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醫療改革持續推進,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醫院對提高餐飲保障和食堂管理水平也越來越重視。后勤服務作為醫院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條件,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良好的醫療服務離不開廣大員工的支持,醫院員工食堂作為醫院后勤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餐飲水平好壞,直接影響醫院的安全穩定和建設發展。基于現在醫院員工食堂現狀,結合醫院員工就餐需求,食堂智慧化建設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1.當前醫院員工食堂建設現狀
當前,醫院員工食堂一部分已經采取自助餐模式,但大部分還停留在窗口運作模式,工作人員在食堂現場選擇想要的菜品,由食堂工作人員打菜后人工計價并進行刷卡,極大地消耗了服務人員的精力。此外,在日常運作中,受生活水平提高、外賣行業崛起、健康理念普及等各種因素影響,人們對餐飲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員工食堂運營質效與員工日益增長的就餐需求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員工食堂成為醫院員工投訴的重災區。員工食堂就餐人員的意見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 菜品種類亟需豐富
近些年,外賣行業發展迅速,由于其菜品種類齊全、選擇范圍大、送單速度快、能夠送到家門口的優點,網上點外賣已成為越來越多人日常生活的新習慣、新方式。與外賣種類越來越豐富的現狀對比,近些年,員工食堂未有大的革命性變化,菜品質量和菜品口味提升不顯著,菜品種類、樣式單一,變化不明顯。醫院員工來自五湖四海,年齡跨度大,口味差別顯著,眾口難調,長期在食堂吃飯,也容易出現對于同種口味吃膩的現象,對食堂滿意度造成了極大影響。
1.2 服務質量亟需提升
近些年,餐飲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各類型種類、風域口味的餐廳、飯館快速迭代,越來越多的餐廳、飯館在比拼菜品口味和菜品價格的同時,把服務質量作為比拼的另一大特色,顧客群體在潛移默化中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流的服務質量也成為越來越多人對醫院員工食堂的期許。與此相對應,醫院員工食堂保障人員多、范圍廣,但受人員限制、成本控制、競爭不足等因素影響,不可避免地出現排隊時間長、打菜慢、上菜慢、桌面清潔低效的情況,服務質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1.3 健康理念亟需更新
近些年,均衡飲食、運動健身理念深入人心,手機點餐、運動檢測、定制食譜、飲食分析等手機APP軟件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健康的飲食,更注重膳食的科學搭配和每日熱量的攝入。但是醫院員工食堂還跟不上大家的健康生活理念,關注重點還停留在食品安全上,對飲食搭配、減脂餐的關注還不夠。
1.4 管理手段亟需創新
近些年,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明廚亮灶”,確保餐食全程可控、全程可溯。但是部分醫院員工食堂對原材料出入庫、菜品管控、菜譜制定還處于“紙上作業”時代,管理質效取決于食堂骨干的經驗發揮,數字化、網絡化管控手段應用普及還不夠,科學、先進的技術手段與管理理論作用發揮不明顯。
2.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必要性
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是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將先進的科技手段、管理理念和食堂基礎設施進行有機融合,大幅度提升醫院員工食堂管理、服務水平,提升醫院員工就餐滿意度。
2.1 進一步豐富菜品種類
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后,相比于目前每月或每半年一次的伙食滿意度測評,通過手機APP端點餐可實時組織大家進行就餐反饋,反饋可以精準到每餐的每一道菜品;通過對醫院員工每日就餐情況及食物殘留情況的統計,對不同科室、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的人群飲食習慣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統計,通過人工智能分析技術,便于更加精準掌握大家就餐需求;考慮原材料價格、天氣變化、員工偏好等情況使用智能算法制定每日菜譜,改變每周菜譜重復的現狀,讓菜譜制定更加符合醫院員工需求。另外,通過大數據技術,可跟蹤近期流行的菜品,定期將當季流行的菜品納入食堂菜譜庫,不斷豐富菜譜種類。
2.2 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后,食堂能提供給員工更加溫馨的就餐環境,員工在品嘗美味菜品的同時,就餐心情也會更加的愉悅。食堂管理員可以通過食堂智慧系統對員工每餐消耗菜品情況進行更加精準的統計,更加精準地掌握食堂員工口味偏好情況,更加及時地調整食堂菜譜,在做到不重樣的同時,更加精準地符合員工口味需求。傳統的食堂工作中,需要專門的人負責餐卡充值和刷卡,通過使用人臉識別或小程序掃碼等智能刷卡系統,實現線上充值,餐卡充值人員和刷卡人員都可以從原有工作中脫離出來,參與其他工作,這也能夠在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提高服務質量。
