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怡夢 金琦

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鄉村發展迅速。文章以浙江省紹興市坡塘村為例,從該村發展現狀出發,分析其面臨的問題,總結該村在先天資源稟賦條件下,堅持黨的領導,依靠政府幫扶、村干部帶頭、村民出力等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方式,提出“八八戰略”下坡塘村未來的發展路徑,助力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持續打好鄉村振興“組合拳”,為浙江省其他鄉村提供參考,共同打造現代美麗鄉村。
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聚焦“如何發揮優勢,如何補齊短板”兩個關鍵問題,全面系統闡釋浙江的八個優勢,提出改革發展的八項舉措,這一決策是引領浙江發展的總綱領、推進浙江各項工作的總方略,簡稱“八八戰略”。“八八戰略”不是相互獨立、各自為營的,而是立足于浙江發展的傳統資源優勢,從整體上將經濟、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環環相扣。在紹興市政府和“八八戰略”的指導下,坡塘村續寫鄉村發展的新篇章,致力于打造“風雅坡塘”,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再到美好生活的目標,奮力譜寫共同富裕的坡塘華章。坡塘村這些年的巨變,充分證明了“八八戰略”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性指導意義,全面彰顯了“八八戰略”的強大力量與重要作用。
坡塘村的發展現狀
坡塘村村域面積760hm2,從地理區位角度來看,其坐落于會稽山北麓,緊鄰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與書法圣地蘭亭僅一山之隔。這里山青水綠、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了這個淳樸清新的江南村落。
從交通出行角度來看,坡塘村距離城市中心不足15km,隨著杭紹臺高速、32省道建設的快速推進,地鐵棲湖站至云松村的公交接駁專線成功開通,再加上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終點站和紹興南部交通綜合樞紐的近距離建成,使得坡塘村與外界聯系日益緊密。
從經濟發展狀況來看,2020年坡塘村轄區內常住人口3 717人,其中在冊人口2 593人,流動人口1 124人,黨員159人,村民代表51人,村內共有個私企業31家,其中規模企業6家,近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9 000萬元。依托地理環境優勢,坡塘村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2023年,坡塘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近200萬元,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2016年以來,坡塘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80萬元穩步增長到近200萬元。由此可見,坡塘村文旅融合不僅促進了村莊閑置勞動力就業,也帶動了本村經濟發展。
從實踐情況來看,坡塘村找準了文化興村的發展定位,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舉行“范蠡文化節”“蓮花落選拔賽”等文化活動,創新打造數字化微田園“稻夢空間”和全市首條農村健身智慧步道,被評為紹興市“3A示范村”,入選全市首批“鄉村振興先行村”培育名單。總的來說,目前坡塘村的鄉風文明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果,當地村民也已實現增收致富。
“八八戰略”在坡塘村的實踐路徑
紹興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和諧、美麗、富裕、文明的美麗鄉村。在越城區坡塘村,以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羅國海為領頭人的基層黨組織,帶領全體村民把坡塘村從臟亂差、集體經濟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變成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鄉村宜居的新農村發展建設樣板村。
發揮優勢,文化強村
坡塘村在“八八戰略”的實踐過程中,以文化建設為重要抓手,進一步發揮坡塘村獨特的區位優勢、深厚的人文優勢,走上了一條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
在“八八戰略”指引下,坡塘村以“藝術賦能鄉村,文化引領發展”為思路,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蓮花落走進坡塘村的每一個角落。坡塘村通過對鄉村主流文化價值的宣傳,喚醒了村民對傳統文化的記憶,增強了村民的文化自信,構筑共有精神家園。坡塘村重視戲曲文化,邀請著名藝術家駐村授課,傳承傳統技藝,增強村民文化自信;為紀念紹興蓮花落的“祖師爺”唐茂盛,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該村在藝術家的指導下以蓮花落的形式創作村歌——《清新坡塘》,并建造蓮花落展廳,向外界展現坡塘村獨一無二的戲曲文化;為更好地發展蓮花落,坡塘村為駐村藝術家建造工作室,打造良好的創作環境,營造村莊的藝術氛圍。
基層善治,矛盾調解
坡塘村黨委書記羅國海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八八戰略”的政績觀示范引領,鼓勵坡塘村各分管區域的干部鼓足干勁,堅持以改善民生為踐行“八八戰略”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八八戰略”精神。
村干部是連接國家與農民的紐帶,村干部制度是鄉村治理體系的核心部分。坡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羅國海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政策精神,牢牢抓住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契機,以“群眾滿意、共同富裕”為最高期盼。他開通村民熱線,及時解決村民的問題;推行集中辦公,成立調解室,捋順村民之間、村干部與村民之間的關系;合理規劃鄉村用地,拆除違章建筑,極大改善村容村貌;在保留古村落風格的基礎上建設文化藝術場所,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和旅游配套設施,重點打造云松村旅游景點;為創建“鄉村振興先行村”,提出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理念并將其付諸實踐。村干部耐心傾聽民聲、體察民意,精準把握村民需求,緊跟時代浪潮,促進了坡塘村的振興與發展。
環境美化,點綠成金
“八八戰略”指出,要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打造“綠色浙江”。其中的核心要義是注重鄉村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因此,坡塘村堅決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專門成立鄉村綠化美化工作領導小組,將生態保護措施寫入村規民約,積極開展五水共治、山塘綜合整治、森林防護等環境整治工作,聚力提升轄區內水域環境、綠化覆蓋率;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治理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現象,修繕傳統建筑,不斷提升村容村貌。
將美麗生態轉變為美麗經濟,利用鄉村閑置資源改造村莊面貌、發展第三產業,坡塘村在確保本村環境得到充分保護的前提下,將本村的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這不僅是坡塘村對“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創新運用,更是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詮釋,真正做到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進行。
產業發展,振興鄉村
“八八戰略”指出,要進一步發展浙江特色產業優勢。但在浙江農村地區,人均耕地少、發展空間受限等導致鄉村第一產業發展困難,運營成本高、技術人才缺乏等導致第二產業發展受限。因此,發展文旅融合的第三產業才是適合坡塘村乃至整個浙江農村的振興之路。
