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上海市雙職工育兒家庭的時間壓力與分工特征

2024-06-28 15:33:31焦健王德程英
上海城市規(guī)劃 2024年2期

焦健 王德 程英

關鍵詞:育兒;時間利用;活動模式;家庭分工;雙職工家庭

0 引言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時間已經(jīng)成為稀缺資源,越來越多的居民陷入缺乏休息與閑暇時間的困境,“時間貧困”制約居民幸福感的獲得[1]。育兒人群是遭遇時間貧困的高風險群體[2-5],對于我國城市居民家庭而言更是如此。不同于歐美、日本等國家由男性養(yǎng)家者(male breadwinner)主導的家庭就業(yè)模式,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較高①,雙職工家庭(dual-earner)占據(jù)主導地位,夫妻普遍在雙方都全職就業(yè)的情況下承擔著繁重的育兒責任。然而,我國兒童照料支持體系建設落后,家庭需要內(nèi)化工作與育兒雙重壓力,由此引發(fā)了嚴峻的“時間貧困”問題,影響著年輕一代的生育意愿,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社會學、人口學等領域的學者十分關注育兒階段的家庭勞務分工、兒童照料方式、隔代育兒等問題,并從時間利用的視角對以上議題進行了豐富的探索。已有調(diào)查與研究顯示:在大多數(shù)國家中,女性仍然是家庭責任的主要承擔者[6];育兒階段,居民的家務照料時間增加,工作與閑暇時間減少,女性尤其如此[7-8],我國居民也基本符合這一規(guī)律[9-10]。相比歐美、日本等國家,受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國家庭在育兒階段獲得祖輩時間支援的比例高,祖輩為成年子女分擔家務勞動、提供兒童照料支持是我國育兒家庭兼顧工作與家庭責任的重要策略[11-13]。育兒問題也引起了時間地理學者們的關注,日本時間地理學者們尤其關注就業(yè)與育兒之間的平衡問題[14],經(jīng)典的研究如荒井良雄、神谷浩夫等對育兒女性及其家庭成員時空路徑的細致描繪[15-16]。近年來,我國也有學者對育兒人群的時空行為與設施需求進行研究[17-18]。

雖然我國育兒家庭遭遇嚴峻的“時間貧困”問題,但針對該群體的時間利用與活動特征的研究卻是有限的。目前,社會學、人口學等領域的學者們將育兒時期作為家庭生命周期階段之一進行時間利用與家庭分工研究,探討性別公平等議題,但對該群體的單獨研究較為有限;時空行為領域的學者們對育兒人群的研究則是零星的。因此,我國大城市雙職工育兒家庭的時間利用特征、時間壓力來源和家庭內(nèi)部分工等問題還有待剖析。

本文基于上海市居民2018年時間利用調(diào)查,以雙職工育兒家庭為研究對象,在分析時間利用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對雙職工夫妻的時間壓力類型進行劃分,從時間分配、時間節(jié)奏、外出非工作活動3個方面剖析各類型的日常活動特征,并解析其家庭分工模式,以展示雙職工育兒家庭的時間壓力與活動困境,為緩解育兒家庭時間壓力的政策制定提供研究基礎與指引。

1 研究數(shù)據(jù)與方法

1.1 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上海調(diào)查總隊于2018年在上海市域范圍內(nèi)進行的居民時間利用調(diào)查,該調(diào)查是全國2018年居民時間利用調(diào)查的組成部分,調(diào)查方案成熟,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嚴謹。調(diào)查樣本抽選自上海住戶調(diào)查樣本框,國家統(tǒng)計局上海調(diào)查總隊采用等距抽樣的方法抽選了3 303個被調(diào)查者。調(diào)查中,對每位被調(diào)查者各抽取一個平日(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與一個周末(周六至周日中的一天)進行調(diào)查,要求被調(diào)查者采用活動隨時發(fā)生隨時記錄與回憶補記相結合的方式填寫時間利用日志表,從調(diào)查日當天4:00起至第二天4:00結束,以15 min為時間間隔按順序記錄24 h的活動信息,包括活動類型、開始與結束時間、地點類型等。

