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9.065
[摘 要]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狀況使得破產樓成為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由于資金鏈斷裂、開發商破產等,一些項目被迫停工,成為爛尾樓,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給社會經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同時爛尾樓的存在也影響了城市的形象和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本文旨在探索爛尾樓的拯救難題和破解方法,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減少各方損失。
[關鍵詞]爛尾樓;破產;拯救難題;破解方法
[中圖分類號]TU-9文獻標志碼:A
當前,爛尾樓逐漸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然而,拯救爛尾樓并非易事,這其中涉及資金籌措、法律程序、利益相關方協調等多個方面的難題。如何拯救這些爛尾樓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爛尾樓的形成原因
爛尾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資金、政策、市場、開發商經營和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等多個方面。資金鏈斷裂是爛尾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如果資金無法及時到位或資金鏈斷裂,會導致項目停工成為爛尾樓。開發商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如果融資渠道不暢、銷售回款不及時或資金管理不善,都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政策的變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政策收緊,如限購、限貸等措施的實施,會導致市場需求下降,開發商銷售回款減少,進而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此外,土地政策、規劃政策等變化也可能影響開發商的計劃和進度,導致項目停工。另外,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波動和需求變化也會影響項目的進展,如果市場價格下跌,會導致開發商無法通過銷售收回投資,進而影響項目的繼續推進,同時,市場需求的變動也可能導致開發商無法按計劃銷售房屋,進而影響項目的資金回流。開發商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存在經營不善的情況,如管理不善、決策失誤等,都可能導致項目無法按計劃推進。此外,開發商的違法違規行為,如違規用地、超規劃建設等,也可能導致項目被政府叫停或處罰,最終成為爛尾樓。金融機構在貸款審批過程中,會對開發商的信用、資產等情況進行嚴格審查,如果開發商無法滿足金融機構的貸款條件,可能會影響項目的資金鏈,導致項目停工。同時,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也可能對項目的融資產生影響,如收緊貸款條件、提高利率等,進而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爛尾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2 爛尾樓的拯救難題
2.1 資金籌措難題
資金籌措難題是爛尾樓的拯救難題之一。如何快速、有效地籌措資金成為拯救爛尾樓的關鍵。由于爛尾樓的不確定性,金融機構對房地產項目的貸款審批更加嚴格。金融機構在提供貸款時,會考慮項目的風險和回報率,而爛尾樓往往存在較高的風險,因此金融機構可能會對開發商的信用記錄、資產狀況等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這使得融資難度增大,開發商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資金籌措需要一定的時間,從尋找投資人、與金融機構洽談貸款條件到最終獲得資金,每個環節都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如果爛尾項目的資金籌措周期過長,可能會影響項目的拯救進度,甚至導致項目無法繼續推進。另外,由于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性較大,開發商還需要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資金籌措策略,如果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開發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融資渠道和方式,以確保項目能夠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1]。
2.2 法律與合同糾紛難題
首先是合同履行問題。爛尾樓涉及的合同履行情況復雜,需要解決大量的合同糾紛,購房者、開發商、銀行等各方之間的合同關系需要明確。以確保各方權益得到保障。其次是法律適用問題,在爛尾樓中,可能存在多種法律關系的交織,如開發商與政府、金融機構、承包商等之間的合同關系,需要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因此需要明確適用的法律法規,并采取相應的法律程序來解決糾紛。最后是解決法律合同糾紛需要收集充分的證據,包括合同、發票、付款記錄、工程進度文件等,這些證據對于法院判決或仲裁具有重要意義。
2.3 項目停滯與資產貶值難題
項目停滯與資產貶值難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長期停工的爛尾樓不僅會導致土地和建筑物的閑置和浪費,還會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加劇資產貶值。從經濟角度來看,爛尾樓的長期停工會導致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原本用于項目建設的資金、人力和物力等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極大的浪費。土地和建筑物作為重要的資產,其長期閑置會導致資產價值的下降,給開發商和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從社會角度來看,爛尾樓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產生負面影響,爛尾樓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如未完成的建筑工程可能存在結構問題,對周邊居民的安全構成威脅。長期停工的項目可能導致周邊環境惡化,如缺乏維護和管理,導致環境衛生問題、治安問題等,這些負面影響進一步加劇了爛尾樓的資產貶值問題。
2.4 社會穩定與民生問題
如果爛尾樓涉及大量的購房者,他們的產權問題、住房問題等需要得到妥善解決,否則可能引發社會不滿;爛尾樓可能涉及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可能會引發金融風險,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長期停工的爛尾樓可能會影響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加劇資產貶值問題,進而影響城市形象。因此,政府、金融機構、開發商和社會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采取綜合性的解決方案維護社會穩定和民生福祉。
3 爛尾樓的破解方法
3.1 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可以對資金支持政策進行優化調整,為開發商提供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其繼續完成項目建設,這不僅可以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壓力,也有助于穩定市場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其次,金融機構也可以為開發商提供貸款和融資支持,幫助其解決資金問題。這不僅可以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壓力,也有助于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最后,土地政策調整也是解決爛尾樓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可以通過調整土地政策,為開發商提供更多的土地資源,實現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平衡,從而避免爛尾樓的出現[2]。
3.2 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執行
政府應針對房地產市場中的爛尾樓問題,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為解決爛尾樓提供法律支持;政府應加強對爛尾樓拯救過程的監管,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得到嚴格執行,保障各方權益不受侵犯;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對爛尾樓的拯救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資金使用合規、透明,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濫用;對于爛尾樓中的合同糾紛、產權爭議等法律問題,應加強司法救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維護各方合法權益。這些需要政府、司法機關、開發商、購房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3.3 金融機構風險評估與控制策略調整