坡塘村探索以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用優質的傳統文化資源和多樣的藝術設計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坡塘村在初期文藝改造過程中,通過“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結合古村特色,對村內老臺門、舊民居、破廠房實施小規模、小尺度、漸進式藝術化改造,將其打造成鄉村博物館、鄉村藝術館、樹蘭書屋等文化藝術空間。
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成本改造,鄉村風貌煥然一新,吸引了部分勞動力回流,他們積極參與村莊建設,自發開設店鋪,拉動鄉村經濟增長。從勞動力大量流失形成“空心村”到村民回鄉創業,坡塘村實現了閑置土地再利用與回流勞動力的再就業,達成了“蝶變”。
坡塘村在鄉村振興中面臨的挑戰
“八八戰略”主張發揮浙江特色產業優勢、生態優勢、環境優勢、人文優勢等。坡塘村作為典型的傳統鄉村,經過改造在上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坡塘村文化產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缺乏技術平臺與技術人才,基礎設施、空間布局等硬性條件還有待完善,距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非遺產業難轉型
鄉村非遺從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轉變,可以實現非遺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耦合,非遺產業轉型已成為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的必然趨勢。蓮花落是坡塘村主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由于對其文化特色挖掘不夠,既不能對其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進行深刻解讀,也缺乏將相關文創產品與時代審美潮流進行巧妙融合的創新,導致非遺產業知名度低、轉型困難。
數字化基礎薄弱
數字技術為鄉村三產融合提供了智能化平臺、智慧化服務,能夠帶動高品質、多樣化的鄉村文化產品上線上云。長久以來,城鄉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鄉村數字化基礎薄弱制約了鄉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目前,坡塘村利用數字技術在電商直播、智慧醫療、數字步道等領域已取得初步成果,但仍存在數字化設施缺乏整體規范、村民數字化技術普及率低等問題,信息壁壘、“數字鴻溝”等實質性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導致了資源浪費、運行動力不足、回報小于投入,加大了鄉村的經濟壓力,阻礙了鄉村振興。
村容村貌待改善
村容村貌是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攻方向,同時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村容村貌包括公共基礎設施、公共環境、公共建筑等方面,良好的村容村貌可以展現出鄉村的形象,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然而,隨著坡塘村文旅融合的深入發展,客流量逐年提升,這加大了交通、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治理的難度,交通擁堵、垃圾亂扔等破壞環境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八八戰略”指引下坡塘村未來的發展路徑
立足于“八八戰略”的重要精神,著眼于社會治理的現代化進程,為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文章提出以下發展路徑,以期為浙江鄉村發展提供更具體、更翔實、更普適的參考。
提升非遺產業的競爭力
目前,非遺傳承面臨的挑戰在于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應鼓勵非遺產業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推廣,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結合鄉村特色,將傳統非遺與時代元素相融合,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通過品牌推廣,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資者的關注。利用新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創新非遺文化傳播形式,拓寬市場渠道。另外,坡塘村應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標準和檢測體系,確保產品的質量,塑造良好口碑。除此之外,應積極開展跨界合作,促進非遺產業與其他領域的交流融合。例如,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文化展、AI非遺體驗館、非遺線上論壇等相關活動,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多個領域的交流互動,實現其多元化發展。
加強數字化技術支持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一方面,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吸引和培養數字化技術人才。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人才能夠起到整合資源、創新價值、創造財富的作用。鄉村要加強對村莊能人的發掘,建立健全人才評價和推薦機制,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為村民提供優質的教育和技能培訓機會,提升其科學文化素質。另一方面,要加強產業的數字化創新。通過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農業科學知識,改進農業生產、銷售方式,增加產量,拓寬銷售渠道,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線上服務平臺,提升數據收集、信息獲取、信息反饋的及時性、全面性、準確性,改善村民生活質量,提高游客滿意度,從而推動鄉村的發展。
兼顧空間限制和環境保護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加強道路、電力、通信等方面的現代化建設,有利于實現空間位置便捷可達和互聯網信息交流暢通,提升鄉村的綜合競爭力。因此,鄉村需要在保護環境、古跡的基礎上,對文旅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進行詳細規劃設計,充分考慮鄉村的空間限制,促進鄉村文旅產業的發展。
生態環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保護是鄉村規劃設計的核心目標之一,只有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才能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對此,坡塘村應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制度,加快構建環境監測體系,堅持發展有機農業和綠色農業,積極推廣低碳生活方式,建設生態宜居鄉村,為村民生活和游客體驗打造優美、清新的環境。
“八八戰略”的落實要總攬全局,不能以偏概全,要走全面、整體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擁有豐富文化資源和獨特區位優勢的坡塘村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豐富旅游業態,形成“鄉村+文化+旅游+藝術”的發展模式,為做大做強鄉村集體經濟和實現村民共富與鄉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范本,走出了一條黨建統領、文化托底、資源加持、藝術賦能的極具辨識度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為浙江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借鑒。
(作者單位:紹興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