1.2 概念界定與樣本概況

0—12歲(嬰幼兒至小學階段)是兒童需要家長照料的主要時期,本文對雙職工育兒家庭的界定是:夫妻雙方都工作并養(yǎng)育0—12歲兒童的家庭。雙職工夫妻在工作日面臨嚴峻的時間壓力,本文以夫妻工作時間都大于60 min的一天作為工作日進行分析,共計165個雙職工育兒家庭,其社會經(jīng)濟屬性如表1所示。孩子年齡方面,0—3歲、4—6歲、7—12歲的占比分別為29.09%、29.09%、41.82%;夫妻平均年齡為34歲;丈夫、妻子的月均收入分別為8 855.86元、6 112.35元,丈夫的月均收入稍高于妻子;教育水平方面,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為40.00%,丈夫這一比例稍高于妻子;戶籍方面,以夫妻都是本地戶籍為主,占比達53.33%,至少一方為外地戶籍的占比為46.67%;家庭結構方面,有祖輩同住的家庭比例為52.73%,稍高于無祖輩同住家庭。

1.3 活動類型劃分與分析方法

活動類型劃分是時間分配測算的前提。本文將活動與相應時間劃分為5類,包括:①自我照料時間,即用于睡眠休息、飲食、看病就醫(yī)等個人生理必需活動的時間;②工作時間,不包含工作期間的休息時間,因此是“凈工作時間”;③通勤時間,即一天上班與下班路途的總時間;④家務照料時間,包括用于購物②、家務勞動與照料家人等家庭維護性活動的時間;⑤閑暇時間,即完成以上活動后剩余用于休息放松、業(yè)余學習、休閑社交等活動的時間。以上活動時間分配的加和為24 h。另外,非工作活動(家務照料、自我照料、閑暇)以居家、室內(nèi)活動為主,但也產(chǎn)生外出需求,從而產(chǎn)生對城市空間資源的利用訴求,本文將在家與工作地以外空間所進行的非工作活動及其出行統(tǒng)一定義為“外出非工作活動”。

分析方法方面,從時間分配與時間節(jié)奏兩方面刻畫雙職工育兒夫妻的時間壓力特征。時間分配采用平均時間指標(某類活動總時間分配與總樣本人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時間節(jié)奏通過繪制時間節(jié)奏圖,即24 h內(nèi)每15 min各類活動的參與率(參與某類活動人數(shù)與總樣本人數(shù)之比)展示日常活動在24 h時間軸上的分布情況,并結合起床、離崗等固定活動的平均時刻,更精準地刻畫時間節(jié)奏。家庭分工方面,通過家務照料時間分擔比,即家庭成員家務照料時間與總家務照料時間之比來測算分工情況。

2 雙職工育兒夫妻的時間利用特征

將家庭生命周期劃分為年輕無孩(45歲以內(nèi),家內(nèi)無18歲以下孩子)、孩子0—3歲、孩子4—6歲、孩子7—12歲、孩子13—18歲、孩子成年、離巢(45歲以上、60歲以內(nèi),家內(nèi)無18歲以下孩子),通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時間利用的差異比較,分析雙職工育兒夫妻的時間利用特征。

2.1 時間分配特征

雙職工育兒夫妻因家務照料責任而犧牲工作、自我照料與閑暇的時間。統(tǒng)計在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雙職工夫妻各項活動的時間分配均值(見圖1),可以看到:家庭生命周期與家務照料時間呈現(xiàn)“倒L型”關系,與自我照料、閑暇的時間呈現(xiàn)“W型”關系。年輕無孩夫妻的家務照料分別為0.32 h/d、0.84 h/d,為所有家庭中最少;年輕無孩的丈夫、妻子的工作時間分別為8.55 h/d、8.18 h/d,自我照料時間分別為11.41 h/d、11.35 h/d,為所有家庭中最多。與年輕無孩的夫妻相比,養(yǎng)育0—3歲兒童的丈夫、妻子的家務照料時間分別激增至1.37 h/d、2.55 h/d,工作時間減少至7.63 h/d、7.44 h/d,自我照料與閑暇的時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壓縮。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養(yǎng)育4—6歲兒童的夫妻的家務照料時間有所減少,但工作和自我照料的時間仍處于低谷,反彈不明顯。

