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予?黃小麗?楊滿福



摘 要 作為1+X證書制度實施的主體,高職生對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對推廣該制度具有重要意義。采用半結構化訪談對高職學生進行分析發現,教師支持、自我效能感、就業壓力、學習投入是1+X證書制度的重要構成因素,基于此構建高職學生1+X證書制度認同度影響因素研究假設模型。采用問卷調查采集定量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模型進行驗證分析發現:教師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就業壓力可正向影響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教師支持的影響最為顯著;1+X證書制度認同度正向影響學習投入。基于此,管理部門、學校、教師和學生四個方面都應采取相關策略,提高高職學生對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
關鍵詞 1+X證書;1+X認同度;質性分析;結構方程模型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4)14-0029-06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明確提出了1+X證書制度,開啟了我國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進程。其中,“1”代表學歷證書,“X”代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當前,盡管國內高職院校已逐漸推行1+X證書制度,但調動高職生的積極性仍是當前面臨的挑戰之一[1]。由此,評估和研究高職生對該制度的認同度就顯得尤為重要。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是指學生是否認可或支持采用1+X證書制度來擴展其職業技能和實踐經驗,并認為該方式有助于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研究表明,學生對該制度的認同度越高,證書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性越強[2]。然而,現有研究更多關注教師和政策制定者[3][4],未充分反映以學生為中心的制度認同問題,而學生的參與和接受程度對于制度的長期生命力至關重要[5]。鑒于此,本研究采用半結構化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旨在探討影響高職生1+X認同度的因素,以期為該制度的高效實施提供科學參考和建議。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和半結構化訪談方式對廣西南寧地區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了實地調研。訪談調查集中在2022年10月份廣西南寧某職業院校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結束的一個月內進行。最終,訪談了15名參加考證的高職生以及5名報名但未能參加考證的高職生。在質性研究的基礎上選擇量化研究工具,通過騰訊問卷平臺發放問卷,共收回完整問卷400份,剔除不合格問卷后,有效問卷351份,有效率為87.75%。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結合的順序性探索設計方法開展混合研究[6]。在第一階段的質性研究中,深度挖掘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影響因素。為了進一步厘清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結合量化研究,在第二階段的定量研究驗證階段,采用量化數據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實證檢驗。最后,通過整合定性訪談文本的類屬分析與定量問卷分析的結論,提出高職生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提升路徑。
(三)研究工具
質性研究部分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方法。采用Nvivo11軟件對收集到的訪談文本數據進行三級編碼[7]。基于質性研究結果,選擇量化研究工具,見表1。量化研究部分主要采用李克特七級量表形式,由1表示“非常不同意”至7表示“非常同意”。
二、研究結果
(一)質性研究結果
在開放式編碼階段,按雙盲原則對原始文本進行“逐段”“逐行”和“逐句”開放式編碼,共獲得242條原始語句,形成了47個初始概念。通過比較兩位編碼者的編碼表,檢驗編碼一致性為95%,信度和效度均可被接受。在主軸式編碼階段,對47個初始范疇作進一步整理、分析、歸類,并賦予類屬,形成了14個主范疇。在選擇性編碼階段,對14個主范疇進行提煉,篩選出更具有概括性和解釋力的4個核心范疇,即影響高職生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4個構成要素:教師支持、就業壓力、自我效能感、學習投入。具體節點分層及編碼結果見表2。
從編碼結果看,第一,教師支持對學生形成的認同度有直接影響。研究表明,教師能通過與學生交互來闡釋1+X證書制度的意義,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該制度[13]。同時,教師持有的態度和看法將對學生對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有重要影響。如有學生表示:“教師還推薦我們多多去考取這個證書,說對我們以后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當時一符合條件我就報名了。”第二,自我效能感會促使學生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并加大努力投入,并且更加自信地面對證書考試。如有學生說:“最近也在準備考取專業之外的證書,因為有考取證書的經驗,所以我對這次考試也是信心滿滿,我相信我自己能考過。”第三,就業壓力主要體現在就業競爭、專業需求等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職業需求的變化,許多學生意識到,通過獲得1+X證書來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技能,提高其在就業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是必然趨勢。如有學生認為:“我覺得1+X證書,在未來可以增加我的就業保障,因為現在競爭壓力非常大,我覺得這個能提高我的就業競爭力。”第四,學習投入主要包括制度認知投入、學習行為投入和主動情感投入等方面。如果學生認為獲得X證書具有價值和意義,他們可能更加積極地參加相關課程、努力學習并認真準備考試,以獲取相應的證書,如有學生提到:“在準備1+X證書考試中,每天花半小時看題,然后在老師培訓的時候把一些重點記下來,并且有意識地記憶。”
(二)量化研究結果
1.研究假設
