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氣管肺炎具備較強的危害性、較快的傳播速度、較高的致死率,是羊場常見病之一,嚴重影響羊的健康及現代養羊業健康穩定發展,如何有效防治羊支氣管肺炎成為思考的關鍵問題。基于此,本文著重對羊支氣管肺炎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病例變化、獸醫治療方法和預防對策展開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夠為羊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診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羊;支氣管肺炎;病因;癥狀;治療;預防
羊高密度、集約化養殖背景下,受到氣候、環境、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羊支氣管肺炎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養殖經濟效益。傳統以西醫為主的治療模式下,極易造成藥物殘留現象。采用獸醫方法治療羊支氣管肺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重視推廣應用。
1 發病原因
羊支氣管肺炎,也被稱之為小葉性肺炎,該病的誘發因素較多,具體如下:
1)氣溫因素。氣溫驟降,羊群防寒保暖不及時,或羊群剪毛后突然遭遇賊風侵襲,對羊群形成強烈的刺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黏膜防御機能下降,致病菌趁機侵襲呼吸道黏膜,即可引發支氣管肺炎。
2)環境因素。羊生長時,環境狀況是否良好直接影響著其健康生長。若羊群長期處于光照通風不良、陰暗潮濕、空氣混濁、刺激性氣體多、塵埃多的環境下,會強烈刺激呼吸道黏膜,最終誘發支氣管肺炎[1]。
3)繼發性因素。羊養殖時,若患口蹄疫、肺線蟲病、乳房炎、創傷性心包炎、胸膜肺炎等疾病,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時,極易繼發支氣管肺炎,導致病情加重,致死率升高。
2 臨床癥狀
病羊初期表現為支氣管炎癥狀,病情快速發展后肺泡群發炎,同時出現明顯的全身性癥狀,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嚴重的食欲廢絕,反芻次數減少,有的停止反芻,眼結膜潮紅,心跳速度加快,呼吸急促且困難,40~100次/min,肺炎面積決定呼吸困難度,若發炎面積越大,則呼吸困難現象越嚴重,病羊呼吸時張口伸舌,鼻端呈節律性運動。測量體溫為39~41 ℃左右,鼻液增多,鼻液呈膿性,摻雜著一些血液,肺部聽診肺泡音減弱,有時可聽到濕啰音,肺部炎癥病灶融合后,肺泡、細支氣管內積聚大量的滲出物,此時肺泡呼吸音減弱或消失。
3 病理變化
因支氣管肺炎死亡的病羊尸體解剖后,可發現其兩側肺尖葉、肺心葉、肺膈葉前下部出現明顯的病變,發炎的肺組織呈暗紅色或灰紅色,質地較硬,肺切面呈多個色澤。支氣管黏膜水腫,同時伴有充血表現,支氣管腔內形成滲出物,滲出物中夾雜著一些黏液。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展、充血,內部積聚一些漿液,漿液中摻雜著一些脫落的上皮組織細胞。
4 治療方法
對患病羊群要及時進行消炎止咳,控制滲出物的流出,還要使其快速吸收,對癥下藥,保持病羊營養均衡,并加強護理和科學管理。若發現病羊要及時與健康羊群進行隔離,把患病羊群轉移到溫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環境衛生干凈的區域,對這些羊群要喂食營養富足,水分含量多且容易消化的草料。還有每次喂草料時要注意控制數量,不要讓羊群吃得太飽,可以適當的增加進食頻率。給羊群飲用的水,要溫的干凈水源。下面是一些獸醫治療方式。
1)消除炎癥。肌注10%磺胺嘧啶注射液,按照40 mg/kg·bw劑量使用,早晚各1次,連用3~5 d;肌注青霉素200萬IU+鏈霉素2g,每間隔10 h用藥1次,連用3~5次;肌注紅霉素,按照6 mg/kg·bw劑量肌注使用,1次/d,連用3~5 d;肌注新霉素,按照4 mg/kg·bw劑量使用,1次/d,連用3~5 d;肌注氨芐西林,按照10 mg/kg·bw劑量使用,1次/d,連用3~5 d[2]。上述藥物根據藥敏試驗,選擇使用。
2)對癥治療。制止滲出,建議靜脈注射10%氯化鈣溶液150 mL,1次/d;退燒,建議肌注安乃近2 mL或安痛定3 mL,早晚各1次;止咳祛痰,當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時候,可以內服氯化銨2~5 g。
5 預防對策
5.1 強化飼養管理
為預防羊支氣管肺炎的發生,做好飼養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制定健全完善的飼養管理制度,明確飼養管理要點,具體如下:首先,要科學配制日糧,保證日糧中粗飼料、精飼料兩者的比例適宜,同時要確保日糧營養元素豐富、均衡,適口性要好,滿足羊生長對多種營養元素的需求,增強體質和抵抗力,保證羊健康生長,降低支氣管肺炎的發病率。其次,要妥善管理飼草及飼料,搭建專門倉庫儲存草料,確保環境干燥、通風,防止草料發霉變質,若發現草料有霉變現象,則禁止喂羊,防止羊吸入大量霉菌刺激呼吸道黏膜誘發支氣管肺炎。
5.2 保持衛生環境
