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
隨著航空機場、旅游酒店和餐飲業的恢復、預制菜品和快餐的興起和普及、老年人口的增加,未來我國雞肉消費增長的空間巨大。
涉足肉雞賽道的上市企業保住了2023年的業績。截至目前,圣農發展、民和股份、益生股份等龍頭企業均已發布公告稱,2023年收入、利潤實現雙增長。但是,近兩個月,肉雞價格再度出現下探。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一段時間肉雞養殖仍預期虧損。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肉雞養殖虧損或將持續出現,相關企業仍需降本增效。
價格下探何時休
肉雞企業能穩住2023年業績實屬不易。根據財報,2023年,圣農發展營收、利潤分別增長9.93%、61.66%;益生股份實現利潤5.41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民和股份雖然仍虧損超過3億元,但同比減虧14.54%;仙壇股份雖未發布年度業績報告,但其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預計實現凈利潤2.25億至2.6億元,同比增長75.29%-102.56%。
肉雞企業的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禾豐食品在解釋過去一年肉雞行業情況時表示,2023年肉雞價格呈現前高后低走勢,肉雞分割產品上半年價格大幅上漲,下半年則整體較為低迷。
具體來看,第一季度肉雞分割品綜合售價大幅上漲,第二季度快速回落,第三季度小幅反彈后重新走弱,第四季度跌至低位。
值得關注的是,自今年3月以來,肉雞價格再度下跌。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的分析師表示,4月肉雞市場供需矛盾仍舊突出,肉雞價格(均價)仍有下滑的可能,預期環比降幅為2%-3%。
益生股份對2024年的肉雞行業行情表示樂觀,其表示,我國禽肉消費量占肉類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人均雞肉的消費量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肉雞產業具有節水、節糧、節地的特點,雞肉具有“一高三低”的營養特點,隨著航空機場、旅游酒店和餐飲業的恢復、預制菜品和快餐的興起和普及、老年人口的增加,未來我國雞肉消費增長的空間巨大。
前景廣闊
多家肉雞上市企業已經向熟食、預制菜領域延伸業務。
民和股份表示,公司熟食及調理品的產量不斷提升,其中濰坊子公司已實現滿產,后續兩條生產線已有增產計劃。杭州的電商子公司已在天貓、抖音、快手、京東、小紅書等主流平臺設立旗艦店,進行產品銷售和品牌推廣。
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文杰認為,隨著預制菜產業的快速崛起,作為重要原料的雞肉需求量隨之快速增加,肉雞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23年底,溫氏股份與紫燕食品二度合作,約定“四年長期承諾+成本定價”。紫燕食品表示,與溫氏股份、新希望、中糧集團就整雞、牛肉、鴨副產品等主要原材料供應建立合作,能夠降低成本。
益生股份認為,消費者生活節奏的加快,推動外賣產業發展以及預制菜品的興起和普及,這會進一步帶動雞肉消費增長。
圣農發展表示,“更懶”“更忙”的社會現狀激發了消費者對方便美食的購買需求。2023年預制菜行業規模達5225億元,預計未來會繼續保持一定增速,公司面向消費者的食品業務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仍在規劃增加產能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3月肉雞整體養殖虧損約為1.19元/只,環比跌幅為155.35%,同比跌幅為155.46%。綜合飼料和雞苗成本來看,4月出欄肉雞對應的雞苗及飼料價格雖有所下滑,但降幅有限。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國雞料比價為2.13,當周環比下降0.47%。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
值得關注的是,在當前的行情下,肉雞企業仍在規劃增加產能。根據財報,圣農發展2023年支出17.65億元用于繼續擴大產能版圖,目前自有白羽肉雞養殖產能超7億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產能合計超過50萬噸。民和股份在對投資者的回復中表示,公司80萬套種雞項目正在建設中,已經部分投產;“年孵化1億只商品代肉雛雞孵化廠建設項目”也基本建設完畢。仙壇股份表示,公司在諸城的項目正在建設。二期工程的屠宰加工廠廠房已經建成,目前設備正在安裝,二期工程養殖用地已到位的土地也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