教師支持是指教師在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提供支持的態度與行為[14]。教師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課程內容與1+X證書制度進行結合,并讓學生感受到該證書的實際價值及其在未來職業中的意義,則學生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會更高。因此,提出假設H1:教師支持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自我效能感指學習者對自己能否有能力和信心完成某一項學習任務的主觀判斷與能力信念[15]。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強個體的應對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減輕焦慮情緒的產生[16]。高職生在參加1+X證書制度考試時,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可能會影響他們對考試的應對能力和情緒反應。由此可見,在評估學生參與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時,自我效能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提出假設H2:自我效能感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就業壓力是指在考慮就業問題、為獲得職業做準備及在尋求職業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內部或外部壓力源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焦慮感受[17]。隨著高職學生對自己專業認識的逐步深入和對1+X證書與社會需求適配性認知的提升,他們對該證書制度的認同程度也會逐步提高。可見,適度的就業壓力可能會促使高職學生更加認可和接受該證書制度,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證書獲取意愿是有益的。因此,提出假設H3:就業壓力對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學習投入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一種積極持續的情感狀態,包含認知投入、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18]。費恩提出的參與—認同模型認為,學習投入是學習經驗長期積累的結果,與認同度相互影響。隨著學生對1+X證書制度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他們對該制度的認同度逐步加深,正向積極的情感認同會促進學習投入的發生。因此,提出假設H4:1+X證書制度認同度對學習投入有顯著正向影響。
高職生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構成要素之間可能存在某種作用關系或轉化路徑。學生感知的教師支持是學生自我效能感形成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19]。實證研究表明,學生感知的教師支持均對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預測作用[20]。此外,國內學者也發現,教師對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情感方面的支持對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積極影響[21]。因此,提出假設H5:教師支持對自我效能感有顯著正向影響。
教師支持是影響學習投入的一個重要變量。自我決定理論認為,當學生感知到教師的支持越多時,越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使其具備克服困難的態度和勇氣,往往會表現出更高的投入[22]。當教師滿足學生的需求并提供充分支持和幫助時,學生會更加努力和自信,積極投入學習過程。因此,提出假設H6:教師支持對學習投入有顯著正向影響。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習投入的重要近端因素之一[23]。具有高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時間,在遇到挫折時也會更加自信,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從而增強學習投入。因此,提出假設H7: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投入有顯著正向影響。
已有研究證實,學業壓力和與學習投入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在一定范圍內,學業壓力越大,學習投入度越低[24];也有研究認為學生在面臨一定程度的壓力時,適度的壓力會激起他們的斗志,促使他們在學習上表現更出色,這時的影響是正面的[25]。考慮到就業壓力作為心理壓力的一種,也與學習投入密切相關,提出假設H8:就業壓力對學習投入有顯著正向影響。
基于上述研究假設,本研究構建了高職院校學生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影響因素假設模型,見圖1。
2.數據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6.0和AMOS24.0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首先使用SPSS工具對研究變量進行信效度檢驗,然后根據研究假設,使用AMOS工具檢驗結構方程模型。
第一,信效度檢驗。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來評估數據的適宜度。結果顯示,KMO=0.906>0.9,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達到顯著性水平(χ2=7218.201,df=210,P<0.001),數據適合做因素分析。基于這一前提,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了21個題項,提取出5個因素并對其進行命名,累積解釋方差量達到了82.86%。
采用Cronbachs α系數和組合信度(CR)對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問卷各因素的信度值均大于0.7,且各因素中至少有三個以上的變量存在,表示此問卷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此外,采用因子載荷量和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結果顯示,因子載荷量均大于0.7且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均大于0.6,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聚斂效度。結果見表3。
