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適應新時期建筑行業發展要求,實現固體廢棄物科學使用,積極探索綠色、循環、實用的項目施工材料供給模式很有必要。文章以工程經濟為視角,在分析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必要性的基礎上,綜合系列影響要素,優化創新路徑舉措,設立必要指標體系,旨在促進建筑固體廢物資源化應用。
關鍵詞:工程經濟;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路徑舉措
DOI:10.12433/zgkjtz.20241345
過去幾十年,建筑行業快速發展,項目規模持續擴大,渣土等固體垃圾數量不斷增加。根據相關研究機構測算,近些年國內大中型城市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超過20億噸,著眼建筑固體垃圾產生的環境問題和生態污染,政府、企業以及科研機構等主體,嘗試利用現有技術手段,探索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進程,通過重復性、循環性使用,加速建筑行業轉型。
一、工程經濟框架下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的必要性
(一)有效應對固體廢棄物的環境危害
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磚瓦、碎石、渣土、混凝土碎塊、玻璃、鋼鐵等固體廢棄物,與其他垃圾廢棄物相比,建筑固體廢棄物盡管對環境產生的破壞作用較小,破壞顯現周期較長,但規模較大,處理難度較高。以上海市為例,根據測算,其建筑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可以達到2110萬噸/年,占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的45%。基于這種實際,各地區對于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要給予必要的重視,通過建筑固體廢棄物的再使用、再循環,避免處置不當破壞區域生態,妨礙正常生產生活。具體來看,建筑固體廢棄物在堆放或者填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揚塵,降低空氣質量,廢棄物中含有的鉛、石棉、油氣、防腐劑等物質滲入土壤、水源之中,會影響土壤原有的生產能力,對農業生產、飲用水安全產生消極影響。為科學應對建筑固體廢棄物帶來的系列社會問題,各地區積極推動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通過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等路徑,有效控制建筑固體廢棄物產生量,降低環境危害性,防范土壤污染、空氣污染、水體污染等情況發生。
(二)不斷提升固體廢棄物的經濟效益
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現有的產業結構,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效兼顧。首先,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符合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的內在邏輯,通過開展廢棄混凝土、廢棄木料、廢棄玻璃的回收利用,有效減少了固體廢棄物處理壓力,實現了對區域環境的有效保護,減少了生態環境修復方面的資金支出。其次,建筑項目施工周期長、施工材料多,開發周期內往往需要施工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原材料采購。近些年,施工材料價格呈現出上漲趨勢,無形之中增加了施工企業的資金壓力,壓縮了施工企業的盈利空間。而對建筑固體廢棄物進行資源化應用,無疑有效拓寬了施工材料來源渠道,通過混凝土、木料等回收循環利用,在控制材料采購成本的同時,也能夠實現材料充足穩定供應,從而保證建筑項目施工進度,避免合同違約情況發生。例如,在完成建筑固體廢棄物分揀工作的基礎上,鋼筋、塑料、木材等施工材料得到重新加工和使用;廢棄磚塊、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在磨碎后,作為再生混凝土、砌筑砂漿的主要原料。這種施工材料來源方式擴大了材料來源渠道,保證了施工企業獲得更大議價能力,把握項目成本控制主動權。最后,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建筑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了大量勞動力,但隨著建筑行業發展速度的放緩,對勞動力的需求逐步疲軟,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作為建筑產業鏈條重要組成,在分類回收、循環利用過程中,會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根據國內一項調查,每填埋1萬噸建筑固體廢棄物可以向全社會提供2.5個就業崗位,每焚燒1萬噸建筑固體廢棄物可以向全社會提供13.4個就業崗位,每資源化利用1萬噸建筑固體廢棄物則可以向全社會提供121個就業崗位。基于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需要政府、施工企業等主體采取恰當舉措,實現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二、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現狀
(一)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效益不高
建筑固體廢棄物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在資源化應用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完成回收、改良和循環步驟,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和解決,將會極大增加廢棄物資源化進程中的成本投入。而且固體廢棄物材料屬性特殊,資源化利用環節廢棄物轉換率較低,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高投入、低產出的情況,影響了施工企業經濟收益,進而妨礙了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有序開展。例如,部分施工企業在建筑項目中主要使用空心磚、多孔磚、混凝土等材料,這些材料不僅在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能量,回收、循環難度也相對較大,進而影響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效率。
