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秀
徐洪才是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著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大抉擇:開啟新一輪改革開放》《大轉型:探尋中國經濟發展新路徑》《變革的時代》等。他提出了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比如:政策推動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營造良好金融生態 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打造多樣性發展環境 讓民營企業“各就各位”等。近日,記者就如何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問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創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
徐洪才強調,要從整體上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有待各個方面的努力,大家共同發揮作用,齊心協力,多管齊下,但是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
“要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形成一個良好的公平競爭的環境,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這種一流的營商環境,這是一個根本性的保障。”徐洪才說,中小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加上還有不公平競爭的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很容易受到沖擊。所以,前提是要公平競爭。公平就是競爭性政策的基礎性地位要進一步落地。我們老是不講產業政策還有競爭性政策。其實,對外開放、市場準入都是公平競爭。國際上推行競爭中性的原則、公平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法律、法規、政策等方面,政府作用要進一步發揮,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同時,徐洪才也強調,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充分發揮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中介機構很多,有投資咨詢、財務顧問公司,還有一些會計、律師事務所等。這些機構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的經營者規范經營管理,幫助他們進行市場調查分析、風險管理,提供多方面的專業性服務。因為中小企業自己可能沒這個能力,它的專業性沒那么強,得有專門的人、有能人幫。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既要了解國家政策,順勢而為,這樣就可以分享政策的紅利,搭上順風車。還要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改善公司的治理水平等,這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借鑒,就是“借用外腦”。比如,有私營老板愿意花錢請人吃飯,但要說讓他花錢給公司請一個顧問,等于是他要花點錢買顧問服務,就舍不得了。他節約了小錢,但是賠了大錢。因為決策需要科學化,經營管理需要規范化,治理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融資難
“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是來自多方面的?!毙旌椴耪f,一是資金實力較弱;二是抗風險能力弱;三是缺少高素質人才;四是自身的經營管理不規范;五是外部環境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六是不公平競爭。這里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一些大企業店大欺客。有些人欠著錢,就是不給。
徐洪才認為,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不是中國獨有的。因為中小企業有它自身的特點,它比較脆弱、抗風險能力差。在這方面,政府應該給一些優惠政策。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金融機構要幫扶,要有所傾斜。但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機構,都不愿意給這類企業貸款,因為風險大。在融資方面,銀行要給它提供一些便利、便捷性的金融服務。
徐洪才表示,首先,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要在幫助企業融資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里面涉及到VC、PE以及天使基金。VC是創業資本,PE是私募,這些都是為起步階段、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股本股權融資的機構。其次,地方上的一些產權交易市場也要發揮作用。我們有三板、四板市場,場內交易我們有科創板、創業板,這些多層次的市場要產生聯動效應。區域性的那些股權交易市場、全國性的場內交易市場,還有VC和PE這些投資機構要聯動起來。政府也可以提供一些引導基金,參與PE和VC控制,予以配套,提供股權資本。這樣的話,就可以從提供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兩個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一個制度性的保障。