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用雷珠單抗輔助激光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視力改善情況、視網膜動靜脈循環時間的影響。方法 選取邵陽愛爾眼科醫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據治療方法不同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30例,采用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研究組30例,采用雷珠單抗+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后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視力改善情況與視網膜動靜脈循環時間,以及隨訪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更高;相比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黃斑中心視網膜厚度減小、出血斑面積縮小,研究組較對照組均更小;而最佳矯正視力升高,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相比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視網膜毛細血管通過時間(V1-A2)顯著延長,且研究組顯著長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視網膜動脈通過時間(A2-A1)、視網膜動靜脈通過時間(V2-A1)、視網膜靜脈通過時間(V2-V1)治療前后組間、組間比較,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結論 對于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應用雷珠單抗輔助激光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調節視網膜毛細血管血流動力學,改善視力,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增生型 ; 雷珠單抗 ; 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 ; 視力
【中圖分類號】R7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8.0001.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8.00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影響患者視力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分為非增生型糖尿病和增生型糖尿病,其中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晚期階段,其特點是視網膜新生血管、纖維組織增生,此階段患者可表現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飛蚊癥等,若不加以干預,病情進展可發生視網膜脫落,造成失明,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當前階段,激光光凝是常見的治療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方法之一,其中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主要應用激光的熱效應,改變視網膜局部組織,從而改善視網膜組織缺血狀態,進而延緩疾病進展。但由于患者視網膜水腫增厚,單純手術進行治療時,會對大激光功率增加,進而影響黃斑恢復,且難以消除新生血管,易造成復發,因此需聯合其他方案治療,以提高整體治療效果[1]。作為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雷珠單抗通過減少內皮細胞增殖、血管滲漏、新血管形成,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常被應用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療,與光凝術聯合進行治療,可提高激光光凝治療效果[2]。故本研究旨在探討雷珠單抗輔助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對患者視力改善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邵陽愛爾眼科醫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5~82歲,平均(68.75±3.54)歲;糖尿病病程1~7年,平均(4.54±0.62)年。研究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5~81歲,平均(68.72±3.56)歲;糖尿病病程1~8年,平均(4.55±0.63)年。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專家共識》 [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入院前未接受相關治療;⑶符合手術適應證;⑷單眼發病。排除標準:⑴既往存在眼部手術史;⑵合并黃斑瘢痕形成、炎癥性視網膜疾病等其他眼底疾病;⑶晶狀體混濁在Ⅲ級(晶狀體全部渾濁,呈全白狀態,瞳孔區完全遮蓋,失去透明性,裸眼視力低于0.5)以上[4]。此研究已由邵陽愛爾眼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與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降糖治療。對照組使用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手術開始前,先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津藥永光(河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782,規格:5 mL)]進行散瞳處理,使用4 g/L奧布卡因滴眼液(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587,規格:0.5 mL∶2.0 mg)表面麻醉。之后在角膜安裝廣角眼底接觸鏡,使用眼科Nd:GdVO4激光光凝儀(天津邁達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MD-960),設置具體參數:光斑200~500 μm,激光能120~300 mV,曝光強度2~3級光斑,曝光時間0.1~0.3 s,相鄰光斑間距為1個激光斑,播散性光凝(血管弓外到4個象限周邊區域),光凝點數400~700個,
1次/周,共治療3周。術后可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常規滴眼。研究組患者使用雷珠單抗輔助手術治療,術前3 d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廣東宏盈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22,規格:1 mL∶3 mg)滴眼,3次/d,滴眼3 d。于顳上角膜緣后3.5 mm處進針,并在玻璃體腔內注射0.05 mL雷珠單抗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冊證號S20170003,規格:10 mg/mL,每瓶裝量0.20 mL),拔出針頭,按壓2~3 min,完成后,止血、包扎術眼,術后對眼壓進行監測,并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3次/d,滴眼3 d。之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行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操作方法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視力提高≥4行,視網膜微血管瘤數下降1個級別)、有效(視力提高2~3行,患者視網膜微血管瘤數下降1個級別)、無效(視網膜微血管瘤數、視力無改變) [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視力改善情況。