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帆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傳統文化和健康休閑的關注度不斷提高,鄉村旅游業迅速發展。旅游業成為農村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給農村社區治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文章首先分析鄉村旅游業發展與農村社區治理之間的互動機制,強調二者之間互動的重要性;其次指出當前鄉村旅游業與農村社區治理互動過程中存在決策過程閉塞、資源分配不均、文化侵蝕等不足;最后提出決策機制開放透明、合理分配收益、保護和振興農村社區文化等促進二者互動的具體措施,旨在讓鄉村旅游業為農村社區帶來持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效益。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回歸自然,享受鄉村生活,這為農村經濟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也對農村社區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討鄉村旅游業與農村社區治理的互動機制,以期尋找有效策略,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增進農村社區居民福祉。
鄉村旅游發展與農村社區治理互動的重要性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影響著農村社區治理的結構與效能。鄉村旅游不僅為農村地區帶來了經濟利益,還推動了社區治理的創新和社會結構的優化。旅游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渠道,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為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動力。經濟的發展為社區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如教育、醫療和交通等設施的建設,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旅游項目的建設需要農村社區的參與和支持。在這一過程中,社區居民不僅能夠參與到旅游規劃和管理中,還能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從而促進社區內部的溝通與合作,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
鄉村旅游的發展有利于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旅游活動圍繞地區特色文化進行設計,如傳統節日、手工藝品、民間藝術等,不僅能夠增強社區居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其對本土文化的認同,還能夠激發游客的興趣。面對發展旅游業帶來的環境壓力,社區必須采取水源保護、垃圾分類等措施,保護自然資源,改善社區的生態環境,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促進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對農村社區治理產生了深遠影響,而社區治理的優化也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為社區治理提供了資金支持,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社區治理的優化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種互動機制的建立和優化有利于推動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鄉村旅游業發展與農村社區治理互動存在的不足
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包容性缺乏
在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社區決策過程缺乏透明度和包容性。社區事務的決策過程中缺乏社區居民的參與,一些重要決策無法反映居民的意見和需求。這種模式導致決策過程缺乏透明度和公開度,社區居民難以全面了解決策的進展和影響,從而降低了他們對社區治理的信任度和接受度。另外,部分社區居民,特別是弱勢群體,缺少有效的發聲渠道和參與機會,因此他們的利益在決策過程中容易被忽視。這些情況限制了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
旅游效益和資源分配不均
在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旅游效益分配未能覆蓋所有社區居民。事實上,鄉村旅游業發展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主要集中在少數投資者和旅游企業手中,這是由于旅游業的發展需要較大的前期投資和較強的業務能力,普通居民和小規模經營者難以參與其中并從中受益。這種效益分配不均導致社區內部經濟差距拉大,對社區的和諧與穩定產生了負面影響。
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如交通、住宿和娛樂場所等。然而,當前的設施建設和維護集中在旅游熱點區域,忽略了其他地區的需求,導致資源地理分配不均衡,加劇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另外,旅游業為獲取經濟效益和吸引游客,注重開發旅游熱點區域的特色文化,導致文化過度商業化,而其他地區的文化資源因缺乏資金支持而逐漸消失,破壞了文化的多樣性。
外來文化侵蝕社區傳統文化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對于社區傳統文化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有助于文化的保護和傳播;另一方面,不當的旅游開發可能導致外來文化對社區傳統文化的侵蝕。
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社區需要調整文化表現形式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改編傳統習俗,使其更具娛樂性和觀賞性。另外,外來文化與當地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可能會對當地文化造成不利影響。部分社區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在接觸外來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后,可能會對傳統的生活方式失去興趣,導致傳統技藝逐漸失傳。當農村經濟高度依賴旅游業時,會給傳統文化帶來不利影響,降低社區文化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影響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
環境壓力增加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的行為也增多,尤其是對水、土地和能源資源的過度消耗,已經超出了農村地區的環境承載力,導致資源的過度利用和環境的退化。在鄉村旅游熱點區域,酒店、餐館和娛樂等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占用了大量土地,破壞了自然景觀,影響了生態系統的平衡。過度的土地開發導致土壤侵蝕、水體污染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另外,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的垃圾問題也是增加環境壓力的重要原因。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垃圾處理設施,游客產生的大量垃圾無法得到及時有效清理,塑料制品、食品包裝和其他一次性物品隨意丟棄,導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此外,旅游高峰期車輛的增加帶來的尾氣排放和噪聲污染,導致空氣污染加劇,對當地居民造成不利影響。