2.3 進一步更新健康理念
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后,通過終端采集設備對員工每日就餐情況進行統計,精準測算員工每日各類能量攝入值。員工可實時查詢自身就餐情況,及時掌握每日肉、蛋、奶攝入量,特別是對于偏重人群,掌握每頓飯的能量攝入值,更有助于體重的控制。對于對高蛋白等敏感人群,借助食堂智慧化系統,能在餐前就對員工誤打菜品進行及時提醒,防止過敏、腹瀉等情況發生。
2.4 進一步創新管理手段
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后,食堂管理從過去的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由過去的經驗型向標準型轉變,由過去的人工型向智能型轉變,食堂管理的重心從菜品口味和安全向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轉變。還可以通過采用智能倉儲管理系統,對食堂食材出入庫管理有了更加精準的掌握,并結合網絡大數據,對進菜時機、進菜量有更加精準、更有經濟效益的測算,在提供更高質服務質量的同時,也為食堂運營者提供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3.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的幾點考慮
醫院員工食堂智慧化建設,就是樹牢“以人為本”的理念宗旨,創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流程,降本增效,在提供安全美味的菜品的同時,為就餐者提供更好的就餐體驗。
3.1 科技賦能? 引入先進技術手段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物聯網、5G技術、智能識別、大數據等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手機點餐、外賣到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在醫院智慧食堂建設過程中,要主動引入成熟管理技術和智能炊事設備。通過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將過去卡片識別轉變為人臉識別和二維碼識別,將窗口打菜轉變為自助打菜,將人工計價轉變為智能識別計價,大幅壓減食堂服務人員,更好地提升醫院員工食堂就餐體驗;通過手機APP推廣,讓每名員工都能參與食堂菜譜制作、口味調整和伙食調劑,并能結合加班、值班情況,提前預定加班、值班餐,提升醫院員工參與度和伙食選擇權;通過收集統計每名員工在食堂就餐情況,從打菜情況到飯菜剩余情況,分析人員菜相偏好、口味偏好及每日攝入能量情況,結合每人身體情況,進行預測提醒,也能夠督促工作人員減少浪費行為;通過大力引入智能化的炊事設備,如自動洗菜機、自動削皮機、自動切菜機、炒菜機器人、自動掃地機器人,減輕食堂后廚人員工作壓力,將食堂員工的工作重點和重心轉變為菜品質量提升和服務質量提升。
3.2 體系建設 融合現有業務系統
當前,醫院醫療系統網絡化水平都有顯著提升,掛號、就醫、結算均能實現網上辦理,門診、檢查、住院數據均能實現聯通。醫院食堂智慧化建設要注重與醫院現有信息體系進行融合,如醫院門禁系統、財務系統、薪資系統、人事系統,避免各業務系統條塊分割。在推進食堂智慧建設時,要加強與醫院已有信息系統的體系融合、數據共享,避免數據庫重復建設,解決實際運行中存在的交叉重復、口徑不一,減少管理人員工作量和資源的浪費,提升醫院日常管理的高效運行和制度規定的剛性落實。食堂智慧體系與醫院現有的信息體系之間的融合不是簡單、機械的疊加,要借助大數據、5G+等技術對相似業務和相似職能進行整合,以人為本優化業務流程,以更加高效、協同、安全的運行模式提升人員就餐體驗,提高單位整體建設質效。
3.3 硬件升級 打造舒適就餐環境
當前,醫院食堂環境裝修普遍老舊,室內布局、裝修風格、燈光設計與社會上的“星級餐廳”“網紅餐廳”相比差距較大。在食堂裝修中,要立足“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一是要合理進行空間布局,按“明廚亮灶”標準進行改造,對打菜區域設置、餐桌和調料臺擺放精心研究,布局設置要側重于方便大家就餐;二是要科學搭配食堂內部色彩色調,營造溫馨氛圍,對燈光利用與餐具挑選要與食堂內部色彩協調,提升人員就餐舒適度。此外,要重視食堂文化宣傳,打造單位內部的特色食堂文化,讓大家既吃得安心、放心,更吃得開心;還要常態培養員工節約習慣,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食堂就餐氛圍,大力宣傳“光盤行動”和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等就餐行為。
結語
通過建設智慧化食堂,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智能化手段,打造溫馨的就餐環境,提高員工餐廳餐飲保障水平,可以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進而影響傷病員的就醫感受,也能提升整個醫院的正常運行和運轉效率,不斷提高醫院高質量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