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作為科研經費重點使用單位,而且每年科研經費的投入額度不斷增加,所以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十分重要。這一模式不僅可以嚴格管控經費支出,還能強化經費審計,進而提升科研經費審計與管理水平。本文首先深入剖析了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建設的意義,隨后對一體化管理現狀進行了全面探討,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建設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建設
DOI:10.12433/zgkjtz.20241331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高度重視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尤其是關鍵核心技術。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其部分資金來自科研經費,高校管理人員若想提高科研經費利用率,確保科研經費能夠獲得充分利用,便需要注重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這一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科研經費財務管理質量,還能顯著提高經費審計的效率。不僅如此,隨著科研經費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可以簡化經費審計與管理流程,提高經費報銷管理效率。
一、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建設的意義
(一)提高經費審計效率
在科研經費審計方面,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有助于促進“揭榜掛帥”體制機制的運行,有助于提高科研經費審計效率。“揭榜掛帥”主要是指利用科研成果兌現科研經費投入的體制,政府借此公開向社會征集科技創新成果,以此促進我國科學研究事業發展,促進科技強國。不同于傳統的科研課題資助形式,“揭榜掛帥”可以提高科研經費審計效率,加之具有的導向清晰以及要求明確等特點,在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下,該體制可以為高校科研經費的審計工作提供便利,有助于部分科研經費申報及審批流程簡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縮短高校科研經費審核時間。
(二)完善財務管理審計機制
我國高度重視科學研究事業,科研經費是高校經費的主要來源,而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有助于高校完善科研財務管理審計一體化機制。科學研究是關乎國家發展的重要事業,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科研經費審計需要以信任為前提,優先建立健全科研財務管理審計機制。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不僅可以為高校教學以及科研活動的開展等提供基礎保證,還可以為科研審計機制的構建提供引導,增強高校對于科研人員以及審計人員的信任度,以此確保科研經費財務管理與審計的規范性以及合法性等,以免經費浪費,推動科學進步。事實上,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是科研經費管理與審計的有機融合。經費管理需要符合高校財務管理相關規定,經費審計需要遵循高校科研審計指南,該管理模式是科研財務管理審計機制完善的基礎。
(三)創建良性科研生態
信息化時代,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我國若想加快發展腳步,提高經濟及科技發展水平,便需要將創新放在全局發展的核心位置。高校作為科技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國家在科研經費方面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為了合理利用科研經費,高校建立了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這一模式的實施,有助于促進良性科研生態的創建。
現階段,科學研究及攻關的競爭十分激烈,為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步伐,良性科研生態的創建十分重要。新形勢下,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不僅可以為良性科研生態的創建打下良好基礎,還可以提升高校科研財務審計的適應性。這一模式有助于轉變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審計理念,推動管理方法創新,從而逐步構建起良性科研財務審計生態,促進高校科研事業發展。
二、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現狀分析
(一)績效管理基礎有待強化
在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過程中,績效管理基礎的進一步強化與我國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理念關系密切,尤其是在科研經費財務審計方面,管理理念創新至關重要。而在科研人員的績效考核方面,績效審計評估標準仍有待進一步完善。該標準對于高校整體績效自我評價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影響,且能夠為績效管理基礎的強化提供基礎保障,以便《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有效落實,確保《高校科研管理審計實務指南》順利推行。此外,在高校科研經費審計方面,有些審計人員思想僵化,導致審計工作缺乏靈活性,過分強調管理而忽視業績評估。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高校科研效益評估被忽略,進而影響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預算審計聯系有待加強
高校內部的科研經費財務管理與審計關系密切。作為財務管理項目之一,科研經費的管理包括經費審計環節,如果科研經費財務預算與審計標準存在一定偏差,可能會影響經費報銷進度。當前,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科研經費預算與審計標準聯系有待加強的現象。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與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缺少溝通交流有關,即兩部門之間缺乏信息共享,部分數據信息未能及時、有效對接,進而可能會影響到財務預算編制工作。例如,在科研經費申報期間,審計系統與財務系統如果未對接,則科研經費在報銷預算中容易出現較大波動,可能會與財務預算審計標準存在偏差。
(三)科研產出成本有待降低
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在高校科研預算管理工作中,經費包干機制的執行不僅可以簡化科研預算管理流程,細化管理思路,還可以簡化申請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從績效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放管服”改革政策中的“放權”條件主要包括科研經費管理的經濟性以及高效性等。高校科研項目作為一種非延續性項目,項目申報期間可參照的費用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便降低科研產出成本。與此同時,如果財務管理人員在調查與分析工作中出現疏忽,又或者是數據信息的收集具有不對稱性的特點,可能會導致審計人員在預算審核階段無法正確評估科研項目的投入產出比,進而難以實現科研產出成本進一步降低的目標。
三、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建設策略
(一)科學設計總體框架
科學的總體框架設計是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構建的基礎,依據《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相關規定,高校財務報銷問題的解決需要從多角度切入,同時還需要注重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流程的優化,重視一體化管理模式總體框架的科學設計。首先,強化頂層設計,加強高校財務管理與審計管理的協調性以及互通性等。其次,構建采購平臺與財務審計對接體系,加強審計管理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之間的聯系,打破二者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采購、驗收、報銷以及審計一次性線上完成,簡化科研工作流程,提高科研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財務部門服務質量,改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體驗。最后,線上審查各流程,保留審查痕跡,加大資產及財務風險管控力度。