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各擬合度指標基本達到標準,說明模型的數據擬合良好,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見表4。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問卷通過信效度檢驗。
第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在前期理論研究和因素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由教師支持、就業壓力作為觀測變量,1+X證書制度認同度和自我效能感作為中介變量,學習投入作為潛在變量的研究假設模型,并對該模型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檢驗。模型見圖2。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度指標為:χ2/df=3.092(P<0.001),RMSEA=0.077,GFI=0.871,CFI=0.946,AGFI=0.840,NFI=0.922,RFI=0.912,IFI=0.946。模型擬合度指標均符合學者的一般建議[26]。根據標準化路徑系數結果,八條路徑均達到0.05的顯著水平,且路徑系數的β值均為正數,感知認同度的決定系數(R2)為0.384,自我效能感的決定系數(R2)為0.188,學習投入的決定系數(R2)為0.338,基本達到了中等及以上的解釋力度[27],見表5。因此,所有假設均得到了數據支持。
第三,影響效應分析。根據假設模型計算影響大小。各因素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總影響效應從強至弱依次是教師支持、就業壓力、自我效能感,標準總效應值分別為0.584、0.129、0.099,見表6。
三、研究結論和建議
(一)研究結論
第一,教師支持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產生直接的正向影響,且影響最大(β=0.584)。這表明教師對1+X證書制度的態度和行為對其成功實施至關重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將1+X證書制度的技能標準、考核內容與專業課程有機銜接,并通過構建情感聯系來提升學生對該制度的認同度;同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的言行舉止深刻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目標和教育價值的認知。當教師能夠充分理解和認可該制度的重要性時,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認可該制度。
第二,就業壓力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與學習投入有顯著正向影響。就業壓力促使學生更加重視1+X證書制度的重要性,提高對該制度的認同度。在競爭加劇的社會中,傳統學歷已經不能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而1+X證書制度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實用的職業技能和證書,增強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當學生感受到就業壓力時,他們更可能參與該制度的學習和實踐,并提高學習投入。此外,1+X證書制度認同度對學習投入也具有顯著正向影響。這是因為當學生充分認可并支持該制度時,他們更可能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并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職業發展機會。
第三,自我效能感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有顯著正向影響。高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學生更容易支持和參與1+X證書考試,并相信自己能通過學習和努力獲得X證書。此外,高自我效能感與更高的學業成就和職業成果相關,這使得他們更愿意支持和認同1+X證書制度。
第四,教師支持、自我效能感、學習投入直接或間接相互影響。首先,教師支持直接正向預測自我效能感(β=0.418)。當學生感知到教師的鼓勵和支持時,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并增強自我效能感[28]。其次,教師支持對學習投入起著重要作用(β=0.388)。教師的指導和“陪伴式”反饋引導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效能和學習動機,進而增加學生的學習投入。最后,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投入水平也有顯著正向影響(β=0.451)。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通常對學習任務持積極樂觀態度,并采取有效策略解決學習難題,提高學習投入水平。
(二)實施建議
第一,對于管理部門而言,加強1+X證書制度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協調至關重要。管理部門應當實施相關策略,以促進學校對1+X證書制度的更廣泛認可,包含組織宣傳活動和工作坊等舉措,提高教師對該制度的熟悉度和支持度。此外,管理部門還應該提供資源支持,以便于1+X證書制度與現有課程無縫銜接,并確立監督機構以保障教師能夠在教育過程中有效發揮其關鍵作用。
第二,學校作為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中心,應構建相關渠道,加強師生情感互動,以幫助學生建立對1+X證書制度的正面認知;此外,學校應考慮開設專業培訓課程和工作坊,以支持教師更好地將1+X證書制度融入日常教學實踐中。
第三,教師在提升學生對1+X證書制度認同度的過程中至關重要。教師應在自身專業技能上精益求精,具備迭代更新的意識,同時深入理解各類證書的標準,厘清證書的內在邏輯并確保課程教學與其能夠結合緊密。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效能感,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投入。
第四,學生作為1+X證書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應具有積極態度,適應職業教育的新趨勢,明確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尋求教師支持和指導,與教師保持良好互動;同時積極利用校外資源,通過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以進一步增強對1+X證書制度的認同度。
參 考 文 獻
[1]覃川.1+X證書制度:促進類型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保障[J].中國高教研究,2020(1):104-108.