在金融機構的合作中,風險評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金融機構通常會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財務狀況、還款能力等因素進行風險評估,以決定是否與其進行合作。為了應對風險,首先金融機構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包括借款人的信用評級、還款能力評估、信用風險監測等,以準確評估借款人的風險狀況。同時需要建立嚴格的審批流程,對借款人的資質、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合作項目的風險可控。其次金融機構需要根據市場環境、政策變化等因素,及時調整合作策略,包括調整貸款利率、擔保方式、還款期限等,以適應市場變化和風險變化。最后金融機構可以引入第三方擔保或保險機構,為借款人提供擔保或保險服務,降低風險。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與合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金融機構不斷完善風險控制策略,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確保合作項目的風險可控。同時金融機構也需要與借款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借款人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以保障雙方權益[3]。
3.4 與開發商的重新合作與融資安排
倡導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各方積極與爛尾樓的開發商重新合作,共同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這需要各方加強溝通和協商,明確責任和權益,達成共識,推動項目拯救進程。金融機構可以為開發商提供貸款和融資支持,幫助其解決資金問題,加快拯救進度。同時政府也可以出臺相關政策,為開發商提供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等,鼓勵其繼續完成項目建設。例如爛尾樓涉及合同糾紛、產權爭議等法律問題,政府和社會各方應提供法律援助,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政府、金融機構、開發商和社會各方需要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確保資金使用合規、透明,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濫用。同時開發商也需要積極采取措施,進行自我救贖,包括但不限于尋找資金來源、加強項目管理、優化施工計劃等,以加快拯救進度。
3.5 資產重組與債務重組
針對爛尾樓,資產重組和債務重組是一種有效的破解方法,通過重新配置和整合爛尾樓的資產,可以優化項目的資產結構,提高項目的價值和盈利能力,這可能包括對土地、建筑物、設備等資產的評估和出售,以獲取資金用于項目的繼續建設。債務重組是指對破產地產項目的債務進行合理安排和處置,這包括與債權人協商,制定還款計劃,優化債務結構,降低債務成本,以減輕開發商的財務負擔,為項目的拯救提供資金支持。為了成功實施資產重組和債務重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建立健全的資產和債務評估體系,對項目進行全面、準確的評估;加強與債權人的溝通和協商,爭取得到債權人的理解和支持;尋求政府、金融機構、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的支持和參與,共同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和資金使用方案,確保資金用于項目的繼續建設和經營[4]。
3.6 與其他開發商或投資者的合作模式探討
針對爛尾樓的破解方法,與其他開發商或投資者的合作模式探討是一個可行的方向。首先,與其他開發商或投資者合作可以增加項目的資金來源,加快拯救進度,可以通過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聯合開發等方式進行合作,共同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其次,在合作模式中需要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達成共識,制定合理的合作協議和合作方案,合作各方需要加強溝通和協商,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確保合作項目的風險可控。此外,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或專業機構,對合作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資金使用合規、透明,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濫用。需要加強溝通和協商,明確責任和權益,制定合理的合作協議和方案,以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確保各方權益不受侵犯。
3.7 加強社會參與
首先,加強社會參與。業主、政府、金融機構、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到項目的拯救進程中來,各方需要加強溝通和協商,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制定合理的合作協議和合作方案。其次,通過利益相關者的協商解決,可以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達成共識,推動項目拯救進程。這需要各方積極參與和支持,共同推動項目的拯救工作。此外,對于爛尾樓,需要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確保資金使用合規、透明,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濫用。通過加強溝通和協商,明確責任和權益,可以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
3.8 引入社會資本
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可以增加項目的資金來源,加快拯救進度,推動項目的繼續建設和經營。首先,需要積極尋找和篩選合適的投資方,包括其他開發商、投資者、金融機構等,了解其投資意愿和能力,并與其進行溝通和協商,達成合作協議。其次,合作協議中需要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制定合理的合作方案,包括資金使用、項目進度、風險控制等方面,各方需要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確保合作項目的風險可控。最后,需要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確保資金使用合規、透明,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濫用,政府、金融機構、業主等利益相關方需要加強溝通和協商,共同推動項目的拯救工作。引入社會資本是拯救爛尾樓的重要方法之一,需要積極尋找和篩選投資方,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3.9 與業主、供應商等建立協商解決機制
業主和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是項目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利益和項目的發展密切相關。需要積極與業主、供應商等進行溝通和協商,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協商達成合作協議,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制定合理的合作方案,以推動項目的拯救進程。在協商解決機制中,需要保證公平、公正和透明,確保各方權益不受侵犯。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加強合作,才能成功拯救爛尾樓。
4 結語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少項目因各種原因最終破產爛尾,拯救這些項目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拯救爛尾樓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資金問題、化解利益沖突、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等。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項目重新煥發生機,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對于未來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各方需要提前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鎮森. 房地產破產重整項目開發實踐探索[J]. 建筑經濟,2022,43(7):53-60.
[2]戚泥蓮,樊金鋼. 綜合手段推進“爛尾樓”復建[N]. 黑龍江日報,2008-02-29(009).
[3]胡衛華. 消滅城市爛尾樓[J]. 中國房地信息,2005(8):39-41.
[4]蒙建華,宮振華. 讓“爛尾工程”早日起死回生——濟寧市停緩建項目情況調查及對策建議[J]. 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02(11):24-25.
[作者簡介]駱旦,男,浙江諸暨人,諸暨市房地產管理中心,中級經濟師,本科,研究方向:房地產行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