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玲
摘 要:財務管理在國企管理中占據核心地位。信息化時代,構建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是財務轉型的重要途徑,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夠對企業原本的財務模式進行創新,確保財務數據更加真實準確,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本文通過分析財務信息化的重要性,重點對當前國企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的不足進行總結和梳理,并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對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幫助國企順利實現信息化財務管理,從而推動財務順利轉型。
關鍵詞:國企;財務信息化;財務轉型;優化措施
引言
信息化環境下,信息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國企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要重視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構建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財務管理效率、質量全面提升。但實際上,當前部分國企財務信息化建設還比較緩慢,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影響國企財務順利轉型,不利于企業獲得預期經濟效益,影響企業長遠發展,因此國企要結合實際,充分分析財務信息化需求,及時引進先進系統,對內部管理問題進行優化,保障財務管理信息化順利實現。
一、財務信息化對國企的重要性
(一)創新財務模式,提高財務效率
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國企能夠對現有財務管理模式進行轉變,推動財務轉型,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財務人員應用財務系統處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自身工作水平,進而提高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效率。同時,財務人員利用財務系統收集企業各項數據能夠更加高效和全面,在系統中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能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二)保障財務數據的準確性
國企應用財務系統能夠改變以往財務工作模式,財務系統可以實現對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整合,解放財務人員的同時保障財務數據更加真實和準確。相關人員利用財務系統及時獲取準確的財務數據,能夠提高自身工作質量。同時,更加準確的財務數據提供給管理者,促使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可靠,與企業戰略方向一致[1]。
二、國企財務信息化建設現狀
(一)傳統財務管理模式靈活性不夠
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下,當前大部分企業都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推動轉型,國企在轉型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部分國企缺乏先進的財務理念,在實踐中依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影響國企財務順利轉型。部分國企沒有健全的風險管理意識,財務信息化程度不高,難以利用財務系統對經營中的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和監督,缺乏有效的風險管控措施,難以對風險進行控制和預防[2]。此外,一些國企現階段更加重視經濟創收,領導人未能認識到信息化轉型給企業長遠發展帶來的價值,在實際經營中不重視信息化建設,人工數據信息處理難以從繁雜的信息中準確獲取有效數據信息,國企整體信息化水平都受到影響,財務信息化建設緩慢,影響財務順利轉型。
(二)財務信息系統建設不完善
部分企業內部管理不夠完善,管理層對于信息化的認知不足,在財務信息化中的投入比例不高,在系統建設完成后未對其定期更新和完善,使得財務系統功能不健全,對新的信息技術應用不足,因此無法高效處理各項問題。此外,大部分國企采用的財務軟件都是市面上常見的軟件,采用基礎的軟件并不能完全覆蓋企業業務管理需求,單一的財務軟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企業各系統之間沒有實現連接和共享,信息難以在企業內部高效傳遞,因此實際工作中受到較大限制。
(三)業財融合進程受到限制
部分國企現階段存在財務和業務融合不全面的情況,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缺乏有效溝通,沒有實現完全對接,業務信息難以及時傳遞給財務部門,也無法第一時間獲取所需財務數據,業務和財務之間存在信息孤島,各部門使用的信息系統互相獨立,業財融合效果不好。此外,國企實際經營過程中,財務人員并未及時轉變管理意識,對于業務數據缺乏重視,沒有及時深入業務工作,對業務開展情況掌握不足,難以針對業務提供專業指導,影響業務活動正常開展,最終給企業經濟效益提升造成影響。
(四)缺乏健全的財務內控體系
國企現階段財務內控體系不夠完善,無法滿足實際管理需求。部分企業在制定財務內控制度時,只借鑒了其他企業的制度體系,但并未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進,因此財務內控制度形式化比較明顯,不能滿足企業實際管理需求[3]。同時,國企沒有制定完善的財務監督機制,如缺乏專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機制,沒有應收賬款追蹤機制,導致企業內部應收賬款難以順利回收,可能給企業造成壞賬風險。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財務內控制度,但該制度制定完成后,沒有隨著企業的制度發展及時優化,因此該制度的適用性不強,無法有效解決企業現有財務問題。
(五)財務信息化專業人才不足
現階段部分國企存在財務信息化人才專業能力不強的情況,企業在引進新員工后都會對其進行培訓,將財務系統相關操作知識作為培訓內容,促使員工能夠應用財務系統順利開展工作。但部分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會對財務系統進行更新,系統更新完成后,并未將新系統的使用操作說明對員工進行培訓,因此部分員工不了解新系統的操作流程,難以利用財務系統順利開展工作。此外,部分國企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強,對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掌握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只處理基礎性的工作,缺乏財務分析和決策能力,對財務順利轉型造成影響。
三、國企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推動財務轉型的
措施
(一)構建靈活的財務管理模式
首先,國企要對內部管理職能進行梳理,掌握實際經營中各部門的具體職能,明確財務的重要性。認識到在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財務部門要起到主導作用,結合國企實際發展方向,積極搭建財務系統,利用財務系統實現財務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為管理者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其次,及時轉變管理理念。國企要認識財務信息化的重要性,管理者要及時轉變自身理念,對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轉型,明確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長遠意義。國企領導可以將財務信息化看作先進靈活的財務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加大對財務系統的應用,全面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確保財務數據更加準確,提高業務處理效率[4]。最后,構建風險管理意識,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國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重視信息系統的安全,構建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對數據處理過程的跟蹤和監督,及時發現其中的風險隱患,制定有效應對措施,確保財務風險及時控制在發生之前,避免風險發生給企業帶來損失。此外,國企要重視財務系統的訪問權限設置,針對訪問用戶設置一定的身份認證,做好授權管理,明確劃分相關管理人員職責,確保信息系統使用安全。