治療前后使用非接觸式眼壓計(上海寰熙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TX-20)測定患者最佳矯正視力;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濟南歐萊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RetiView500)測定黃斑中心視網膜厚度,檢測黃斑區視網膜9個區域的厚度,最后取平均值;通過眼底照相檢測出血斑。⑶視網膜動靜脈循環時間。通過激光眼科診斷儀(德國海德堡公司,型號:Spectralis HRA)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網膜動靜脈循環時間,計算視網膜動脈通過時間(A2-A1)、視網膜動靜脈通過時間(V2-A1)、視網膜毛細血管通過時間(V1-A2)、視網膜靜脈通過時間(V2-V1)。⑷并發癥。統計隨訪期間兩組患者玻璃體出血、眼內壓升高、眼內炎感染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等于各項并發癥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視力改善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黃斑中心視網膜厚度減小、出血斑面積縮小,且研究組較對照組均更小;而最佳矯正視力升高,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視網膜動靜脈循環時間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V1-A2延長,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而兩組患者A2-A1、V2-A1、V2-V1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視力的影響不容忽視,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視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已成為臨床上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臨床治療中,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通過解除視網膜缺氧,加快新生血管萎縮,進而改善患者視力狀況。但部分患者單純使用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效果達不到預期。
雷珠單抗相對分子量小,生物利用度相對較高,作為血管生長抑制單抗,可通過視網膜改善血管滲透,減少出血,并注射于玻璃體腔內,可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產生拮抗作用,降低因子含量,對視網膜血管功能進行改善[5];同時,與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聯合使用,可通過破壞視網膜外層光感受器,減輕視網膜微血管滲漏,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視網膜血管閉阻情況,通過光凝后產生的瘢痕,使視網膜變薄,促進氧擴散,進而改善患者視力,兩者聯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6]。分析本研究結果可發現,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最佳矯正視力更高,黃斑中心視網膜厚度減小、出血斑面積縮小,這提示對于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應用雷珠單抗輔助激光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視力。
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由于長期血糖較高,會導致細胞內信號轉導介質改變,對視網膜正常微循環產生傷害,引發氧化與炎癥反應,損傷視網膜微血管,而血管損傷會造成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動[7]。于玻璃體注入雷珠單抗后,藥物可順利透過視網膜,改善血液循環,抑制了視網膜內部血管或微血管的滲漏,調節了視網膜毛細血管血流動力學,進而延長了毛細血管通過時間[8-9]。此外,在激光光凝術前注射雷珠單抗,可萎縮新生血管,減輕視網膜水腫,減少術后感染發生情況,安全性得到保障[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V1-A2長于對照組,但隨訪期間,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應用雷珠單抗輔助激光治療,可調節視網膜血流動力學,且安全性良好。
綜上,對于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應用雷珠單抗輔助激光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調節視網膜毛細血管血流動力學,改善視力,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志玉, 史愛云. 雷珠單抗聯合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J]. 眼科新進展, 2017, 37(8): 776-779, 784.
[2]李曉東, 王艷青, 王李理, 等. 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與應用價值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 2021, 50(4): 593-595.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視網膜病變學組.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專家共識[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4): 241-247.
[4]喬利亞, 李曉霞, 顧錚, 等. 不同臨床經驗醫師應用LOCS Ⅲ對晶狀體混濁程度評分的一致性研究[J]. 眼科新進展, 2018, 38(7): 669-672.
[5]林小媚, 凌梓韻, 黎綺雯. 雷珠單抗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白細胞介素-19的影響[J]. 山西醫藥雜志, 2021, 50(24): 3382-3385.
[6]鐘志偉, 邵東平. 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聯合全視網膜光凝及單純全視網膜光凝治療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對比研究[J]. 海南醫學, 2019, 30(11): 1401-1403.
[7]王冬艷, 王麗英, 楊娜, 等. 雷珠單抗聯合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青年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及安全性[J]. 河北醫藥, 2022, 44(23): 3630-3632.
[8]康亞娥, 高永強. 前列地爾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及對眼部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3, 20(16): 2400-2403, 2407.
[9]李奕萍, 張新. 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聯合視網膜激光光凝對視網膜靜脈阻塞黃斑水腫的療效及對脈絡膜厚度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23, 43(2): 250-257.
[10]龔培, 王情, 吳福進. 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32): 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