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鄉村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要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探尋鄉村治理的建設路徑,使得鄉村治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助力鄉村振興。基于此,文章主要對鄉村治理建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探究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建設的現狀,并提出有效的鄉村治理建設路徑,旨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效能,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治理主要是指以鄉村地區為基礎,通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手段,實現對鄉村社會的有效管理。鄉村治理旨在提升鄉村地區的整體發展水平,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而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則是以鄉村地區為發展重點,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投入、技術支持等手段,促進鄉村經濟、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提升鄉村地區的綜合實力,還能夠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對鄉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鄉村地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因此,各地區要推進鄉村治理的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治理建設的必要性
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加強鄉村治理建設可以推動鄉村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提升鄉村地區的整體發展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同時,鄉村治理建設還可以提高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
有利于提升鄉村社會的穩定性
鄉村治理建設是維護鄉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通過加強鄉村治理建設,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鄉村治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增強鄉村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確保鄉村社會的有序運行;通過規范鄉村社會秩序,可以防范和化解社會矛盾,提高鄉村社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為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鄉村治理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
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一直是制約鄉村發展的難題,加強鄉村治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鄉村治理建設能夠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村民收入,從而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鄉村治理建設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鄉村社會的全面進步,包括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進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另外,鄉村治理建設還可以提升村民的主體地位,通過村民自治等制度,讓村民參與到鄉村治理中,增強村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和民主素養,進一步推動鄉村的民主化進程。因此,鄉村治理建設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推動鄉村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建設的現狀
村民自治不易落實
在鄉村治理建設中,村民自治處于基礎性地位,指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不過,當前大多數農村勞動力逐漸轉移到城市,人才大量流失,使得鄉村治理建設缺少人才支撐,再加上留在鄉村的村民以老人、兒童為主,鄉村治理建設缺少活力。同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部分村民對鄉村治理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參與意愿不高,因此,村民自治不易落實。再加上部分地區在推進鄉村治理建設時存在形式主義問題,導致村民自治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作用,破壞了鄉村治理的民主性。
鄉風文明建設不足
在完善鄉村治理的過程中,鄉風文明建設屬于重要助推力,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內容。目前,部分地區的鄉風文明建設存在較大不足。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思想文化涌入鄉村地區,對村民原本的價值觀念產生一定的沖擊。鄉村地區的文化生活相對匱乏,很多村民追求物質利益,忽視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有很多不良風氣在鄉村地區蔓延,嚴重影響了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這是因為鄉風文明建設不完善,村民的受教育水平低,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導致村民難以區分正確和錯誤的思想。
鄉村治理管理落后
目前,部分鄉村治理管理較為落后,存在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手段單一、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有部分管理人員對鄉村治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創新和進取精神,導致鄉村治理的效果不夠理想。再加上鄉村社會組織缺乏有效的參與平臺,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導致鄉村治理力量單一,難以形成合力,影響鄉村治理的效果和水平,難以滿足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
鄉村建設規劃不合理
鄉村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依靠合理的規劃以及政策支撐,雖然目前新農村建設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現階段很多鄉村在建設過程中缺乏合理的規劃方案。一些鄉村只是進行簡單的房屋和道路建設,并沒有對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加以完善。同時,鄉村建設規劃存在執行不力的問題,導致規劃無法得到有效實施。再加上部分地區的鄉村建設還存在盲目模仿城市的現象,沒有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導致鄉村失去原有的特色和風貌,阻礙了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的建設路徑
完善村民自治,激發村民主體意識
村民是鄉村治理的主體,鄉村治理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相關部門要完善村民自治,充分激發村民的主體意識。首先,加強對村民自治相關知識的宣傳。定期舉辦“三農”政策相關的知識講座,使村民能夠了解黨的政策方針,明確自身在鄉村治理中的權利和主體地位。其次,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村民大會,對鄉村治理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表決,提高村民的參與度和自治能力。再次,舉辦民主座談會,加強村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讓村民直接表達自身的訴求和建議,增強村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然后,建設民主監督小組,確保村民自治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有效監督,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最后,引進和培養人才,通過實施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各類優秀人才參與鄉村治理建設,為鄉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村干部的培養和選拔,提高村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使其能更好地服務鄉村治理建設。通過完善村民自治,增強村民主體意識,推動鄉村治理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創建德治鄉村,完善鄉風文明建設
德治具有文化的滲透力、感染力、影響力,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基礎。因此,要進一步完善鄉風文明建設。在促進鄉村德治有序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對村民思想和文化的引導,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質,降低傳統觀念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培養鄉村治理的高質量參與者。政府要通過德治完善鄉風文明建設,要注重發揮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育人價值。首先,村民應遵守道德規范,樹立誠信意識,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其次,鄉村地區要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挖掘和傳承,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建設文化場所等方式,弘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村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再次,相關部門可以鼓勵和支持村民自發組織文化活動,如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舉辦文明鄉鎮評選和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激勵村民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最后,在完善鄉風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對不良風氣的治理。針對鄉村地區存在的不良風氣,應予以打擊和治理,維護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此外,還要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村民道德觀念的培育功能。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創新管理模式,強化治理制度保障
加強鄉村治理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健全鄉村治理體系。針對當前鄉村治理體系落后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創新鄉村治理的管理模式,以適應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首先,相關部門應推動鄉村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構建以黨的基層組織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組織為主體,以鄉村法治為準繩,以德治為基礎的鄉村治理體系。其次,相關部門要注重推動鄉村治理模式的創新。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升鄉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設智慧鄉村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數據分析等,提高鄉村治理的效率和精準性。再次,提升鄉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確保各項治理措施符合法律法規,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然后,發揮政府、鄉村社會組織和民間團體等多方力量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多元協同治理新格局。最后,推動鄉村治理體系的創新。針對當前鄉村治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完善村民自治的相關制度,保障村民的參與權和監督權;建立鄉村環境治理制度,加強對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制度的創新,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有力支撐。不僅如此,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鄉村治理考核監督和評估體系,定期對鄉村治理的成效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各項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執行。另外,推動鄉村治理建設的發展,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各項治理措施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治理建設,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參與鄉村治理建設的局面,提升鄉村治理建設的效果,推動鄉村振興。
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是加強鄉村治理建設的重要途徑。鄉村振興背景下,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提升鄉村基礎設施的質量。首先,通過修建和維護鄉村公路、橋梁等交通設施,提高鄉村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促進鄉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還應加大對鄉村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提高鄉村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方便村民出行。其次,注重改善鄉村水利設施。修建和維護水庫、灌溉渠道、排水設施等,能夠高效利用鄉村水資源,綜合治理鄉村水環境,系統修復水生態,科學防治水災害,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再次,加強鄉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確保村民的飲水安全。同時,還應加強鄉村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電網的供電能力和鄉村通信的覆蓋率和質量,滿足鄉村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用電的需求,促進鄉村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發展。最后,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注重構建完整的設施體系。通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確保各類設施之間的銜接和協調,形成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設施網絡。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作用。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推動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中。
綜上所述,鄉村治理體系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背景下,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鄉村治理建設的重要性,通過完善村民自治,增強村民的主體意識,加強鄉風文明的建設,健全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加強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推動鄉村治理工作深入開展,以維護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單位:中共霍山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