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摘 要:隨著藝術文化的多元發展,我國對藝術的研究不斷深入。舞蹈表演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文化傳播與藝術交流的重要載體。塑造和表達人物形象是舞蹈表演的核心,人物塑造是否合理直接關乎舞蹈表演的成敗。掌握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與表達的方法和技巧,是對現階段舞蹈表演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對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與表達的重要性進行分析與闡述,具體探討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與表達的實施策略,以期促進舞蹈表演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舞蹈表演;人物形象;情感;節奏;塑造與表達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藝術文化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舞蹈表演不僅可以傳播藝術文化,還能夠陶冶身心,提升文化內涵。舞蹈表演最基本的藝術目標是通過舞蹈表演者對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傳遞舞蹈藝術價值,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讓觀眾能夠在擁有良好視覺體驗的同時,豐盈內心情感,提升藝術涵養。然而,在現階段的舞蹈表演中,會發現部分舞蹈者并不注重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只追求精湛的舞蹈技巧,雖然從形式上看,舞蹈表演具有很強的藝術技巧性,但是從深層次來看,舞蹈缺乏內涵,難以打動觀眾,無法給觀眾帶來情感的共鳴。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在提升自身舞蹈技巧的同時,要注重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提升舞蹈的藝術表現力。
一、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與表達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豐富舞蹈藝術情感
舞蹈表演不僅僅是舞蹈動作技巧的展示,更是藝術情感交流的載體。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者需要將個人的情感以及思想融入作品,借助表演的形式傳遞給觀眾,從而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滿足觀眾對藝術文化的追求,提升觀眾的審美素養。要想更好地達到這一舞蹈表演目標,豐富舞蹈藝術情感,舞蹈表演者需要嫻熟地運用自身的舞蹈技巧,同時將舞蹈元素與個人情感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在舞蹈表演中塑造生動、豐富的人物形象。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要提升自身的舞蹈動作技巧,運用肢體語言藝術,還要分析舞蹈作品,了解舞蹈作品中所要傳遞的思想和情感,明確在舞蹈表演中要塑造怎樣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礎上,將個人對人物形象的了解以及內心真實的情感通過舞蹈表演傳遞出去,讓舞蹈表演更富有藝術情感,更能吸引觀眾,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
(二)有利于促進文化傳承交流
在舞蹈表演中塑造與表達人物形象,不僅僅是一種藝術上的追求,還是藝術文化傳承與交流的重要載體。從眾多優秀的舞蹈作品來看,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或者與某個時代背景有關,或者與某個文化背景有關,又或者與某個特定的歷史故事相關,這樣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能夠將相關的歷史文化、歷史故事生動形象地再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舞蹈表演通過將情感與技巧結合,帶領觀眾走進某段歷史、暢游在優秀的文化長河中,打破時空的界限,促進文化的傳承與交流。尤其是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加凸顯了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在文化傳承與交流方面的功能與作用,讓優秀文化的交流沒有國界,最大程度展現人類社會文明的多樣性。由此可見,在舞蹈表演中有效塑造和表達人物形象,不僅能夠提升舞蹈表演的藝術情感,更能讓舞蹈表演發揮其在文化傳承和交流上的積極作用,讓舞蹈表演成為一種無聲的文化傳播媒介,在不同時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間構建起橋梁。
(三)有利于提升舞蹈的觀賞性
舞蹈表演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審美體驗,從而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舞蹈作品觀賞價值的評判標準是多樣化的,比如可以通過舞蹈表演者的舞蹈技巧、動作的連貫性、舞姿的優美程度以及多種舞蹈元素融合后的視覺效果來評判舞蹈作品。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達對提升舞蹈作品的觀賞性有重要作用。舞蹈表演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需要深入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不僅注重舞蹈動作技巧、舞蹈動作的連貫性,還要注重舞蹈作品的整體性、人物形象設計的合理性以及情感和情緒的表達等。這樣一來,舞蹈表演不僅在外在形式上能夠深深吸引觀眾,還能夠帶給觀眾良好的感官體驗。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舞蹈作品更具生命力、更具觀賞性。
