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青


【摘要】思維導圖在解決高中力學問題時,能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找到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精準直觀地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本文探討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力學問題的策略,通過實例分析思維導圖在解決力學問題時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力學問題,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性.
【關鍵詞】高中力學;思維導圖;解題技巧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它通過圖形、顏色、關鍵詞等方式,將復雜的信息和知識結構化,將抽象的思維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在高中力學解題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們清晰地理解力學概念,提高解題效率,并加深對解題過程的理解.
1 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力學問題的策略
首先,運用思維導圖有效解題的前提是需要學生掌握力學基礎知識,包括力學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定理、定律或重要推論等.這是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解題的基礎.
其次,教師要制作符合思維邏輯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找到解題思路和解題的突破口等.這是有效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也是學生從宏觀層面掌握解題思路的關鍵一步.
再次,教師要在備課時對設計的思維導圖不斷優化,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教師還需要不斷更新思維導圖,以適應新的學習內容和解題需求.
最后,教師要將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實踐應用,只有通過實踐應用,才能真正檢驗思維導圖的效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解題,不斷調整和改進思維導圖,可提升學生的科學推理能力.
2 運用思維導圖分析運動學綜合問題
例1 如圖1所示,將小球A從P點以速度v1水平拋出,同時將小球B從水平地面上的Q點以速度v2豎直上拋,A,B兩個小球在同一豎直平面內運動,且在Q點正上方的某一位置相遇.已知P點到水平地面的高度為H,P、Q兩點的水平距離為x,A,B兩個小球可視為質點,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兩個小球相遇時,B小球一定處于上升過程中.
(B)只改變小球A的水平速度v1,A,B兩個小球依舊能在Q點正上方相遇.
(C)A,B兩個小球的初速度必須滿足v1v2=xH.
(D)A,B兩個小球從拋出到相遇的過程中,兩球的速度變化量不相等.
解題思維導圖
根據題設要求制作思維導圖如圖2.
解析
小球A做平拋運動x=v1t,若與B相遇時下落的高度為h,則h=12gt2,小球B做豎直上拋運動H-h=v2t-12gt2,聯立以上式子可得v1v2=xH,故(C)正確;A,B兩個小球在B上升、下降的過程中或B到達最高點均有可能相遇,故(A)錯誤;若只改變小球A的水平速度v1,不再滿足v1v2=xH,A,B兩個小球不可能在Q點正上方相遇,故(B)錯誤;A,B兩個小球從拋出到相遇過程中,加速度均為重力加速度g,運動時間t相等,故速度的變化量Δv=gt也相同,故(D)錯誤.
3 運用思維導圖分析板塊模型問題
例2 如圖3所示,一塊質量為M、長為l的長木板A靜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物體B(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從左端滑上長木板A的上表面并從右端滑下,該過程中,物體B的動能減少量為ΔEkB,長木板A的動能增加量為ΔEkA,A,B間摩擦產生的熱量為Q,關于ΔEkB,ΔEkA,Q的值,下列可能的是(? )
(A)ΔEkB=7J,ΔEkA=5J,Q=5J.
(B)ΔEkB=7J,ΔEkA=2J,Q=5J.
(C)ΔEkB=3J,ΔEkA=2J,Q=5J.
(D)ΔEkB=5J,ΔEkA=3J,Q=2J.
解題思維導圖
根據題設要求制作思維導圖如圖4.
解析
根據能量守恒可知,ΔEkB=ΔEkA+Q,故(A)(C)錯誤;畫出物體B和長木板A的速度—時間圖線,分別如圖5中1和2所示,圖5中1和2之間的梯形面積表示板長l,1與t軸所圍的面積表示物體B的位移x1,2與t軸所圍的面積表示長木板A的位移x2,由圖可知,x1>l,x2
4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高中力學解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建立力學知識體系,輔助解題過程,總結解題經驗等方式,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力學知識,提高解題效率.為了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解決高中力學問題,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知識,教師要制作合理的思維導圖并不斷更新和優化.未來,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相信思維導圖在高中力學解題中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和深入.
參考文獻:
[1]張程.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6):98-100.
[2]金惠吉.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9):79-80.
[3]雷育楷.高中物理解題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81.
[4]孫紅娟.思維導圖助力提升解題素養——例談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數學之友,2022,36(13):65-69.
[5]閆晶晶.核心素養背景下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22(3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