(二)加快財務信息系統建設
首先,國企要加大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管理者根據管理需求,結合行業管理情況,明確財務信息化的必要性,從財力和技術等方面加大支持。在財務軟件、硬件等設備的選擇上不能一味考慮控制成本,要適當加大投入,選擇性價比高的軟硬件,確保軟硬件能夠滿足企業財務管理需求。同時,在財務軟件、硬件引進完成后要重視對其進行定期更新和維護,保障基礎設施能夠支撐財務信息化工作順利開展[5]。隨著企業發展,要及時引進先進技術,拓展財務系統功能,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財務管理新需求。其次,財務部門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在財務系統建設前,要充分分析國企實際管理需求,同時與軟件開發企業加強溝通,確保所引進的財務系統能夠滿足企業財務管理需求。在財務系統引進完成后,國企要重視對系統的二次開發,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模塊,滿足國企財務管理要求,推動財務順利轉型。最后,財務系統建設完成后要重視與其他系統的連接,制定統一的標準,確保信息能夠在企業內部實現共享,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從而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三)推動業財融合不斷完善
加快業財融合,轉變財務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進而提升國企整體管理質量。首先,從企業整體出發設置統一的目標,將業財部門的目標及時統一,轉變業財人員的思想。國企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促使業財雙方明確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協作,提高雙方員工的配合度。制定統一的目標,促使業財部門從企業整體出發,朝著共同的目標奮斗。例如,財務部門可以深入到業務管理工作中,掌握業務實際開展情況,幫助業務制定合適的業務計劃等,保障業務活動開展更加規范和科學,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其次,國企要重視信息系統的建設和完善,搭建信息共享平臺,設置統一接口,促使業、財雙方系統可以互相聯通,業財數據能夠實現共享,推動業財部門加深溝通和聯系,提高企業的協同性和整體性。同時,信息共享平臺能夠促使業務和財務績效合作,方便業財部門員工對雙方更加了解,從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最后,國企可以制定定期輪崗機制,促使業財雙方深入了解對方工作,利用財務管理幫助業務開展更加規范和高效,利用業務數據信息為財務提供準確信息,從而提高財務分析能力,為管理決策提供準確支持。
(四)制定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
國企財務轉型過程中,要加大財務信息化建設,構建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才能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保障財務信息化發揮該有的作用。首先,完善財務內控制度,國企在制定財務內控制度時,要充分分析當前管理情況,掌握業務開展現狀,明確企業內部資金運行情況,從而制定科學的財務內控制度,確保做到企業各部門和崗位職責明確劃分,內控制度能夠對員工工作起到指導和約束。財務管理關系到國企能否正常健康運行,通過不斷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約束,確保財務規范合理,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保障企業健康運行。其次,完善國企財務內控監督機制,內控的有效性離不開完善的監督機制,國企要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動態監督機制,對資金運行情況做到動態監督,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整改。內部審計要充分發揮自身價值,保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做好審計監督工作,確保財務內控真正在企業中落實。最后,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國企要重視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加大對風險管理理念的宣傳,促使員工將風險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及時發現潛在風險,通過對風險進行分析,明確風險造成的危害,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幫助國企有效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此外,國企要應用信息技術,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監管,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做好預警,提高國企風險控制質量,確保財務工作順利完成。
(五)建設專業的財務信息化團隊
財務信息化模式下,財務轉型成為必然趨勢,國企要重視財務人員的培養和引進,推動財務人員順利轉型。首先,國企要重視對高專業素質人才的引進,適當提高企業要求,引進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構建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負責財務管理信息化相關工作,為財務轉型奠定基礎。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國企要重視對相關人員專業能力的考察,確保其具有專業的財務能力、較強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以滿足國企財務信息化管理需求。其次,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財務信息化需要專業的懂財務又懂信息技術的人才,財務人員不能只從事簡單的核算記賬工作,需要具有財務分析能力,掌握信息技術。因此,國企要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針對財務人員開展定期專業培訓,將企業所需能力作為重點培訓內容,要求所有財務人員共同參與,同時企業可以加強對信息系統的應用,設置線上學習平臺,鼓勵財務人員利用空余時間實現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通過專業培訓,為企業培訓復合型財務管理人員,確保財務信息化工作順利開展,為業務管理提供專業指導,為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分析,推動財務順利轉型。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信息化建設對于國企實現財務轉型,提高整體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國企要充分分析自身不足,及時轉變財務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系統,使其與企業管理需求相符,同時加強業務和財務融合,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協作能力,完善財務內控體系,培養、引進專業信息化財務人才,確保財務信息化建設順利完成,推動國企實現財務轉型。
參考文獻:
[1]吳海萍.財務管理轉型下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的發展和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23(35):141-144.
[2]郭阿娟.財務管理轉型下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現狀及發展展望[J].商業觀察,2023,9(27):25-28,33.
[3]史云華.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財經界,2023(25):114-116.
[4]田谷芬.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16):123-125.
[5]金作虹.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富生活,2023(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