由于妻子的家務照料負擔更重,育兒妻子的閑暇時間及外出非工作時間受到明顯擠壓,而丈夫可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閑暇與外出非工作時間。養(yǎng)育0—12歲兒童的妻子的閑暇時間平均為1.55—2.05 h/d,少于其家務照料時間的2.17—2.55 h/d,外出非工作活動時間僅0.65—0.95 h/d。養(yǎng)育0—12歲兒童的丈夫的閑暇時間平均達2.56—2.87 h/d,外出非工作活動時間達0.94—1.56 h/d,與年輕無孩的丈夫相近。

除家務照料壓力外,雙職工夫妻在育兒階段的通勤壓力也有增加,從而遭遇工作與通勤雙重壓力。與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的有孩子后會縮短通勤距離或時間的結論不同[19-22](見圖1),上海市年輕無孩的夫妻的通勤時間為1.00 h/d,養(yǎng)育0—12歲兒童的丈夫、妻子的通勤時間分別為1.29—1.34 h/d、1.07—1.27 h/d,即育兒夫妻的通勤時間比年輕無孩夫妻更長,尤其丈夫的通勤時間更長。結合我國超大城市的住房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特點,可推測育兒階段通勤時間增加這一規(guī)律與家庭在育兒階段購房、置換學區(qū)房等行為相關。

2.2 時間節(jié)奏特征

雙職工育兒夫妻因家務照料責任而犧牲工作時間這一特征,在24 h時間安排上表現(xiàn)為:育兒夫妻早上、下午至夜晚需更多地參與家務照料活動,夫妻夜間工作時間被擠占。如圖2所示,與年輕無孩夫妻相比,在家務照料活動方面,育兒夫妻在6:00—8:00、16:00—22:00有更高的參與率;在工作活動方面,育兒夫妻在18:00后的參與率相對較低,夜間工作活動被家務照料活動所替代。

閑暇與外出非工作活動方面,育兒妻子減少了夜間閑暇與外出非工作活動,育兒丈夫與年輕無孩丈夫的閑暇與外出非工作活動時間節(jié)奏基本一致(見圖2)。由于在19:00—22:00約40%以上的育兒妻子進行家務照料活動,該時段育兒妻子的閑暇活動、外出非工作活動的參與率大幅低于年輕無孩妻子,反映了育兒妻子夜間外出活動被家內(nèi)照料活動所約束、出行減少的特點。除此之外,育兒妻子在7:00—8:00、16:00—17:30外出非工作活動的參與率相對較高,可推測為早上、下午接送兒童需求產(chǎn)生的外出行為。相較之下,育兒丈夫僅在16:00—17:30這一時段外出非工作活動的參與率相比年輕無孩丈夫稍有增加。可見,育兒妻子因承擔更多的家務照料責任而改變其整天時間安排,而丈夫可保持原有的生活時間節(jié)奏。

3 雙職工育兒夫妻的時間壓力類型與活動特征

3.1 時間壓力類型聚類

3.1.1 聚類結果

基于雙職工育兒夫妻家務照料、通勤時間壓力高于年輕無孩夫妻的特征,本文以夫妻平均家務照料時間、平均通勤時間為聚類因子,采用K-means聚類方法對時間壓力類型進行識別。結果如表2所示,共識別出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一般壓力型4種時間壓力類型,其中以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為主要類型。超高家庭壓力型占比為7.88%,家務照料時間壓力最高,人均4.63 h/d;通勤時間壓力最小,人均0.65 h/d。家庭壓力型占比為36.36%,家務照料時間壓力相對較高,但低于超高家庭壓力型,人均2.14 h/d;人均通勤時長為0.96 h/d。通勤壓力型占比為31.52%,人均家務照料時間為1.30 h/d;通勤時間壓力最高,人均達2.00 h/d。一般壓力型占比為24.24%,家務照料時間壓力最低,人均0.59 h/d;通勤時間壓力也較小,人均0.85 h/d。

