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鶴



近年來,隨著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思維導圖在教育界備受關注。筆者也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將思維導圖引進課堂,提出了“善用思維導圖,激活文本話題;巧用思維導圖,挖掘文本內涵;活用思維導圖,鞏固拓展運用”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深度理解課文,發展語言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下面以外研版新標準英語(一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Module 7 Unit 1 Pandas love bamboo教學為例,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談論動物,屬于人與自然范疇。語篇類型屬于對話型。本單元共有四個部分活動,計劃一課時完成?;顒右皇谴竺骱臀髅稍谡務摴泛蜕呤欠裣矚g音樂?;顒佣潜締卧闹髡n文,課文情境是大明和奶奶正在觀看西蒙送的光盤。光盤里介紹了大熊貓一天十二個小時都在吃東西和蛇能用身體跳舞等生活習性和能力特征,讓大明和奶奶感到不可思議。原來蛇能跳舞是因為它看到笛子感到害怕,所以扭動身體,看起來像是蛇跟隨笛聲跳舞。觀看之后,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禮物。活動三呈現了本單元的重點句?;顒铀氖轻槍€人喜好的問答練習,一個是對特殊疑問句的回答,一個是對一般疑問句的回答。
本節課從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能力等方面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動物,從而倡導學生要愛護動物,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常見動物的特征與習性有一定的認知,也有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會用簡單的句型描述動物的基本特征,同時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三、教學理念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教學要以主題為引領,依托語篇,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形成學習策略。在本節課中,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幫助學生挖掘文章主題,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理清文本脈絡,架構思維框架,遷移創新并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
四、教學目標
(一)語言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文中關于熊貓和蛇的生活習性,并運用句型They are .../They can...描述它們的特征和能力。
(二)文化意識目標
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要愛護動物,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思維品質目標
學生能夠通過問題認真思考,發散思維,架構文本框架,理清文章脈絡。
(四)學習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總結出描述動物的要素,從而遷移到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與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特征、習性以及能力。
五、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運用句型:They are.../They can ...來描述動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學生在學習本課后能夠簡單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六、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從外貌、居住場所、生活習慣、主要食物、能力特長等方面詳細地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七、教學過程
(一)善用思維導圖,激活文本話題,呈現學習任務
在熱身啟動環節,教師播放歌曲視頻At the zoo,并提出問題:What is this video about?學生回答:Its about animals. 教師板書animals,并追問:What an-imals do you like?教師以animal為中心詞,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并將事先準備好的動物圖片貼到中心詞animal的周圍,啟動本節課話題“My favorite animals”,進而呈現本節課學習任務: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活動一插圖,發現Daming 和Sam也在談論動物。教師提問:What ani-mals are they talking about?學生通過觀看動畫了解到他們在談論蛇,并對蛇是否喜歡音樂進行了討論。教師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關于蛇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展開提問:Can ?snakes swim?Do snakes eat meat?Can snakes dance?Where do snakes live?教師將這些問題記錄并歸納,形成思維導圖(如圖1),并告訴學生Simon給Daming一張光盤,或許我們可以從光盤里找到答案,進而引出活動二主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思維導圖進行頭腦風暴,激活學生有關animal的知識儲備,發散思維,學生邊說,教師邊將事先準備好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同時在活動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圍繞蛇進行更多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為接下來的文本學習做好鋪墊。)
(二)巧用思維導圖,挖掘內涵,深層次理解文本
1.初步感知文本,確定中心主題
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在初讀文本前,教師先帶著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知道Daming和Grandma在觀看DVD。隨后教師播放動畫視頻,通過問題“What is the DVD about?”使學生確定文本中心主題:pandas。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主題,為深入理解文章做鋪墊。)
2.快速瀏覽文本,找出分支內容
