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佾篇
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p>
【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是參照夏朝和商朝制定的,其內容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主張遵從周朝的禮儀制度。”
【評析】孔子認為,歷史是不能被割裂的,后一個王朝必然承繼、沿襲前一個王朝的文化、禮制等。遵從周禮是孔子的基本態度,但并不是絕對的。在孔子看來,周朝借鑒了夏、商兩朝千余年的文明成果,又通過改革和創新,開創了屬于自己的禮制文化,形成了完備的禮法制度。不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周禮都要比前朝更加完善,這也是孔子對周禮贊賞有加的原因。
子入太廟,每事問?;蛟唬骸笆胫^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弊勇勚?,曰:“是禮也?!?/p>
【譯文】孔子進入太廟,遇到每一件事都會仔細詢問。有人說:“誰說鄹邑大夫的兒子懂得禮儀呀?他進到太廟里,每件事都要詢問別人。”孔子聽到這話后,說:“這正是禮?!?/p>
【評析】孔子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里遇到每件事都要詢問別人。因此,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并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別人請教,不以為忤,亦不以為恥,這體現的正是禮??鬃舆@種“每事問”的行為體現了他謙遜好學、虛心求教的美好品格。同時也說明了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度。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p>
【譯文】孔子說:“比射箭,主要不是看是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為不同的人力氣大小不同,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則。”
【評析】“射”是周朝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于周禮的內容之一??鬃釉谶@里說明了射禮所重之事在于射中目標,而不在于射穿箭靶的皮革。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射箭,其實是一種比喻,因為古時射禮所行之道在于觀人品行,注重養德。只要肯學習有關禮的知識,不管學到什么程度,習禮之人都是值得被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