3.1.2 時間壓力類型的社會經(jīng)濟屬性特征

不同時間壓力類型有較為突出的社會經(jīng)濟屬性特征,反映了時間壓力與孩子年齡、收入與教育水平、祖輩同住等因素的相關關系。①超高家庭壓力型有養(yǎng)育0—3歲兒童的特征;孩子0—3歲占比達53.85%,這與養(yǎng)育0—3歲孩子的夫妻家務照料壓力最高的特征相符。②家庭壓力型有外地人、無祖輩同住的特征;56.67%家庭夫妻至少一方為外地戶籍,60.00%的家庭無祖輩同住,外地家庭、缺少本地長輩的時間援助或是造成該類家庭家務照料壓力高的原因之一。③通勤壓力型家庭有養(yǎng)育7—12歲兒童、高收入與高學歷、本地戶籍的特點;養(yǎng)育7—12歲兒童占比達42.31%,月均收入與本科學歷比例為所有時間壓力類型中最高。結合我國家庭育兒的特點,可推斷為上海本地高收入、高學歷家庭看重兒童教育,在獲得更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過程中,改變了職住空間關系,使得夫妻承擔更高的通勤時間壓力。④一般壓力家庭有孩子7—12歲、祖輩同住的特點;孩子7—12歲占比達50.00%,65.00%的家庭有祖輩同住;7—12歲兒童的生活照料需求相對學齡前兒童有所減小,同時同住祖輩可分擔家務照料責任,從而減少該類家庭夫妻的時間壓力。

3.2 時間壓力類型的夫妻時間分配特征

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夫妻的工作、自我照料與閑暇的時間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尤其超高家庭壓力型夫妻陷入睡眠休息等自我照料時間與閑暇稀少的困境(見圖3)。一般壓力型夫妻相比其他家庭,其時間壓力主要來自工作活動,丈夫、妻子的工作時間平均為8.06 h/d、7.92 h/d,夫妻家務照料、通勤時間都不足1.00 h/d,夫妻的閑暇時間分別達3.09 h/d、2.62 h/d,為所有類型中最多。超高家庭壓力型夫妻的家務照料時間分別達4.44 h/d、4.81 h/d,自我照料時間僅9.70 h/d左右,無法保證8.00 h/d的基本睡眠時間,工作、通勤、閑暇時間為所有類型中最少。家庭壓力型夫妻的家務照料時間分別為1.21 h/d、3.07 h/d,家務照料壓力相對超高家庭壓力型有所減少,可滿足8.00 h/d的基本睡眠休息時間;但妻子的自我照料與閑暇時間分別為10.72 h/d、1.72 h/d,仍相對稀缺。通勤壓力型的丈夫、妻子為長時間通勤人群,通勤時間分別達2.09 h/d、1.91 h/d;家務照料壓力相對較低,少于2.00 h/d;自我照料時間較為充裕,丈夫、妻子分別達11.00 h/d、11.28 h/d;但妻子的閑暇時間仍較為稀缺,平均僅1.61 h/d。

3.3 時間壓力類型的夫妻時間節(jié)奏特征

從時間節(jié)奏圖來看,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夫妻的早晨與夜間活動雜化,夜間時間不同程度地被家務照料活動擠占,閑暇活動參與少(見圖4)。一般壓力型夫妻的整天時間節(jié)奏較為清晰:自我照料—通勤—工作—通勤—閑暇—自我照料。超高家庭壓力型夫妻的晨間、夜間需安排家務勞動與照料兒童活動,時間安排相對復雜,具有碎片化特征:自我照料—家務勞動與照料兒童—通勤—工作—通勤—家務勞動與照料兒童—閑暇—自我照料。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兩類家庭中,丈夫的時間節(jié)奏與一般壓力型家庭的丈夫相似,但妻子的時間節(jié)奏則與超高壓力型家庭的妻子相近,下班后依次進行家務勞動與照料兒童—閑暇—自我照料活動,夜間時間安排相對復雜。