(二)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手段單一
傳統建筑固體廢棄物主要以填埋為主,這種方式危害性較大,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土地污染。為應對潛在的污染問題,施工企業在資源化處理過程中需要積極創新業務流程,豐富技術手段,以適應不同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受制于技術要素,建筑固體廢棄物再生技術不成熟,再生效率和循環效率較低,不僅妨礙了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效率,拉低了資源化可行性,還無形之中影響了投入和產出關系,增加了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成本。例如,對于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廢棄的混凝土,多數施工企業在回收和改良過程中,沒有很好地運用科學化手段對廢棄物資源化應用過程作出必要干預,影響了整個工程進度,妨礙了建筑固體廢棄物循環綠色使用。以廢棄玻璃為例,考慮到玻璃材質和用途的特殊性,資源化應用環節的玻璃粉碎技術較為單一,主要依賴粉碎設備完成玻璃粉碎,將其作為細骨料,作為混凝土制備原料。由于玻璃粉碎技術成熟度不高,導致玻璃粉碎效率不高、玻璃粉碎物粒徑不易控制,這就會影響細骨料制備效果,降低混凝土制備質量,容易引發裂縫等風險。
三、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基本思路
在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中,工作人員要遵循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工程經濟學視角,厘清工作思路,明確應用要點,引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工作有序順利開展。
(一)堅持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的科學性要求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對于建筑行業轉型產生了深遠影響,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要求。為確保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能力,對于回收、改良和循環使用的廢棄混凝土、玻璃、木材等,要堅持科學性要求,根據固體廢棄物類型,確定回收標準,選擇改良手段,避免方法選擇不當影響最終回收效果。例如,在廢棄木料資源化回收中,施工企業要組織人員進行木料分揀,根據分揀情況,確定木料回收范圍,實現循環化利用,減少相關方面的經費投入。對于建筑項目中使用的竹模板、木模板,在分揀中工作人員應當檢查竹模板、木模板是否存在破損,沒有破損的模板直接回收利用,對于出現壞損的模板,可以采取環保型膠黏劑、熱壓工藝等手段進行修復,使竹模板、木模板達到使用要求。
(二)堅持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的實用性要求
在建筑固體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回收、改良以及循環應用環節,要善于從工程經濟角度出發,利用定向分析和定量分析方式,通過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環境價值評估,論證廢棄混凝土、廢棄玻璃、廢棄木材等固體廢棄物回收的可行性,并根據可行性評估結果,初步制定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回收、改良、循環方式,避免方法舉措不合理影響后續使用效果。例如,建筑項目中回收的廢棄塑料,在回收、改良過程中,使用熔融處理手段,將其作為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制備,降低對砂石等材料依賴程度,增強建筑項目混凝土制備能力。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的有序開展,有賴于工作人員從經濟角度出發,論證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的經濟學效果,通過比較投入和產出之間的關系,及時調整應用舉措,提升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總體水平,避免出現應用方法選擇不當影響總體效果,增加額外費用支出,削弱施工企業等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工程經濟框架下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的主要舉措
工程經濟框架下,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要求工作人員整合優勢資源,從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環境價值等維度出發,通過制度要素、人力要素、技術要素的高效運用,深入推進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
(一)實現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實用性評價