二、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與表達的
具體策略
(一)在舞蹈動作中表現人物精神
在舞蹈表演中塑造和表達人物形象,要求舞蹈表演者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考慮人物形象的特點,使舞蹈動作能夠充分體現人物精神,使舞蹈表演中塑造的人物更加鮮活。舞蹈表演者在前期要加強對舞蹈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解讀,從而準確把握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深入挖掘所要塑造人物形象的精神內涵,在此基礎上進行舞蹈動作的設計與創編,通過舞蹈動作傳遞和表達人物精神,進而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舞蹈表演者在挖掘不同人物精神的過程中,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以及日常的舞蹈訓練中,要注重將舞蹈動作與表現力進行有效的結合,用心揣摩不同人物形象在人物精神上的差異和特征,從而在舞蹈表演中圍繞舞蹈主題設計舞蹈動作,完美表現人物精神。例如,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在其所創作的經典作品《孔雀》的舞蹈表演中融合了孔雀的生命之美,通過舞蹈動作將孔雀生命中所擁有的美好的精神品質表現了出來。第二,舞蹈表演者要注重在舞蹈動作中傳遞和表達人物精神,將人物形象的特點凸顯出來。比如,舞蹈表演者可以通過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人物形象中不同的情感,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更富有精神內涵。再如,舞蹈表演者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觀察,汲取創作靈感,讓舞蹈動作可以更好地傳遞不同的人物精神,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準確。
(二)激發表演者與人物情感共鳴
舞蹈表演中,要想讓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鮮活、更真實、更具感染力,需要舞蹈表演者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合二為一,使表演者與人物形象產生情感共鳴,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簡單來講,就是要求舞蹈表演者能夠深入體會和感知舞蹈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感知人物形象的情感、情緒以及內涵,在舞蹈表演中投入情感,以此實現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達。舞蹈表演者在具體的舞蹈表演中,首先,要對劇本進行反復閱讀,研究劇本中角色的背景、特征,基于自身的實際經驗,深層次解讀人物角色的情感世界。比如,在舞蹈作品的分析研究中,解讀出人物形象內心悲傷的情感,這時舞蹈表演者就要設身處地地站在角色的環境氛圍中,感受這種悲傷的情緒。表演者可以聯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悲傷時刻,進而讓內心情感自然地涌現,與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有了真實情感的流露,再加上精湛的舞蹈動作技巧,觀眾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內心情感世界。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過程中,表演者在調動內心情緒、情感的同時,也要注重運用好舞蹈技巧,將舞蹈動作與人物情感進行完美結合。要想達到這樣的表演效果,需要舞蹈表演者日常加強訓練,模擬不同的情感狀態,嘗試多種人物情感表達的方式,比如通過控制呼吸、調整動作等,使人物情感的表達更加準確,讓觀眾可以通過舞者的表演探知人物形象的內心世界。
(三)通過控制節奏塑造人物形象
在舞蹈表演中,合理控制舞蹈節奏對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者要提升自身的節奏靈敏度,能夠快速地把握節奏變化的規律,進而調整肢體動作,讓舞蹈動作能夠與節奏相合,實現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達。例如,當在舞蹈表演中要表現奔放的人物情感時,舞蹈表演者要采用節奏相對較快的舞蹈動作,以此將這一情感準確地表現出來。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具體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實現對舞蹈節奏的掌控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第一,通過節奏變化來塑造和表達人物形象。每位舞蹈表演者都有自己的舞蹈習慣,而且受到生長環境、人生經歷等不同的影響,在相同的舞蹈作品表演中,不同的舞蹈表演者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因此,舞蹈表演者要對自身情緒、情感的變化規律有準確的認知,在舞蹈表演中,根據舞蹈作品的內涵、人物形象塑造的需求,合理地進行舞蹈動作與面部表情的搭配與融合,使人物形象生動、具體。情感表達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了解節奏控制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對于舞蹈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運用節奏的控制來進行人物形象塑造有重要幫助。