從平均時刻來看,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夫妻在家務照料與通勤活動的約束下,有早起晚睡、早出晚歸的特點(見圖5)。由于晨間、下午需進行接送兒童等活動,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夫妻的起床、離崗時間都相對較早,如超高家庭壓力型夫妻平均6:13—6:20起床、16:37—17:05離崗,相比一般壓力型夫妻大幅提前。通勤壓力型夫妻則有早起床、早離家、晚歸家的特點;由于通勤時間長,夫妻起床時間也較早,平均為6:44—6:49;同時到家時間較晚,平均為18:30—19:03。另外,由于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夫妻在夜間需進行家務照料活動,夫妻的睡眠時間相對推后,如超高家庭壓力型的臥床休息時間為22:30左右,比一般壓力型夫妻晚10 min左右。在家庭壓力和通勤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育兒夫妻不得不提前其起床、出門、離崗的時間,推遲其睡眠時間,形成高度緊張化的生活節(jié)奏。

3.4 時間壓力類型的夫妻外出非工作活動特征

3.4.1 外出非工作活動參與及外出次數(shù)

雖然家務照料壓力擠占了休息與閑暇時間,但家庭壓力型夫妻的外出非工作活動參與并未減少,其外出次數(shù)反而高于其他家庭。這是因為家務照料責任會衍生接送兒童、陪伴兒童學習等出行需求。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夫妻外出照料兒童活動的參與率為21.67%—61.54%,高于通勤壓力型、一般壓力型夫妻的13.46%—25.00%,但其外出就餐、外出閑暇活動的參與率相對低。此外,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夫妻的非工作外出次數(shù)也相對多,其中,超高家庭壓力型丈夫外出次數(shù)最多,平均1.77次/d;其次為家庭壓力型妻子,平均1.32次/d。通勤壓力型、一般壓力型夫妻非工作外出次數(shù)為1.00次/d左右(見表4)。

3.4.2 外出非工作活動的時空分布

將活動按照地點劃分為從家出發(fā)15 min以內(nèi)活動、從工作地出發(fā)15 min以內(nèi)活動和時距大于15 min的活動,統(tǒng)計3類活動的24 h參與率及占比,可觀察到育兒家庭外出非工作活動的時空分布特征: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夫妻白天外出非工作活動活躍且活動時距范圍較大,通勤壓力型夫妻主要于午間工作地附近展開外出非工作活動,一般壓力型夫妻夜間在家附近的非工作活動最為活躍。如圖6所示,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夫妻時距大于15 min的活動比例達30.00%—37.50%,高于其他家庭,且該類活動分布于6:00—8:00、16:00—18:00,可推測為接送、照料兒童學習等活動而產(chǎn)生的大于15 min的活動。通勤壓力型夫妻午間在工作地附近的非工作活動參與率大大高于其他家庭。這是由于長時間通勤壓力型夫妻出門早、下班晚,約束其上班前與下班后在家附近活動的參與,只能結合午間外出就餐的時空機會,將外出活動訴求安排在午間工作地附近,形成“外出就餐+購物”等出行鏈。一般壓力型夫妻的時間相對充裕,因此下班后外出非工作活動的參與率高,在空間選擇上則表現(xiàn)出偏好從家出發(fā)15 min以內(nèi)活動的建成環(huán)境的特征。

從外出非工作活動的時空分布來看,離居住地與工作地15 min范圍的建成環(huán)境影響育兒夫妻的時間壓力與活動機會。對于家務照料壓力高的家庭,夫妻因居住地教育等設施15 min不可達而承擔更高的移動壓力,花費更多的時間在路途中;對于通勤壓力高的夫妻,午間工作地15 min的建成環(huán)境則是其組織外出活動重要的時空機會。