還有稅收政策,對一些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微型企業,它本身就是小魚小蝦,要有一些稅收減免,這叫“放水養魚”,而不是竭澤而漁。最后,對一些創新創業的行為,不僅不收稅,財政資金還要給補貼。另外,大金融機構在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供一些供應鏈融資、商圈融資,因為中小企業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在一個一個生態鏈上,一個生態鏈里面總有一個大企業、龍頭企業,小企業都圍著他們轉,展開各種業務。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上,可以通過供應鏈融資和金融科技手段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資金支持。在申請小額貸款方面,比如30萬、50萬元,申請完錢就可以到賬了。而大額貸款周期長,三五天都貸不下來,也許一兩個月都搞不定。總之,金融融資大有文章可做,其中也包括融資擔保,還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工具,提供信用貸款。因為,你讓他抵押,他沒東西抵押;讓他擔保,沒人給他擔保。那么,如果你看好這個企業的前景,你就給他信用貸款,什么都不要就直接把錢貸給他。融資擔保也要發揮金融機構、企業和政府各自的作用。政府可以適當參與一點,風險共擔。我國各地也有這種地方政府的融資擔保平臺,雖然不能夠百分之百地承擔企業的風險,但政府承擔一點,企業承擔一點,銀行也承擔一點,就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問題。
“目前,從整體而言,中國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比較大,生產壓力比較大,以及上面提到的幾點挑戰,但這也是正?,F象?!毙旌椴耪f,現在有整個的宏觀經濟周期,且處在一個下行周期。咱們講天時、地利、人和。所以,這里面一定要關注外部的環境原因,還有內在因素。因此,我們應從內部找原因,從外部優化環境。比如,金融板塊,既要講營商環境的法律、法規、政策保障的問題,還要講金融創新。
進入資本市場需要靠自身實力
“中小企業要想在資本市場有所作為,還得靠自身的實力?!毙旌椴耪f,比如,你的企業要贏得天使基金,還有PE或者VC的青睞,你的企業情況就需要符合人家的條件。你的企業達不到人家的條件,人家也無法看上你的項目。要明白一個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徐洪才說:“當對方給你的企業提供融資的時候,他要考慮投資風險和回報。而你的企業涉及的項目需要滿足投資方的要求。所以,這本身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說白了,這也就是看你企業的項目有沒有吸引力,這才是關鍵?!?/p>
徐洪才表示,市場本身是一個競爭機制,優勝劣汰、生生死死,才是市場競爭的常態。因此,我們要遵循市場的規律,中小企業也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政策。同時,不斷地學習。要在經營決策中找準自己的位置,你能干什么事?你有什么專長?你的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在哪里?你要弄得明明白白,不要盲目決策,要量力而行。
徐洪才強調,中小企業的領導人以及經營管理者自己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要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整體素質。高層領導抓戰略決策把握方向,壓力山大,但是不必事無巨細,胡子眉毛一把抓。在中層執行層面,要敢于擔當,肩膀能扛得住事兒,腰桿子要硬、要直?;鶎印⒌讓拥膯T工要有共識。大家要齊心協力,各就各位,發揚工匠精神,改善整個組織體系的運營效率,在其位謀其政。
中小企業需要借力數字化平臺
“現在都在談數字化,社會上有一些數字化的平臺公司,中小企業可以借力,可以入駐這些平臺。比如,一些小的電商,在大的電商平臺上就能夠做出品牌、做出規模,實現業務量的爆發式發展。”徐洪才說,我國中西部地區大山深處的一些土特產,要利用電商,讓這些產品進入千家萬戶,擺到他們的餐桌上去。要做出品牌、做出規模,就要善于借力??總鹘y的方法,挨家挨戶去推銷,腿跑斷了、跑細了也推銷不了多少,但是你在網上發布,大家就都知道了,各種訂單會蜂擁而至,很容易做大做強。
徐洪才強調,在信息化世界里面,平臺公司很重要。平臺公司要負起責任,應對入駐的產品把好質量關,禁止假冒偽劣產品、劣質產品、山寨貨等進入,維護市場秩序。而中小企業一定要保證產品質量,并做好服務。有了品質,才有品牌。有了品牌,才有口碑。有些跨境電商,還有電商下鄉的不少成功案例。因此,中小企業要用好信息化手段。比如,直播帶貨很形象,東西賣的量大,就賣得便宜,賣得便宜就賣得多,這樣可以把平時肉眼看不見的那些商業機會建立于網絡空間,形成一個規模,積聚放大,形成“長尾效應”。那些“長尾”客戶好像每一個都很小,但是集中起來就不得了,每一個角落都能輻射得到,這個威力很大,也容易激發一些年輕人創業的激情??傊行∑髽I的發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但做好產品的品質、品牌和服務是不可或缺的。
本期人物:
徐洪才,著名經濟學學家,經濟學博士、教授、研究員,任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CCTV特約經濟評論員,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財經頭條首席經濟學家,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國資委商業發展中心首席戰略顧問,EMBA國際聯盟首席專家,被中國新聞社評為2016年度中國十大“最靠譜”經濟學家。著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大抉擇:開啟新一輪改革開放》《大轉型:探尋中國經濟發展新路徑》《變革的時代》《大國金融方略:中國金融強國的戰略和方向》《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與監管研究》等10余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