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飛
天空時常是靜寂的,地上才顯得安詳。小孩子相信月亮里住著低頭做針線的老奶奶,那樣的老人既沉靜又慈祥,跟地上的老奶奶一樣。再多的星星聚在一起,也不是在開會討論,它們靜謐地發著光,一夜接著一夜,也不告訴孩子自己到底有幾顆。一,二,三……孩子小聲地數著,也不會大聲說話。此時,星空靜穆,尤顯幽深和神秘。
云朵在天上飄來飄去,時常也是靜寂的,人們才會有一顆悠然的心來想象它們的來去生滅,贊美它們不可言說的奇幻變化。云層怒而發聲,瓢潑大雨也是墜地的云聲,人們只好躲避起來,還關閉門窗,等于是封閉了與云對話的通道。云朵越安穩,它的形態就越完整,渾然而輕盈,踩著一縷輕風,就能走很遠。小孩子又把自己的想象力癡迷地放在云朵上,讓自己的夢像花兒一樣從云朵里長出來,然后一朵一朵地盛開。
萬物因為靜默而美好,春天的降臨也是這樣,“春來了!春來了!”這是人們看到春天的美好后,替春天喊出來的心聲,如果春天自己就會歌唱,還讓人們唱什么呢?據說,雨后春筍在個子猛長時會發出“叭叭”的響聲,也許是太痛快,也許是在喊疼,我沒有聽到過。然而,山林里的小動物一定聽到過,它們懷著對植物的敬意和喜愛,越聽越安靜。修長挺拔的翠竹從春筍里長出后,就不再發出聲響了,像其他植物那樣安定,只有風才能夠讓翠竹低吟,或者把它做成竹笛,在無聲的環境中奏響。是有人想把世界的悲傷、喜悅和奧秘吹奏出來,可是聽懂的有幾人呢?
在孩子喜歡的童話里,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像人那樣開口說話。也就是說,當孩子相信了,原本無聲無息的東西才會打破障礙,把謎底說出來。如果孩子不相信,一塊石頭永遠是一塊啞然的石頭,一棵梅樹開滿了鮮花,最后也只能帶著心事零落成泥碾作塵。天真,是傾聽的開始,而相信,是持續的、不間斷的傾聽,是日益親密的來來往往。
有時候我們傾聽聲音,更多時候我們傾聽沉默,或者說需要在沉默中聽到聲音。
有一次,我獨自穿過一個山谷,山谷里無蟲鳴,無鳥啼,無風雨聲,也無種子從豆莢里彈出的聲音,每一塊石頭都穩穩當當地臥在原地,落滿時間的塵埃。山谷越闃然無聲,我越感到它有話對我講,便小心翼翼地走路,內心充滿警覺和期待。這種岑寂放大了我的聽力,每一種感官都變得敏感,世界變得清晰而生動,每一道褶裥都那么完美,觸手可及——雖然我沒有聽到什么,但是整個身心與世界息息相通,我跟隨山谷一同呼吸,在曲折的山路上行走,也好像在豐富和矯正著什么。在這一路上,我保持著對萬物的敬畏,也深受感動,我好像接收到遠方的諸多聲音。幾朵白云靜靜地停留在天際,它們的笑容雍容、含蓄,似乎一直背對著我,又好像時刻關注著我。野花遍地,一叢叢,一簇簇,若錦若霞,我終于嗅到了各種花香,香一絲絲、一團團、一陣陣,我不由停住腳步細嗅,如癡如醉。嗅到后來,我忽然明白,花香其實也是聲音,野花用芳香在呼喚和歌唱,喚來蜜蜂和蝴蝶,也喚來幸運的人。花朵在無聲地歌唱,芳香飄得更遠,受到祝福的地方才更多。
是安靜讓一個人變得深沉滿足如山谷,當你從安靜里走出來,一些嶄新的東西即使不言不語,也總是那么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