3.4.3 外出活動模式

將活動分為居家活動(H)、工作地活動(W)、外出非工作活動(O),將24 h活動按時間順序排列,提取出活動鏈,分析夫妻的外出活動模式特征。提取占比前5位的活動鏈:兩點一線(HWH等)、多目的通勤(HWOH等)、午間外出(HWOWH)、夜間外出(HWHOH)、多目的通勤+夜間外出(HOWOH等)。可以看到: ①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夫妻“兩點一線”占比相對低,“多目的通勤”“多目的通勤+夜間外出”等“多點多線”模式占比高;超高家庭壓力型丈夫這一特征尤其突出,“兩點一線”模式占比僅為15.38%,“多目的通勤”“多目的通勤+夜間外出”比例分別為38.46%、15.38%,為所有類型中最高,其次為家庭壓力型妻子;這反映了育兒就業(yè)人員需在通勤途中組織接送兒童等活動,形成“家—學校—工作地”復雜行程安排的時空行為特點。②通勤壓力型夫妻“午間外出”模式占比高,這是由于通勤壓力型夫妻“早出晚歸”,只能在午間休息時段進行外出活動。③一般壓力型夫妻“夜間外出”占比高,該類夫妻夜間閑暇時間充裕,可外出進行閑暇等活動。可見,超高家庭壓力型丈夫、家庭壓力型妻子在照料兒童活動的約束下,外出活動不再是“家—工作”的“兩點一線”的簡單模式,而是“多點多線”的復雜模式;其他時間壓力類型夫妻的外出活動模式則相對簡單(見圖7)。

4 雙職工育兒家庭分工特征

雙職工育兒家庭的時間壓力及活動特征與家庭分工緊密相關。以下從代際援助、夫妻性別分工和家內(nèi)外活動分工3個方面解析家庭分工方案,結合家庭分工理解夫妻的時間壓力及其活動特征的形成原因。

4.1 代際援助

已婚子女通過與父母同住獲得代際援助是我國家庭應對兒童照料需求與時間壓力的重要策略,4類家庭不同程度地受到祖輩的時間支援(見表5)。一般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兩類家務照料時間壓力較小的家庭,祖輩的時間支援最多;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兩類家庭的祖輩時間支援則相對少。一般壓力型家庭祖輩家務照料時間平均為4.69 h/d,時間分擔比達54.67%,即家庭1/2的家務照料時間由祖輩承擔。超高家庭壓力型以養(yǎng)育0—3歲兒童的家庭為主,家務照料壓力最高,雖然祖輩家務照料時間平均達3.48 h/d,但時間分擔比僅為20.05%。家務照料壓力型祖輩平均家務照料時間為2.87 h/d,為4類家庭中時間支援最少,時間分擔比為22.09%,家務照料責任仍主要由雙職工夫妻承擔。可見,超高家庭壓力型與家庭壓力型的時間壓力與祖輩時間支援相對少有關。

4.2 夫妻性別分工

由妻子承擔大部分家務照料責任的傳統(tǒng)性別分工是我國大多數(shù)夫妻采取的分工方式,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家庭都采取該分工方式,夫妻的時間分配差異較大;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的夫妻分工則相對平等,夫妻的時間分配差異較小。如表6所示,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家庭中妻子的家務照料時間分擔比均值為73.25%、76.96%,與一般壓力型家庭相近,家務照料時間比丈夫分別平均多1.86 h/d、1.13 h/d,閑暇時間比丈夫分別平均少1.14 h/d、0.62 h/d,時間分配的性別差異較大。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中妻子的家務照料時間分擔比為50.86%,即夫妻之間接近平等地分擔家務照料責任;相應地,夫妻間各項活動的時間分配差值為所有家庭中最小,夫妻平均工作時長一致,閑暇時間僅相差0.10 h/d。

可推斷,家務照料壓力在一方可承受范圍內(nèi)時,夫妻傾向采取傳統(tǒng)性別分工方式,妻子的時間因此被剝奪;但在超高家務照料壓力下,夫妻則采取平等分工的應對策略。傳統(tǒng)分工觀念是造成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家庭妻子時間壓力高、閑暇時間稀缺的主要原因。