教師繼續追問:What are the animals in the video? 通過動畫,學生很容易捕捉其中信息,做出回答:Pandas and snakes,由此引出二級標題分支。教師將大熊貓和蛇的圖片分別貼到中心詞animals的兩邊,并提出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激發學生思考,啟動已有知識儲備:“They are white and black.” “They are fat.” “They live in China.” 教師板書關鍵詞“white and black,fat,China”并與中心詞animals建立連接。
(設計意圖:通過追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文章主題分支,同時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基于文本,同時也超越文本,為后面完整輸出自己喜歡的動物打下基礎。)
3.分段閱讀文本,深層挖掘內涵,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教師根據文本信息,提出深層次問題:Wow! You know a lot about pandas. What does the DVD say about pandas?Lets read Part 2 and find the infor-mation.以此引導學生聚焦指定文本內容。分段處理文章信息,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在pandas的分支下深層挖掘文本內涵。學生很容易提取出:Pandas love bamboo. They eat for twelve hours a day. 教師板書關鍵詞句“They love bamboo”“They eat for...”。
同樣的方式處理蛇的學習部分,教師提問:What about snakes?先請學生說一說印象中蛇的特征,再找出文中描述蛇的句子。由于此段文字生詞較多,部分學生提取困難,可以先請學生自己閱讀,然后小組交流,整合信息:The snake can use its body to dance. Theyre almost deaf. They cant hear the music. The snake thinks the flute is dangerous. It gets frigh-tened.教師板書關鍵詞句。
在處理這一部分時,對于學生找不準的信息,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適當引導:What can snakes do?Do snakes love music?Why are they frightened?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與合作研討,得到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總結介紹動物的要素包括:外貌(顏色、大小、胖瘦、高矮等)、居住場所、生活習慣(喜歡吃什么、能做什么)、特殊能力等。搭建思維導圖框架,幫助學生深入挖掘文本信息,同時理清文章脈絡。)
(三)活用思維導圖,鞏固拓展,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總結復述課文內容,鞏固重難點,形成系統邏輯思維
文本學習完后,教師分別出示大熊貓和蛇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光盤里介紹了它們的哪些信息,隨后教師請學生看黑板,借助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帶領學生回顧光盤里的內容,復述課文。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分段理解文本,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學生對文本信息還停留在碎片化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語篇意識。因此,在完成思維導圖之后,教師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根據思維導圖復述文本,使學生的思維邏輯化、完整化。同時完成活動三,鞏固關于大熊貓和蛇的重點語句的聽說練習)
2.自主創作思維導圖,完成話題任務
在理解了文本信息之后,最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基于課文活動四,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問答。在深層細致地學習文本后,學生選擇課前導入時提到的動物制作思維導圖。制作前,學生可以模仿板書,選擇一個動物作為中心主題,從外貌(顏色、大小,胖瘦、高矮等)、居住地、特征(能做什么、喜歡什么等)等幾個方面確定二級標題,小組內成員針對各自選擇的動物互相提問: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Are they big or small?Where do they live?What do they like?What can they do? 將動物的信息分別填入事先準備好的思維導圖中。(如圖3)
(設計意圖:本環節基于課文活動四的問答練習進行拓展,通過問答將獲得的信息進行整合,形成介紹動物的思維導圖。在文本學習時,學生已經了解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及思路,同時在復述課文時又加深了記憶,能夠基于文本中動物的信息,設計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遷移創新。)
3.創設真實情境,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
教師創設情境,邀請學生作為動物形象大使,向參觀動物園的小朋友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看誰的介紹能夠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向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其他學生作為觀眾,為其投票,看誰獲得的票數最多。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真實的情境能夠感受到學習的知識能夠運用到生活中,同時以吸引游客參觀的方式進行評比更加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4.播放環保視頻,進行主題升華
教師播放由于大氣污染、環境污染、海洋污染給動物帶來危害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應該怎樣用實際行動保護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引導學生要保護環境,愛護動物。)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打開學習的大門,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和批判性的思維品質,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在輸出環節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輔助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制作思維導圖,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學生基礎不同,思維會產生碰撞,教師不要急于統一答案,要讓思考真正發生,才能夠發展學生思維。另外也要注意,思維導圖不是萬能的,在實際運用中要結合文本的內容和類型,適當調整教學方式。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堂小學)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