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錟 劉世明
摘?要: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農產品的冷鏈物流近年來發展迅速。由于農產品冷鏈物同其他物流形式具有顯著不同的特征,從而其評價體系的構建具有相應的特殊性。為了實現兼顧短期商業利益和長期環境效益的綠色冷鏈物流,需要基于科學的權重確定方法提出特定的綠色冷鏈物流評價體系。本文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特點基礎之上,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各類權重確定方法。作為案例,本文介紹了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在蘇州市、臨沂市和湖南省的應用。最終,筆者綜合以上案例,提出了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展望。本文可以輔助相關行業人士快速捕獲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的主干脈絡。
關鍵詞: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指標體系;權重確定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13
1?綠色冷鏈物流的概況
1.1?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定義和特點
農產品冷鏈物流與其他產品的冷鏈物流和普通貨物物流相比,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這是由于農產品生產的特殊性和其具備的生物化學特性所致。相比于常規工業制成品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各個環節尤其在溫度條件和時效性上具有更高的要求,導致投入費用、維護成本和能耗較高。相比于藥品冷鏈物流,除了對低溫運輸環境的要求,農產品冷鏈物流還具有周期性和分散性特點(陳業紅,?2017)。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主要特征如下。
配送活動的周期性。農產品養育以月為計量單位周期漫長,而收獲時間基本固定,導致農產品上市的數量和種類具有較為明確的淡季和旺季。同其他工業制成品(如藥物、生物制品)的冷鏈物流相比,農產品冷鏈物流具有顯著的年度周期性。
配送對象的易腐性。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配送對象是生鮮產品,這些產品易腐爛且不易保存。任何物流過程中的溫控異常都可能導致商品損耗,對配送對象的品質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溫度控制是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第一要素,也是相對于普通物流產生額外成本的環節。
配送服務時效性。農產品冷鏈物流對保鮮度要求極高,因此整個物流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時間都應盡量縮短,以確保配送對象的品質。高效的物流節點銜接、便捷的交通以及良好的路況是確保時效性的關鍵條件。配送服務的時效性同配送對象的預期價格也高度相關。
配送對象的多樣性。農產品具有較多的SKU,常見的初級農產品包括各種煙茶葉、食用菌、瓜果蔬菜、花卉苗木、藥材、糧油作物、肉類和水產品等。不同的種類對溫度控制、濕度控制、時效性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想要提升冷鏈物流效率,需要對運輸過程中配送對象的物理分區有精細的規劃。
配送活動的高投入高成本性。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商運營的基本條件遠高于普通物流服務商,該類型的冷鏈物流需要具有較高技術實力的團隊,專門設計的溫控元件和冷藏冷凍設備,調試良好的運輸載具等。大量前期投入和資質審評是滿足這些要求所必須。然而物流行業的毛利潤較低,回本時間較長。除此之外,冷鏈物流的日常運維成本和能耗也高于普通物流服務商,加劇了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活動的高投入高成本性。
1.2?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
1.2.1?評價指標體系選取的原則
指標體系是為了完成一定評估或研究目的而由多個可能相互關聯的指標的集合(王璐,龐皓2007)。構建指標體系不僅涉及具體指標的選擇,還需要確定指標之間的關聯,所謂指標結構。21世紀以來,國家的發展面臨日趨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合適的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評價體系亟待提出。綜合多方觀點,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李東,陳國宏.2019;王璐,龐皓.(2007);趙芳妮2015)。
科學性。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需要基于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例如經濟學、管理科學、運籌學、運輸工程等,指標能夠定量就不要僅僅滿足于定性。物流一線場景中,評價指標相關數據的搜集往往較為困難和繁瑣,涉及多種傳感器硬件、數據處理軟件和人工評判等,指標體系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實踐可行性。在評價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商時要確保具備橫向和縱向可比性,具備可重復性,具備實際可操作性。最好能提出相應的SOP(標準作業程序),從而使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踐更加穩健,降低部署成本。