4.3 家內(nèi)外活動分工

家務照料活動中,接送兒童、陪伴學習等時間、地點都固定的活動對夫妻形成剛性約束,極大地影響雙職工夫妻的活動與出行行為。通過測算家內(nèi)、家外家務照料活動中祖輩、丈夫、妻子三者的時間分擔比,考察不同時間壓力類型家庭的活動分工差異(見表7)。①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內(nèi)家務照料活動由丈夫、妻子、祖輩平等分擔,家外家務照料活動主要由丈夫承擔;祖輩、丈夫、妻子的家內(nèi)家務照料時間分擔比為30.00%左右,丈夫家外家務照料時間分擔比達50.31%,因此超高家庭壓力型丈夫的非工作外出次數(shù)最多,活動模式為“多點多線”。②家庭壓力型家內(nèi)、家外家務照料活動都主要由妻子承擔,時間分擔比分別為61.69%、52.49%,因此家庭壓力型妻子的非工作外出次數(shù)也較多,且活動模式較為復雜。③通勤壓力型家庭采取家內(nèi)由妻子承擔、家外由祖輩承擔的分工策略;由于夫妻通勤時間長,難以承擔接送、購物等家外責任,祖輩分擔了大部分家外責任,分擔比為50.50%;妻子主要負責家內(nèi)責任,家內(nèi)時間分擔比為52.56%。④一般壓力型家庭的家內(nèi)、家外家務照料活動都主要由祖輩承擔,分擔比分別為58.99%、67.23%,祖輩極大地減少了夫妻的活動負擔與時間約束,丈夫、妻子因此夜間時間寬裕,可進行休息與閑暇活動。

4.4 家庭分工的案例解析

以下從4類時間壓力類型中各選一例典型家庭,結合家庭成員的24 h活動序列,進一步描述雙職工育兒夫妻的時間壓力及其家庭分工方案(見圖8)。

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A養(yǎng)育一名10歲孩子,該家庭無祖輩同住;夫妻都于6:00起床開始一天的活動,丈夫負擔家內(nèi)家務照料責任的同時,接送責任完全由丈夫承擔。丈夫的24 h活動序列是6:00起床—家內(nèi)家務照料—7:30接送兒童—到崗上班—16:30離崗下班—家內(nèi)家務照料—22:15臥床休息,形成“家—學校—工作地”的“多點多線”的外出活動模式。在洗衣做飯、接送兒童等家庭責任的約束下,夫妻都減少工作時間,下班時間早,且下班后的時間都圍繞家務照料活動展開,整日幾乎無閑暇活動。

家庭壓力型家庭B養(yǎng)育一名6歲孩子,無祖輩同住;丈夫為夜間工作者,不分擔家庭責任,家內(nèi)外家庭責任都由妻子承擔。妻子24 h活動序列是:6:30起床—7:15接送兒童—到崗工作—16:30接送兒童—做飯、輔導學習等家內(nèi)家務照料活動—22:00臥床休息。在家務照料責任的約束下,妻子犧牲工作時間,下午提前離開工作崗位接送兒童,形成“家—學校—工作地”的外出活動模式;閑暇時間極少,僅有碎片化的閑暇活動穿插在家務照料、工作活動之間。

通勤壓力型家庭C養(yǎng)育一名6歲孩子,有一位女祖輩同住;夫妻都于6:30起床,白天家內(nèi)外家庭責任由祖輩承擔,妻子承擔夜間家內(nèi)家務照料活動;丈夫的工作與通勤時間長,不分擔家庭責任。妻子的通勤時間達3.00 h/d,24 h活動序列是:6:30起床—7:00到8:30離家通勤—到崗工作—17:30到19:00離崗回家—輔導學習和照料兒童生活等家內(nèi)家務照料活動—22:00臥床休息;丈夫通勤時間達3.50 h/d,工作至20:45下班,22:15到家休息。祖輩于7:30、15:45進行接送兒童、購物等活動。夫妻在工作與通勤壓力、家務照料責任的約束下,整天幾乎無閑暇活動安排,外出活動都為“家—工作地”的“兩點一線”模式。

一般壓力型家庭D養(yǎng)育一名8歲孩子,有兩位祖輩同住;夫妻于7:00后起床,白天家內(nèi)外家庭責任由祖輩承擔,丈夫夜間參與家內(nèi)家務照料活動,妻子不分擔家庭責任。丈夫24 h的活動序列是7:00起床—8:30離家通勤—到崗工作—17:30離崗回家—陪孩子玩耍和輔導學習等家內(nèi)家務照料活動—居家閑暇—0:00臥床休息。妻子下班后18:00—20:00進行家外就餐、閑暇活動。祖輩于7:30、15:30進行接送兒童活動,并于早上、下午進行購物活動。夫妻在祖輩的幫助下有充裕的閑暇時間,其中妻子下班后進行外出活動,形成“多點多線”的外出活動模式。