管理能力不足
盡管旅游活動可以為農村地區帶來經濟收益,但許多社區在有效管理和規劃旅游活動方面的能力不足,如缺乏制定旅游政策的能力,無法正確評估旅游發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同時,社區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和質量水平有限,影響了旅游服務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旅游需求的增加對旅游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農村社區缺少專業的管理維護人員和充足的資源,導致基礎設施維護不善,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滿意度和當地旅游業的聲譽。此外,部分農村地區因地理位置偏遠和基礎設施不完善,難以吸引和留住專業人才,再加上當地居民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教育和培訓,難以滿足旅游業日益增長的專業需求,這限制了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業發展與農村社區治理的互動策略
構建開放透明的決策機制
在鄉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建立開放透明的決策機制有利于提升社區參與和治理效能,開放透明的決策過程可以確保社區內的居民和企業等共同參與旅游發展相關的討論、規劃和執行,增強了社區成員的歸屬感,提升了決策的質量和公正性,滿足了各方的實際需求。社區可以設置專門的公開討論平臺,讓社區成員了解旅游項目的細節和進展;定期召開社區會議和公聽會,邀請社區成員表達觀點和建議,確保決策更加民主化。
為了增強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必須確保政策制定和項目執行的每個環節都被記錄和公布,如此社區成員可以隨時監督和評價活動的合理性和效果,增強對項目的支持和信任。社區可以為成員提供培訓,特別是對不熟悉旅游業務的社區居民,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使其更有效地參與到決策過程中。
合理分配經濟效益
合理分配經濟效益的目的是確保旅游帶來的收益合理分配給所有社區成員,增進社區成員福祉,平衡社區內的經濟水平,提高居民對旅游項目的參與度。旅游收入分配機制透明,可以確保每一位為旅游業貢獻勞動和資源的個體或家庭能獲得相應的收益。通過合作社的模式,社區成員可以共同管理旅游企業,直接分享利潤。此外,合理分配還可以促進旅游收益的再投資,將部分旅游收入用于建設和維護公共設施、開展教育和培訓項目、促進環境保護,確保旅游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社區內部可以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監督負責調整分配政策,確保分配過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社區成員有權監督機構的運作,并提出調整建議。建立多方參與的委員會,包括社區代表、旅游企業者等,共同決定收益分配方案,并定期公布收益分配的詳細信息,接受各方監督。這一舉措可以確保旅游業收益惠及社區成員,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保護和振興社區文化
旅游業應保護社區獨特的文化遺產,推動文化的現代化表達和創新,激發社區文化的活力,促進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社區文化需要系統地收集、保存和展示當地文化、歷史和藝術,建立文化檔案和博物館,為文化遺產提供一個展示空間。振興社區文化要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舉辦文化節和工藝展示活動,提高外界對社區文化的認識和興趣,為當地手工藝人和藝術家提供展示和銷售作品的平臺,增加其經濟收入,激勵其傳承傳統工藝。
社區文化的保護與振興需要社區教育的支持,可以在當地學校和社區中心開設講授本地歷史和文化的課程,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鼓勵年輕人參與文化保護和創新活動。同時,利用現代技術傳播和推廣社區文化,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展示社區的文化活動,提高社區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實施環境可持續管理計劃
實施環境可持續管理計劃,保護自然資源,確保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該計劃包括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和維護生態平衡,減少旅游業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環境可持續管理計劃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確保旅游活動不會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推行環保技術,使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垃圾回收和處理程序,采用節能建筑材料和技術,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建立生態保護區,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對瀕危物種采取特別保護措施。保護區還為游客提供了學習和體驗自然的機會,向游客和當地居民普及環保知識,培養其環境意識,減少旅游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實際行動中。定期組織環?;顒?、講座,提高社區居民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定期評估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策略。環境可持續管理計劃有助于保護農村地區的自然資源,確保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提高環境質量,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增強社區管理與規劃能力
社區應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旅游市場需求及環境保護的要求。社區定期組織相關培訓課程,提升社區成員的項目管理、客戶服務、市場營銷和環境保護等能力。引入專業人才和顧問,提升社區管理水平。通過詳細的市場分析和環境影響評估,社區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動態,確保旅游活動的可持續性。另外,社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旅游發展策略,合理規劃旅游資源,保護和利用自然和文化資源,避免過度開發。
現代化技術的引入在提升社區管理與規劃能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和移動通信,能夠幫助社區更有效地進行市場推廣,提高管理效率。使用在線預訂系統和社交媒體平臺可以提高社區旅游服務的便利性和可接近性;建立智慧社區平臺,增強決策過程的透明度,暢通居民參與渠道,讓社區成員更便捷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提高社區管理與規劃能力有助于提升鄉村旅游的質量和競爭力,確保社區在面對旅游市場的變化時能夠及時調整策略。
綜上,文章提出構建開放透明的決策機制、合理分配經濟效益、保護與振興社區文化、實施環境可持續管理等策略,旨在推動鄉村旅游業和農村社區的共同繁榮,實現鄉村旅游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保護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維護生態環境,使發展鄉村旅游成為促進農村發展、增強社區凝聚力和保持文化遺產活力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