全面性。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體系由多個環節組成,涉及多主體,多個主體和環節之間關系銜接點帶有不確定性,是典型的復雜系統。因而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需要充分反映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的多個主體和環節,同時評價企業短期利益和社會長期利益。在實現全面性的同時,要盡可能降低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從而降低指標體系部署的成本,提升指標體系的權威性。
目的性。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評價體系的選取要同“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高度相關。一些大眾關心但是關聯性不強的體系應選擇屏蔽。將要選取的指標要能衡量待測服務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成熟程度和效率、指出待測服務商對環境保護產生的影響。從而揭示待測服務商存在的優勢和不足,通過基于指標體系的問題識別和解決,最終可以輔助實現綜合考慮多個指標的全局優化。理想情況下,可以同時照顧到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商業收益,同時將對資源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綠色發展。
1.2.2?如何確定冷鏈物流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
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由多種異質的定性或定量,確定或模糊的指標組成。為了將這些指標匯總成可用來橫向和縱向比較的單值分數,常規的回歸判別等方法難以直接使用來確定各項權重?;诖_定權限時不同來源的原始數據,可以分為三大類權重確定方法:主觀賦權、客觀賦權和組合賦權。
(1)主觀賦權法。
主觀賦權法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方法,比較成熟,利用專家主觀對各指標重要性的評估來賦予權重。常見的方法有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二項系數法、環比分析法等。
(2)層次分析法(AHP)。
對于難以量化的問題,我們可以考慮層次分析法。這種方法通過決策因素的兩兩比較在疑難的決策問題中引入量化分析的手段。這些兩兩比較的可量化偏好信息就是分析決策的數據基礎??梢?,這種方法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結合使決策過程具有良好的結構。層次分析法的具體賦權步驟如下:
①構筑待決策問題的分層結構。將復雜的待決策問題細分為多個因素組分,并按照層級關系組織,構筑層級結構。
②構造兩兩比較矩陣。兩兩比較每對因素,確定因素二元組的相對重要性,構造兩兩比較矩陣。
③評估一致性比例CR=CIRI。根據計算結果,判斷兩兩比較矩陣的一致性程度,當CR<01時,常認為該矩陣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則應當進行適當修改。
④算出每層因素對總目標的權重分配,即為層次總排序。并相應地開展一致性檢驗。
AHP在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分配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它具有以下優點:系統性——將決策對象視為系統,并將其分解為合理的層次結構,有助于問題的理解和解決;實用性——將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能夠處理一些傳統數值優化方法難以直接適用的問題,顯著提升了其應用場景;簡潔性——經過層次結構的梳理后,計算簡單,結果明確,便于決策者學習和掌握。然而,AHP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例如它只能從現有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難以生成新的方案。同時由于其定性成分往往高于定量成分,有時不被數值分析的專家認可。
1.2.3?德爾菲(Delphi)法
Delphi法,亦稱為專家調查法,最早是由赫爾姆等人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隨后在50年代經過蘭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進一步完善。此方法重點在于獲得同領域不同專家之間獨立的權重判斷?;谶@些獨立權重進行綜合分析,獲得最終的權重值。Delphi法賦權的具體步驟為:
準備階段:確定取值范圍和相鄰權數的差異(權數躍值);編制權重系數選擇表和選擇說明
選擇階段:挑選認真負責并且具有權威和代表性的領域專家。督促專家們迅速熟悉評價標準和評估過程,以確保他們對這些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專家們將在仔細考慮各項指標和因素之間的差異后,以獨立的方式進行選擇,并將他們的選擇結果填寫到“權重系數選擇表”中。這個過程要求專家們審慎權衡不同的因素,確保他們的選擇是準確和可靠的。。
處理階段:在處理階段,對各位專家的選取結果進行加權平均,以獲得最終的權重。計算公式為:x-=∑xifi∑fi,其中x-表示某個指標或因素的權重,表示各位專家所選擇的權重系數,fi表示權重系數的頻數。