為穩步提升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水平,強化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化和綠色化能力,加速施工模式有效轉型,工作人員應充分利用工程經濟理論,從經濟價值角度出發,延長評估鏈條,將建筑材料生產、建筑施工、建筑拆除、材料報廢、廢棄物分揀、運輸存儲、循環利用等流程納入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流程,通過固體廢棄物物質形態的科學轉換,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使用。系統掌握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可行性,掌握資源化要點和難度,便于工作人員將資源化應用納入建筑項目各個環節。同時,工作人員應使用定向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論證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投入和產出關系,修正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方案,保證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方案的可行性。借助工程經濟學有關理論,工作人員可以橫向對比廢棄混凝土、廢棄木材、廢棄玻璃不同資源化方案的投入產出比,根據投入產出情況,選擇最優方案,增強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能力。例如,對于建筑項目固體廢棄物回收過程中獲取到的廢棄物,在使用清水進行清洗分類后,使用簡單加工手段或者施工工藝生產綠色環保墻體材料,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這種綠色環保墻體材料既實現了固體廢棄物合理高效利用,又能夠控制總體能耗,取得較好裝飾效果,穩步提升建筑項目施工水平。
(二)健全完善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舉措
建筑項目在固體廢棄物資源化中,工作人員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過往經驗,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任務牽引,堅持方法協同,采取必要舉措,加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進程,提升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
1.廢棄混凝土資源化
在建筑工程廢棄混凝土資源化應用環節,按照分類處置方式,對于強度等級不高的混凝土使用碾碎、篩分等處理手段,篩選廢棄混凝土作為建筑項目地基填埋材料,借助這種處理方式,不僅能提升填埋效果,還能控制填埋成本。對于強度等級一般的混凝土,可以采取再循環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粉碎后,利用篩分、清洗、干燥等處理流程,使用專業機械生成再生材料。這些再生材料可以作為硅酸鹽水泥、天然砂添加劑,完成再生磚生產任務。對于更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可以將其作為再生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細骨料,為混凝土制備提供充足穩定的材料支持。
2.廢棄磚瓦資源化
在建筑項目廢棄磚瓦資源化應用中,工作人員需按照規定的技術流程,進行分揀、回收等基礎處理工作。具體來說,需組織人員對施工區域內的破碎磚瓦進行分揀,并使用清水進行沖洗,以便將其作為施工材料,用于項目開發建設環節。分揀后形狀不規則的廢棄磚瓦可以作為建筑項目基礎填埋材料,實現磚瓦重復性、循環性使用。除了采取上述資源化應用方式之外,工作人員還可以使用破碎技術對回收分揀的廢棄磚瓦開展碾壓、破碎處理,獲得的磚瓦顆粒可以作為砌體骨料用于空心磚和多孔磚制備。此外,工作人員還可以使用焚燒處理的方式,將磚瓦轉化為煤泥灰,將其作為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膠凝材料。
3.廢棄瀝青資源化
建筑項目防水施工中會使用大量瀝青,廢棄瀝青對周邊水體、土壤有著較強的破壞作用。為增強廢棄瀝青資源化應用能力,工作人員可對廢棄瀝青采取粉碎處理,將粉碎后的瀝青與砂石、黏土劑充分混合,快速制成粗骨料。這種粗骨料不僅可以作為路面鋪設材料,而且制作成本較低,效率較高,符合新時期建筑項目開展要求。除了采取上述資源化應用方式之外,工作人員還可以借助廢舊瀝青環保循環熱再生技術,通過新技術、新路徑的合理化應用,提高廢棄瀝青的循環利用效能。在實際技術應用中,要嚴格按照既定技術工藝流程,將再生劑均勻分散到廢棄瀝青中,并與新集料充分攪拌,獲得改性瀝青。
4.廢棄陶瓷資源化應用方式
在建筑項目廢棄陶瓷的資源化應用中,工作人員需要針對陶瓷的材質組成和屬性,制定相應的陶瓷資源化方案,實現陶瓷的循環綠色使用。陶瓷主要由天然礦石組成,在廢棄陶瓷資源化過程中,可以借助粉碎技術將廢棄陶瓷研磨成彩砂,進而制成人工彩砂。這種人工彩砂與天然彩砂基本屬性相同,物化屬性較為穩定,色彩豐富,視覺感官較好,因此,人工彩砂現階段被廣泛應用于外墻裝飾等領域。
(三)組建起專業化技術隊伍
建筑工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有著明顯的技術導向,為確保工作質效,施工企業應當組建起專業化人才隊伍,通過定向招錄、系統培訓等舉措,使工作人員掌握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要點,消除技術應用盲區,確保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工作穩步有序開展。
五、結語
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對于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經濟價值的創造有著深遠影響。為滿足新時期建筑行業發展要求,本文從工程經濟角度出發,綜合考慮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環境價值等維度,提出了相應的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應用舉措,旨在實現建筑固體廢棄物的循環、綠色、高效使用。
參考文獻:
[1]丁志坤,文馨平.柔性管理視角下承包商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行為模型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22(06):48-53.
[2]吳思,丁林,王儀萍.建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分析——評《建筑廢棄物及污染物處置與綜合利用》[J].環境工程,2021(07):32.
[3]李金洋.施工固體廢棄物回收與資源化再利用研究[J].綠色建筑,2021(01):68-70.
[4]步雪琳,黃建華.用好建筑垃圾 開發“城市礦山”[J].環境經濟,2022(16):26-31.
[5]王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研究[J].工業建筑,2022(0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