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張璐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轉型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路徑。文旅融合通過構筑精神家園、筑牢文化根基和優化產業結構,能夠促進文化振興、產業融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了實踐空間。這說明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具有合理性。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以期為其他地區提供參考。
我國鄉村文旅熱度持續升高,鄉村業態持續豐富,逐漸成為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中國文聯辦公廳聯合印發的《“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工作方案》中提到,務實高效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全面加強鄉村文化保護傳承,促進鄉村文化資源活化應用和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進鄉村旅游聚集區(村)建設。文旅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也是擴大內需的著力點,以“文”興鄉村,以“旅”促發展,能夠有效推動鄉村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技術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集聚起強大動能。文旅融合新模式、新場景的不斷出現,使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靈氣,鄉村更有魅力。當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已經進入“深水區”,以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尋求經濟增長的結合點,創造經濟動能,打造“環境美、產業旺、文化興”的美麗新鄉村;另一方面,可以發揮鄉村文化的強大支撐力,提升鄉村文化的影響力,推動鄉村優秀文化轉化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精神動力。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價值意蘊
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關聯性,在助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鄉村文旅融合發展占據著重要地位。我國高度重視鄉村地區的發展,根據各地區特色制定了多項惠民利民政策,推動鄉村地區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在全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鄉村地區深入挖掘當地鄉俗、鄉景、鄉味,不斷延長文化產業鏈,打造特色文旅IP,激發廣大消費者的出游熱情,構建起全方位、多元化的鄉村文化旅游供給體系,為當地經濟發展添能蓄勢。
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因此,鄉村振興要重視文化建設。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底色”,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和心靈寓所,是中華文化能夠經久不衰的根脈。鄉村振興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早已成為文旅融合與創新的現實載體,鄉村文化的價值得到進一步釋放。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推動鄉村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型發展,可以讓農民群眾守得住“根”,看得見“遠方”。
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筑牢文化根基
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和源泉,是凝聚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和保障,就不存在“記憶的家園”“精神故土”,也就談不上民族傳承、文化繁榮和鄉村振興。因此,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通過深入挖掘和傳承鄉村文化中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和民俗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和參與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筑牢文化根基。
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優化產業結構
目前,鄉村地區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短板,但鄉村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巨大潛力不容忽視。鄉村是由人文、經濟、資源與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功能和區際聯系的空間體系。鄉村地區依托自身獨特的文化資源、自然環境風光等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不斷吸引著游客到來,鄉村文旅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特別是在“十四五”規劃的引領下,鄉村旅游借政策東風,融合山水風光、歷史人文、非遺民俗、農事體驗等鄉村獨特優勢創新旅游模式,帶動第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為鄉村振興增光添彩。由此可見,文旅融合既能促進文旅產業與其他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又能豐富農業產業功能,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夯實群眾基礎
近年來,各地持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民和鄉村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要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要提高農民的衣食住行等物質指標外,還需將公共文化服務擺在優先位置,注重發揮公共文化服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會功能。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文化振興,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鄉村老齡化和“空心化”問題,推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真正實現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