主觀賦權嚴重依賴于專家對特定賦權問題的認識程度,主觀性強。易導致在相同專家不同問題間的可比性差,相同問題不同專家之間可重復性差等問題。
1.2.4?客觀賦權
考慮到主觀賦權可能存在的問題,人們開始提出客觀賦權法??陀^賦權法的權重集合是由實際數據生成的,該數據反映了各項指標在賦權方案中的重要性。指標的具體權重往往和反應差異的某種量值有關,這種量值往往被精心設計,有一定的物理學和統計學基礎。常見的客觀賦權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
1.2.5?主成分分析法(PCA)
主成分分析法并不直接進行決策,而是主要用來問題簡化,從而輔助實現高效決策。其方法是通過將多個相關的指標線性組合為少量正交的新指標來實現。新指標的數目往往遠小于原有指標的數目,從而將決策問題大大簡化。
1.2.6?熵值法
從決策實務來看,熵值法比PCA用途更廣。熵值法使用指標的混亂(變異)程度,即信息熵來確定權重的數值。指標的信息熵越小,則變異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更多,從而在決策中更應該起到重要的作用;反之亦然。這就是熵值法的基本邏輯。熵值法賦權的流程如下:
①數據標準化:將各個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避免指標自身尺度對賦權過程的影響。對于k個指標X1,X2,…,Xk,其中Xi=xi1,xi2,…,xin。那么標準化后的Yij=Xij-min?(Xi)maxXi-min?(Xi)。
②對每一個指標算出各自的信息熵:根據信息論的定義,一組數據的信息熵為Ej=-lnn-1∑ni=1pijlnpij。
③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已經計算各個指標的信息熵為E1,E2,…,Ek,則各個指標的權重為Wi=1-Eik-∑Eii=1,2,…,k。
熵值法具有客觀性和適用性廣泛的特點,可以額外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其他賦權方法共同使用。然而熵值法通常將不同變量的信息熵獨立計算,忽略了指標之間相互關聯的特點。此外,熵值法的結果嚴重依賴輸入的決策矩陣,對于同一賦權問題同一指標集不同來源的決策矩陣,往往難以產生可復現的熵值法結果。
1.2.7?主客觀賦權
客觀賦權法和主觀賦權法各有優劣,將兩者綜合的主客觀綜合賦權法應運而出。這種方法被認為可以整合主客觀的優點,消弭缺點,從而實現更可靠的決策。主客觀綜合賦權法分多種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線性加權法和灰色關聯法等。
1.2.8?線性加權組合法
該方法往往需要將一個主觀賦權法和一個客觀賦權法的結果進行線性組合。層次分析法(AHP)是一種利用決策專家主觀意見發展起來的定性定量賦權方法。而數據包絡分析(DEA)是一種基于相對效率發展起來的一種客觀賦權方法?;贏HP和DEA線性加權組合方法賦權的具體流程為:
①基于AHP法算出權重,得出權重為αi(i=1,2,…,n)。
②基于DEA算出權重,建立DEA模型,求解模型對應的線性規劃問題,求解出最優效率評價指數,得出權重βi(i=1,2,…,n)。
③組合方法賦權:利用公式φi=θαi+(1-θ)βi。進行線性加權,得到最終組合權重。
1.2.9?灰色關聯法
灰色關聯法賦權的過程涉及一個關鍵的比較過程和一個重要的概念關聯度。首先將基于經驗的各專家權重判斷和某一個專家判斷的最大值進行比較,從而獲得專家間權重的差異程度?;诖瞬町惓潭人愠鰧<议g經驗判斷的關聯程度。這種關聯程度就是關聯度。關聯度和專家之間判斷的一致性呈正相關。對于較大關聯度的指標,我們會給此指標賦予更高的重要性。該方法的具體實現流程為:
①確定用來評級的各個指標:邀請不同專家基于經驗賦予權重,組成各個權重各個專家的經驗判斷矩陣Xn×m,其中n代表不同專家,m代表不同指標。
②選擇參考的數據列:將經驗判斷矩陣X中最大權重作為參考權重值,各個專家的參考權重值均賦給此值,構建參考數據列X0。
③求解各個指標列和參考
2?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體系的應用實例
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體系已經在全國各個地區得到了應用,下面介紹該體系在江蘇蘇州市、山東臨沂市和湖南省的應用。
2.1?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評價體系在江蘇蘇州市的應用
得益于蘇州優質電商基礎和便利的水陸空交通,蘇州市近年來在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蓬勃,涌現了一大批冷鏈物流從業企業。眾品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是蘇州市冷鏈物流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可以提供涵蓋供應鏈金融和咨詢、集采分銷、溫控倉儲運輸、城市分撥配送等一條龍服務。陳業紅(?2017)選取了財務維度、客戶維度、內部流程運作維度、學習成長維度和綠色環保維度共5大一級指標,使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賦權,使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來整合,對眾品冷鏈的目前運營情況作了績效評價。最終發現該公司客戶維度得分較高,財務維度、內部流程運作維度、學習成長維度一般,但是綠色環保維度較差。正是由于新提出的綠色環保維度,使該公司的綜合得分回歸一般等級,而不會因為其他非綠色因素獲得較高評級。
2.2?冷鏈物流評價體系在山東臨沂市的應用
相比于電商和物流高度發達的蘇州市,對于山東臨沂市,該地區農產品冷鏈物流評價體系和蘇州有所不同。山東臨沂市素有北方“物流之都”的美譽,但是長久以來臨沂市只注重常規工業制成品或小商品的商貿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在整個行業占比不高,發展不夠充分。
