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閔
初夏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輕輕拂過古老的瓦檐,小鎮便開始在一片柔和而略帶涼意的晨曦中蘇醒。這個時候,我總會想起奶奶那把舊舊的芭蕉扇,樸實、厚重,替我驅散夏日暑氣。
奶奶的芭蕉扇,是一幅流動的鄉村畫卷。它的顏色早已由最初的鮮綠褪成了歲月的淡黃,邊緣被磨得圓潤,仿佛是時間之手溫柔撫摸過的痕跡。扇面寬大,質地輕盈,每一道折痕都記錄著無數個夏夜的故事,輕輕一扇,仿佛能聽見過往歲月的低語。
初夏的鄉土,是一首恬靜而又生機勃勃的田園詩。稻田里,新綠正濃,一片片嫩葉在微風中搖曳生姿,偶爾有幾只早起的青蛙,從稻叢中躍出,發出清脆的“呱呱”聲,那是大自然最質樸的樂章。村頭的老槐樹下,幾位老人或坐或立,手持各式各樣的扇子,奶奶的芭蕉扇在其中尤為顯眼。他們談論著今年的收成,或是遠在他鄉的兒孫,偶爾也會講起往昔的故事,那些關于勇敢、勤勞與愛的記憶在扇動的風中悠然飄散。
記得小時候,夏夜暑熱難眠,奶奶用那把扇子,輕輕地為我扇風,月光如水,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地上,我依偎在奶奶身旁,聽著故事,感受著扇子帶來的微風,那風中似乎還夾雜著稻香和遠處池塘的荷花香氣,讓人沉醉不已。
那扇子,是用整片寬大的芭蕉葉精心制作而成。葉脈清晰可見,如同大地的血管,記錄著歲月的痕跡。經過巧手的編織與修剪,原本平凡的葉片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扇面上,留有奶奶親手繡上的圖案——幾朵綻放的野菊花,雖然線條已不再清晰,但那份質樸與自然之美,卻依然讓人心生歡喜。每當夕陽西下,炊煙裊裊升起,奶奶便會拿著這把扇子,坐在門檻上,一邊扇風,一邊等待著外出勞作的家人歸來。
傍晚時分,我們總是圍坐在院子里。那時,天邊的晚霞如火如荼,村子里彌漫著炊煙的味道,空氣中夾雜著飯菜的香氣。奶奶會一邊搖著扇子,一邊給我們講述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傳說。她的聲音溫和而有力,隨著扇子的每一次揮動,故事中的英雄豪杰、美麗仕女仿佛就在眼前跳躍。
扇面上,偶爾還能看到幾滴水珠,那是奶奶在勞作后,順手從井里打來清水,輕輕灑在扇子上,讓它扇起來更加涼爽。
如今,現代化的電器早已取代了傳統的芭蕉扇,但那份關于夏天的記憶,關于親情的溫暖,卻永遠鐫刻在我心底。那把扇子,就像一首未完的詩,靜靜地躺在歲月的書頁中,回味著鄉土的質樸與純真。
(摘自七一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