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是聚優勢、強產業、活業態、促消費的重要支撐,是譜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華章的重要途徑。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是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激活鄉村經濟增長潛力的“金鑰匙”。鄉村文旅產業充分體現了鄉村特色,全方位整合鄉村地區的農耕、禮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資源,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示鄉村文化,成為推動文化交流和增強文化共同體意識的“助推器”。鄉村振興縱深阻力大、經濟增長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對文化的重視,部分鄉村在改革的過程中過分關注經濟的增長,忽視了優秀農耕文明蘊含的精神和文化價值。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有利于延長鄉村文化產業鏈,深入挖掘鄉村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文旅融合要結合當地文化特色,根據文化資源稟賦建設鄉村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研學基地、農業文化展示區,打造差異化的文旅產品,利用鄉情鄉愁,使鄉村文化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代、田園與城市的紐帶,讓游客在消費中真實感受到鄉村文化的魅力。因此,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文化振興,既充分發揮了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增強了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吸引了外地游客體驗獨特的鄉村文化,以文化交流助推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以旅游消費助推鄉村文化產業優化發展,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產業融合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鄉村悠閑的田園生活越來越被城市居民向往,這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為鄉村第三產業的發展蓄足了新動力。鄉村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不是將文化和旅游簡單相加,而是以構建鄉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格局為核心,推動旅游業與文化深度融合,實現鄉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鄉村文旅產品最大的“賣點”在于鄉村自然景觀、人文風情和農耕文化,能夠吸引游客欣賞田園風景、品嘗鄉村美食、感受民風民俗、體驗鄉村生活等。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可以帶動鄉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善鄉村產業布局,延長農業產業鏈,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鄉村振興既是高質量發展階段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鄉村高質量發展要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增強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推動鄉村農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文旅融合通過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實現產業要素流動,拓寬農民致富渠道,在文化與旅游的雙重助力下全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建設和美新鄉村。鄉村通過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既挖掘了現有資源的發展潛力,提高了鄉村獨特文化和景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在滿足游客需求的同時,充分激發了農民的參與熱情,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和鄉村繁榮。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提升路徑
激發創新創意
鄉村文化承載了我國千百年來的歷史記憶,在當今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必須深入挖掘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切實做好開發、保護與傳承和利用工作,使其釋放出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在文旅融合過程中,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中的孝親、仁愛、民本、和合、天人合一等精神觀念,盤活利用好各類文化資源,將更多文化元素注入景區景點,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鄉村地區可以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打造文旅品牌,使其作為最具吸引力的“切面”帶動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進而形成產業鏈條,帶動鄉村經濟不斷發展。二是形成創意節點。當前,游客更需要旅游場所中以多元內容營造出的“情緒空間”,以緩解壓力,獲得愉快的旅游體驗。在此基礎上,鄉村文旅融合要通過創新旅游項目,打造創意節點,提供豐富多樣的文旅產品,從多角度滿足游客的心理需求,進而推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鄉村文旅深度融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促進各資源要素深度融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鄉村地區應大力實施“文旅+”戰略,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思路,譜寫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篇章。一是“文旅+科技”模式。以科技為支撐打造數字化智能旅游IP,開發在線旅游、數字博物館、線上音樂會、線上讀書等“非接觸”體驗性文旅項目,通過網絡平臺為游客帶來更新鮮、更智能、更有趣的體驗。二是“文旅+教育”模式。鄉村地區可以依托教育智慧,做優研學文旅,讓游客通過參加文化研學、紅色研學、非遺研學等研學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發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時代脈搏,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三是“文旅+康養”模式。要充分利用鄉村生態資源優勢,將“養生”與“養心”融為一體,把握游客核心需求,打造集健康療養、醫療美容、生態旅游、文化休閑、體育運動等于一體的康養中心。
善用現代科學技術
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實現鄉村文旅服務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加快智慧鄉村建設。一是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與現代技術的深度融合。可以加快推進鄉村旅游資源和產品數字化建設,完善旅游信息基礎設施,運用數字技術充分展示特色文化的內涵,開發線上旅游App或借助智慧平臺創新服務方式,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體驗。二是加強文化旅游產業與短視頻的聯系。鄉村地區可以依托自然環境、民俗風情等獨特資源制作短視頻,利用短視頻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優勢,有效提升鄉村文旅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向游客展現更立體、更真實的鄉村景觀,進而吸引游客前來消費。通過短視頻賦能文旅融合,能夠促進鄉村振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形勢下,文旅融合已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文旅融合不僅有利于打造鄉村獨特品牌,推動鄉村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提高鄉村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還能深度挖掘鄉村文化資源,促進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讓鄉村旅游更具深意。各地應根據當地文化特色和旅游資源優勢,不斷迎合消費新需求,打造文旅“1+1>2”的產業疊加效應,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