龐夢琪和馮淼(2021)遵循全面性、科學性、目的性等原則選取了政策因素、經濟因素、人才因素和技術因素在內的共5大一級指標。使用層次分析確定權重,對該市整體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運營現狀進行了權重排序。根據權重排序,作者發現影響臨沂市冷鏈物流的關鍵一級指標為人才和技術。更細致地觀察二級指標,作者發現物流運作流程是否足夠專業是最重要因素。其他具有較高優先級的因素分別為人才引進和激勵措施、技術水平、物流相關專業等。據此兩位作者提出企業加大技術研發來降低成本、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健全冷鏈物流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入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和搭建產教融合育人平臺在內的5大建議。同蘇州市的發展建議相比較,臨沂市和蘇州市具有相似的發展方向,但是由于臨沂市自身農產品冷鏈物流較為薄弱的特點,臨沂市可以考慮引入和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
2.3?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評價體系在湖南的應用
湖南省是農業人口大省。2022年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601億元,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5773萬噸。但是冷鏈物流普及度不高,水產品、肉類、果蔬冷鏈流通率低于全國平均,僅為18%、15%、和6%。此外農產品普遍具有較高損耗率(>17%)。湖南省可以視為農業發達但冷鏈物流薄弱的內陸省份代表。
趙芳妮(2015)依照全面性、科學性、目的性、可量化可操作性共4大原則,選取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環境、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農產品冷鏈物流涉及效益、運作流程專業度、綠色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綠色物流環保度在內的6大一級指標,使用層次分析確定權重,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整合,對湖南省冷鏈的運營現狀進行了績效評價。各項指標的打分數據通過對本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研究者、企業管理層、一線從業人員和政府監管部門進行調查問卷獲得。最終發現:雖然企業和政府已經開始高度關注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的發展情況,相應一級和二級指標得分較高,但是由于不全面的體系、不完整的標準、力度不大的技術研發和部署等因素,最終使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在湖南本省得分較低。立足于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打分體系分析,最終論文作者提出了優化綠色冷鏈物流系統、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技術水平等建議。
3?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體系展望
基于以上對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內涵、選取方法、權重確定方法和幾個代表地區的應用的描述。筆者對農產品綠色冷鏈物流評價體系的應用有如下展望。
農產品冷鏈物流評價體系的構建要深入結合環保因素,添加綠色指標。隨著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物流平均能耗的逐年提升,除了企業運營自身效率指標,綠色指標在對冷鏈物流的評價中的作用日趨重要,一方面是政策法規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農產品冷鏈物流評價體系的構建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區域的物流體系自身特點選擇不同的因素,賦予不同的權重。不同區域產業分布和物流基礎設施發展階段不同,農產品冷鏈物流面臨的問題具有不同的優先級,從而不同區域評價指標及其權重也有不同。對于農產品產業和物流基礎設施均薄弱的區域,效率因素可能比環保因素更為重要;對于農產品產業和物流基礎設施均成熟的區域,環保因素應該深入介入。其他發展階段則需要基于專家建議,靈活選擇多種賦權方法,實現效率和環保因素的平衡點。
參考文獻
[1]龐夢琪,馮淼.基于AHP的臨沂市農產品冷鏈物流評價體系[J].物流技術,2021,40(12):7883.
[2]李東,陳國宏.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商選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市場研究,2019,(6):64–65.
[3]王璐,龐皓.綜合評價中的指標選擇方法[J].統計與決策,2007,(1):58–59.
[4]趙芳妮.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06).
[5]陳業紅.基于綠色理念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研究[J].東南大學,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