩雋永風格的基礎上,增加了活潑嬌美、昂揚明亮的旋律色彩,因而獨樹一幟、自成一格。
頒獎晚會上,呂瑞英通過視頻發表獲獎感言:“非常感動和感恩,白玉蘭戲劇獎讓我回憶了84年來我與越劇藝術的初識、結緣、互相成就。越劇何其幸運,依靠著上海這個藝術碼頭發祥,成為新中國最重要的戲曲之一。而我也是幸運的,成長于越劇最陽光燦爛的年代,成為了一名稱職的越劇演員,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喜愛。我依然記得老院長袁雪芬老師曾對我說過,得獎不應該是終結,而應當是動力。我想把這句話送給今年白玉蘭戲劇獎獲獎者們。而我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愿意為越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祝愿未來有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能在上海以及全國文藝舞臺上呈現出來,讓我們的文藝舞臺永遠百花盛開。”
深入基層文藝惠民
白玉蘭戲劇獎始終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踐行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的承諾與誓言。頒獎晚會后的第二天,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代表赴閔行區大零號灣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深入基層文藝志愿惠民演出,慰問科創工作者與高校師生等,進一步提升白玉蘭戲劇獎的影響力、輻射面和社會效益。
5月24日到6月2日,10臺由第32屆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出演的精彩劇目在上海進行展演。自第31屆白玉蘭戲劇獎開始,組委會辦公室創設了獲獎演員劇目展演機制。第3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獲獎演員劇目展演挑選10部主角獎、配角獎和新人主角獎獲獎演員的代表劇目,在天蟾逸夫舞臺、宛平劇院、美琪大戲院、北外灘友邦大劇院等市區主要劇場,以及復旦大學等高校,還有松江、金山、奉賢等五大新城劇場進行演出。此次展演還組織了勞模以及殘障人士、自閉癥兒童等特殊群體觀摩欣賞劇目,將名家云集、劇種薈萃的藝術大餐送到百姓家門口。
玉蘭花開·魅力上海
白玉蘭戲劇獎組委會辦公室首次組織歷屆獲獎演員代表于5月7日至14日赴奧地利維也納、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辦專場演出,加強中西文化交流與互鑒,與世界共同分享璀璨的中華文化與發展成果。
當地時間5月8日,“玉蘭花開·魅力上海——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獲獎代表專場演出”在維也納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維也納國際中心中文日活動的舞臺上精彩亮相。專場演出結束后,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上海劇協主席谷好好在維也納聯合國國際中心舉辦了一場題為“不到園林,哪知春色如許”的昆曲藝術講座,講述了“百戲之師”中國昆劇的藝術魅力及自己的藝術夢想。谷好好表示,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成立35年了,本次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是白玉蘭戲劇獎的首次組團出訪,邀請了十多位藝術家,組建了一支積極傳播中華文明、講好中國故事、演繹上海精彩的文化使團,在“2024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活動中舉行專場演出和講座,體現了文脈深厚、意蘊雋永的傳統戲劇藝術,展現了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一直以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始終與時代同行,不斷與時俱進,尋求新的突破。白玉蘭戲劇獎要努力走向世界舞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鑒,不斷擴大白玉蘭戲劇獎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傳播和弘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當地時間5月11日,白玉蘭戲劇獎獲獎代表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MOM文化中心為匈牙利的中外觀眾奉上“玉蘭花開·魅力上海”戲劇專場演出,精心準備、精彩上演、精致呈現的戲劇文化盛宴,帶領當地觀眾一起走進十里春風的魅力上海、玉蘭芬芳的戲劇碼頭,感受底蘊深厚的海派文化、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標識和名片,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榮獲2022-2023年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最具影響力”和“最受市民歡迎”案例,白玉蘭戲劇獎的業界影響力、社會美譽度不斷提升。白玉蘭戲劇獎已經成為上海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文化節展賽會頂流城市的關鍵一環。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白玉蘭戲劇獎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為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作出積極的貢獻。白玉蘭戲劇獎已盛開了35載,未來還將繼續秉承優良的作風,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發揮上海的地域資源優勢,更好地服務于戲劇藝術家們。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譜寫中國戲劇事業更加絢麗的時代華章。
(攝影: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