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標
目前,數字化已經成為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重要推動力。職業教育的適應性,一方面體現在職業教育要與產業經濟、社會區域發展相適應,另一方面還體現在要與學生個體發展相適應。而職業教育要適應數字化時代學生個體發展的新特點,就要提供適性化的教育,尤其要設計適性化的課程。
適性課程是為了更好地響應職業學院學生在數字化時代的多樣化學習需求而設計的,旨在通過精準分析和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極大提升教學成效和教育質量。這種課程通過整合和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能夠準確捕捉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偏好以及未來職業發展的具體需求?;谶@些數據,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教學計劃和學習內容,從而確保教學內容的相關性和實用性。適性課程的個性化設置不僅反映在學習內容的定制上,還體現在教學方法和資源的分配上。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時調整教學策略。此外,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使得教育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共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所需的學習材料,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和便捷性。通過適性課程,職業院校能夠更加精確地對接行業需求和職業標準,提供與未來職場緊密相關的實踐操作和技能訓練,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也有助于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終身的職業發展奠基。
適性課程的有效實施依賴于全面而有效的技術資源的投入與教師能力的不斷提升。職業院校首先需要投資建設穩定且強大的信息基礎設施,包括高速的互聯網連接和足夠的數據存儲設施?;A設施的建設將確保教學和學習活動能夠無縫進行,同時支撐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此外,整合先進技術資源,如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和云技術,對于開發和維護適性課程系統至關重要。適性課程的實施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更需要教師具備設計和實施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內容的能力。職業院校教師需要接受關于新興技術的培訓,通過培訓了解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識別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求,并據此調整教學策略,以有效支持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展。
適性課程的順利實施也離不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改革。高職院校應從傳統的知識記憶導向評價向更多考慮學生實際能力和職業技能提升的評價機制轉變。首先,評價方法需要多元化,包括項目式評估、實操演練及自我評估等形式,以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其次,應調整評價頻率,采用持續的、形成性的評價方式代替單一的、總結性評價,這樣可以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調整學習策略。此外,評價標準也需與行業標準相結合,確保學生所學內容和技能能夠滿足現代職場的實際需求。通過創新評價機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提升動力,還能更準確地衡量和引導學生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這種評價體系的改革將為職業教育帶來更加貼合實際工作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山東職業技術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