環境不良是引發羊支氣管肺炎的一項常見因素,因此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衛生環境管理工作,為羊群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確保羊群健康生長。首先,要合理控制飼養密度,結合羊的日齡等因素及時分群飼養,降低密度,更利于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其次,要保持羊舍良好的光照及通風條件,及時排出羊舍內的刺激性氣體及粉塵,保持羊舍地面干燥和空氣環境良好。最后,每日要及時清理羊舍內的糞便及污水,對糞污統一堆積發酵處理,殺滅其中的病原微生物,避免對呼吸道造成刺激及威脅引發支氣管肺炎等疾病[3]。
5.3 重視定期消毒
消毒是羊養殖時的一項必要性工作,同時也是防范羊支氣管肺炎的有效舉措。養殖人員要提高消毒意識,制定科學的消毒制度,規范消毒流程,明確消毒要點,將消毒工作落到實處。要合理選用消毒劑,目前羊場常用消毒劑包括:石灰乳、漂白粉、草木灰水、燒堿等,最好輪換交替使用上述消毒劑,防止產生耐藥性現象。消毒時應當重點做好對羊舍、用具、設備、車輛、人員、道路、圍欄的消毒工作,有效殺滅環境中潛藏的致病菌,營造無菌的環境,保證羊的健康生長。消毒時要控制好藥液濃度,防止產生毒害。
5.4 及時防寒保暖
羊生長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非常重要,可避免因冷應激誘發支氣管肺炎。養殖人員要充分結合季節性因素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首先,冬季通風時要盡量在中午溫暖時通風,其他時間段關閉門窗或開小口,通風時不可通穿堂風,避免通風量過大刺激羊群。其次,羊剪毛、淋浴后若氣溫驟降,應當及時將羊群趕入室內,防止著涼感冒誘發支氣管肺炎[4]。最后,冬季羊舍氣溫較低時,要及時借助相應的取暖設備增加羊舍溫度,并適當增加飼養密度,為羊群營造舒適溫暖的環境,降低羊支氣管肺炎的發病率。
5.5 預防不良應激
研究表明,遭遇不良應激的羊支氣管肺炎發病率高于其他羊,這主要是因為遭遇不良應激的羊抵抗力下降所造成的。所以在羊養殖時做好不良應激防范工作意義重大。如:更換飼料、斷奶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突然換料斷奶造成不適;放牧時要密切留意天氣變化,防止羊群淋雨著涼感冒引發支氣管肺炎;要保持羊舍環境的安靜性,盡可能地減少噪聲;長途調運時可提前飼喂適量的維生素、抗生素,有助于緩解不良應激,預防羊支氣管肺炎等疾病的發生;羊灌藥時動作要緩慢,咳嗽時要停止灌藥,防止引發異物性肺炎,推薦使用胃管灌藥,但不可將胃管插入氣管內。
5.6 重視疫苗接種
接種疫苗是預防各類疫病最為簡單、有效的手段。但目前羊支氣管肺炎并沒有專門的疫苗,可嘗試使用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進行防疫。要結合羊的日糧差異合理控制好疫苗接種劑量。低于6月齡的羊建議每只接種3 mL,超過6月齡的羊建議每只接種5 mL。接種疫苗時要認真檢查疫苗質量,不可使用過期的疫苗以及出現雜質和破損的疫苗。接種疫苗前2 d和后3 d,禁止服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免疫抑制類藥物,避免對免疫效果產生影響。接種疫苗后若出現較重的不良反應,應當及時注射腎上腺素予以救治,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5.7 繼發性疾病預防
羊支氣管肺炎可繼發于口蹄疫、肺線蟲病、乳房炎、創傷性心包炎、胸膜肺炎等疾病,所以在防控時做好對上述繼發性疾病的預防工作頗為重要。養殖人員要提高對繼發性疾病的防控意識,健全完善生物安全防范體系,完善防范措施。以肺線蟲為例,該病大多是因放牧所引起的,所以在防控時應當推行舍飼模式,喂青草時要先晾干再喂,禁止羊食用帶露水的青草及被污染的水。放牧要盡可能地遠離低洼處,并實行輪流放牧,降低接觸線蟲的規律。要定期做好糞便檢查工作,尤其是有發病史的羊,要制定合理的驅蟲計劃,定期對羊群進行體外驅蟲,若糞便檢查陽性率超過1/3,需全群給藥驅蟲。服用驅蟲藥后羊所排出的糞便,需集中發酵處理,利用生物熱殺滅殘留的幼蟲,預防肺線蟲病的發生,進而避免繼發感染支氣管肺炎等疾病。
6 結語
綜上所述,羊支氣管肺炎的屢屢發生,為養殖場戶敲響了警鐘。養殖人員要提高防范意識,結合羊支氣管肺炎的病因,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羊支氣管肺炎的發病率。針對患支氣管肺炎的病羊,推薦采用獸醫方法進行治療,發揮其見效快,治愈率高,藥力持久不產生耐藥性,毒副作用小等優勢,幫助病羊及早恢復健康,縮短病程,減少經濟損失,保證養殖效益,促進養羊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平.山羊支氣管肺炎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2(9):117-118.
[2] 楊討賢.羊支氣管肺炎病因及治療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14):76-77.
[3] 楊雨哲.羊支氣管肺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與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9(5):44-45.
[4] 朱愛民,周世彬,郭錫玉.羊支氣管肺炎的病因及治療措施[J].當代畜禽養殖業,202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