[2]李英,李曉明,張颯樂,等.陜西省某1+X證書試點學校對老年照護等級證書考試認同度的質性研究[J].科技資訊,2022(13):228-231.
[3]陳小芳.“1+X”證書制度下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研究[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21(2):18-22.
[4]張更慶,王萌.1+X證書制度下“三教”改革:意蘊、困境與突破[J].成人教育,2022(1):80-86.
[5]劉陽,高樹平.新時代1+X證書制度的價值意蘊,理論基礎與實現條件[J].教育與職業,2019(23):6.
[6]鄭愛翔,蔣宏成,劉艷,等.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能力結構維度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2(7):12-17.
[7]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332-338.
[8]BABAD,ELISHA.Measuring and changing teachersdifferential behavior as perceived by students and teacher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4):683-690.
[9]SUN C Y,RUEDA R.Situational interest,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self-regulation:Their impact on student en gagement in distance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2,43(2):191-204.
[10]柳中華.大學生就業壓力、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與擇業焦慮的關系[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
[11]PINTRICH P R,SMITH D A F,GARCIA T,et al.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J].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3,53(3):801-813.
[12]JOHN C.LAMMERS,YANNICK L.ATOUBA AND ELIZABETH J.CARLSON.Which identities matter? A mixed-method study of group,organizational,and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burnout[J].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3,27(4):503-536.
[13]約翰·哈蒂.可見的學習:對800多項關于學業成就的元分析的綜合報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40.
[14]賈緒計,蔡林,林琳,等.高中生感知教師支持與學習投入的關系:學業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標定向的鏈式中介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0(6):700-707.
[15]BANDURA A.Much ado over a faulty conception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grounded in faulty experimentation[J].Journal of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2007,26(6):641-658.
[16]BANDURA A,FREEMAN W H,LIGHTSEY R.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J].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1997:801-804.
[17]劉芷含.大學生就業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雙向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9(2):378-382.
[18]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1):59-109.
[19]ALIVERNINI F,LUCIDI F.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ntext,self-efficacy,motivation,academic achievement,and intention to drop out of high school: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1,104(4):241-252.
[20]DACRE,P.L,QUALTER,P.Improv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self-efficacy through a teaching interven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22(3):306-312.
[21]葉寶娟,符皓皓,楊強,等.教師關懷行為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領悟社會支持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鏈式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6):1168-1170.
[22]LIU R D,ZHEN R,DING Y,et al.Teacher support and math engagement:Role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positive emotions.[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8,38(1):3-16.
[23]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1):59-109.
[24]花軍,張東.高職學生學業壓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21(1):63-66.
[25]張佩.初中生學業壓力現狀調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2):84-86.
[26]溫忠麟,侯杰泰,王桂祥,等.職中和高中學生的自我概念與內外參照模型[J].心理科學,2004(4):946-948.
[27]CALIFF C,BROOKS S L.An empirical study of techno-stressors,literacy facilitation,burnout,and turnover intention as experienced by K-12 teachers[J].Computers & Education,2020:1-15.
[28]于志學.教師支持與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投入的關系研究——基于學習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9(17):65-7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Identific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ixed Research Methods
Huang Yu, Huang Xiaoli, Yang Manfu
Abstract? As the main body implementing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e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b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ts promotion.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us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teacher support, self-efficacy,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1+X certificate system recognition. Based on this, a research hypothesis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recogni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Quantitativ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for validat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eacher support, self-efficacy,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positively influence recogni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with teacher support be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Recogni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also positively influences learning engage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nhanc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recogni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1+X recognition degree; qualitative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uthor? Huang Y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3); Huang Xiaoli, master student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Yang Manfu, China-ASEA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