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瀚文
國際可可組織(ICCO)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可可年度產量預計同比下降11%。
最近一段時間,烘焙從業者又多了一個“甜蜜的難題”。繼高筋面粉、黃油、淡奶油等烘焙常用材料接連漲價之后,作為制作面包、甜品重要原材料的巧克力價格也“起飛”了。
“巧克力價格漲瘋了”“現在囤還來得及嗎”“每個烘焙人都在討論巧克力”“對不起,我們要下架夢龍球”……近日,巧克力價格“狂飆”成了烘焙行業的熱門話題。
“我們常用的可可百利巧克力價格已經翻倍,法芙娜、嘉利寶等品牌的情況也差不多。”針對巧克力漲價一事,北京網紅甜品店NiNiNi Dessert Kitchen日前向消費者致歉,稱其目前保持巧克力甜品的主要原料、用量及價格不變,但將裝飾片替換為國產純可可脂巧克力。
在北京、杭州等地經營的福叁也被巧克力“扎心”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其供應商暫時還按照原價供貨,但已出現部分缺貨現象。對于可以預見的漲價,其表示日常經營一定會受到影響。
“我們的每一款甜品其實都有巧克力成分,現在夏季的第一波甜品馬上就要上架了,如果單純因為巧克力漲價而調整產品結構,對我們來說壓力更大。”該負責人說。
在上海從事私房烘焙行業的朱女士表示,對小本經營的個人工作室來說,可可粉、巧克力醬等原材料突然間“身價倍增”,會導致其利潤明顯降低甚至是“掙不到錢”。但如果漲價,又擔心私域消費者會隨之流失。因此,她打算在用完手頭的存貨后,暫時下架巧克力爆漿蛋糕、夢龍卷等部分“含巧量”較高的產品。
據了解,全球約2/3的可可產于西非地區,主要生產國包括科特迪瓦和加納。但近年來,西非干旱、大風等極端天氣頻發,導致可可產量持續下滑。例如,受到氣候和病蟲害等因素影響,科特迪瓦和加納已調低了今年的生產目標。
國際可可組織(ICCO)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可可年度產量預計同比下降11%。隨之而來的是,國際可可期貨價格經歷了增速超越黃金的“歷史性暴漲”。
今年4月,美國紐約可可期貨價格曾創下每噸12261美元的新高,而去年同期價格僅為3000美元左右。
有分析師認為,西非地區近期降雨情況對中期收成的前景有所改善,但可能仍不足以完全填補供應缺口,可可短缺的問題尚未結束。
國聯期貨研究所農產品事業部分析師徐遠帆表示,短時間內科特迪瓦和加納的可可產量很難恢復,盡管巴西或厄瓜多爾等其他生產國希望增加產量,但新種植的可可樹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結出果實,因此,可可供需結構將在近幾年處于偏緊狀態。
從原材料可可供應持續受限,到巧克力生產商紛紛上調價格,鏈條末端的烘焙從業者未來仍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在成本挑戰下,如何讓消費者接受漲價,或者對產品類型、配方等進行調整,亟須從業者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