舞蹈表演者要注重日常訓練中對舞蹈節奏相關內容的學習,讓自身舞蹈節奏掌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再通過對舞蹈節奏的控制讓人物形象不同的情緒、情感得到充分表達,使人物形象更加豐富。第二,舞蹈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要精準地把握舞蹈節奏。舞蹈節奏與音樂節奏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二者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只有把握好舞蹈節奏,才能將情緒表達與舞蹈節奏完美融合,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動。舞蹈表演者也可以借助多種輔助工具把控舞蹈節奏,比如借助敲打樂器,或者跟著節奏做有規律的身體律動等,通過長期的訓練,舞蹈表演者能夠形成良好的節奏感,更準確地把握舞蹈節奏,運用有節奏感的肢體動作塑造人物形象。第三,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要把握好舞蹈節奏,還要在舞蹈節奏中準確找到人物形象情感的切入點,由于不同舞者對于人物形象情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要注重基于自身對舞蹈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來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設計,不要一味地模仿別人,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使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具有個人特色,讓自己的情感與內心世界更好地融入作品。
(四)融入生活素材塑造人物形象
舞蹈藝術源于生活,人物形象的塑造更離不開生活。因此,舞蹈表演者在塑造與表達人物形象時,需要注重融入生活素材,從生活中收集靈感,讓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生活化,人物形象更真實,情感更真摯。在舞蹈表演中融入生活素材,是塑造和表達人物形象的必然之舉。具體來講,首先,舞蹈表演者要結合舞蹈主題、舞蹈內涵,以及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挑選有意義的素材,所謂生活素材,主要是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人、事、物,舞蹈創作人員在進行舞蹈作品的創作時,要利用舞蹈藝術將生活中真實的情境進行處理,使其能夠形成一種具有較高藝術性、觀賞性以及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從我國傳統舞蹈的編排創作來看,一些舞蹈動作的靈感就是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取材,既是舞蹈藝術創作的方式,又是對現實生活的歌頌與贊美,表現出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次,舞蹈表演者要注重挑選現實生活中比較能夠表現個人特色的生活素材,這種生活素材的選擇與應用,能夠避免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千篇一律、缺乏新穎性、缺少對觀眾的吸引力,而具有個人特色的生活素材能夠讓人物形象更鮮活、更具有代表性,所傳遞的思想情感也會更具有說服力。比如《友愛》這一作品,所選擇的生活素材就是比較具有特色的殘疾人女孩形象,殘疾人身上所具備的身殘志堅的精神品質更能打動人,能夠讓舞蹈表演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觀眾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觀眾的內心情感。此外,在舞蹈表演中還可以利用生活中多元化的素材來實現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達,比如可以利用音樂、燈光、服裝、化妝以及其他輔助道具等,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飽滿。
三、結語
在舞蹈表演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對豐富舞蹈的藝術情感、提高舞蹈的藝術觀賞性以及促進我國優秀藝術文化的傳承與交流等都有重要的價值。因此,作為舞蹈表演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舞蹈基本功,還要對舞蹈的內容、音樂的內涵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讀,從中感受所塑造人物的特點,及其所具備的精神品質和思想情感。在舞蹈表演中通過內心情感的激發、舞蹈動作的合理編創以及節奏的準確把控、生活素材的合理融合,能夠塑造出生動的人物形象,進而提升舞蹈表演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胡艷.舞蹈藝術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達探究[J].新楚文化,2023(20):46-49.
[2]孫甜欣.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表達研究[J].藝術評鑒,2023(12):108-112.
[3]陶柏帆.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表達[J].中國民族博覽,2023(10):129-131.
[4]冼玉婷.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及表演技巧分析[J].大觀(論壇),2023(4):105-107.
[5]沈麗.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表達[J].戲劇之家,2022(32):123-125.
[6]朱露露.淺析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尚舞,2021(2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