從家庭個案來看,祖輩的時間支援是上海市雙職工夫妻在育兒階段維持高強度工作、長時間通勤生活方式或維持基本閑暇生活的支撐條件。在缺乏祖輩時間支援、同時兒童照料服務不足(如缺少接送服務)的情況下,夫妻只能犧牲睡眠、閑暇與工作時間,并形成復雜的日程活動安排以應對家務照料責任。

5 結論與討論

本文采用2018年時間利用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上海市雙職工育兒家庭的時間壓力與分工特征。主要發(fā)現(xiàn)有:(1)上海市雙職工夫妻在養(yǎng)育0—12歲兒童時期遭遇家務照料與通勤雙重壓力,夫妻因此壓縮其工作與閑暇時間,妻子所受的影響尤其明顯;(2)可識別出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和一般壓力型4類夫妻時間壓力類型,其中以家庭壓力型、通勤壓力型為主要類型;(3)家務照料或通勤壓力較高的雙職工夫妻不同程度地陷入閑暇時間稀少、晨間與夜間時間碎片化、早起晚睡、早出晚歸等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中,并因承擔家務照料責任而移動壓力高且外出活動模式復雜;(4)一般壓力型夫妻、通勤壓力型夫妻通過代際援助消解其家務照料壓力,并可維持8 h工作或長時間通勤的生活方式,超高家庭壓力型、家庭壓力型家庭分別通過夫妻平等分工、傳統(tǒng)性別分工應對家務照料責任,導致夫妻雙方或妻子一方的時間與活動困境。

本文基于時間利用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揭示了雙職工夫妻的時間壓力特征,可為我國育兒友好政策帶來啟示。一是福利政策方面,祖輩分擔家務照料兒童責任是雙職工育兒家庭維持大城市工作通勤節(jié)奏的重要支撐條件,應將祖輩的時間支援納入兒童照料政策體系中,參考借鑒美國、英國等經(jīng)驗[23],通過政策與照料津貼,肯定祖輩時間支援的價值,保證其權益,并促進祖輩提供兒童照料支援的意愿。二是城市規(guī)劃方面,空間是改善育兒夫妻時間壓力的重要維度,一方面需改善職住關系,長時間通勤形成的時間壓力與城市職住空間緊密相關。本研究顯示,內(nèi)環(huán)內(nèi)、內(nèi)環(huán)—外環(huán)、外環(huán)—郊環(huán)、郊環(huán)外的通勤壓力型家庭占比分別為44.44%、65.63%、26.27%、12.72%,即內(nèi)環(huán)—外環(huán)居住的雙職工育兒家庭更易遭遇長時間通勤問題。基于手機信令的通勤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上海市外環(huán)附近通勤距離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這與該地區(qū)就業(yè)崗位不足、職住平衡水平較低緊密相關[24]。另一方面,離居住地與工作地15 min步行距離范圍的建成環(huán)境影響育兒夫妻的時間壓力與活動機會,尤其需關注“住—教—職”三者的空間關系,促進住教就近減少育兒家庭的移動壓力與時間消耗。此外,本文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未能直接獲得兒童照料方式信息,家庭分工分析未涉及保姆、非同住祖輩等提供的時間支援,所以結論存在一定偏差。同時,時間利用調(diào)查對活動地理位置信息的調(diào)查有限,本文對活動特征的分析以時間維度為主,缺少空間維度的刻畫。未來調(diào)查與研究需改進以上不足,為家庭育兒友好的時間政策與空間規(guī)劃提供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jizz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欧美精品成人|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午夜a级毛片| 最新国产网站|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国产小视频网站|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97se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jizz|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亚洲无线视频|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网站|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亚洲九九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亚洲视频二|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免费|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日本视频91|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乱视频网站| 欧美色视频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亚洲人成网址| 久久一级电影|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a|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