(二)再造管理業務流程
針對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除了需要科學設計總體框架之外,還需要注重財資一體化管理業務流程的再造,其屬于基礎性工作。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涉及諸多內容,如財務核算、業務管理以及資產管理等,而財資一體化管理業務流程的再造可以加強三者之間的聯系,解決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缺乏溝通以及信息共享的問題,同時還可以降低科研經費報銷難度,提升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水平,保證高效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質量。不僅如此,管理業務流程的再造還可以為科研人員及財務人員的工作提供線上服務,有助于高校“重視管理,忽視業績”理念轉變,強化績效管理基礎,提高高校績效管理與效益評估水平。
(三)保證平臺搭建質量
采購平臺的搭建是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建設的重要環節,為保證平臺搭建質量,工作人員需要掌握以下三個技術關鍵點。第一,細致篩選商品。不同于商場中的商品,高校采購平臺上的科研商品屬于可報銷物品,科研人員需要進行細致篩選,以此確保商品采購質量。第二,重視項目解凍。待貨物成交之后,月末財務人員會統一進行核對與結算,結束該月份的采購業務。此時,采購平臺需要注重項目余額的解凍,保證項目余額仍然處于可使用的狀態,避免出現賬戶余額不可用現象。第三,確保審計流程嚴謹。采購平臺交易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平臺管理企業需要加強交易審計以及財務核對結算審計等,及時排查平臺搭建及運行風險。
(四)注重各系統的銜接
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較為復雜,其中涉及各種系統的構建與銜接。財政審計一體化系統以及數據交換科研經費系統作為關鍵性系統,二者之間的無縫銜接對于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管理效益的充分發揮具有重要影響。一方面,高校需要重新構建財政審計一體化系統,促進財政審計管理改革,同時還需要將財務核算及審計相關數據信息導入系統當中,以便實現一體化管理目標。另一方面,搭建信息交換平臺,為各系統的銜接創造良好條件,以各系統之間數據信息的共享,防止科研財務審計管理出現紕漏。此外,構建與財政審計一體化管理相匹配的高校科研預算核算體系,加強財政審計系統與科研經費系統之間的聯系。
(五)建立與完善相關機制
高校科研經費投入較多,經費管理工作繁雜,建立與完善相關機制,有助于為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提供指導。例如,科研經費審計機制的構建與完善,可以確保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的合理性以及合規性等,有助于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眾所周知,高校科研經費涉及多方利益,如政府以及社會團體等,其在財務審計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難度,相關機制的建立健全可以為財務審計的一體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證,以便于相關管理行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保證機制建立的規范性以及可行性等,高校可以考慮與紀檢監察機構合作,構建聯合管理機制,以此為高校內部科研經費財務審計管理機制的完善提供支持,同時還可以強化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及審計管理,約束相關工作人員。此外,相關機制的構建與完善可以強化審計過程管理,保證審計流程合規合法,防止審計人員違規操作,出現欺上瞞下的行為。
(六)落實全過程審計管理
科研項目的執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此期間,全過程審計管理的有效落實可為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提供審計保障,確保一體化管理中審計管理的規范性。事前審計,主要是指科研立項與經費預算階段,審計的具體內容包括制度建設情況審計、科研項目立項審計以及預算編制情況審計等。事中審計,主要是指經費使用及核算階段,審計具體內容包括項目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審計、財務收支審計、資產管理審計以及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等。事后審計,主要是指科研項目決算及評估階段,審計具體內容包括績效審計以及經費結余審計等。各階段審計工作的實際內容各不相同,且審計重點各異,但最終目標相一致,均是確保各階段科研經費使用的規范性以及合理性等,避免出現經費亂用現象,同時還可以確保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在項目各階段的應用效果。
(七)提高相關人員專業性
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審計的專業性較強,其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需要人才儲備的支持。為此,高校需要注重相關人員專業性的提升,重在培養財務審計專業化、高素質、綜合型人才。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強人才培訓,定期組織財務審計職員參與培訓,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審計新方法、最新科研經費財務管理相關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以此豐富職員學識,提高其專業技能,強化其責任意識。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構建輪崗機制,財務審計工作內容較為繁雜,需要相關人員掌握多方知識,定期輪崗可以為財務審計職員了解其他部門工作創造良好機會,同時有助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與信息共享,有助于全面提高財務審計職員的綜合能力,確保其可以規范應用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
四、結語
鑒于科研經費是高校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為提高科研經費財務管理審計水平,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必不可少,其能夠提高經費審計效率,有助于完善財務管理審計機制以及良性科研生態的創建等。當前,部分高校在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方面存在績效管理基礎有待強化、預算審計聯系有待加強以及科研產出成本有待降低等現象,需要通過科學設計總體框架、再造管理業務流程、保證平臺搭建質量以及注重各系統的銜接等策略構建財務審計一體化管理模式,以改善科研管理現狀。
參考文獻:
[1]尚玲.高校科研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3(10):107-109.
[2]陳媛媛.智慧校園背景下高校科研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究——以X高校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3(06):39-41.
[3]孫爽.高校財務審計工作的現狀及優化路徑探析[J].現代營銷(上旬刊),2022(12):85-87.
[4]趙思瑩.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審計影響探究[J].商訊,2021(25):53-55.
[5]付紅艷.高校科研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1,34(05):42-44.
[6]張海珍.高校科研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4):221.
[7]沈晨澤.“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20.
[8]周麗.全面預算視角下X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業務流程再造[J].經貿實踐,2018(09):12-13.
[9]王倩玉.領域知識圖譜構建及其在財務審計的應用[D].南京:南京審計大學,2019.
[10]邵宇,吳昱昊,郭珊珊,等.基于放管服背景的高校科研財務審計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策略探索[J].經濟管理,2023(03):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